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09047976221

    很多人可能把“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理解為成功學。但是老子哲學不是成功學,不是說你不爭就可以無所不能、無往不勝了。你如果有這種想法,說明還是在爭,只是以“不爭”為手段而已。

    “不爭”一詞蘊含著兩重含義:

    第一,不爭名爭利

    老子雖然總是提倡“不爭”、“無為”,但他的哲學並不消極頹喪。老子並不是讓人放棄一切努力遁入山林,而是認為應當無私的為人類而努力,“利萬物”,卻不將成果據為己有。

    所以《道德經》第二章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思是聖人(具有最高美德的人,最理想的統治者)順應萬物的本性處理事情,輔助百姓自我成就。萬物興起時不加干涉,生養萬物卻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卻不誇耀自己的能力,事情辦成了也不居功。正因為聖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才不會泯滅。

    可見老子認為,聖人主動成就大眾的事業,功勳卓著。但是他們既不佔有勝利果實,也不宣揚自己的功勞,可以說既不爭利,也不爭名,是“不爭”的典範。在聖人的統治下,百姓卻感受不到聖人的存在,等等事情成功了,他們會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呀。”在老子看來這正是統治的最高境界。

    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一個拾荒賣破爛的老人,靠賣破爛的收入供養了很多貧困兒童上學讀書。這位老人可謂是“利萬物而不爭”的典型了,他感動了全華人民,成為所有人的道德楷模,正說明了“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

    不僅聖人自己不爭名爭利,還要讓百姓們也不爭名爭利。因為在老子看來,自己所處的時代之所以這麼混亂,就是因為爭奪名利的人太多了!

    爭是因為人們的貪慾,也是因為生活資料的不足。有一句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當你餓了三天後,看到食物絕對會上去爭搶,管它什麼禮讓,都會拋在一邊。所以要在整個社會中消滅“爭”,一方面要讓人們生活富足安樂,一方面要去除人的貪慾。這是《道德經》第三章所說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老子在這裡說的當然不是愚民政治,而是如何在社會中消除爭端。

    第二,不爭論是非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可見,這一章說的“不爭”指的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不要自以為是”。

    這個社會中,有很多人剛愎自用,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也就是老子說的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如果兩個自以為是的人碰到一起,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就會產生紛爭。

    針對這種情況,老子提出“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可見老子所說的“不爭”,不僅是指“不爭奪利益”,同時也指“不爭論是非”,也就是要虛懷若谷,不要固執己見。真正對社會有利的人,一定是那些埋頭苦幹的人,而不是整體誇誇其談、爭論不休的人。

    老子認為,要讓百姓不爭論是非,統治者就不能崇尚賢人,即“不尚賢,使民不爭”。為什麼老子這麼說呢?因為只要統治者不崇尚賢人,百姓就不會為了顯示自己能耐而爭論不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異的高知女性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