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商代青銅器)

    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二里頭遺址之前的青銅器出土,大約有馬家窯文化的林家遺址、陶寺遺址、新砦遺址等等。

    一,二里頭遺址,年代測定雖有爭論,但對上限為公元前1800年前後,沒有明確不同意見。在屬於遺址的靠近古伊洛河的高地上,北距宮殿區200餘米,發掘出了唯一一處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鑄銅作坊區。此處作坊顯然曾長期使用,在二里頭衰落後被遷至鄭州商城遺址。學者陳國樑著有《二里頭文化銅器研究》一文。歷年來,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器共131件。其中,兵器、工具和裝飾品較多;作為禮器的容器較少,計有鼎1、盉1、觚1、斝(jiǎ)2、爵13。 二,目前已知中國發現最早的青銅器,是甘肅東鄉縣林家遺址出土的青銅小刀。這個遺址屬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個分支。出土遺址層的碳14年代測定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個青銅小刀,被收入《中國青銅器全集》,被證實是雙範製作——有兩個模子,工藝水平已經不低,但零星發現不足以證明中國當時已進入了青銅時代。 三,1983年,在山西陶寺遺址首次發現銅器,是一個長五六釐米,寬兩釐米多的銅鈴,由接近98%的純銅鑄成,稱紅銅。陶寺遺址的年代為公元前2800-2200年,早於夏代,甚至早於傳說中的堯舜時代。陶寺銅鈴的意義在於,它是中國最早的複合範銅器——這個銅鈴說明,中原地區在龍山時代已掌握了複合範鑄造工藝,為青銅禮器群的問世打好了技術基礎。有學者認為,銅鈴是當時陶鈴的仿製品,大概也是第一件金屬樂器,說明中國進入了“金石之聲”的年代。徐中舒先生的觀點更值得重視,他認為,木鐸、銅鈴,皆為“王者及令長用為宣佈教令之具”。“令”、“今”、“金”等字皆從此意而來。 四,2003年,陶寺遺址又出土了一個銅齒輪形器。經金相分析,銅齒輪形器與一件玉瑗粘合在一起,套在墓主的手臂上,估計是臂釧一類的飾物。這裡透露出兩個資訊,第一,此墓主只是稍富,並非社會上層貴族,能以銅器做飾物,足見青銅已較普遍;第二,此環形器為砷青銅,砷青銅溶液流動性強,可以推斷出當時已能夠製作非常精緻勻整的模範,才能保證砷青銅的鑄造。這兩條資訊說明,陶寺此時的青銅鑄造已經不是一個很原始的狀態。後來,陶寺的都邑遺址區又發現了一塊青銅器殘片,很可能是盆的口沿,仍屬砷青銅,年代約陶寺中期,證明此時陶寺已開始鑄造和使用青銅容器。 (陶鬹)

    五,1980年,在屬於龍山文化末期的“新砦型別”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灰坑中,發現了一片青銅器殘片。該灰坑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050-前1994年。此銅片只有5-6釐米見方,薄壁,略呈圓弧狀,下部有轉折。發掘者比照王城崗出土龍山文化陶鬹(guī),推測此殘片應為銅鬹的腹與袋狀足的殘片。經冶金史專家分析檢測,可知該銅片系由錫鉛青銅鑄造而成。二十年後的2000年,新砦遺址又發現了一件殘長8釐米多、形似鐮刀的銅片。學者許宏說,他第一眼就認定,這塊殘片是銅鬹或盉類酒器流部(倒酒的槽或管)的殘片。 六,許宏在《何以中國》一書中,依據當前的年代認識,把東亞地區最早的幾件複合範銅鑄品的年代排列如下表—— 陶寺中期砷銅容器(盆?)殘片——公元前2100-前2000年; 陶寺晚期紅銅鈴——公元前2000-前1900年; 王城崗龍山後期錫鉛青銅容器(鬹? )——公元前2050-前1994年; 新砦“新砦期”紅銅容器(鬻、盉? )——公元前1850-前1750年。 許宏說,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銅刀,年代約公元前3000年。之後亦有銅製品出土,多為器形簡單的小件工具和裝飾品等生活用具,鍛、鑄均有,紅銅、黃銅、砷銅和錫鉛青銅互見,而不見容器和兵器。製造工藝處於初級階段,尚未熟練掌握合金比例,不懂得複合範鑄造技術。如果用北京大學嚴文明教授的話說,把這個階段稱為“銅石並用時代”,那麼從陶寺、王城崗和新砦的上述發現中,顯然已看到了中國青銅時代的曙光。 七,李學勤先生2007年在山西大學有一個講演,題目是《再談青銅器與山西古代史的關係》。裡面有幾個重要的觀點——第一個,很多青銅器被盜挖了,他說,上海博物館在海外收購了一件很漂亮的銅器,一看就明顯具有二里頭文化的特色;還說,他2001年在香港轉機去臺灣講學,見到了私人收藏家的珍貴早商青銅器。第二個,他認為,如果青銅器還能有進一步的發現,很可能是在山西,龍山後期那一片地區發展很快,而且有銅礦優勢。第三個,他認為,中國的青銅器,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發展起來的,這個時間,與古埃及和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差不多。

  • 2 # 警惕陝西篡改歷史組織

    我認為題主問的有問題

    青銅器就如物品一樣,發掘出來了一兩件,但並不能證明是此地方生產的

    也不能證明此地就是一座城池國都

    最重要的是要有發掘出青銅器作坊

    因為根據商周時期的文字“城”字就是國家的意思,古金文(也叫鐘鼎文)一邊是扛著干戈計程車兵,一邊是瞭望用的望樓

    其實這字的更深入理解就是國家城池要有一宮城城牆,二青銅器作坊,生產武器用的,三大型祭祀遺址

    這才是古文字國家城池的意思

    只發現一兩件青銅器或者更久遠的根本說明不了問題,應該發現青銅器作坊才對!

