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南飈

    曹操和袁紹都是出身名門,曹操雖然被陳琳罵為“贅閹遺醜”但是出身還是高貴的。袁紹更不用說了“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都是高幹子弟,所以能說到一塊兒,吃到一塊兒,玩到一塊兒。年輕的時候都少年得志,意氣風發,覺得自己就是這個世界未來的主人。在殺十常侍的問題上,曹操和袁紹是意見一致的。結果何進沒有本事也不聽曹操的勸諫,被十常侍殺了。在董卓專權亂政的時候,曹操和袁紹又是一致意見殺董卓,只不過袁紹來硬的,鬥不過董卓跑了,曹操採取軟策略,準備獲得董卓的信任後謀殺之,結果行刺不成也跑了。後來曹操矯詔聚集諸侯反董卓,袁紹和曹操又站在了一個戰壕裡。結果事敗。

    隨著形勢的發展,曹操的底盤越來越大,袁紹的實力也越來越強。於是這一對年輕時的好朋友就變成了真多天下的對手。雙方都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和實力,於是兄弟反目自然難免。劉備在其中發揮了一點催化劑的作用,但是不是本質的作用。曹操和袁紹的利益根本對立,反目是遲早的事,也是必然的事。所以最後雙方在官渡決戰。由於在內外禮儀,管理制度,用人政策、軍事謀略等方面曹操比袁紹略高一籌,再加上許攸臨陣倒戈,使曹操大敗了袁紹,袁紹一蹶不振,身心交瘁,很快就死了。袁紹的子侄們又不團結,最後被郭嘉算定會被公孫康殺死,果然。

    至此曹操算是徹底掃滅了強大的袁紹。

    曹操和袁紹的矛盾,說明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 2 # 萬乃石

    先說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曹操和袁紹雖然小時候在一起玩兒過,但他們的關係絕對算不上親密。

    樓主可能誤會了普通人之間關係和二代們之間關係的區別。

    曹操的老爹當過太尉,相當於軍委第一副主席。袁紹老爹袁逢做過司空,也是三公之一。這種正國級官員的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的利益和家族緊緊綁在一起。這和普通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思維完全不一樣。人家是在家靠父母、出外也靠父母、當官還靠父母,就是起兵造反也是家裡人幫忙。

    在這種利益結構下,同學玩伴這種關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頂多是以後談判的時候臉熟好說話,打起來的時候對對方的脾氣秉性很瞭解,知道往哪兒下死手。

    所以,當一個人成為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時,他就不再是他自己,而是這個利益集團的化身或者說是傀儡。幹掉個吧同學根本不在話下,就是親兄弟親父子,為了利益集團也可以說殺就殺。

  • 3 # 凱哥說史

    曹操與袁紹皆出生於東漢末期的官宦人家,小的時候並不認識。直到曹操15歲的時候,才結識袁紹,袁紹年長曹操。

    一是曹操和袁紹皆算高幹子弟,算是門當戶對的朋友。

    二是兩人脾性有相似的地方,至少少時調皮搗蛋的事情沒少幹,而且還一起幹。

    三是兩人對當時的時局都有相近的看法,都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報效國家,拯救這個行將就木的國家。

    基於上述幾點,年輕時期兩人關係很好,互相提攜,互相幫助,算得上惺惺相惜。

    但是,隨著東漢末年,亂軍四起,在平董卓,挾漢帝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兩人在第三個因素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曾經的朋友,疏離甚至敵對也就在正常不過了。具體原因可以歸結為三點:

    一、道不同,不相為謀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人的政治抱負和人生目標與過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自己實力的不斷壯大,過去想復興漢室的理想,首先從袁紹開始崩塌了。

    袁紹的想法就是趁著亂世,開闢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了。開始的時候,曹操還沒打算如此,他的想法依然是單純的匡扶漢室於不倒。由此,兩人在政治理念上已經發生了重大的分歧。但這樣,還不至於讓兩人馬上分道揚鑣,相反,當時勢力雄厚的袁紹,沒少幫助曹操,甚至兩人還結成了一段軍事聯盟。

    但是,隨著曹操的勢力不斷壯大,曹操的心態也發生進一步改變,獨霸天下的思想也漸漸充斥了頭腦。雖然,這時候兩人的理念達到了統一,同懷蕩平天下的宏大志願。但實際上不管兩人願意不願意,兩隻隊伍已經走上了爭城奪地,互相對抗的道路。

    二、挾天子,徹底決裂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為他帶來戰略先機的同時,也為自己樹立了廣大的對立面。

    面對曹操挾天子,自尊老大的舉動,袁紹如何能容忍呢?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天下也只能有一個老大。不翻臉?那誰做老大呢?

