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枕的二柒

    唐朝時期,“聖人”又成為了皇帝的代用詞,早在唐高宗時期,武則天和唐高宗就被人合稱為“二聖”。沿用至下去,唐玄宗也被稱作了聖人。

    這個聖人出自《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即聖人坐北朝南而治理天下。能治理天下的自然是帝王。唐朝將皇帝稱作“聖人”,應該就出自這裡。

    《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發生的時期是天寶三年,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剛開始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也奇怪這個聖人指的是誰,隨著劇情的展開我才發現指的是皇帝。於是特地去查了些資料。發現不僅是李隆基被稱為聖人,早在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媚娘共赴朝堂處理政事,就被人們稱為“二聖臨朝”而這種把皇帝成為聖人的習俗很有可能是與自魏晉南北朝的佛教大興有關。

  • 2 # 影視迷妹冉小小

    《長安十二時辰》是以唐朝為背景的。在隋朝,因為開國皇帝隋文帝成功地統一了百年分裂的南北,使中國成為了盛世之國,隋文帝就稱為了“聖人可汗”。到了唐朝,“聖人”這個稱呼在皇帝身上就用更加普遍,在唐朝除了“聖人”的稱呼外,還有“萬歲”、“皇上”、“至尊”、“大家”這四種稱呼。

  • 3 # 每天混剪精彩影片

    唐玄宗是大唐歷史上一位非常特殊地君王,他在位時,開創了大唐的開元盛世,又在後期因為任用奸臣、沉迷女色而荒廢政事,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可以說,唐玄宗既是大唐盛世的締造者,也是大唐由盛轉衰的推動者。正因為此,後人對他的態度分歧很大。

    比如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對於唐玄宗的稱呼是“聖人”。這個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稱呼,突然用在了一位君王的身上,讓觀眾一陣錯愕,還以為是用錯了地方。

    那麼,歷史上唐玄宗是否被稱為過聖人呢?《長安十二時辰》是否用錯了呢?

    其實,這部以考據出名的電視劇,在“聖人”這個稱呼上,還真沒出錯。下面,我們便來看一看唐玄宗被稱為“聖人”的歷史緣由吧。首先,我們要明白在唐玄宗時期,“聖人”這個稱呼意味著什麼,是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這個“聖人”的含義。

    因為唐朝重視道教的緣故,他們不僅把老子、莊子這些道家的代表任務稱神、稱聖,還將道教列為國教。所以,在唐朝的時候,聖人這兩個字代表的含義和今天是有所不同地。

    在唐玄宗時期,聖人的數量有那麼幾位,比如唐玄宗、安祿山、史思明等人,都曾被稱為“聖人”。

    關於“聖人”這種稱呼在唐代有五種含義:

    1、專指孔子;

    《孟子.公孫丑上》:子夏、子游、子張,皆聖人有之一體。

    2、指一種清酒;

    《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3、指皇帝;

    《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十四載》:“祿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聖人安隱.’”

    《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新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著黃者聖人,著白者山人。

    4、指佛道兩家修行有成的人;

    5、指安祿山、史思明這樣的民間冊封物件。

    《長安十二時辰》裡面的“聖人”稱呼,想來便是依據《新唐書》中的記載刻畫而出的。

    在唐代,人們之所以會把唐玄宗稱為“聖人”,是因為他在執政前期開創的開元盛世,百姓們對他的功績感到欽佩,便在朝廷的引導下,將其稱作“聖人”。唐玄宗本人也是個非常在乎別人誇讚他的行為,安祿山這位後來的“聖人”便投其所好,將他的這一形象進一步放大。

    聖人稱呼皇帝,源自於古時候百姓對君王的期待,《禮記》載上古的三皇五帝因為功績被稱為聖君、聖人,因此,後世的君王也希望自己能夠在名聲上和上古賢者比肩。後來發展的過程中,“聖人”“聖君”的形象便發生了重疊,像武則天也聖人”“聖君”的形象便發生了重疊,像武則天也曾經稱過聖,便是出於名聲考慮的緣故。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很容易以今天的思維去看待當時的事情,因此,由於知識體系的不同,古今觀念很容易出現誤差,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對於劇中的“聖人”表示茫然或者是編劇出錯的緣故。但實際上,唐玄宗時期,確實存在著大家把他稱為聖人的現象,以至於後來的安史之亂中,史思明和安祿山都將這個模式搬運了過來,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4 # 亦有所思

    辯別古代事物,比喻稱呼,建築、習俗都有一個取巧的辦法,就是查詢古詩詞中是否含有這個詞彙。比如男人用扇子是從宋朝開始流行的等等。

    比如聖人,比如花萼樓,比如什麼什麼坊。

    杜甫困居長十年,後來當一個倉庫主管(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後,回家探望妻子時曾寫下一首名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那一篇,裡面有一句“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詩家通用的“聖人”註釋就是皇帝。

