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按照時間線敘述
9
回覆列表
  • 1 # HuiNanHistory

    說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知識吧:

    鮮卑人的兩個“近親”的後代,後來開創了遼朝,也就是契丹人;還有一個更了不起,開創了蒙古帝國,即蒙古族。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說契丹、蒙古祖先的近親是鮮卑人呢?

    歷史上的鮮卑主要分為三支,即東部鮮卑、北部鮮卑和西部鮮卑。

    其中:

    東部鮮卑是宇文氏統治的那支,起源於內蒙古東部的鮮卑山。

    北部鮮卑是拓跋氏統治的那支,起源於大興安嶺北段的大鮮卑山。

    西部鮮卑是前兩者的部族民眾,共同融合、形成的新鮮卑人。

    以上所有的鮮卑人,又都屬於東胡系統。

    所謂的東胡,其實就是居住在從昭烏達松漠蔓延到額爾古納河流域的部族。在南北朝時期,鮮卑創造的政權包括:

    前燕、代、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和北魏等國,不過最後全都滅亡了。

    真正延續下來的,其實是鮮卑人的近親:契丹和室韋-達怛人等。

    契丹和鮮卑的關係,隨便一查就知道。

    這裡說下蒙古和鮮卑的關係,很多人還抱著錯誤的知識,以為蒙古人是匈奴後裔呢。

    事實上,蒙古的前身是蒙兀室韋。

    公元7世紀,成吉思汗的先祖孛兒帖·赤那帶著蒙兀室韋離開了額爾古納河,遷徙到了鄂嫩河上游的不兒罕山,這就是蒙古族的開始。

    當然,後來的契丹也消亡了。最後留下來的鮮卑人的近親,其實是蒙古族。

  • 2 # 倔犟的蝸牛

    西晉王朝經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南遷後,中國就連續進入了“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神州浩土戰火紛飛,政權交替,絡繹不絕,持續近三百年。

    其中由鮮卑族建立的政權有八個。

    前燕,為鮮卑慕容氏所建

    慕容氏原本為遊牧民族,公元294年, 酋長慕容廆率部移居大竦城(今遼寧義縣西〉一帶,開始定居的農業生活,並仿照西晉建立政治法律度。

    西晉末年大亂,慕容廆自稱鮮卑大單于,收留前去避難的中原流民,並任用其屮的漢族士人,勢力漸盛。慕容塊死後,其三子慕容皝繼位。慕容皝於公元337年稱燕王,後遷都龍城(今 遼寧朝陽)。慕容皝在位期間,攻破夫餘、高句麗,滅鮮卑宇文部,又曾大破後趙大軍20餘萬,使燕成為遼西的一個強國。慕容皝死後,其子慕容儁繼位。

    公元352年,慕容儁出兵攻滅冉魏,自稱皇帝,以薊城(今北京西南)為都,後又遷都鄴(今 河北臨漳西南),史稱前燕。前燕興盛時,佔有今河北、河南、山 西、山東廣大地區,與當時的前秦各佔據了黃河流域東西各-半。 前燕在慕容儁死後政治日漸衰亂。公元370年,前燕被前秦所滅,立國凡34年。

    後燕的建立者是前燕貴族慕容垂。

    慕容垂是前燕主慕容儁的叔叔,在前燕受封為吳王,曾率燕軍在枋頭大敗東晉桓溫,聲望甚重,後遭輔政的慕容評猜忌,逃奔前秦。 慕容垂在前秦歷任冠軍將軍、京兆尹等職。淝水之戰中,前秦諸軍皆敗,唯慕容垂所統得以保全,苻堅逃奔慕容垂軍,慕容垂護送苻堅返回長安。軍至澠池(今河南 澠池西),慕容垂決定乘機脫離苻堅,謀求獨立發展,便向苻堅請求到鄴城(今沔北臨漳西南)去祭掃陵墓。慕容垂到鄴城後,與前秦決裂,聯合鮮卑、丁零等少數族軍隊,連敗前秦軍。公元384年,慕容垂稱燕王,至太元十一年在中山(今河北定州)稱帝,即以中山為都,國號燕,史稱後燕。後燕強盛時,佔有今山東、河北及河南、山西大部的廣大地區,是十六國後期中原地區最強盛的一個王朝。公元404年,後燕滅於北燕,立國24年。

    西燕也為慕容氏所建。

    公元384年,前燕慕容儁之子慕容泓起兵,稱濟北王。慕容泓不久被殺,其弟慕容衝繼位,並於次年稱帝。不久慕容衝又被糸。直至公元386年,慕容永被推舉為這一支鮮卑武裝的首領。慕容永於同年稱帝,以長子(今山西長子西)為都。佔有今河南、山西部分地區。從慕容泓至慕容永立國,史稱西燕,西燕於公元394年被後燕滅掉,立國11年。

    南燕為後燕主慕容垂之弟慕容徳所建。

    公元397 年,後燕被北魏斷為兩半,慕容德當時鎮守鄴城,為避魏軍兵勢, 攜鄴城軍民遷往滑臺(今河南滑縣東〉,稱燕王。公元399 年,慕容德稱帝,遷都於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史稱南燕。南燕佔有今山東大部地區,於公元410年,被東晉劉裕滅掉,立國13年。

    西秦為鮮卑乞伏國仁所建。

    乞伏鮮卑世居隴西,曾歸附前秦。 淝水戰後,酋長乞伏國仁聚集部眾,組織起一支10餘萬人的武裝, 逐漸脫離前秦的控制。東晉太元十年(385年),乞伏國仁自稱大都督、大單于,領秦、河2州牧。公元394年,乞伏國仁之弟乞伏乾歸稱秦王,以金城(今甘肅蘭州西北)為都,國號秦,史稱西秦。西秦佔有今甘肅、青海、陝西所轄的部分地區,公元431年被大夏滅掉,立國凡46年。

