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南傳奇
-
2 # 散文小箱子
東吳經過孫策而傳到孫權,各方勢力基本均衡,勢力派系基本成型,馬超如果去東吳的話,難免受到排擠。尤其是以敗軍之將的身份去,很難為東吳各個勢力派系所看重,接納。相反,劉備集團勢力弱小,沒有穩定的根據地,急於吸引人才和各方勢力的加盟,以壯大力量,馬超雖然兵敗,但其個人威望才能以及其殘餘力量是不容忽視的,起碼對於勢力尚小的劉備集團是如此的。所以馬超如果投靠劉備,所得到的地位和重視會遠遠高於投靠孫權。此外,馬超處於西羌地區,投靠孫權的話路程遙遠。
-
3 # 盜帥夜留香YE
馬超落難之後,投降劉備其實是一個正常的選擇。
如果馬超投降了孫權,才顯得那麼有些不正常。
截止到馬超被張魯猜疑迫害,天下大勢其實已經定了。
能數得上名號的諸侯,無非就是曹操、孫權、劉備、還是岌岌可危而不自知的張魯、馬上就被滅亡的劉璋。
首先,馬超就是從張魯手下出來的,自然要把張魯排除候選名單。
其次,整個蜀地除了成都,基本上都握在劉備手裡了,所以劉璋基本上也不算個諸侯了,自然排除。
緊接著就是曹操。馬超與曹操有殺父之仇,潼關一戰更是險些要了曹操性命,自然是不可能投奔曹操。
那麼算到最後,對於馬超而言,可以投奔的人,就只剩下孫權和劉備了。
首先,劉備打得是漢室宗親的名號;而馬超又是漢朝名將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因此打大義上能夠對得上。
其次,劉備與馬騰有舊交,當年甚至一起參與過“衣帶詔”事件,所有劉備與馬超之間,是有父輩的交情的。
其三,馬超與劉備交過兵,彼此之間相互熟悉,但又沒到那種深仇大恨的地步,有“感情基礎”.
其四,當時劉備還在平定益州,沒有徹底獲取益州全境,此時投奔劉備,可以主動請纓,獲得戰功,從而在劉備集團中獲得一定的地位。
其五,劉備離得近。漢中與蜀地毗鄰,但與江東何止千里?
以上五點,就是馬超投奔劉備的優勢。
而若是投奔孫權,一來是江東鮮有戰事,去了也是白起,根本不能立功進取。
二來馬超與孫權幾乎毫無瓜葛,就這麼突兀的去投奔,很可能不受重視。
綜合起來,完全沒有投靠劉備有價效比。
所以只要個正常人,都會選擇投靠劉備。
-
4 # 曉評三國
一方面,馬超逃亡的路線與東吳境地相距遙遠,就算馬超想投奔孫權,也沒有可能。
另一方面,馬超被漢中張魯趕出來後,劉備主動和他聯絡,他才歸順了劉備,孫權根本就沒有打算收容馬超,也從未打算與馬超發生聯絡。馬超想投孫權也沒有機會。
-
5 # 夏有涼風61
謝邀,如果馬超投孫權,可謂舍近而求遠,這是其次,咱先不說路途的問題,就說馬超投孫權,馬超一個不瞭解孫權是什麼樣的為人,一個是馬超屬西北人,去了南邊是不是能適應。還有就是馬超投了孫權是不是能幫他報仇打擊曹操。還有就是馬超投過去會不會受到孫權重用都是未知數。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都是馬超不捨近求遠投孫權的原因,在說孫權也沒那麼大的德望值得馬超千里迢迢去投靠。
-
6 # 小鴻哥
馬超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後人,算的上是世代名家。(三國演義中關羽也講孟起世代名字,可以跟他同列)
公元211年曹操準備徵漢中,派人在關中治兵。實際上是對付馬超等人。於是馬超等關中諸候聯合共十萬人。當年曹操率軍親征,率軍準備西渡渭水。當時馬超對韓遂講:宜於渭北拒之,不過二十日,河東谷盡,彼必走矣。馬超的策略是阻止曹軍渡河並堅守。曹操遠征糧草供應困難,堅持不了多久。而韓遂不聽,實行另一策略:讓曹軍渡河,在半道上我們進攻。這樣可大勝。曹操聽說後講: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說明曹操非常欣賞馬超。馬超勇不亞於呂布,並非常有謀略。此戰馬超最終還是敗了,馬超跑到安定郡。曹操追到安定,就準備退軍了。三國志:曹公追至安定,會北方有事,引軍東還。(北方有人起義造反)當時有人勸說不要東還: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這是馬超第一次落難,但是他並沒有去投孫權。因為1曹操已退軍2馬超還沒到走投無路的地步。3馬超在涼州是老大,去孫權那裡只能做小弟。4道路不通。東邊要經過曹操的地盤,南邊要經過張魯、劉璋、劉備的地盤。
孫權也是曾想和馬超聯合的,公元210年周瑜就建議孫權:好與馬超結援。說明此次在周瑜眼睛裡關中諸候只有馬超入的了眼。
公元212年馬超攻佔隴上郡縣,郡縣多響應。殺了涼州刺史韋康,據有冀城。但讓韋康舊部內外夾擊,馬超大敗。楊阜(勸說曹操不要退軍)、姜敘(姜維的父親)在外起兵,冀城梁寬、趙衢趁馬超率軍外出攻打楊阜、姜敘時關閉城門。這是馬超第二次落難,這時馬超還是沒投孫權。理由跟第一次差不多。加上一點就是馬超不服輸想從張魯那裡借人馬再奪涼州。三國志:後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魯遣往,無利。每次都無功而返。
