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聞看得懂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則殆②。”

    15.31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按】

    “罔”,通“惘”,“惘然”,迷惘的意思。“學而不思”,老師教的,書上讀到的,自己瞭解到的,都掌握了,但是,如果有些許不同,發現了問題,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啊?如果不加深入思考,不免惘然,更談不上創新了。“思而不學”呢?“思”,至少要有材料,有依據,還要遵循規則,這些,不學習,從哪裡得到啊?這樣的“思”,能夠思出什麼明堂?有什麼意義?由於“不學”,常識也沒有學到,基本技能也沒有學到,如何自立於社會?不是很危險嗎?“殆”就是危險的意思。

    “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都不好,哪個更加不好一些?當然是“思而不學”。因此,學和思相互結合,是學習的正確方法。

    如果你做學問,那麼,最好要明白,相對而言,你是擅長於思呢,還是擅長於學?明白了,就可以揚長避短,也可以揚長補短。

    讀人家的著述,也最好慢慢地領會,其人是長於思呢,還是長於學,這樣,對他的著述的特點,就容易把握一些。例如,兩個被神化了的學術大師,他們的著述,徵引豐富且廣博,其實,他們兩人,一個偏長於思,另一個偏長於學,是不一樣的。

    “學而不思”,已經可能“罔”了,“思而不學”,已經可能“殆”了,還有沒有比這些更加不好的?有!有些人,“學”固然不願意用功,或者聲稱不屑,“思”也懶得思,覺得自己非常聰明,只要略略一動腦筋,靈光一閃,就可以成功了。如果你是這樣想的,作為一個教書的,我要奉勸你一句,還是踏踏實實學習,在學習和實踐中認真思考,這樣可能更加切合實際一些,成功的希望大一些。

    我覺得,在佛教的幾個影響比較大的宗派中,禪宗最容易誤導人,特別是容易誤導那些實際上不是很聰明而自己認為非常聰明的人。它儘管有一些優點,但最大的缺點是,很容易讓人相信靈光一閃就能夠成功。我曾經在不同的時候寫過幾首詩批評禪宗。例如:“叱虎降龍渾閒事,菩提明鏡不堪吟。欲募黃金三萬鎰,洪爐百日鑄觀音。”“寂寞靈山有法泉,拈花微笑兩先賢。勸君莫作天龍客,妙悟難憑一指禪。”“不拜高僧不念經,機鋒側出鬥心兵。菩提明鏡成佳話,滅佛當推舊典型。”靠“靈光一閃”成功的人,有沒有呢?當然有。你如果反問我:“人家能夠靠靈光一閃成功,我為什麼不能夠呢?”我會回答:“好的,你就按照你的意願做吧。衷心祝願你能夠靠靈光一閃成功。”不過,我的學生如果這樣想,我是要嚴肅批評的。

    即使是很聰明的人,靠“靈光一閃”成功了一次,那也是很難重複的,總不能一輩子全指望“靈光一閃”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支援5g的手機,網速基帶好壞那麼一點,有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