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鴻豆

    第四名:楊慎

    說道楊慎或許有人對這個人不是很熟悉,楊慎字用修,和明成祖朱棣時期的解縉以及萬曆年間的徐渭(徐文長)併成為大明三大才子,而楊慎又以博學睿智,冠居三大才子之首,同時楊慎還是整個明朝歷史上僅有的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中“三元”的四人之一。

    楊慎年輕有為,博覽群書在成為狀元之後,原本以為從此可以鴻鵠展翅、實現自己胸中抱負。不料卻在公元1524年,因為“大禮議”事件而被嘉靖皇帝貶謫到了不毛之地永昌衛,一生鬱郁不得志,最終老死於戍所享年72歲。

    而楊慎生前在貶謫期間,寄情山水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有一首叫做《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被作為了名著《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成為了數百年來最膾炙人口的經典,至今依舊被無數後人爭相傳唱。

    第三名:于謙

    于謙字廷益,明朝杭州人,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受到當時的太監王振的蠱惑,親自率領數十萬明朝精銳北伐瓦剌。不料卻被瓦剌在土木堡打敗,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後,明朝能夠夠打仗的軍隊精銳幾乎損失殆盡,明朝時時刻刻都被被瓦剌傾覆等等危險,眼看明朝就要重蹈宋朝“靖康之恥”的悲劇。關鍵時刻身為兵部侍郎的于謙挺身而出,大呼“誓與瓦剌決一死戰”,最終在於謙高明的戰術帶領下,明朝打贏了著名的“北京保衛戰”。

    而於謙這位文弱書生也徹底改變了歷史的發展程序,一戰被譽為“戰神”,成功的為大明王朝又延續了長達200多年的政治宿命。然而,後來明英宗朱祁鎮回國後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復辟,卻將救國有功、力挽狂瀾的于謙冤殺。于謙臨終前留下一首《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以死明志贏得了後人的數百年的讚頌。

    第二名:劉伯溫

    劉伯溫可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出名的一位牛人了,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王佐之才”,據說當時的人們都將他比作明朝時期的諸葛亮,而劉伯溫也並不反駁,似乎認為諸葛亮窮其一生也沒有能夠興復漢室,而自己則輔佐朱元璋開創了大明帝國,或許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要略勝諸葛亮一籌。

    劉伯溫此人精通天文、兵法以及數理,不過他對古詩詞寫作也十分精通,他流傳下來有一本《誠意伯文集》,書中記述了很作劉伯溫的詩作。劉伯溫在輔佐朱元璋奪取天下的工程中,謀略和膽識總是異於常人、人鬼莫測,而朱元璋聽從劉伯溫的建議之後,幾乎是百戰百勝。

    當時,明朝流傳有一句誇讚劉伯溫的偕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不過,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之後,劉伯溫晚年生活並不好,常常受到朱元璋猜忌,最終在惶惶恐恐病逝,不過也有人說是被胡惟庸毒死。

    第一名:王陽明

    眾所周知,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程序中,日本對中國似乎總是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敵意和蔑視。而日本卻唯獨對中國的兩個人人物最為崇拜,其中一個是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的李小龍,另一個就是明朝的大聖人、心學大師王陽明。

    王陽明獨創“心學”一脈,讓他成為了同春秋戰國時代的老子、孔子一樣被後世敬仰的大聖人,同時他提出“知行合一”、“官民平等“以及“格物致知”的理念影響了中國數百年。

    正是憑藉著“知行合一”的強大理念,王陽明以一介書生之力,平定了盤踞江西數十年的巨寇,僅用了30多天的時間,就平定了寧王準備了數十年精心準備的叛亂,以及在年近58歲高齡的時候,依舊披馬上陣掃清了困擾明朝政府多年的廣西匪患。

    王陽明臨終之前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箴言,他創造出的“心學思想”是人類最為寶貴的財富,提倡人性的解放,引領了時代的潮流,更是影響了後來的張居正、徐渭、曾國藩、康有為、孫中山、蔡元培以及東鄉平八郎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69年1月31日出生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