    但國都城池又不止青銅器作坊就能代表而已

    其實比二里頭更久遠的部落遺址很多,石頭遺址也很多,洛陽汝陽縣還有恐龍化石遺址,但這些都不能算城池,國家

  • 3 # 新得州牛仔

    目前出土的最早的青銅器為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小刀。出土最早的青銅兵器為1972年出土于山東滕州的《薛師戟》,上有金文“薛師”二字,表明為薛國軍隊兵器。碳十四測年為4400年前鑄造。現為華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排行首位的兵器展品。

  • 4 # 文物考古聊歷史

    二里頭之所以能被認定為是夏朝都城遺址,遺址中發現的青銅禮器佔有不小的分量。為什麼這麼說?

    1)一般將二里頭遺址劃分為4期,其中,二里頭3期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如青銅爵、青銅鈴(或許是一種樂器)。

    2)到了二里頭的4期發現的青銅禮器就更豐富了,有青銅爵、青銅斝、青銅盉,更為重要的是還發現了青銅鼎!這也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青銅鼎。鼎從夏朝開始就被歷代王朝看作是王權的象徵,所以,青銅鼎的發現意義重大。

    3)到了二里頭4期,在二里頭以外的一些遺址也發現了青銅禮器,如新鄭的望京樓,這很可能是受到了二里頭文化的影響。畢竟二里頭是最早出現青銅禮器的。

    4)二里頭發現了鑲嵌綠松石的青銅牌飾,其圖案是獸面紋,或者說是龍紋。

    青銅鼎、爵、斝、盉等禮器,都是由相應陶器發展而來的,而這些青銅禮器也被商朝及之後的朝代所繼承與發展,所以,從二里頭遺址中出土的青銅禮器來看,這個遺址至少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二里頭遺址之前也在一些遺址中發現了零零散散的青銅器,但這些青銅器基本上都是小件,也不是酒禮器之類的。如:

    齊家文化銅鏡,新石器晚期遺址: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青銅鏡,共有兩面

    甘肅廣河齊家坪出土

    馬家窯青銅刀,新石器時期: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刀

    甘肅東鄉林家出土

    除了這些,在陶寺遺址也出了4件小件青銅器,有銅鈴、齒輪、銅環及銅殘件。比較奇怪的是那件銅齒輪,出土時這件齒輪是套在墓主人的手臂上的,並且是和一件玉璧緊貼在一起的,但這絕不可能單純的是一件裝飾品,其具體用途是什麼,實在是令人費解。

  • 5 # 四庫全叔

    不請自來。

    首先明確一下什麼是“青銅”。所有以銅為主的合金就是“青銅”,包括銅錫合金、銅鋁合金、銅鉛合金等。這裡所說的銅,指的是自然銅,純銅,也就是紅銅。紅銅器並不是青銅器,因此應該排除在外。

    從田野考古發現來看,比二里頭遺址要早的遺址中,有如下遺址發現了青銅器。

    甘肅東鄉出土馬家窯文化遺址的青銅刀,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由兩塊範澆鑄而成,刀身厚薄均勻,表面平整,有較厚的深灰色綠繡。經檢驗,青銅刀中含錫,含錫量大約在6-10%之間,是中國目前所發現最早的青銅器。

    馬家窯文化青銅刀

    甘肅廣河出土齊家文化遺址的青銅鏡,時代約公元前2200年—前1600年左右。此鏡的鏡背素面無紋飾,中央附橋形鈕,形制古樸,經分析為銅錫合金,內含少量鋅和銀,是中國目前所發現最早的青銅鏡之一。

    齊家文化青銅鏡

    與它同一時代的,是青海貴南縣尕馬臺出土的一面齊家文化七星紋青銅鏡。該鏡的邊緣及鏡鈕周圍飾凸弦紋,弦紋之間採用陽鑄雙關構圖,飾七角星紋,角與角之間有斜線紋,構圖巧妙。鏡中間有圓形拱鈕,鏽蝕較重,邊緣有兩孔,經鑑定,此銅鏡為錫銅合金器。

    齊家文化七星紋青銅鏡

    中原地區最早發現的青銅器,是河南龍山文化登封王城崗遺址出土的青銅容器殘片,時代約公元前2100年左右。該殘片厚薄均勻,應是複合範法鑄造的容器,發掘者認為很可能是青銅鬹的殘片,是中原青銅鑄造業趨於成熟的標誌。除了上述比較有名的遺址外,馬家窯文化馬廠型別時期,在甘肅永靖連城蔣家坪遺址,出土過一把青銅殘刀;齊家文化時期,甘肅永靖秦魏家遺址還出土過青銅環,青銅錐、和一個青銅尖。

    這些都是早於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從中可以發現,中國早期青銅器最早發現於黃河上游的甘青地區,之後才在中原地區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能讓孩子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