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劍5841
-
2 # 歷史軍魂
感謝邀請!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使光緒皇帝認識到“若不變法圖強,江山社稷難資保守”。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根據康有為的建議頒佈了《明定國是》的變法詔書,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光緒皇帝的維新變法一共持續了103天。因此,歷史上稱之為“百日維新”。又因為按照中國的干支紀年法,1898年是戊戌年,因此發生在1898年的變法又被稱之為“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如下:
1、經濟方面:設立農工商局,保護和獎勵農工商業;各省設商務局;設鐵路礦務局;裁撤驛站、來辦郵政。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和決算。取消滿族貴族的計生特權,讓其自謀生路。
2、政治方面:准許官民上書言事;取消重疊的行政機構、裁撤冗員。
3、軍事方面:裁撤綠營,編練新式軍隊。各省軍隊該練洋操、使用洋槍洋炮,並籌建軍事學堂。
4、文化教育: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創辦京師大學堂,實行新學,並選派留學生出國留學。
康有為、梁啟超是寫文章的大家,但是卻是政治上的低能兒。光緒皇帝根本就是一個毫無實權的傀儡皇帝,依靠一個毫無實權的皇帝來實行新政註定是要失敗的。而且戊戌變法的內容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不該得罪和該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必然受到很大的阻力。舉一個例子,如取消滿族貴族的特權,這裡就得罪了滿族貴族;廢除八股,你讓那些一輩子只會讀科舉的人怎麼辦?在如裁撤重疊的行政機構,這會讓很對人事業,這些人也不會答應。
-
3 # 笑傲江湖149553812
謝謝邀請,光緒帝的《戊戌變法》的來龍去脈,絕大多數人都基本情況,至於失敗的原因,我們的初高中歷史教材也都將的比較透徹了。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你不願意革自己的命,總有人會跳出來革你的命,與其等待被別人革命,還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
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帶給當時清朝統治者的震撼是巨大的。被一個東方“蠻夷”小國打敗,天朝上國實在丟不起這人。所以無論是李鴻章這樣的實權派封疆大吏,還是慈禧太后這樣的最高統治者,她都希望中國變富、變強,但是怎麼變?誰都不知道。頑固派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既得利益,認為還是要發展堅船利炮。新興的維新派認為主要是體制機制出了問題,認為變法圖強就要推進制度改革。頑固派們並不反對制度改革,比如維新派們發展新學、發展工商業、設立郵政局、京師大學堂。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害怕這個君主立憲啊,覺得維新派就是要把自己從最高權力的寶座上給拉下來啊,嚴重威脅到了滿清的利益,也損害了實權派封疆大吏的利益。只要他們過得舒服,誰又能管得了中華帝國的命運呢,至於以後,那就以後再說吧。於是他們聯合把譚嗣同給殺了,把康有為趕走了。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之後,慈禧太后進步了,發現不變法不行了,遲早會被革命黨給搞死,於是推出了“清末新政”,這個時候想起搞君主立憲了。當然君主立憲的直接目的是保護滿清的利益,後面才是追求富國強兵。這一招還真把當時很多計程車大夫給忽悠住了,當年那些反對維新變法的人,現在搖身一變都支援君主立憲了。就連當時那個搞維新派的袁世凱,現在成了新政的堅定支持者。
不過慈禧太后搞了個預備期,比較長,大家不滿意,一拖再拖,最後搞出了個“皇族內閣”,因為他們不願意放棄整個滿清的利益,也不願意放棄愛新覺羅旁支血親的利益,還是想保全所有利益。結果,辛亥革命在武昌一聲槍響,全國13個省在3天內就獨立了,可以說爛到骨頭裡了。我想象不到,如果慈禧太后還活著,被袁世凱逼宮,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呢。滿清不願意革自己的命,終究被革命黨人打敗了。
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要永遠保持自我革命的能力。
-
4 # 歷史緯度
由光緒皇帝支援,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具體實施的戊戌變法實際上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其總體目的是把中國由半殖半封的國家變為資本主義國家。其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程度遠遠低於封建主義的發展規模。
下面我們來整體認識一下戊戌變法。
首先,戊戌變法的背景。戊戌變法發生之前中國的情形相當惡劣,可以形容為內憂外患。外患就是西方列強,逐漸加強了對中國的侵略;例如第一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半封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半封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接下來的甲午中日戰爭使中國半殖半封的程度大大加深。也是在這次甲午中戰爭,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內憂就是當時中國發生了太平天國起義。中國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本來就非常的尖銳,此時外國的侵略又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使本來就非常尖銳的階級矛盾迅速激化。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又發生了天災,糧食顆粒無收。農民活不下只好起義。南方有太平天國運動,北方有義和團運動。其中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是中國農民起義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和本國的封建統治勢力。而義和團運動打擊了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清政府在如此的內憂外患之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在經濟方面實行洋務運動,在政治方面進行戊戌變法。所以戊戌變法實際上是清政府在政治上的一次自救運動。
