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路有家駒

    愛迪生有一句話可謂人盡皆知,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很勵志的名言不是麼?可是,隨著閱歷和經驗的豐富,我們逐漸意識到這句話是有漏洞的,付出99%的汗水並不難,但那1%的靈感卻很可能畢生也無法獲得。

    如果你是天才,那麼現在你就已經是了,如果不是,那麼也無法透過苦練後變成天才。不要曲解成蹊這句話,並不是說沒有這1%的靈感就可以放棄了,我們同樣有機會獲得成功,通過後天努力和不懈堅持成為某領域的佼佼者。不能成為天才,但我們還可以做引領者、開拓者、集大成者或大師。

    什麼人可被稱為天才?是那些擁有突出天賦且靈感源源不斷的人,他們的成就並非全靠死磕或勤奮得來。注意,天賦不是後天可學到的東西,而是與生俱來的,它包括特殊的資質、超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創造力。因此,天才一定是罕見的稀有的。

    各行各業都有天才存在,最常見的比如科技、商業和藝術領域等。當然,最受人關注的莫過於藝術領域的天才了。

    天才一定不是自封的,而是被當世或後世認可的,這關係到了作品、創作力、藝術想法、貢獻和影響力。 很多人會把天才與另外一個詞混淆,神童。 神童是天賦優異的兒童。

    神童不一定能成為天才,小時候在某方面出類拔萃並不代表長大後照樣優秀,假如沒有得到正確引導或天賦未能得以施展發揮,神童極有可能變成普通路人。神童長成庸人的例子並不少見吧?

    拿莫扎特來說,神童和天才這兩個稱謂在他身上合體了。3歲辨音,6歲成曲,8歲玩交響。天分極高,曠世奇才。 那些在常人看起來特別繁瑣的樂章,他聽一遍後僅憑記憶就能輕鬆記下譜子,而且很少出錯。出身於音樂之家的莫扎特,更輕易得到了別人夢寐以求的引導和練習,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天才雖然不一定在小時候就出類拔萃,卻往往能在較小的年齡時展現出才華。 鮑勃·迪倫10歲自學吉他和口琴,高中加入搖滾樂隊小試身手,直到20歲時才下定決心要走音樂之路,接下來他的天賦徹底爆發了,這一爆發就是一輩子。

    對那些只聽唱的人來說,迪倫的聲音肯定是太難聽了,公鴨嗓子讓人直想捂耳朵,但對音樂欣賞者而言,他是難得一見的音樂天才。迪倫的創作力驚人,一生經典無數,很多樂隊都喜歡翻唱他的作品然後走紅。他在歌詞、節奏和旋律等方面的天賦極其突出,還靠寫歌詞順手得了個諾貝爾文學獎。不誇張地說,在音樂和文學的融合上,在搖滾樂的探究和推廣上,鮑勃·迪倫是頂級的存在。

    再比如約翰·博納姆,齊柏林飛艇的傳奇鼓手。每次齊柏林的音樂響起,人們總是禁不住好奇,為什麼他們的歌能量如此巨大?律動如此強勁?其實起關鍵作用的正是博納姆。他對節拍和律動的認知令人震驚,不僅技術紮實而且靈性卓絕。作為全隊節奏的核心推動者,他的鼓點能讓歌曲整體達到不一樣的聽覺體驗,以致於在他離世後,齊柏林因找不到合適的鼓手人選而被迫解散。直到今天,博納姆依然被硬搖滾和重金屬鼓手們奉若神明,儼然是難以超越的上帝之錘。

    天賦被埋沒和雪藏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受制於環境和條件,有些人的天賦被無情壓制,更有甚者,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天賦。確定自己有天賦,在沒有伯樂發掘的時候,能培養和激發它的只有你自己。試想假如黃家駒一直在保險公司上班,那麼今天我們根本欣賞不到這麼多經典,他的音樂天賦也會被柴米油鹽所遮蔽。

    在偌大的看似熱鬧的華語樂壇,能被稱為天才音樂人的人並不多,大家熟知的有,崔健、周杰倫、竇唯、羅大佑、張雨生、黃家駒……他們各自在不同的方面獨有天賦。成蹊不是說歌手,而是說真正的音樂人。

    我說黃家駒是音樂天才,Beyond歌迷自然開心,但不瞭解家駒作品的人一定會撇嘴。撇嘴也沒用。 那麼,黃家駒的音樂天賦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下面以他為例細緻說說。

    ❶ 作曲能力

    對一個沒有接受過系統音樂教育和訓練的人來說,作曲並不容易,作出經久流傳的好旋律更難,這既需要音樂人對音符足夠敏感,還要有獨特的認知,同時需具備用旋律傳達感情和畫面的功力。家駒在這三方面均極有天分。

    不到20歲就對搖滾樂產生了濃厚興趣,而後開始嘗試創作,直到31歲離世,家駒的曲子數量和質量都出奇得高。以現在的審美眼光來看,無論是Beyond成軍前後的英文歌,還是樂隊中期的流行搖滾作品,家駒的旋律都是獨樹一幟的,而且耐聽度高很難過時。

    地下時期,樂隊成員倍感壓抑和絕望,家駒譜寫了大量此種心境的歌,long way without friends、再見理想、誰是勇敢、隨意飄蕩等,曲風和韻味又不盡相同。