    同在北方這個大屋簷子下,不是你統一北方就是我統一北方的問題,利益衝突由個人之間上升到兩股勢力之間,翻臉必然。於是官渡之戰前夕,袁紹一紙檄文,咒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兩個人的友誼的小船,徹底沉歿。

    三、決生死,英雄相惜

    官渡之戰,失敗的袁紹一蹶不振,統一北方,稱雄中原的霸業打落塵埃。從此,袁紹在沒有恢復元氣,鬱鬱而終。

    隨後,他的子侄繼承了他的光復大業,他的兒子袁尚於鄴城與曹操對抗半年,最終落敗,失去了他的大本營冀州。功成志得的曹操沒有忙於慶祝,入城的第一件事就是隆重祭拜了袁紹的陵墓,彼時嚎啕痛哭,悲傷不已,痛哭失聲。隨後,又親身前往慰勞袁紹的妻子,並把所有屬於袁紹的財務,歸於其妻,並安排人員定期給與其家屬衣物糧食資助。

    由此,可以看得出,兩人的個人情感是非常深厚的,翻臉走向末路,絕非感情的背離,而是事業和利益之爭的無奈。

    這就是人性中無法避免的弱點!

  • 4 # 三國派達人

    親密倒不見得,狐朋狗友,偷雞摸狗,他倆倒是完美搭配。小學時和你一起抽菸的同學,你還記得麼?還在保持聯絡麼?大抵你就明白這個問題,小時候的玩伴,都成為以後的人生過客。

    “遊手好閒”的袁紹

    袁紹是什麼人?四世三公的背景,什麼意思?就是四代人中,有三代都是朝廷三公。朝廷三公有多大?丞相以下就是他們最大,有多厲害就不多說了。如果你家三代都是中央級別高官,那你什麼層次可以比擬一下。

    人家袁紹出自官二代,而且是鼎鼎有名的官二代,比“我爸是李剛”不知厲害多少倍。俗話說,民不與官鬥,除了官不管你多有錢,都是民。不過分刁民、公民、居民(刁民亂入……)因此,再有錢,也“別”別不過權。袁紹人家可是大富大貴家的子弟,好比現在的官二代,時刻受到關注,出門得注意形象。

    所以袁紹可注重名聲了,而且注重“義”“孝”等名聲。在家事父母成孝,在外闖江湖見義。袁紹小時候不好好在家當官二代,卻就跟一些狐朋狗友在市井遊蕩,顯擺一個作為俠客的名聲。史記裡,單獨給俠客列了傳,大加褒揚,可見俠客是個好東西,大家都很欣賞這樣的人。既能玩,還能添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小時候都有哪些狐朋狗友呢?有張邈、何顒、吳巨、許攸、曹操等。什麼?還有許攸和曹操?對,你沒看錯,當年在官渡之戰許攸投奔曹操的時候,就是作為曹操的發小的身份來。當年的狐朋狗友的經歷,讓曹操好歹念些舊(li)情(yi)。

    不學好,去偷人家新娘子

    那天晚上,袁紹和曹操路過一家大院,張燈結綵,喜慶洋洋。曹操說:“我有個想法,你們誰都不敢幹。”隨行的肯定不只倆人,狐朋狗友都是成群結隊的。幾個人都說:“誰不敢誰是小狗。”曹操說:“咱們把新娘子去偷出來吧。”眾人都覺得刺激,有一人說:“偷出來怎麼辦?”曹操說:“偷出來就跑,還等洞房呢?”眾人都笑他傻。

    可袁紹說這麼多人,得等到半夜。曹操說,這好辦,衝著門口大喊:“偷新娘子的賊來啦!”眾人被嚇懵,一個個都到處亂鑽。曹操笑著搖搖頭,只見門口呼啦啦衝出一大堆人,一個個張望,說在哪,在哪,還有幾個家丁,拿著棍子就衝了出來。

    這會兒曹操早就翻牆頭進了院子,四下一看,就認出了新房在哪,抽出刀,架在新娘子的脖子上,問後門在哪?到了後門,一個人都沒有,連家丁都放假了。曹操押著新娘子出來了,眾人看了,都稱有種。結果,剛說完,後面就鬧哄哄地來了好多人,幾人把新丟下,就跑了。

    “出賣”朋友的曹操

    話說曹操和袁紹偷新娘,被家丁追趕,結果袁紹太笨,一不小心栽進了道邊的土坑裡。袁紹急得不行,叫曹操拉他上去,曹操笑了笑,衝著遠處喊:“偷新娘的賊在這兒啊!”袁紹被嚇通了任督二脈,不知從哪學會了飛,不知怎麼就從兩米多的坑裡跳了出來。跳出坑後,連袁紹都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

    (以上都是真事兒,不過細節處略微豐滿了些。司馬遷寫鴻門宴,寫到了樊噲的表情,莫非司馬遷在場?)

    長大後,年輕時的友情,大都健忘了

    雖然曹操和袁紹很熟,可倆人各幹各的,幹大了之後,就天然成為對頭。這種對立關係,不管換了誰,都是一樣的敵對。因此,我幹了這麼久的事業,不能一下子摧毀了;曹操如此想,袁紹更是這樣想。有時,身不由己,當年跟曹操玩的許攸,先在袁紹手下混,又在曹操手下混。謀生嘛,誰給錢多跟誰幹。

    李雲龍和楚雲飛,私下朋友,戰場敵人

    是不是敵人,這不是感情說了算的。可能,曹操和袁紹,感情不見得差,可是一旦進入某個角色,就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了。曹操和袁紹的角色正是如此,他們之間的敵對,並非情感上的仇恨,而是角色所使然,身在其位而謀其政,這便是角色本分。不然,曹操就不是魏武,袁紹就不是袁氏集團的老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攜號轉網說是11月底要開始,有什麼要注意的,轉哪個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