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越再現彼岸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這句成語出自於《左傳》,意思指慶父如果不死,魯國的災難就不會停止,比喻為禍亂的源頭不根除,災難就不會停止,慶父奸臣的名聲流傳了兩千多年。(慶父的事情,《左傳》記載的比孔子記載要全面)

    慶父如何禍亂魯國?

    魯莊公(公元前706-公元前662年)姬同有三個兄弟慶父(孟孫氏)、叔牙(叔孫氏)、季友(季孫氏),三兄弟被稱作“三桓”,控制了朝政。

    魯莊公病的很重的時候找弟弟叔牙商量自己的繼承人,此時魯莊公的正妻哀姜(齊襄公之女,齊桓公的姐妹,與齊桓公不和)沒有生育,其實準備立自己的庶子為魯國國公,叔牙和慶父交好,主張立慶父為君;魯莊公又請來弟弟季友商量,季友準備立公子般(莊公庶子),這事就定了下來,魯莊公密令季友毒殺了叔牙,確保自己兒子繼承後國家的穩定。(哀姜圖)

    公子般繼位後,慶父非常不甘心,他和魯莊公的妻子哀姜私通,密謀除掉公子般,另立哀姜的妹妹叔姜兒子公子啟(魯閔公)為國君。公子般即位兩個月就被殺死,立了魯閔公,慶父覺得大權在握,又把魯閔公殺死。慶父自作聰明,賊喊捉賊,打著為國君報仇的旗號誅殺異己,季友帶著公子姬申逃亡到邾國。其實周邊的國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尤其是齊國齊桓公。(慶父像)

    齊桓公命令自己的大夫仲孫湫去魯國做調查,畢竟魯莊公的正妻哀姜和側室叔姜(哀姜的陪嫁)都是齊國王室的人,他做了一番調查後回來對齊桓公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齊桓公是個霸主級人物,打算出兵攻打魯國,仲孫湫認為慶父自己作死,不久就會自取滅亡,用不著勞師動眾。果然,慶父的倒行逆施引起華人暴動,慶父逃跑到莒國,哀姜逃跑到邾國。

    公子季友擁立公子姬申即位為魯僖公,他們花了一筆錢賄賂莒國,引渡慶父回國受審,慶父恐懼在回途中自殺,與之私通的哀姜則被引渡回齊國被齊桓公殺死。

    孔子為何偏袒慶父?

    慶父禍亂魯國是公認的事實,這事過了一百度年後孔子編《春秋》,對慶父禍亂魯國這事遮遮掩掩,欲蓋彌彰。(孔子像)

    孔子也是人,而且當時應該是一個學者身份,地位遠沒有後世的地位超然,他所處時代的魯國已經被“三桓”控制,即:孟孫氏(慶父一支)、叔孫氏(叔牙一支)、季孫氏(季友一支),魯國公被架空了。為自己的弟子後代考慮,孔子對慶父的記載多有曲筆,給後人留一條活路。

    魯國立國的人是周公旦,立國的指導思想是“親親尊尊”,慶父兩年內殺害兩位國君的事情是家醜,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因此在《春秋》裡對慶父的記載也就遮遮掩掩了。

    當時處於魯國周邊的國家都覬覦魯國,尤其是齊國,齊國對魯國的內政多有干預,孔子曲筆也有彌合魯國內部關係的意圖,和睦相處,共同對付外敵。

    孔子只是一個學者身份,也擺脫不了歷史的侷限,不可能真實再現慶父禍國這樣的事情,幸好春秋時期還有《左傳》等其他史書佐證,可以再現慶父的歷史事實。

  • 2 # 君山話史

    說到慶父,有一句話叫“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他是魯國內亂時期的重要人物。作為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孔子並沒有給予他一個明確的評價。但是從《春秋》裡所記敘之事上,孔子是有些隱言的。

    下面,我就說說魯國的慶父之亂。

    第一,魯國的權力之爭

    魯莊公去世後,由於正娶夫人哀姜沒有兒子(嫡子),只能有兩種選擇:要麼立弟弟,要麼立庶子。

    魯莊公有三個兄弟,分別是慶父、叔牙、季友;還有幾個庶子,最年長的是子般。在古代,庶子一般是沒有繼承權的。魯莊公臨死前,心裡猶豫不決,由弟弟繼承大統呢,還是庶子呢?如果立弟弟的話,當然是最年長的慶父。

    於是魯莊公向叔牙、季友徵求意見,叔牙認為:“慶父有才能,應該立慶父。”季友則堅認為要立庶子子般。為了達到目的,季友把哥哥叔牙給毒死了,把子般扶上君主寶座。這件事,季友幹得過分了。

    原本自以為可以繼承君位的慶父兩手空空,心有不甘,私下策劃推翻子般,奪取大權。季友知道慶父有野心,便讓子般住到孃家,讓慶父難以下毒手。然而,慶父收買一個名為犖的馬伕,這個人以前曾經被子般用鞭子抽打過,一直懷恨在心。犖潛入子般的孃家,刺死子般。就這樣,子般才當兩個月的國君,就命喪黃泉了。