    另外,家駒在非洲用十分鐘寫出Amani副歌的事流傳甚廣,足以說明他的作曲能力實在罕見。Amani在我心裡一直是傳世經典的地位。 一般來說,聽歌越多口味就會越挑剔,然而黃家駒的歌是個例外,無論你聽得有多寬,回過頭來再聽他的曲依然感觸良多。

    有時很想問一句,如此強大的譜曲能力究竟是怎麼煉成的?可能就像家駒自己說的吧,經常整晚整晚睡不著,旋律不停地冒出來在腦海裡迴盪,不把它記錄下來就會很難受。 音符就擺在那兒,有的人就能編寫出膾炙人口的好歌,有的人就只能寫出平庸之作。說到底,還是創造力的問題。

    ❷ 藝術靈性

    靈性,一種真實存在的天賦的智慧,是一個人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與想象力大有關係。靈性可以通過後天積累從而逐漸加強。

    當靈性體現在音樂中時,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因為每個人的靈性和悟性都不相同,綻放的方式也不同,就連天才們獲得靈感的時間和方式也因人而異,可能是午後,可能是黃昏,也可能是深夜,可能是家中獨坐,可能是旅行途中,也可能是與人探討。總之,常人看起來也許很普通的東西,在天才的眼中卻有著不一樣的色彩和意義。

    劉宏博在美國打拼多年後回到故鄉北京,觸景生情感慨良多,當他把重返家鄉的經歷向家駒傾訴後,舊日的足跡就此誕生。要知道80年代初家駒可是沒有到過北京的,這首隻根據劉宏博的描述來譜寫的曲子,畫面感和情緒都是超一流的水準。

    關乎博愛觀的歌不好寫,很容易曲高和寡不夠流行,因為作者想展示的抗爭、平等、仁愛和同情難以引起聽者共鳴,畢竟不是聽者感同身受的東西。家駒在報紙上看到了曼德拉的事蹟,然後寫出了光輝歲月,不僅在當時引發轟動,就算多年後的今天再聽依然令人動容。

    天才的大腦和內心很像是訊號接收器,外界的事物隨時可能給他們帶來靈感,進而產生創作衝動,並能在創作時進入一種美好的忘我狀態,這種狀態既可以理解為道家所說的暢快逍遙,也可以理解為心流體驗,全身心的投入和專注,不喜歡被打斷或干擾,靜心創作的全程都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幸福感。

    ❸ 樂器悟性

    Beyond與偶像團體的區別在於,幾個人的基本功都非常紮實,默契度也超高,絕不是繡花枕頭花架子,這背後自然離不開長時期的苦練。

    家駒從十幾歲起就開始自學吉他,短短几年,就能對多種風格的彈奏駕輕就熟了。抱著吉他的時候,他不是一味的速彈和講究花哨,而是更願意思考人與樂器的聯絡。

    樂器是相同的,彈奏方式是相同的,演奏者不同,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了。家駒對樂器的悟性是很出眾的,黃貫中更直言自己的演奏技巧大多來自家駒的影響。

    僅就有限的solo影片來看,家駒的吉他有兩個特點,一是味道濃郁,二是翻譯內心想法的能力很強。 發於心止於手還遠遠不夠,能夠用樂器讓自己和聽眾進行無障礙的意識交流才是樂器演奏的最高境界。這不僅需要一定的天賦,還需要數倍於他人的練習時間。

    ❹ 演唱功力

    家駒的嗓音條件之前做過多次精細分享,他除了先天條件出色外,還在唱法、想象力和感染力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三腔共鳴之餘加入了明顯的鼻音和尾音,最終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悲壯雄厚,力量奔湧,情真意切,共鳴動人。

    一幅好嗓絕對可以讓歌曲生色不少,當家駒彈唱的時候,其實是兩種樂器在發聲,一個是吉他,一個是嗓子。 什麼樣的聲線可以帶給人無盡的想象?什麼樣的嗓音才能在詮釋作品時有加分?值得思考。

    若談及黃家駒的貢獻和影響,又是一個新的超級話題,今天成蹊就不展開了。

    Beyond樂隊解散14年了,中國、日本、東南亞乃至西方國家都有他們的歌迷,一代又一代的人聆聽著那些經典之作入迷。有人因為家駒拿起了吉他,有人聽著他的歌變得不再懦弱,有人透過他知道了有一種特殊的音樂叫做搖滾。 俗人的存在,能反襯天才的偉大。

    天才大多與世俗格格不入,甚至出現強烈的對抗心理。家駒留下的一些語錄,也許能讓我們離天才的心更近一些。

    “做人最重要。好奇怪,有些藝人能夠裝出笑臉,明明不是很熟的,見面時卻互相擁抱扮親熱,為什麼?我不願意做木偶,對人強顏歡笑,音樂人只需做好音樂。” “我正在抱怨一樣我不滿意的事情,我會盡量去改變它;如果我不斷地抱怨卻又不改變,那就只是抱怨。” “我們不介意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就不覺得自己反叛,我就覺得自己好正常。” “音樂創作源於生活,我們比較喜歡留心世界的趨勢,為創作帶來衝擊。” “在最光輝燦爛的時候把生命一下子玩到盡頭,就是永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為什麼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