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鬱金香966
-
2 # 戰壕
德國的工業實力其實一般,而且武器設計上採用的是錯誤的思路,過於強調質量而忽視生產性,而且德國直到1943年才進入戰時生產狀態,因此在坦克等兵器方面產量自然比不過蘇聯。
首先就是坦克的發展思想了。德國最初使用的是中型坦克和輕型坦克,後來面對法軍的重型坦克、蘇軍的T34坦克等遭遇麻煩,才開始發展重型坦克,比如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這時德國已經走入了一個歧路。這些重型坦克雖然紙面效能好,但是製造費工費時,實際使用中故障率也居高不下,出動率一直是一個問題。
對於德國而言,此時更應該發展便於大量生產製造的新式中型坦克,四號坦克在戰爭中期後已經開始落後,重型坦克過於耗費資源,而且製造困難。反觀美國蘇聯,都是大力發展一種中型坦克,然後才發展作為配角的重型坦克等其他兵器。
還有就是生產的問題了。德國直到1943年才進入戰爭生產狀態,大力生產各種裝備。但是此時德國已經開始遭受盟軍的戰略轟炸了,1944年更甚,德國的大量工廠遭到打擊,已經嚴重影響了裝備生產製造,前線急需坦克等裝備,但是產量已經越來越少,最後德軍不少裝甲師幾乎成了空架子。
-
3 # 河蟹居士
首先是戰時工業生產的問題,德國的武器設計複雜精密工時成本高虎式坦克30萬工時,黑豹要15萬工時,4號和Bf109要10萬工時,而蘇聯T34從戰爭剛開始要8萬工時,利用各種簡化手段到後期才5萬工時,飛機也是做為只有一兩百飛行小時的消耗品設計的,所以在兩國鋼產量差不多的情況下多生產幾倍的坦克。還有就是外援蘇聯可以得到英美生產的卡車,自己不生產了,抓住戰爭中最重要的坦克拼命生產。而德國必須生產卡車不然戰爭物資都運不上前線。另外在戰時總動員令釋出以前德國的婦女都呆在家,不參加工業生產的。
-
4 # 崎峻戰史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長文預警!)從19世紀70年代完成統一至今,德國都是世界公認的工業強國,德中國產品,尤其是軍工產品向來以製造精良,品質可靠而著稱,這一點早已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得到證明。然而,德國的工業製造模式卻並不適應長期戰爭的需要,因為無法制造出足夠數量的裝備滿足戰爭消耗,二戰時期德國與其對手之間在坦克產量上的差距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二戰初期的德國坦克生產車間,在戰爭爆發時德國的坦克工業尚未做好應對全面戰爭的準備。
有資料統計,從1934年到1945年,德國先後投產的主要坦克型號,包括I號至IV號、黑豹、虎/虎王及38(t)在內,總產量為49777輛,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不僅是坦克整車的產量,也包含用於改裝變型車的底盤生產數量;其中單一型號生產數量最大的坦克是IV號,總產量約8500輛;如果連同變型車在內則產量最大的是III號系列,超過15000輛,其中三分之二為III號突擊炮;戰爭中後期威名遠揚的黑豹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約為6500輛,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僅為1347輛,虎王坦克更是僅有492輛。
與之相對,在1939年至1945年間,蘇聯生產的輕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29956輛,中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76296輛,其中T-34/76和T-34/85的產量為58701輛,重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13517輛,各型裝甲車輛的總產量為119769輛,是德中國產量的2.4倍!美國的生產效率更為驚人,有資料顯示在1940年至1945年間,美國生產的輕型坦克及輕型裝甲車輛數量為31187輛,中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68864輛,其中M4系列的產量為48966輛,僅有重型坦克數量較為稀少,在1944年至1945年間生產了2022輛,各型戰車總產量為102073輛。換而言之,蘇美兩國在戰爭期間總共生產了超過22萬輛坦克裝甲車輛,是德中國產量的四倍多。
1943年,阿爾凱特工廠的III號突擊炮生產車間。
德國在坦克產量上落後於蘇聯和美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德國戰車設計精細,結構複雜,量產不易。德軍坦克的優良效能正是基於其精巧縝密的設計,為了提高重型戰車的機動能力,採用複雜的交錯式負重輪,為了增強防護採用工藝較繁的表面硬化裝甲,為了強化戰場觀察和聯絡能力,使用需要精密加工的光學裝置和通訊器材,所有這些無形中都增加了製造難度,延長了生產時間。以二戰德軍生產數量最多的IV號坦克為例,其單車生產工時為15000小時,而T-34僅為8000小時。