    第二,齊國干涉魯國內政,慶父的君主夢破滅

    按理說,慶父幹掉子般後,就沒有人能阻止他當魯國君主了。弟弟季友也擔心遭到慶父的報復,逃到國外避難了。

    然而,偏偏事情出現變化。

    齊國出手干涉魯國內政,齊桓公希望立一個親齊的魯國國君,於是他看中了魯莊公的另一庶子公子啟。只要公子啟的出身就會恍然大悟,他的母親叔姜就是齊華人,是隨姐姐哀姜陪嫁給魯莊公。由於齊桓公是霸主,魯華人不敢抗命,只得立公子啟為君主,即魯閔公。

    慶父又一次與君主寶座失之交臂,他憤怒了,等待機會反戈一擊。慶父可能長得比較帥,他居然與魯莊公的正夫人哀姜好上了。這下子魯國政局更加複雜了。前國母哀姜支援慶父,與自己的妹妹叔姜竟成了冤家對頭。

    此時魯閔公不到十歲,母親叔姜在朝中又沒有羽翼,根本無法與慶父相抗衡。為了保護兒子,叔姜想到一個人,就是逃到國外的季友。於是她向齊桓公提出請求,召季友歸國。在齊桓公的支援下,季友國到魯國,年輕的魯閔公如同抓住救命的草繩。

    第三,魯閔公被刺

    齊桓公有自己的打算:如果季友能控制住局面,那麼齊國就扶植魯閔公;如果季友控制不住局面,齊國就趁機吞併魯國。為了評估魯國政局,齊桓公派大夫仲孫出使魯國。仲孫考察回來後,得出一個結論:“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此時魯國時局如仲孫所說,危機四伏。

    魯閔公視季友為救星,可季友不是救世主。為了幹掉魯閔公,慶父再次借刀殺人。當時魯國大夫卜齮與太傅有經濟糾紛,告到魯閔公那兒,魯閔公年齡小,哪處理得來這麼複雜的經濟案件呢?卜齮認為魯閔公有意袒護太傅,窩了一肚子火。慶父乘機挑撥離間,慫恿卜齮殺死魯閔公。卜齮果真鋌而走險,刺死了魯閔公。

    魯閔公一死,季友又逃出國了。

    第四,慶父之死,魯國結束動盪之政局

    慶父自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可魯閔公之死,徹底激怒了齊桓公。

    齊桓公決心與武力干涉魯國內政,慶父嚇壞了。要知道魯國的軍事力量,與齊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慶父心虛了,也逃到國外,逃往莒國;他的情人哀姜則逃到邾國。

    在齊桓公的支援下,季友重返魯國,立魯閔公的弟弟公子申為君主,是為魯僖公。魯國新政府釋出通緝令,緝拿兩度涉嫌殺害國君的主謀慶父。在魯華人重金賄賂下,莒國政府將慶父移交了魯國一方。慶父試圖透過各種關係,求新政府赦免其罪行,遭到拒絕後,他絕望地選擇了自殺。

    慶父自殺身亡後,齊桓公仍然不肯罷休。作為政變的另一個主謀,慶父的情人哀姜,齊桓公認為她讓齊華人蒙羞。哀姜是齊國的公主,很可能是齊桓公的妹妹,齊桓公勒令邾國政府交出哀姜,並將她處死,以表明自己大義滅親的立場。

    歷經動盪後的魯國,終於恢復了平靜。

    這次動亂,在魯國曆史上留下深遠的影響。在魯莊公的三兄弟中,叔牙被毒死,慶父自殺,季友最後掌握大權,這場兄弟之間的殘殺才告一段落。不過有意思的是,叔牙與慶父雖然死了,但他們的後人,卻與季友的後人,成為掌握魯國命運的三大家族,分別稱為季孫氏(季友之後)、孟孫氏(慶父之後)、叔孫氏(叔牙之後),因季友、慶父、叔牙都是魯桓公的兒子,這三個家族又稱為“三桓”。

    第五,孔子是怎麼看待慶父的?

    我們看《春秋》,知道有一個叫春秋筆法,叫微言大義。那麼孔子在寫到這段魯國亂史時,是怎麼樣一種心態呢?他對慶父又有哪些隱言呢?

    慶父最被後人指責的,就是他連續幹掉兩個君主。但是奇怪的是,在《春秋》一書中,孔子卻沒有用“弒”君的字眼。這無疑是表明孔子的一個態度。我們來看看《春秋》是怎麼寫的。

    對於當兩個月國君的子般,孔子的寫法是:“冬十月己末,子般卒。”大家注意,沒有寫慶父弒君。對魯閔公之死,孔子的寫法是:“秋八月辛丑,公甍。”同樣也沒有寫慶父弒君。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孔子是很講究政治規則與秩序。我認為,孔子並不認同子般與魯閔公繼位的合法性。子般與魯閔公都是庶子身份,如果沒有嫡子,那麼由弟弟繼承君位,是合情合理的。

    我查了一下魯國史料,從魯國第一任國君到魯莊公,總共有十六人,其中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國君的,就有六個人,比例超過三分之一。慶父作為魯莊公最年長的弟弟,且被認為是有能力的人,他來繼承君位,是合法合理的。子般能當上國君,是靠季友發動政變;魯閔公能當上國君,是靠國外勢力的干涉。固然,在魯國之亂中,慶父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上溯這一連串因果鏈,真正導致魯國內亂的卻是季友與齊國的外在干涉。也正是這點,孔子沒有用簡單的“弒”君說來套在慶父頭上,慶父固有可恨之處,但是他只是要追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從這點看,對歷史人物要有理解的同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打頭的英文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