其次,戊戌變法的過程。中國的戊戌變法可以說是曲折艱難的。甲午中戰爭中國戰敗以後,中日兩國在日本馬關簽定了《馬關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中國必須把臺灣等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款兩億兩白銀。由此中國的主權跟利益受到了嚴重破壞。這就激怒了當時正在北京進行考試的學生。在康有為梁啟超的帶領下,這些考試的學生髮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要求政府進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雖然對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太大的觸動,但是民間輿論非常支援,揭開了戊戌變法的序幕。
真正的變法是發生於1898年的6月11日到9月21日。總共持續了103天,所以又叫百日維新。這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這是跟當時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完全相反的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根據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要求,政府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教育等各個方面。這不僅觸犯了以慈禧為代表的地主階級頑固派的利益,還造成了政府行政的停頓以及社會秩序的不穩定。其中,尤其嚴重的是光緒皇帝實際上想透過這次變法把皇權從慈禧的手中奪取過來。也就是說光緒皇帝只是把變法作為奪權的一種手段。慈禧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於1898年9月21日發動了戊戌政變。逮捕了戊戌六君子(六君子: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囚禁了光緒皇帝。此後除了京師大學堂沒有被廢除外,其他變法的措施都廢除了。
再次,戊戌變法的失敗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極複雜的。原因之一為維新派心存幻想。把變法的成敗繫於一個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身上;不僅如此,他們還幻想帝國主義對於他們的支援。從沒有想過變法的成功與否,要看自己力量的強大與否。
原因之二為維新派沒有掌握軍隊。毛主席曾經說過:槍桿子裡邊出政權。沒有軍隊的支援,變化就沒有成功的保障,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外部力量的介入而失敗。原因之三為力量對比失衡。變法要成功進行,所採取的策略應該是:團結大多數,打擊極少數。但偏偏康有為等人做出了相反的選擇。以少數的資產階級力量去反對佔絕對優勢的封建力量。更加嚴重的是一些激進的措施把原本屬於中間力量勢力的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原因之四為思想混亂。梁啟超等人雖然引入了一些資本主義思想,但在這些思想中摻雜進了傳統的儒家思想。資產階級思想和風電的儒家思想雜糅出兩本書叫《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從這兩本書我們就知道,實際上資產階級維新派,並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資本主義。原因之五為階級力量對比懸殊。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成體落後導致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小農經濟的高度發達使封建勢力異常強大。
最後,戊戌變法的結果及意義。結果雖不盡如人意,但意義是重大的。雖然戊戌變法推動了中國近代思想的解放,但作為一次政治運動,戊戌變法是失敗的,沒有達到建立君主立憲制及發展資本主義的目的。沒有改變中國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
為了找到救國的道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於13年後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因為我們知道落後要捱打,所以我們要努力實現民族的復興。一定要領先於世界。
回覆列表
戊戌變法,又叫百日維新,一共經歷了103天,以維新派的失敗而告終。
失敗的直接原因是維新派圍園廢后計劃的敗露,當時維新派把注壓在了在小站練新軍的袁世凱身上,但是其實袁根本就靠不住,即使他真的效忠光緒,帶兵勤王,也拗不過慈禧老佛爺的大腿,因為當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是老佛爺的嫡系鐵桿,有他坐鎮直隸,當時的袁世凱翻不出幾朵浪花。
其實光緒的真實想法可能也不是圍園廢后,畢竟人家是母子。他很可能是被手下這些不講實際的維新派給害了。
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朝中的根本大權還在慈禧手中,像張之洞,劉坤一,李鴻章等封疆大吏也是向著慈禧靠攏的,大臣們的態度也說明了光緒的改良變法運動是有一定問題的。
如果沒有圍園廢后這件事的話,估計老佛爺還會在頤和園多待兩天,變法運動可能會持續的更久一些,但是從根本是解救大清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