二戰時期蘇聯T-34坦克的生產車間。
除了設計思路上的偏差和對易生產性的忽視外,德國坦克產量還受到生產方式和工廠地理分佈的制約。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德國坦克工業居然沒有采用高效的流水線作業方式。實際上,在戰前,德國兩大汽車製造商福特公司和歐寶公司都已經引入併成功運用了流水線技術,可令人費解的是,這兩個廠家卻被排除在坦克生產企業之外。二戰時期,德國的坦克生產採用的是工作站制度,生產過程中的戰車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站停留一段時間,完成相應的裝配和加工,才能進入下一個工作站,以虎式坦克為例,從開始組裝到完成需要經過9個工作站。
1944年時的虎式坦克生產線,德軍坦克生產採用工作站制度,而非流水線作業。
德國坦克製造企業的地理分佈也不利於高效生產。德國的坦克生產流程採用分包生產、集中裝配的方式,即由不同的分包商完成引擎、車體、武器等元件的生產,然後將元件集中到指定的工廠進行總裝,完成整車。戰時德國的主要坦克總裝廠在紐倫堡、卡塞爾、不倫瑞克、馬格德堡和柏林,但是坦克元件生產廠的地域分佈並不侷限於上述地區,而是分散在德國各地,比如發動機和變速箱在弗里德里希哈芬生產,車體、炮塔和武器在魯爾生產,履帶在漢諾威生產,而車載光學裝置和通訊器材的生產則在柏林。這意味著總裝廠需要等待各地製造的元件運抵並齊備後才能開始組裝,而大量時間被消耗在運輸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量的提高,尤其在戰爭後期德國國內交通網受到盟軍空襲破壞時,其消極影響更為明顯,沒有建立相對集中的坦克生產基地是德國坦克工業的重大缺陷。
1942年,2輛剛出廠的III號坦克從堆積如山的履帶旁駛過。德國的坦克製造採用分包加總裝的模式,但廠家分佈較為分散,不利於集中生產。
除了落後的生產方式和不利的地理分佈外,真正制約德國坦克生產效率的決定性因素是德國沒有在戰爭期間迅速地對工業生產進行深度動員,實際上直到1943年以後德國經濟才全面轉入戰時軌道。具體到坦克生產上,在德國主要的坦克生產廠家中,除了由萊茵金屬公司控股的阿爾凱特工廠屬於官辦企業外,其他各廠均屬於私營企業,這些企業除了從事軍工生產外,還大量製造民用產品。在戰爭開始時,這些企業在坦克增產上的力度遠遠不夠,卻依然將大量產能投入到民用產品的製造上。德國在1941年時的坦克產量為3623輛,到1942年增至5530輛;與之相對,蘇聯在1941年時的坦克產量為6590輛,到1942年就暴增至24446輛,這還是在大量工業企業遷往烏拉爾山以東的情況下完成的增產,由此不難看出蘇德兩國在戰時動員上的巨大差距。
1943年,一批剛剛出廠的“黑豹”坦克準備由火車運往前線,直到施佩爾擔任軍備部長後,德國工業才開始深入動員,坦克產量得到大幅增長。
1942年2月,施佩爾擔任帝國軍備部長後,對德國的工業體系進行了切實有效的深度動員,使各項武器產量得到大幅增長,並在盟國戰略轟炸最為猛烈的1944年達到了戰爭期間的產量頂峰,以坦克裝甲車輛為例,1943年的產量為11601輛,到1944年更增至18956輛,這兩年的產量就佔到德國戰時坦克裝甲車輛總產量的66%!由此也可以反證出二戰初期德國的戰爭動員是多麼地不給力!
回覆列表
二戰時期德國的武器裝備,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那麼為什麼產量上不去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德國的裝備精密,製造的工時長。德華人熱衷於機械設計,思維嚴謹,精益求精。這種思維,導致了德華人總是花時間和精力在改進機械設計上,使得德國製造的產品嚴密精緻。舉個例子:德國毛瑟產的駁殼槍,大名鼎鼎。其內部的結構,設計的非常嚴密,沒有使用一個螺絲釘,完全透過零部件之間的咬合,實現了手槍的功能。簡直是藝術品!而蘇聯在戰前設計製造的託卡列夫TT-33手槍,卻簡單到了極致。蘇聯的武器裝備,在設計的時候,優先考慮了大規模生產的可能性。虎式坦克,生產工時28萬個;T34坦克生產工時8000個。差距太大。當德國工人還在為虎式坦克打磨焊接縫隙的毛刺的時候,蘇聯坦克連漆都不刷,直接開上戰場了。
除此之外,納粹德國雖然在戰爭初期捷報頻傳,但並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國內的軍工生產還是8小時工作制,生產物資的調配也沒有轉變成戰爭狀態。直到1943年施佩爾就任裝備部長,才稍有改觀。對於第三帝國來說,還是太晚了。反觀蘇聯,軍工廠全部東遷,完成搬遷後,人歇機器不歇,24小時3班倒,開足馬力,全力以赴生產武器裝備,全蘇聯物資供應全部開始實行配給制,優先供應軍工生產。大洋對岸的美國也是這樣,1941年被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花了近兩年時間轉入戰爭狀態,等到1944年的時候,美國全力以赴投入戰爭中,後方工廠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資裝備。德華人感嘆:“美華人的坦克和飛機好像怎麼也打不完。如果我們有美華人那樣的物資供應水平,都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