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可樂土豆

    在1864年7月19日,曾國藩的部隊攻下了天京,也就是現在的南京,這場人類戰爭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耗時十幾年的戰爭總算到了尾聲了。

    所以從這個時候就開始有一種湧動的暗流,什麼暗流呢?造反。

    很多人就來勸曾國藩造反,最有名的,第一個,左宗棠,左宗棠我們都知道,跟曾國藩鬧了一輩子,是不是?我們也講過,曾左之間的矛盾,但是到這個時候,大局看出來的時候,左宗棠委託胡林翼,當時左宗棠在外頭帶兵打仗,委託胡林翼帶給曾國藩一封密信,密信裡頭有八個大字很關鍵,叫鼎之輕重,或可問焉。這觸目驚心的八個大字,為什麼呢?鼎就是問鼎中原,就是國家社稷,對不對?這話什麼意思啊?大局已定,老大,可以造反了,可以問鼎中原了!胡林翼也說:江南半壁無主,我公豈有意乎?晚晴奇男子大丈夫彭玉麟也說:“江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是湘軍內部相反,曾國藩不反。如果反可以說是“萬事俱備,不欠東風”。

    1、《清史稿》:天下賦稅半出東南”。往小裡說一半的賦稅都是出自曾國藩佔領的地方東南

    2、清王朝八旗、綠營防範,湘軍三十萬虎狼之師嫡系也有十二萬,剛剛把不可一世的太平軍鎮壓,你這八旗、綠營和太平軍都沒法比,更何況湘軍乎?戰鬥力不是一個等級,將帥更不是一個檔次!但是曾國藩一心想做中興名臣,一心想以儒家子弟的感召信仰來拯救天下,追求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所以問題不是反與不反,而是想做聖賢,還是做英雄,“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國藩的信仰是用自已行為來感召天下,做世之楷模,“不為聖賢變為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

  • 2 # 嘻嘻哈哈每一刻

    曾國藩是個自省心很強的人,自我約束能力很強,行動力很強,一生中不斷學習,進步,完善自己。

    曾國藩是秩序的維護者。即使這個秩序是秩序惡,他也會義無反顧的對抗無序惡。與其說他維護的是滿清,不如說他捍衛理學。

    曾國藩行為同很多人一樣,中庸陋俗,但是隱藏在內心的是堅定堅韌有恆,是有別與一般人的黃金品質。

    曾國藩和世界上很多人一樣,也有精分的特質。為人處世會有截然不同的方式。

    曾國藩既是實用主義者也是理想主義者。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曾國藩身上的過人之處在於“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的信念,也有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的決心,遇到艱難更要有“打脫了牙和血吞”的堅忍。

    一代人做一代事。曾國藩有過人之處,也有時代,立場,經歷帶來的固有缺陷。

  • 3 # 70後大叔講歷史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在小編看來,趙爾巽《清史稿》把曾國藩的過人之處概括的很全面了:

    國藩為人威重,美鬚髯,目三角有稜。

    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竦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

    天性好文,治之終身不厭,有家法而不囿於一師。

    其論學兼綜漢、宋,以謂先王治世之道,經緯萬端,一貫之以禮。

    惜秦蕙田五禮通考闕食貨,乃輯補鹽課、海運、錢法、河堤為六卷;又慨古禮殘闕無軍禮,軍禮要自有專篇,如戚敬元所紀者。

    論者謂國藩所訂營制、營規,其于軍禮庶幾近之。晚年頗以清靜化民,俸入悉以養士。老儒宿學,群歸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薦拔者,不可勝數。

    一見輒品目其材,悉當。時舉先世耕讀之訓,教誡其家。遇將卒僚吏若子弟然,故雖嚴憚之,而樂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國藩事功本於學問,善以禮運。公誠之心,尤足格眾。其治軍行政,務求蹈實。凡規畫天下事,久無驗,世皆稱之,至謂漢之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無以過,何其盛歟!

    國藩又嘗取古今聖哲三十三人,畫像贊記,以為師資,其平生志學大端,具見於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薦舉人才為己任,疆臣閫帥,幾遍海內。以人事君,皆能不負所知。嗚呼!中興以來,一人而已。

    曾國藩的治家、處事、為官之道,在現代社會還被人津津樂道,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完人”,可見其過人之處不勝列舉。

  • 4 # 午夜夢醒18

    曾國藩是封建衛道士,得儒家信奉中庸的精髓。在官場上游刃有餘,會做官,不輕易得罪同僚。但他所統率的湘勇,殺太平軍從不手軟。另家訓不錯,總之,再出色也是滿清走狗與漢奸。

  • 5 # 耕山種水

    曾國藩有幾個方面是別人不及的:

