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你心中,家是什麼?
5
回覆列表
  • 1 # 曉官電影解說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已在內地上映。

    光從名字就能讓人聯想,什麼是家?家的定義是什麼?影片講述了一個黎巴嫩的12歲小男孩贊恩,控告自己的父母生而不養,到底是怎樣的經歷讓一個12歲的孩子去控告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贊恩的父母在沒有能力撫養的狀況下竟然還在不停的生育!贊恩的妹妹,僅僅11歲就懷孕,這讓我們思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妹妹最後沒有見到寶寶,也葬送了自己。11歲啊在我們看來是一個該有爸爸媽媽呵護成長的年齡,花一樣的年紀是一個該接受教育享受童年的過程啊,他們的經歷讓我感到心痛。同時也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是家?家是溫馨,是親情,是夢想,是羈絆,家是幸福的傳遞。家是夢想的港灣。因為有了家我們的人生才充滿了美好與堅持不懈的動力。

    這大概就是家的意義吧!

  • 2 # 9影

    有一種說法“美國夢”才是穩固社會階層的最佳手段,因為美國夢宣稱人人都有實現夢想的機會,人們陶醉在泡沫般的理想中,就不會對階級固化產生怨恨,從而威脅統治。所有接觸到的東西都有麻醉功能,當然這麼說有些陰謀論,不必當真。有的時候人與生活貼的過於緊密,其實並沒有完美的普便適用的方法論。你必須瞭解“改變命運”是一個可能事件,但不是努力就一定可以達到的,而關鍵在於在付出努力的同時,你要明白究竟想要什麼,究竟什麼東西能讓你真正感受到自己正在活著。

    假如你是影片中的贊恩,你會怎麼選擇。命運如同高牆擺在面前,假如他沒有離家出走,而是留下來上學讀書,給家裡減輕壓力,或者等待其他時機去救出妹妹,也許能夠改變些什麼,過上相對更好的生活。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想要的並不是湊活著活在那堆爛泥地裡,父母送走妹妹奪去了他的愛和尊嚴,他選擇賭上自己的人生。即使入獄,賠上了自己的一切,他還是要控訴。他贏了嗎?他的抗爭戰勝命運了嗎?我認為對他自己來說並沒有戰勝命運,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因為現實過於殘酷,並且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但是我想他不會後悔,至少在命運面前,他做了自己,做出了跟隨自己的選擇。也許他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控訴,為了告訴更多的人這個世界的不公,他嘗試了,他面對了命運,他留下了自己最想留下的痕跡。

  • 3 # 福林媽咪

    在法庭上,贊恩的媽媽嘶吼道:“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還敢批評我?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是啊,生活艱難,但是既然知道艱難,既然知道自己沒有辦法讓孩子過不艱難的生活,為什麼還要生下他們?

    “生而不養”,生了孩子,成為孩子名義上的父母,但是卻沒有一分一秒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出生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經脫離了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沒有感受過父母的溫情,而一直都是無盡的冷漠和摧殘,將孩子推進了生活的深淵。

    可能這個電影發生在敘利亞,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在我們身邊就沒有“生而不養”的事情嗎?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媽媽當年生了三個孩子,但是因為超生,於是便將年僅1歲的小兒子送養給了別人。而現在自己老伴去世,兩個兒子生意失敗,生活拮据,便想到了那個小兒子。因為現在小兒子年薪55萬,所以這位媽媽希望他能承擔起贍養的責任,而給出的理由是:我窮,沒有辦法。

    看到這個新聞,真的是很不理解這位媽媽,雖然你生了他,但是從孩子一歲之後,你就再也沒有管過他,甚至連關心可能都沒有,為什麼就因為你現在生活貧困,就要求孩子來贍養你呢?

    不管是狀告父母的贊恩,還是拒絕贍養媽媽的兒子,他們都面臨著一個困擾著自己的問題:何以為家?

    什麼才是家?它不僅僅是一個居住地,它應該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是一個無時無刻想讓人棲息的地方,是一個無論風吹雨打都有人給你準備一碗麵的地方。但是顯然,贊恩的父母沒有給贊恩一個家,那位新聞裡的媽媽,也沒有給小兒子一個家,連家都沒有,又怎麼稱得上是家人呢?又如何讓孩子覺得你是他們的父母。

    給不了孩子一個家,還要將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淵,這樣的父母不是不合格,而是不配做父母。贊恩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但是我想說的是:“沒有愛孩子能力的父母,就不要生孩子了。”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賦予了父母的身份,而父母這個身份承載的是給孩子一個家,一個充滿愛的家,如果做不到,希望你不要再生孩子了。