    南涼為河西鮮卑禿髮烏孤氏所建。

    漢魏之間,拓跋氏的一支自塞北遷居河西,即禿髮鮮卑。公元397年,禿髮鮮卑的酋長禿髮烏孤自稱大單于,西平王, 以廉川堡(今青海樂都東)為都,建立割據政權。公元402年,禿髮傉檀統部時,遷都樂都(今屬青海),改稱涼王,史稱南涼。南涼於公元414年滅於西秦,立國18年。

    北魏王朝是由鮮卑拓跋氏建立。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北方各少數族紛紛 自立,公元386年,拓跋珪糾合拓跋舊部,於牛川(今內蒙佔楊拉木林河)建立年號,稱魏王。拓跋珪稱王之後,先後大破塞外遊牧民族高車部及匈奴別種劉衛辰部,俘獲大批人口牲畜,北方許多遊牧民族隨之紛紛歸頎,拓跋珪勢力日益強大。

    這時,北方割據諸國中最為強盛的後燕見拓跋氏對自己構成威脅,且不肯臣服於己,便決定進攻拓跋氏。公元395年五月,後燕太子慕容寶率兵8萬進攻拓跋魏。拓跋珪採取避敵銳氣的戰略,大破敵軍。後燕全軍覆沒,慕容寶單騎逃回,拓跋玷將俘虜的後燕軍士四、五萬人全部坑殺。

    公元396年,後燕主慕容垂親率大軍攻魏,結果不久後,慕容垂因病去世,後燕軍撤退。

    公元397年八月,拓跋珪親率大軍40餘萬南下,向已呈頹勢的後燕發動進攻。九月,魏軍攻佔幷州、晉 陽,隨後又相繼攻佔信都、中山、鄴等重鎮。到公元年398年正月,拓跋珪已盡佔今山西、河北等地,勢力迅速發展。同年,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改稱皇帝,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拓跋珪死後,拓跋氏繼續向四周擴充套件勢力。到其孫太武帝拓跋燾時,先後滅大夏,北燕、北涼等割據政權統一了北方的廣大地區。

    北魏末年,政治腐敗,爆發了六鎮起義,契胡(即羯人)酋長爾朱榮乘機起兵,控制了北魏政權,鎮壓了起義。爾朱榮死後,其從子爾朱兆繼續掌握大權,結果更加殘酷暴虐。這時,投靠爾朱榮的高歡趁機在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州)起兵,聯合當地的漢族豪強勢力大敗前來進攻的爾朱氏大軍,成功地控制了今山東、河北地區。不久,高歡廢魏帝元朗,另立宗室元修為帝,自任大丞相,居晉陽控制朝政。

    元修(拓跋氏改漢姓元)不甘心自已的傀儡地位,公元534年五月,元修發河南諸州兵,準備突襲晉陽,高歡聞知,親率大軍南下,元修見大勢已去,西逃入關投靠宇文泰。於是高歡改立魏宗室元善見為帝,並遷都於鄴,史稱東魏。元修逃到關中後,不久被殺,宇文泰立元寶炬為帝,定都長安,史稱西魏。從此,北魏分為東、西魏。北魏一朝歷12帝,立國148年。

    北周為鮮卑宇文泰所立。

    宇文泰擁立西瑰文帝元寶炬建立西魏政權後,自己任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事、大行臺,實際掌握軍政大權,西魏帝形同傀儡。公元556年十月,宇文泰病死,其三子宇文覺繼任其位。當年十二月,宇文覺進封周公。 隨後,西魏帝將早已有名無實的帝位禪讓於宇文覺。宇文覺登上帝位後,改國號為周,以長安為都,史稱北周。

    公元576年十月,周武帝親率集中了十四萬大軍攻齊。周軍以越王盛、杞公亮、隨公楊堅為右三軍,譙王儉、大將軍寶泰、廣化公丘崇為左三軍,齊王憲、陳王純為前軍。十月下旬,周軍主力進抵平陽城下,北齊晉州刺史崔景暠等投降。平陽為晉陽門戶,周武帝便派上開府儀同大將軍梁士彥為晉州刺史,留精兵一萬鎮守平陽城。

    十一月初,北齊後主率齊軍主力十萬到達平陽,開始將平陽城包圍,晝夜不停地攻打。但因齊主高緯昏庸,導致平陽久攻不下。

    十二月,周武帝從長安趕赴平陽解圍,周軍其他各路也聚集平陽,約有八萬兵力。

    兩軍交戰,實力不相上下,後來齊軍略略後腿,高緯以為齊軍敗,帶著馮淑妃就逃,頓時軍心大亂,連戰皆潰,死者萬餘人。

    公元577年正月,周武帝率軍攻破鄴城,高緯逃往濟州,又從濟州逃往青州,準備投奔陳朝,為北周追兵所俘,北齊滅亡。

    北周統一北方不久,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其子宇文贇即位。

    公元580年五月十一日,荒淫無度的北周宣帝宇文贇病死。周靜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楊堅專政。楊堅為預防北周宗室生變,穩固其統治權力,以千金公主將嫁於突厥為辭,詔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殺之;後又平定尉遲迥和司馬消之亂。

    公元581年,楊堅代北周,改國號隋。至此北周共6帝,立國24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用汽油和輕柴油有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