    理念: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許多人心目中的曾國藩是權謀家的代表,這是對他的誤解。曾國藩的領導藝術雖不無權謀因素,但其核心卻是“忠義血性”的儒家理念。曾國藩生於雍、乾後,舉國風氣的敗壞,幾乎達到了頂點。而在曾國藩看來,最可怕的不是太平軍的造反,而是統治階級本身的人心陷溺、人慾橫流。軍事的失敗只是一種表象,它的背後是價值體系的崩潰。大清王朝要想走出這場空前的危機,必須解決人心的問題。因此,曾國藩與羅澤南等人,宣講舉世都不宣講的儒家學說,以傳承聖人的價值體系為己任,最終排除千難萬險,成就了“以轉移社會風氣來造就一代之人次”的功業。

    用人:尚樸實,耐勞苦任何理念最終都需要認同理念的人去實現。如果說在理念上曾國藩高揚的是“血性忠義”,那麼在人才的選拔上,他選擇的則是能夠切實認同這種理念並加以踐行的“樸拙之人”。曾國藩從最根本的選人環節入手,提出軍官一定要選“質直而曉軍事之君子”,兵勇則一定要選“樸實而有土氣之農夫”。選什麼樣的人,決定了一個組織會養成什麼樣的作風。湘軍靠什麼打勝仗?靠什麼持續地打勝仗?就是這種“尚樸實,耐勞苦”的作風。而湘軍之所以能形成這樣的作風,關鍵就是湘軍選募時堅持選用樸拙之人。曾國藩的用人,從表面看來迂闊笨拙,其實正是他的過人之處。

    治事:大處著眼,小處下手管理最忌諱的就是全無實際而空談誤事。曾國藩從一開始就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他強調“軍事是極質之事”,來不得半點虛浮的東西。他厭惡聽到高談闊論,只喜歡平實之言、平實之行。曾國藩的管理風格亦是以“勤、實”二字為核心。他認為,帶兵一定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一步步地從小事做起,才能日積月累,見到成效。

    作戰:扎硬寨,打死仗曾國藩用兵,很少有出奇制勝的戰例,他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對手的智商,由此發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穩慎徐圖,穩紮穩打,反而一步步地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佔盡了上風。 組織文化:還我真面,復我固有曾國藩說過:“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在曾國藩的身體力行之下,湘軍形成了一種坦誠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援的組織文化。這種坦誠相待的“湘軍精神”,也是湘軍凝聚力和戰鬥力的來源。

  • 6 # 秋草獨尋

    其實曾國藩的有什麼過人之處的話,我覺得就是他自已說的那句話:“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1、勇於任事,事情做得多的人,往往容易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平定太平天國,就是典型的不斷遇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創湘營兵制,創厘金籌餉,創扎硬寨打呆仗的戰法,兵器不利,買洋炮,抬槍不好用用洋槍,軍火不夠用就辦工廠。一件件事情解決下來,自然而然眼界愈高,眼光更長遠。

    2、“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奮第一,能夠把每一件事都紮實,所以湘軍的訓練、後勤的補給,尤其是內外的聯絡做得更加到位,勤而得道,得道者得自然多助。其二,勤奮,不僅僅是事情做得多,而是能讓自已有更廣泛的接觸到新事物。勤於看書,尤其是近代化的書,讓他領會了近代世界與發展的潮流,

    勤于思考,從兩件事上看他覺得與洋人打交道的方式就有“誠”字在心。第一件,赫德把太平軍占上海,滬海關打爛時,三國共管的60萬兩關稅交還給清政府,讓他覺得洋人有誠信。第二件事,是李鴻章蘇州殺降,戈登為了名譽而向李鴻章決鬥,他覺得洋人自已做過保的事,現在即使是被保之人被殺,戈登也要來找回信譽,即使他贊同李鴻章的做法,但他也覺得戈登講求誠信字是可取的。所以自此以後,他認為與洋人打交道,不能象清朝其他官員仍視洋人為蠻夷,常常以敷衍,搪塞對待洋人,經常為了一些虛禮糾纏或仇視。把洋人也要當人看,以誠相待。

    3、善於悟。他認為學而有識是最重要的,清朝太多官員講究的是學,並沒有真正認識事物,而他往往對於一件本新書,一個新事物,一個新人,打交道時有更多的體悟,這樣使得他的眼光較常人而長遠。比如他拿到一個軍用望遠鏡,他會想到人家怎麼就能把一些玻璃給加工、組合成一個這麼好的東西。比如,他與坐輪船,就善於對比,自已造的第一艘火輪船黃鵠號剛坐時,他覺得很好,但不久他再坐洋人的輪船就覺得別人的更好,回來之後就再坐自已的火輪船就感覺很差勁了,所以他就想到,技術這東西不是一天兩天才能趕上,可能需要一百年。所以這也是他派幼童出洋留學,開中華之先河舉動的一個初衷。

    說白了,天下之至誠與天下之至拙,就是要誠心誠意去做事,紮紮實實把事情辦好,持之以恆,勤于思考,善於學習的總概括。這也就是曾國藩的過人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認為此次霸坐女事件純粹是隔壁座無理取鬧,鄰座而已應該體諒霸坐女,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