    而且學者還特意註明一點,在唐朝的時候,唐朝人都稱皇帝為聖人(“唐人稱天子皆曰聖人”《杜詩詳註》)。

    大唐名相張九齡有過兩首應制詩(可以理解為重大節日期間,皇帝讓大臣寫歌功頌德的詩),其中一首有“有時神物待聖人,去後湯還冷,來時樹亦春。”之句,另一首有“聖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之句。

    如果我們再以“聖人”為關鍵詞,在唐詩中搜尋的話,會發現很多詩中的聖人只能是指皇帝。除了在上一篇關於“聖人就是皇帝”的回覆中所舉的例子之外,還有

    和凝《宮詞》“宮女競思遊御苑,大家齊奏聖人知。”

    李嶠《龍》“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趨。”

    陳子昂《洛城觀》“聖人信恭己,天命允昭回。”

    岑參《東歸》“日出朝聖人,端笏陪群公。”

    元稹《遣興》“河清諒嘉瑞,吾帝真聖人。”

    崔元翰《題奉敬詩》“聖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盧象《宴加朝散》“言從大夫後,用答聖人心。”

    不是所有的唐詩中的“聖人”是指皇帝,但有些含“聖人”的句子,又是皇宮,又是群臣,又是奉和聖制,又是賜東西。唯一的解釋就是聖人。

  • 5 # 希望星晨58298869

    聖人是多義詞:指品德高尚、纖塵不染,智慧高超、洞悉未來的人;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成為孔子個人的代名詞,封建社會君主時代用於對帝王的尊稱等等、等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將唐明皇也稱作“聖人”,是合情合理的;這故事追溯到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也就是李隆基執政時期,在這個時候,稱君臨天下的帝王為聖人是由來已久、順理成章的事;因為早在李隆基的爺爺、唐高宗李治時代,皇帝、皇后有“聖人”的稱呼早就漫延開了;當時李治有痼疾,軍國大事由皇帝李治與天后武媚娘共同協商處理,因而朝堂上出現了皇帝與皇后同時聽政的現象,後來人們稱這個歷史時期為“二聖臨朝”。但把皇帝稱為聖人絕非唐朝開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處於風雨飄搖狀態,長期的戰亂使生靈塗炭,人民顛沛流離,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時人們在思想容易接受宗教教義,精神上需要宗教的撫慰,對“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之說特別相信;唯其如此,人們才能忍受現實的痛苦,把未來迷茫的幸福寄託在來世,這一時期,信佛的人數大幅增長。而九五至尊的皇帝也喜歡根據自己的容貌鑄造成佛像,接受人民的面謁與禮拜,期冀人民認可自己是“天命所歸”的佛;他們認為:一旦百姓認為皇帝同時具有人格與神格,就方便國家的長治久安,所以皇帝或皇后就擁有了“聖人”的稱號。

    而李隆基,聯手自己的姑媽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除掉了亂唐的三位妖女,為自己爭得了皇位;登基後勵精圖治,廣開言路,用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統治天下,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鑄造了輝煌的開元盛世,“聖人”於他當之無愧。

  • 6 # 光芒萬丈34957

    貞觀之治,李世民開創了“以人為本”的先河,利用魏徵,李靖,房玄齡,杜如誨等等這些能臣能將,打敗了唐朝周圍的蠻族,成了“天可汗”。

    李世民因此被文武大臣封為“聖人”,因為他願將天下與文武大臣共治之,被封為“聖人”實至明歸。

    李家後人當然願意承認這個榮耀的稱號,都願稱自己是聖人之子,並接受文武大臣這樣稱呼,認為自己也要向“聖人”一樣管理天下。

    後世的皇帝就不敢這樣稱自己為“聖人”,他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達到李世民的高度,只敢稱自己是“聖上”。

    聖人的意思是:超過所有人取得的經濟成就。

    聖上的意思是:超過所有人的個人地位。

    後世的趙匡胤,朱元境,你就是敢稱他們為“聖人”,他們也不敢接受,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不如李世民,沒有他的文治武功,稱他們為“聖人”是在諷刺他倆。

    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聖人”很少,孔子算一個,莊子還只能稱為“亞聖”,就說明“聖人”在華人心中的地位。

    唐玄宗被文武大臣稱為“聖人”,是因為他治國有方,將“貞觀之治”發展到頂鋒,讓唐朝各方面都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想被文武大臣稱為“聖人”,就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能對得起“聖人”這個稱號,不然就會被天下人笑話。

    秦始皇之所以敢稱自己為始皇帝,功蓋三皇五帝,就是因為他敢與天下人為敵,認為自己所做的決定都是對的,做的都是為了千秋大業的事。

    很多讀書不服他,認為秦始皇是暴君,可是誰也不能否定他的豐功偉績。

    讀書人有自知之明,認識到自己不能教出一個比秦始皇更偉大的皇帝,卻能教出一個有出怎的皇帝,所以稱皇帝為“聖人”,等於給自己臉上“貼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忠無後,馬超兒子默默無聞,五虎上將後人在蜀漢混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