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鷗波堂

    ●唐詩,宋詞,元曲,這是一個式微的過程

    ●大唐雄渾寬廣,大宋婉約悽美,大元和光同塵。

    ●一個是大唐金玉鼎,一個是大宋青花瓷,一個是大元陶土碗。

    ●日本有遣唐使學習唐朝文化,其中包括漢詩,也就是唐朝律詩之類,宋朝沒有,元朝更是與日本絕交!

    ●以律詩為代表的唐詩,嚴謹工整對仗,代表最高形式的美;宋詞很多自度詞,雖然更開放,卻更趨於散亂;元曲就是胡來了,等同於今天的創作歌詞,很多隻要注意統一韻腳即可(元曲接觸不多,說得或許有出入)

  • 2 # 多米諾燉排骨

    一種文化的傳播,必定是價值的認同,他符合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念;另一種是他產生的影響是否深遠,如果不能影響到數代人,那麼他會斷代;另外是時代的發展,新的文化衝擊,會阻礙舊的文化傳播。

    詩、詞、曲都是表演藝術和敘事文學的產物,是中國古代社會燦爛文明的直接體現,是反應整個幾千年來的社會百態,不管是繁榮昌盛還是沒落蕭條,他們都以頑強的生命力延續了下來,歷經千年而仍為人們廣為傳唱。詩、詞、曲原本同宗,都是伴隨音樂歌唱的。但他們絕非類似於大部分現代歌曲的靡靡之音,而是經典中的經典。

    接下來我會分為三個方面來分析,

    ①詩、詞、曲的存在的價值

    ②詩、詞、曲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

    根據興盛時代,我們著重分析唐詩,宋詞,元曲。

    一、詩、詞、曲產生的價值觀念。

    詩歌是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在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它按照韻律,音節來反映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精神世界,詩歌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以及祭祀頌詞。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詩經》、《楚辭》、《漢樂府》再經過六朝的發展到詩歌的鼎盛時期 — 唐朝,《全唐詩》收錄了整個唐代兩千多位詩人,共計近五萬首的詩,直至流傳到今天。 詩歌從發展開始,從某方面來說奠定了其正統文化的形式,因為他起源於上古時期,經過歷代的創新直至唐朝,囊括了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各方面,包容度非常高。從帝王到民間,從北方到南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軍事,農業,科舉等各社會要素,所以題材非常廣。正如聞一多所說:“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們一律用詩的形式來寫,達到任何事物無不可以入詩的程度。”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不僅擴充套件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新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這對以後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另外文字精煉,意境深遠,往往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帶入,濃縮到生活之中,這是一種真我的體現,讓人讀起來產生了不同韻味,不同角度觀點的表達,也讓詩歌在唐朝興盛起來。比如寫月亮,《靜夜思》的月是思鄉之月,《月下獨酌》的月是孤獨之月。同一個人,面對同一種事物,因時間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思想,並且都得以展現,這種成就非常了不起,這對詩歌的傳播產生了推動作用。從哲學角度來說,可以教會人們從自我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我認為這是他存在的真正價值,人們從來不會拒絕從多維度來看待事物。

    詞是詩的一種另一種形式,起源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在唐代,西域的名族音樂和中原舊樂漸次融合,並以胡樂產生了燕樂,原本整齊的傳統文學的五言、七言詩不相契合,於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也成為長短句。唐代繁榮,歌樓妓館隨處可見,因此經樂工歌妓演奏創作,促進了詞的產生和發展。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編著了《全宋詞》收錄了兩宋一千三百於位此人,近兩萬首詞。詞本是寫豔思戀情的專門文體,或者說是詞創作的一種主流傾向,古有“詩言志詞言情”的說法。直到宋代,蘇軾一改之前的題材,使得題材大為改觀。這種革新,大大的改善了詞的內質,使得其向唐詩的高遠古雅復歸,脫離於豔情的窠巢。所以從時間跨度上和題材上來說,詞是詩歌的衍生,並沒有顛覆詩歌。宋詞大致可以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曲調的體制豐富多樣,令、引、慢,大小長短,兼有眾體,琳琅滿目;不僅傳統的小令體式在唐五代的基礎上更趨精美嫻熟,而且新興的長調慢曲尤為新穎多姿;不僅音樂曲調的表現功能更為全面多樣,而且音韻格律及方法技巧等形式規範也更為穩定精嚴。於是詞調大盛,眾體兼備。另外詞人在意境上更加用功,在情感上的投入更加細膩,這一點在婉約派的詞上體現尤為明顯。宋代從上到下,喜文厭武,這對宋詞的發展和傳播產生了深刻影響。

