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向陽花開7290
-
2 # 張小生讀史
其實此時的司馬昭懷疑或者不懷疑都已經是無所謂了,因為蜀國內部已在自己掌握之中,蜀主劉禪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完全不擔心劉禪會翻出什麼大浪來。
至於為什麼會對劉禪的待遇非常之好,這是司馬昭做給天下人看的,尤其是東吳的人。因為此時蜀國雖滅,東吳尚存。意思就是對東吳說,你們看啊!蜀國投降了,國主得到了恩賞,將士也得到了賞賜,反正你們也打不過我,不如早早投降了吧!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正是此意。司馬昭是想不費刀兵的收服東吳。
劉禪樂不思蜀,說不違心是不可能的,畢竟是自己的國家,在那生活了幾十年可是真的吧!都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此言雖說不虛,但劉禪也不是一個昏君、暴君,他只是比較平庸罷了,但並不愚蠢。
從劉禪說出樂不思蜀的話來,就可看出劉禪並非愚蠢,而是非常的有自知之明,有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因為劉禪的心裡很清楚目前的形勢,復蜀肯定無望,得罪司馬昭又沒有那個必要,還不如裝瘋賣傻博得司馬昭一笑。
所以說司馬昭不是不懷疑,而是根本沒把劉禪當回事。
-
3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劉禪說樂不思蜀,是真是假,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禪有沒有復國的念頭,如果一旦查明確有其事,那麼等待劉禪的,就毫無疑問是一個死字。
這段故事的原文,出自陳壽的三國志,說司馬昭請阿斗吃飯,名為吃飯,其實滿懷殺機,因為司馬昭在宴席之上安排了一檔巴蜀地區特色濃厚的節目,在座的人多數來自蜀國,一看到這節目立馬就傷心了。但司馬昭的重點,不在這些人,而在阿斗身上。
在司馬昭看來,如果阿斗也像其他人一樣傷心落淚,那就可以推斷出阿斗也想回到巴蜀去,而回到巴蜀,他很可能就是想恢復蜀漢,重新做皇帝,換句話說就是有謀反之心,而如果司馬昭覺得你小子有謀反的念頭,哪怕是一點點,你覺得自個還能活麼?
所以這一局,劉禪是順利通過了。但司馬昭還是不放心,過了一段日子,又問他:“頗思蜀否?”
但,司馬昭依舊不放心。
這時便有一個關鍵人物登場了,他便是郤正。這個傢伙,其實老家在河南,可是老爹當年在四川當地方官,於是便留在了四川。這個人別的能耐咱不知道,可是很擅長打理關係是真的,譬如他曾與宦官黃皓相互共事歷經三十餘年,關係相處得很是不錯,既不會因為接近黃皓而被士大夫非議,也不會因為不巴結而被黃皓憎恨,老實說這樣的本事,真的很了不起。
而在蜀漢滅亡前夕,也是郤正,出手起草了投降書。之後阿斗被遷到洛陽去,也只有郤正和另一個人跟隨。劉禪抵達洛陽之後,郤正的待遇也不錯,後來被授予關內侯爵位——也就是說,和當年同時應對大臣及宦官方面關係一樣,郤正,也很好地同時處理了應對阿斗和司馬昭兩方面的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咱看原文: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大家看見沒有,郤正幫劉禪設計了一套臺詞和動作,劉禪照做了,司馬昭啥反應?“你說的這些話怎麼像是郤正的臺詞?”於是劉禪大吃一驚:“真的是這樣啊!”結果大夥就笑了。
咱看這裡,司馬昭為什麼能有這樣的反應,顯然郤正在他這邊也曾有過類似的表達或是暗示。也就是說郤正,是先到司馬昭這邊說了這些話,再讓劉禪到司馬昭處說同樣的臺詞,而且重點是:臺詞必須一模一樣!
為什麼郤正要這樣設計?難道他真的以為,司馬昭會放心讓阿斗回四川嗎?當然不是的。郤正這樣做,其實是要達成兩個目的:
第一、讓司馬昭相信:阿斗沒有野心,他就是個傻子。
第二、讓司馬昭認為:郤正也是個可靠的傢伙,他替阿斗著想,可是絕不瞞著司馬昭。在阿斗之前他就已經說過類似的話。這也就是說:他也很實誠。
於是阿斗安全了,郤正也安全了。
但阿斗的“樂不思蜀”,其實只過了八年,死時僅有64歲,比鞠躬盡瘁的諸葛亮(53歲),多活了十一年。你說他真的無憂無慮麼?若是真的無憂無慮怎麼六十出頭就死了?
