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進士及第

    晉國分裂為三個國家,而這些國家首都都不是原晉國首都。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了解那個時代背景。

    一、歷史背景

    周代各諸侯國通常都將公室子孫分封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緣關係作為公室的屏衛。而晉國驪姬之亂時,晉獻公卻逐殺諸公子,從此晉國不再立公子、公孫為貴族,史稱“晉無公族”。到晉成公時以“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趙盾又將各家異姓大夫代為公族,晉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對於作亂的異姓卿大夫沒有可靠的制約力量。

    春秋中期以後,十餘家卿大夫控制了晉國政局。經過激烈兼併,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趙、魏、韓、範、智、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此後,這六家又不斷爭鬥興衰,最終晉國只剩下了趙、魏、韓三大公族。

    此時,晉國國君已不能掌握大權,國君晉幽公只有先祖的封地曲沃和國都絳兩個城邑。而且,到最後晉國君居然要去向趙、魏、韓三家拜見,晉國已名存實亡。

    三家到最後已經實際完成了對晉國的瓜分,趙國都城在晉陽(太原晉源區),轄山西中部、東北部、東南部少部,魏國都城在安邑(臨汾堯都區),轄西南部、東南部少部,後來疆域擴大至河南、河北;南韓都城在平陽(運城夏縣),轄東南大部和西南少部。後被東周天子正式承認為諸侯,中國歷史由此進入戰國時期。

    二、地理因素

    韓、趙、魏三國的新都城三家經營多年,人心已經穩定。況且三國新首都地理位置優越,不必再去在一個原先晉國影響力很深的故都建新都。

    三、政治因素

    三家畢竟是作為臣子瓜分了原先的主國,三家都名不正言不順。如果此時哪個國家佔據了晉國首都並設立都城,很容易讓人們想到正統所在。三家為了不必要的爭端和麻煩不敢去用原先的都城建新都。畢竟,沒有哪家能獨自對抗另外兩家的征伐。

  • 2 # 海灣的港風

    顯而易見的一個問題,透過非正式手段得到的東西,自然不會得到人們的認可。他們三個諸侯分封晉國,在古代人的思想裡可以被認為是大逆不道,他們迫於輿論的壓力也不會選擇在原來的地方

  • 3 # 衡陽點石蘇望

    遷都的說法可能不太準確。

    他們各有封地,而在朝為官。

    晉國都城不過是他們政治戰爭的前沿;封地才是他們的大本營。

  • 4 # 歷史U意思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趙、魏、韓三家是怎麼一步一步把晉國分裂的。

    周代各諸侯國通常都將公室子孫分封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緣關係作為公室的屏衛。而晉國驪姬之亂時,晉獻公卻逐殺諸公子,從此晉國不再立公子、公孫為貴族,史稱“晉無公族”。

    “晉無公族”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晉公室的力量逐漸衰微,對於異姓卿大夫沒有可靠的制約力量。

    春秋中期以後,十餘家卿大夫控制了晉國政局。這些卿大夫不僅擁有土地和人口,還擁有私家軍隊。實際上的晉國公室已經無法制衡和削弱卿大夫們的勢力了。他們在一片土地上,又不能長期和平相處,只能互相攻打。經過激烈兼併,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趙、魏、韓、範、智、中行氏六家。

    這六家裡面,尤以智氏和趙氏最為猖獗。看看他們做的事就知道,首先是趙氏,能以一家之力先後滅掉範氏和中行氏,這就很不得了了,於是只剩下趙、魏、韓、智四家大夫了。

    而智氏的智伯瑤更是猖狂地想要兼併其他三家的土地。而且還編織了一個一心為國的理由:“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其他三家想拒絕都找不到理由。

    於是魏氏和韓氏很聽話地把土地交了出來,但是趙氏一直是一個硬骨頭:“土地是我從先輩那裡繼承過來的,不能隨便割讓。”

    這就很不給面子了,智伯瑤便聯合魏氏和韓氏一起,去攻打趙氏。當時趙氏龜縮在晉陽城中不敢應戰。而智、魏、韓三家打了兩年多也打不下來。

    於是智伯瑤想了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後世也用的很多:比如關公的水淹七軍。對,就是引晉水去淹晉陽。而魏氏和韓式看到這個辦法,心中考慮的卻是:我的封地旁邊也有一條河流,到時要是這樣淹我的封地該怎麼辦。

    就在此時,趙氏的說客偷偷到來,勸說了魏氏和韓式。於是,這三家又聯合起來,把智伯瑤的部隊給滅掉了。

    這就形成了三家分晉的雛形。韓趙魏三家的土地越來越大,而晉國的土地卻越來越少,而且沒有實權,沒有人口,沒有軍隊。晉國徹底完全喪失大國能力。

    公元前438年,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認也沒有用,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為諸侯。