    元曲本身起源於“胡樂”,首先在民間傳唱,稱為“村坊小調”。隨著南宋的覆滅,元朝入主中原,語言和歌曲的融合,宋詞也不再適應當時的音律和語言,於是便出現了新的歌賦形式。元曲在元初剛由通俗俚語進入詩壇,期間作家主要是元曲四大家。從元世祖到元順帝期間,開始向文化人和專業化過渡,是元曲發展的頂峰。元朝政治黑暗,文人的地位僅次於乞丐,由於入仕無門的知識分子的介入,因而把元曲推向了繁榮。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曲反映了元代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元朝初期疆域遼闊,人員眾多,經濟繁榮。元曲具備相對繁榮的社會經濟基礎,元曲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適應新興的市民階層對文化生活的要求,是當時都市經濟發展下必然的產物,是元代的文學主體。元曲分為元雜劇(元戲劇)和元散曲,散曲屬於詩歌。散曲可以說是元代的新體詩,雜劇是元代的歌劇;散曲可以獨立,同時又是構成元代歌劇的主要部份;雙方關係非常密切,但它們卻各有詩的與戲劇的獨立生命。曲是詞的替身,無論從音樂的基礎或是形式的構造,都是從詞演化出來的,詞本起於民間,流傳於歌女伶工之口,既便於書寫情懷,又宜於歌唱,是一種通俗文學。但他也有極強的專業性,元雜劇以唱、做、念、打等藝術硬功將歌、話、舞、鬥緊密結合,虛擬與實演相生,形態與神理兼備。理論上來說更多是今天的戲劇成分,他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演化為悲劇和喜劇。成就最高的是元四大悲劇和喜劇。從我個人角度分析,因為他的專業性,曲人更多類似於今天的編劇,戲劇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他的藝術氛圍濃厚,但很難直接反應作家的最直接狀態,以及對生活的看法和態度,這對於傳播會產生一些影響,所以我認為在真實情感上不如唐詩和宋詞。

    二、詩、詞、曲對後世的影響

    詩歌經過千年的發展,沉澱了歷史,唐詩是詩歌的最高峰,後世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宋朝同樣也有人寫詩,可是他們的詩都沒有詞的成就高。因為詞比較自由,它的整個音韻的形式發生了變化,當我們在讀“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我們會發現唐詩的七、五都在變化,它的音韻的跌宕起伏發生了很多節奏上的新的韻律感,這個韻律感推展出詞的一個新的境界出來。元曲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誇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明代文人對元曲的文學成進一步探究,不僅注重對代表作家作品的風格特徵進行歸納、總結,更注重將這些理論應用於對當朝乃至同期文人作品的批評中來,將元曲樹立成為一個相當高標的參照標準,力圖使明代文人曲家的創作路徑與元曲的風致相銜接,形成真正意義上對元曲文學性、藝術性特徵的繼承。由於文學創作連續性的影響,所以詩、詞、曲對跨代影響逐漸減弱,在我們今天看來,他們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載體,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並不是我們的主體文化。但記憶深處誰更加精煉,反映出來的思想主題更突出,誰影響更廣,便於記憶,誰就更容易傳播。

    三、當代文化對詩、詞、曲的影響

    明清後期由於新的文學載體出現,詩、詞、曲不再是文化主體。白話文的盛行(主要體現在明清的章回體小說上),加上近代文明的影響,新的文化主體的出現,如電影、流行歌曲、報紙等,人們不再過於追求正統的文言文學,它們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我們更多的是從課本中才能體會到它們的真正文化內涵。另外,朝代更迭,很多古曲譜的遺失,留下來的只有文字了。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教科書中的內容總體趨勢是唐詩多於宋詞,宋詞多於元曲,所唐詩宋詞在當代的影響力更勝於元曲。

    總體上來說,詩、詞、曲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必然文化產物,就和我們現在自媒體的產生一個道理,人們需要表達自我,需要情感的傾訴。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明清之小說都是寶貴的文化遺產,特別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更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的四顆璀璨明珠。

    但因為藝術形式的演變,和近當代文化的興盛,我們似乎把詩、詞、曲的界限分辨得越發明顯,詩就是詩,戲就是戲,歌曲就是歌曲。另外,我們對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特殊情節,我們更加傾向於漢唐等鼎盛時期。或許更加細分的藝術分類,加上詩、詞、曲本身的特點,以及現在教育對三者的普及和認知程度都會產生曲不如詩詞的看法。但對當時的時代來說,這些無一不是當時文化的精髓。

  • 3 # 捕快柳長街

    詩詞歷史悠久民間人們傳頌、學習、推廣。有些絕句朗朗上口。有句話曲高和寡,曲譜的學習,演奏、包括聽懂所表達的意境,都需要知識的沉澱的,並不是大眾都可以進行的娛樂方式,音樂知識的累積等,才能理解曲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漢光武帝劉秀兄長劉演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