公元214年馬超覺得跟張魯成不了大事,聽說劉備在圍成都。於是想去投劉備。按照典略的說法是張魯的部下楊白等欲害他,於是馬超從武都逃入氐中。這是馬超第三次落難。這時馬超決定去投劉備。劉備當時知道馬超來降講:我得益州矣。馬超率軍至成都北面,不到十天劉璋就投降了。這次馬超不投孫權,我認為理由有以下:1道路不通,投孫權要經過曹操的地盤或劉備的地盤。2張魯及其部下要害他。劉備下一個目標肯定是張魯。這樣他有復仇的機會。3劉備得蜀地,下一步就會攻漢中、雍涼州。馬超非常熟悉那裡的情況,劉備必然要倚重於他。4劉備跟曹操是死對手。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馬超一家兩百餘口皆死於曹操之手。
馬超投劉備後,劉備確實隆其遇。公元214年平西將軍,督臨沮,前都亭侯。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就是由馬超領銜表奏漢獻帝。劉備稱漢中王后:任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劉備稱漢中王之前的官職就是左將軍。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驃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
馬超的待遇越來越高,但實際上劉備是不會真正重用他。原因: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張魯部下所說的: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
公元215年張郃率軍攻三巴,派的是張飛。公元217年至公元219年的爭奪漢中之戰,史書上沒有馬超的身影。公元219年拿下漢中。眾將推薦的是張飛守漢中,劉備任用的是魏延。按理說馬超在漢中待了好幾年,對漢中的情況非常熟悉。
公元221年六月劉備決定伐吳,讓張飛從閬中出發。也沒有帶上馬超。
所以說馬超在劉備那裡九年時間,是非常不得志的。公元222年馬超臨終前上書劉備:我一家兩百餘口都讓曹操殺,只有堂弟馬岱是馬家僅存的血脈。應讓他執掌臣業已衰敗的宗廟祭祀,此事深託陛下,無復他言。
-
7 # 一貳一橙
有意思,馬超和曹操相距在潼關的時候,被曹操大敗後勢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但畢竟在關中經營已久,馬超不到一年就組建成了一隻由羌,氐族人組成的軍隊再次捲土重來。需要提到的事,當時的張魯也是有派大將楊昂率軍協助馬超。雖然最後還是失敗,但張魯和馬超兩人之間有利益關係那是肯定的。至於孫權是極有可能聽過馬超的威名,而馬超也知道東南有個打敗過曹操的大人物,但他們之間肯定是不熟的,兩人僅限於“十載神交未相識”的程度。這樣的情況下馬超怎麼可能去投靠孫權呢?說是說得好聽,誰知道我一去你會不會把我綁了獻給曹操啊!去不得,去不得。馬超的地盤在關中,和曹操也是在關中硬幹,孫權的地盤在江東,兩人一個西北,一個東南,這地理位置限制就夠大的了。古代也沒有高鐵,火車,就算來臺直升機也裝不下這麼多人啊!何況馬超在敗走之後夏侯淵的大軍也已經差不多趕來了,這種情況下還往東走嗎?肯定是往西走,走得越快越好啦!
像劉備不就是被曹操一路從徐州追到荊州,從中原跑到南方,能離對手越遠越好才是常識吧!不過就算馬超真的能衝破一切阻力投奔到了孫權那,他也不見得能夠善終,張魯在接納了馬超之後是對他很好的,封官嫁女的要啥給啥,就這樣還是難保張魯後面會猜忌他,部下甚至還有殺掉馬超的打算。張魯尚且如此,更別說心機,城府都不下曹操的孫權了。
-
8 # 巴山夜雨涮鍋
馬超落魄時候沒有投靠孫權的原因非常簡單:地理限制。馬超在西北,孫權在東南,中間隔著曹操。
馬超是割據西涼的軍閥,其地盤在今天的甘肅一帶。而孫權是割據江東的軍閥,其地盤在今天的蘇南、浙江、江西一帶。顯然,兩者一個天南一個地北,距離非常遠。
如果馬超要到孫權那裡,要麼必須先向東穿過長安、洛陽,到達豫州後再南下,這一路都是曹操的地盤。要麼就是先往南穿過漢中、益州,再順長江而下。這一路上要經過張魯、劉璋、劉備的地盤。都是很折騰的。
如果馬超是被打得只剩光桿一條,倒是可以考慮走小路迂迴去投奔孫權(假設他對孫權真的如此看好)。但馬超落難時候也是帶著兵馬的,他顯然只能就近投靠。
歷史上,馬超原本盤踞西涼。被曹操、夏侯淵打敗後,第一次逃難是往南翻過秦嶺,逃到漢中(今陝西南部)的張魯。此後,張魯派馬超帶兵去成都救援劉璋對抗劉備,馬超又從陝西南部到了四川北部,然後在那裡投降了劉備。
由此可知,馬超投靠孫權主要問題就是地理距離太遠。
回覆列表
馬超東漢名將之後,劉備名氣大振,漢室宗親,中山靖主之後,孝景帝玄孫,名正言順,孫權遠在江東,不思進取,沒有用武之地,不投也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