  • 4 # 金舵瓷磚

    孩子的過錯,父母是最大的原罪

    題主說的這個例子,讓我不禁聯想到傷仲永裡的方仲永,本來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神童”名號聞名鄉里,但父母的一番令人咋舌的行為導致其“泯然眾人矣”。

    有些父母還沒有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就已經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上,沒有好好地撫養他,沒有給他應有的教育、健康和愛。

    《何以為家》的贊恩,12歲的年級,臉上卻寫滿了遠超這個年紀的滄桑,在獄中母親告訴他又要當“哥哥”了,他發出了憤怒吼道: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狗孃養的東西”,“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生活是個x子,我以為我們能活得體面,能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因為生孩子,不是溫馨的請客吃飯,而是茶米油鹽醬醋茶。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伴隨著的是巨大的責任。而將新生兒撫育長大成人,是一項費時費力費神的低容錯率專案,導致這個專案前途茫茫而又風險共擔。

    無可否認的是,愛因斯坦作為一個“父親”在他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消失了,我在想,他的患病的幼子在進入精神病院前,是否歇斯底里地說“誰讓你生我了?經過我同意了麼?”

    這個問題永遠也無法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因為為人父母,總有一種冠冕堂皇的“聖人”做派。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有緣相聚一程,請好好彼此善待!

  • 5 # 閒影散霧

    “何以為家”,我認為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時代的過程。人跟任何動物一樣,不斷的在進化和升級。當某一部分人類還處在一定階段的時候,他的意識和追求並不是完美的,他也會有許多錯誤和犯罪,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看清身邊的一切,認識自我,不斷進步。

    一個本來就一窮二白的家庭要怎麼樣才能改變現狀,走上富裕的道路呢?像扎因一樣從小就學會吃苦,然後從小就去工作,以艱苦奮鬥,永不放棄為理念,勤勤懇懇的幹一輩子就可以了嗎?我想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扎因的不幸肯定絕大部分原因來自於父母的無為,這樣的父母不配有這麼多孩子,不應該有這麼多孩子來陪著他們一起吃苦受累。他們居住的地方,生活的地方,他們在一起的日子,都不算家,家是充滿溫暖的地方,那裡沒有。

    所以我認為一個家,首先要有好的父母來做示範,不管什麼艱難困苦,父母的作為是最好的詮釋。而《何以為家》給我們展示的不是說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家庭,有許多的孩子,他們生活困難,他們過著不是人一樣的生活。它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任何一個家如果有父母了,那請這些父母以身作則,做好自己,做好示範,做好榜樣,不要把自己犯的錯誤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陪著你一起受罪。

    任何父母都有選擇自己道路的權力,但是沒有選擇孩子道路的權力,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後果。

  • 6 # 劇敢想

    家並不只是遮風擋雨的地方,更多的是在外拼搏的遊子的避風港,情感的歸所。家應該是在外遇到不順心的事後可以回來整裝待發的地方,也是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希望的地方。家是可以讓我們停靠的港灣,家也是我們精神上的寄託。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背景是一個因戰爭而四處逃難得難民家庭,這個家庭有很多的孩子連睡覺的地方都非常的擁擠,本就是難民沒有能力肩負那麼多人的吃喝拉撒。一個12歲的小男孩也肩負起了家庭一小部分的負擔,原本應該擁有一個每好同年的贊恩被迫去幹苦力。

    每當校車經過的時候他都非常的羨慕那些能夠上學的小朋友,贊恩向父母提出要上學的要求卻讓父親忍心拒絕,因為這件事父母相互爭吵。也沒有得出什麼結果,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沒有人再提起。

    贊恩發現妹妹的褲子上都是血,贊恩偷來衛生巾。並告訴她不能讓父母知道,如果知道了她的生活將更艱苦,後來父母還是發現了。然而贊恩因為妹妹被買,他離家出走。離開家不久贊恩被一個黑 人婦女收留,黑人婦女有一個孩子都是沒有證件的人。贊恩的工作就是照顧那個小孩,黑人婦女跟往常一樣出去打工掙錢給他們帶吃的。有一次贊恩等了好久她始終沒有回來,最後才知道那個黑人婦女因為假證到期沒有錢在辦假證所以被抓了。贊恩只能帶著黑人的孩子四處流浪,

    贊恩被迫將孩子賣掉,回到以前的家才知道自己的妹妹已經死了。贊恩非常的氣憤將自己的父母高上了法庭。他說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他的目的是讓父母停止繼續生孩子。

    這真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想要反抗卻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最後他只妥協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像自己的父母一樣賣掉孩子。

    虎毒不食子,何況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呢?生而不養,這種父母太不負責任了。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擁有父母的愛是多麼的幸福,讓我更加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有親情、有愛情、有溫度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群:喬丹曾做過07年以前的詹姆斯,詹姆斯沒做過91年之後的喬丹。如何理解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