    前375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侯剩餘土地,晉國徹底滅亡。

    打那以後,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都成為中原大國。

    注意,他們是原來就有封地的,不是都集中在晉國都城的。所以,三家把晉國全部瓜分之後,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苦心經營。而後來的遷都事件,也都說明他們三家,在心態上都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以前是相當於分公司,給老闆打工的心態。而徹底分家之後,變成了各自創業,這時三家才完全是另外一種心態,要努力把這個國家經營好。而要經營好,第一步就是得選個好的都城。並且三個新生的國家都是“四戰之地”,把自己的都城遷移到自己的國家中心去,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戰略緩衝地帶,才是正經事情。

  • 5 # 李俊河北

    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大事件,說的是春秋快結束的時候,韓、趙、魏三個諸侯為了免除比他們更大的諸侯智吃掉他們,聯合起來收拾掉智,然後架空老闆晉國,向精神上的老闆的老闆周天子要求炒掉老闆,讓他們三家直接當老闆。周太子琢磨,我反正也只是精神領袖,不承認你們做老闆不中。於是三家成了老闆,名為戰國三雄。連都城搬了。原因很簡單,人說山西好風光,但畢竟汾河加太行呂梁侷促一地,而據中原有利地區謀求更大發展能夠在戰國七雄中爭奪更多土地權和話語權,這一發展重要前提就是將公司駐地也就是都城遷移。。

    韓的都城先由平陽(山西臨汾)搬到陽翟,再搬到河南新鄭,是韓哀侯滅了鄭國,企圖在中原發展的重要一步,後來韓昭侯持續跟進,任用申不害變法強權,整頓軍備,國力大增。

    趙的都城由晉陽(山西太原),搬到河北邯鄲),可以北窺中山,南視中原,也為後來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滅中山提供了優異的地理環境。

    魏的都城由安邑(山西夏縣),搬到大梁(河南開封),有利於控制中原地區,併為魏文侯及李悝、吳起、西門豹等君臣變法強兵打下雄厚物質組織基礎。

  • 6 # fyaiziranmei

    晉國分裂成三國的原因是因為公室(皇族)的力量太薄弱了。而晉公昏庸無為朝政在三公九卿幾大家族的把控之中,經過一系列激烈的鬥爭,韓魏趙三家兼併了其他家族的所有封地。而這時晉公早已有名無實,於是韓魏趙三家請周天子冊封他們的家族首領為諸侯,周天子正式冊封三家首領為諸侯(侯爵),於是晉國便分裂成了韓趙魏三國。

  • 7 # 津城沐雨

    先看了下大家的回答,發現很多人認為的遷都是從晉都遷出,而題主問的應該是三國的舊都。

    第一,趙國遷都。

    趙國原來的都城是晉陽,就是如今的山西太原地區,這也是趙國的老根據地。在三家分晉後,經過互換地,趙國國土分為以晉陽為政治中心的西北和以邯鄲為經濟中心的東南部,中間則狹窄,當時各國爭霸中原,為了便利發展,遷都邯鄲,相比晉陽,邯鄲交通更加便利,位於平原更有利於發展,同時,藉著太行山的阻擋也避開了匈奴和秦的直接威脅,加強對中山國佔領區的控制。

    第二,魏國遷都。

    魏國從安邑遷都的大梁,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的大規模擴張,使其東部有了廣闊的土地,遷都大梁有利於魏國繼續擴張爭霸,加強對新佔領區的控制;其二,是為了躲避秦國的攻擊,秦國收復河西之地後,渡過黃河離安邑只有一天的路程,一旦發生戰爭國都很快就會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下,沒有戰略緩衝;第三,大梁地處中原腹地,有利於聯絡各國,條件更加優越。

    第三,南韓遷都。

    南韓遷都到新佔領地區新鄭,是為了加強對消滅的鄭國的控制,同樣,和魏趙兩國有相同的原因,地理位置更好,更適合建立繁榮的大都市,總比原來的山區更好。

    綜上,三國遷都大多是國家的戰略方向有關,也為了加強對當地的控制,得到更好的地理位置。

  • 8 # 鳴洲297

    這個問題要從趙魏韓三家的發展歷史來分析。一、晉國最開始跟其它諸侯國差不多,公、卿各有小封地,而後來晉國的發展出現了特殊性,就是公族被滅,只剩下君和卿了,而又因為缺少了公族的制約,卿的勢力慢慢超過君(這點就跟週一樣了),他們之間相互兼併,最後剩下幾個大的。在這個期間,幾大家的都城都還是最開始的地方,但封地卻因為兼併,並沒有形成整體,而是割裂開的犬牙交錯,所以那時遷都是不合適的。後來三家分晉,又經過了換地,三家的地塊基本形成整體,這時選擇更合適的城市作為都城的條件就具備了。二、三家分晉後,相互制約,誰都沒必要去打晉國的老都城主意了(再說後來的晉君實力決定晉都發展早就落後了)。三、前面的人回答過了。為了更好的發展和控制。大家都避開強秦,加強了中原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哈登場均得分36+得分榜第一,帶領火箭衝上西部第三,這賽季有可能莊連MVP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