很可能,沒有野心是真的,無憂無慮卻是假的,阿斗的最後八年,其實也是蠻難熬的。
-
4 # 帝國烽火
劉禪的“樂不思蜀”,是“違心之言”的說法我認為是高看劉禪了,他說出這種想法極為有可能是劉禪自己內心的真實寫照。我們從劉禪的人物個性進行分析來看就能發現一二。
“樂不思蜀”是流程在亡國之後,被司馬炎可以考驗的時候,當時司馬炎讓蜀漢舊臣和劉禪觀看蜀地表演,當時臣子都個個悲傷不已,只有劉禪看的很開心。所以司馬炎就問劉禪“彼思蜀否”,劉禪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後來蜀漢舊臣教劉禪不能這麼說,劉禪也就改了,並且對司馬炎說是別人教的。
從整個故事來看,劉禪好像是一位明哲保身的陰謀家,但是我認為劉禪恰恰是一位沒有心機的人,這是他的真實表現。我的原因有四:
劉禪是一個耳根子很軟的人,他的主見非常少;陳壽是一個比較尊重劉禪的人,在《三國志》中,陳壽對劉禪的照護也算是非常多了,最後陳壽給劉禪的評語是“後主任賢相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暗之後。”意思就是說劉禪有賢臣輔助就是有賢能的表現,而被閹宦多迷惑,就會昏庸,後面陳壽還加了一句“素絲無常,唯所染之。”意思就是劉禪收到周圍的人所影響,但是歸結下來就是一句話“劉禪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他耳根子軟。”
劉禪的這種耳根子軟,沒有主見,在亡國的時候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當時樵周的一噸忽悠,他就決定投降。所以像劉禪這種人,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會聽風便是雨,怎麼能有心機在司馬炎面前裝呢?
劉禪是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對諸葛亮的處理可以發現;劉禪是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劉禪17歲登基,當時蜀國全靠諸葛亮撐著,若沒有諸葛亮,劉禪根本坐不穩江山,但是就是諸葛亮這樣忠心耿耿、平內亂、除外患的人,在劉禪心中並沒有特別感恩。
諸葛亮去世後百姓都為諸葛亮的功勞而弔祭諸葛亮,一開始朝臣為諸葛亮請立廟,但是劉嬋不同意,而且制止民間私祭諸葛亮,這就是劉禪對諸葛亮的回報。等到諸葛亮死後30年,在大臣的再三請求之下,劉禪才給諸葛亮立廟。從漫長的等待期也能看到,劉禪對諸葛亮並不感激,所以像劉禪這樣的人,可能對蜀漢故土,並不存在真正的懷戀。
劉禪是從小並沒有吃很多苦,他更多的時候在安於享樂;劉備中年得子,對劉禪的疼愛也是可以理解,等到劉禪稍稍懂事之後,劉備已經度過了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開始掌握荊州,這是劉禪的日子自然也好起來了。
到劉禪17歲的時候,劉備去世,他接任成為蜀漢的第二位皇帝,但是由於大管家諸葛亮存在,劉禪基本也沒有啥事可做,按照劉禪的話是“政由諸葛,祭由寡人”。所以說劉禪是一個安於享樂的人,這樣的人有“樂不思蜀”的言論很正常。
劉禪是一個內心軟弱,沒有心機的人。《三國志》樵周專記載:蓋(樵周)素料劉禪懦弱,心無害戾,故得行也。從側面說明了劉禪是一個軟弱的人,且沒有心機的人,這樣的人就是比較單純,可能是一個善良人,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政治家。那麼這樣的人說出“樂不思蜀”一點都不意外。
總體而言,歷史關於劉禪的定論是早已有之,而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劉禪,將劉禪描寫成為一個心機很深,懂得明哲保的人,更多是我們現在人的遐想,真實歷史上劉禪不具備這樣的智慧。
-
5 # 亭安讀書
劉禪的“樂不思蜀”無論是不是違心之言,司馬昭也沒必要去計較。即便劉禪確有心機,蜀漢滅亡後被遷到洛陽京師之地,也難有什麼作為。並且,蜀漢滅亡後,善待劉禪及其後人,比懷疑劉禪的心機殺掉他更有用。
原因無他,因為在滅掉蜀漢之後,司馬氏便有心想要準備滅吳之戰,巴蜀之地對滅吳之戰尤其重要,而善待劉禪能更好的保證巴蜀之地的穩定。
早在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前,便有“先定巴蜀,三年之後,因順流之勢,水陸並進”的謀算,在司馬昭看來,先滅掉蜀漢,在依仗蜀漢上游之勢,順流而下,便能滅掉東吳。
在十幾年之後的晉滅吳之戰中,司馬炎也的確是使用了司馬昭早就定下來的基本策略。司馬炎採納了羊祜的建議,任用王濬出任益州刺史,在巴蜀之地建造戰船。
正是有了在巴蜀之地的戰船順流而下,在晉滅吳之戰中,才能夠實現了“水陸並進”的戰鬥優勢,最終得以實現滅吳的結果。
蜀漢滅亡後的巴蜀之地,要想安穩地被司馬氏統治,依靠原本劉禪和諸葛亮在巴蜀之地的影響,非常有必要。
因此,即便在司馬炎準備滅吳之戰前,也會擔心巴蜀之地出問題,因此採取善待劉禪和諸葛亮後代的辦法,安撫巴蜀之地的人心。最終,王濬得以在益州造船,對晉滅吳之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知,蜀漢滅亡之後,來到京都洛陽的劉禪,即便其所說的“樂不思蜀”是違心之言,司馬昭即便是懷疑,也不會輕易計較對劉禪動殺心。蜀漢在巴蜀之地統治幾十年,及諸葛亮等人運營許久,巴蜀之地的民心當然也不會立刻轉變,讓原本的蜀漢國主劉禪在洛陽“樂不思蜀”,更多地是需要藉助劉禪來安撫巴蜀之地的民眾和蜀漢舊臣。
回覆列表
劉禪為了保全性命,裝傻充愣,司馬昭精明過人,怎麼能看不出呢,只不過他不屑於去斬盡殺絕,看著曾經高高在上的蜀國的國君,如今像跳樑小醜一樣在他面前表演,司馬昭的內心是無比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