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玄妙道
-
2 # 收藏市場資訊
古書籍是人們描述中國的初期書籍,多以商周時期留存下來的甲骨文、青銅器銘文、石刻文字資料為例,但初期書籍可能早就產生,只是沒有流傳至今的文字記錄。當這些文字記錄和檔案材料經過加工整理,成為系統地闡述、宣傳、介紹、傳播某些問題,某種經驗和知識時,便成了正規書籍,可以認定,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之前,中國已經產生了正規書籍。無論是新印的還是老印的,精裝平裝線裝都具有收藏價值,影印書籍的成本原本就高於一般書籍。我個人一般把影印本作為入門收藏的首選,普通人的書籍收藏可能也就止步於此了,畢竟刻本善本(或許影刻本也是古籍影印的一種)的價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況且製作精良的古籍影印本,其價值應當不在明清善本之下。
個人認為影印本的價值只要源於三個方面,第一底本的優劣,第二影印的質量,第三裝幀,此外發行量也是一方面,不過影印本印的都比較少。
還有一個更簡單粗暴的辦法,一律買80年代以前的,或者乾脆建國以前的宋本影印本,影印質量一般都不低,用紙也都還可以。2000年以後的影印本一般不推薦,比如上面提及的中華再造善本,影印觀念仍然停留在上世紀(不過我蠻喜歡這個系列的)。
《四部叢刊》系列,民國,石印
《續古逸叢書》,民國,石印
八開大開本。。。遇到就買吧。龍伯堅的藏書印有點毀書的,,,
《古逸叢書三編》,70~80年代,膠印
印的不怎麼樣,買布函不買錦函,《金石錄》據說是珂羅版的。
涵芬樓不知道是什麼但很貴系列,民國,石印
反正很貴,不算常見,容易被誤認為是《四部叢刊》裡的,其實影印質量要高很多,再造善本里也有收錄。
《清人別集叢刊》70~80年代
我手上的是特裝本(錦函),但別買,價效比不高。如果我沒記錯這還是套紅的,雖然全書只有上海圖書館的一個紅戳戳,我一度誤認為是上圖清理出來的藏書。
《中華再造善本》2000以後,四色套印
最右邊就是,手機裡沒別的圖了,開本真的大,雖然評價普遍不高,但我還是很喜歡的,不知道後續出的印刷質量有沒有改善。小部分是全綵印,用的進口蒙肯紙。
wegame大字本
有點小貴,畢竟特殊時期的特供品,定價可能是普通工人的一個月工資,現價可能是普通人的半年工資,部分綾面特裝本僅印50部,我見到有拍到10萬元的
日本彩色珂羅版
古籍影印的最高水準是古籍複製,有錢就買吧。
古籍的稀缺程度。物以稀為貴,稀缺的東西總是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一部古籍,如果存世量寥寥無幾,價值肯定很高,如果是僅此一冊的孤本,更能激發收藏家的佔有慾望。古籍市場上,那些存世量較大的字典類、作為舊時學生課本類的四書五經,價格都比較低,這也從反面說明了稀缺程度對判斷古籍價值的重要性。
唐代以前的古籍,主要是以手工抄寫的形式傳世,到晚唐時期,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書籍才得以快速普及,由於紙張難以儲存,又有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到現在,唐代的寫經已經很少,宋代的雕版印刷書籍稀若星鳳。早在清末民國時期,就有一頁宋版書一兩黃金的說法,現在市場上的宋版書。一部儲存完好的宋版書出現收藏市場上,必定引來眾多藏家的瘋狂追求,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古籍的工藝藝術水平。古籍通常採用雕版印刷,如果是活字印刷,價值就明顯提高不少。中國的活字印刷術,雖然在宋代就有記載,但現在能夠看到的實物,最早的才到明代。古籍雕版多由工匠完成,但如果是歷史上的名人手書上版,能夠顯示高超的書法藝術水平,這樣的古籍價值自然也高。明末以來,版畫盛行,再加上多色套印,書籍的藝術性更高,所以,古籍上具有多幅版畫,又採用套印技術的,比一般的古籍價值也就高出許多。
-
3 # 小城581abc
我認為這清代的模板印刷或者是刻板印刷的包括手抄本的都屬於古籍了。因為從收藏的角度來講,這類紙質古籍藏品,如果不是加以特殊的保護,歷經歲月的滄桑,極難完好向儲存下來。所以我認為古籍有很好的收藏價值。
-
4 # 洛麗塔
古古籍最貴者才上千萬,最廉價者景十餘塊。遠不如陶瓷,畫矣。然其書籍造假難度極大,假貨甚少。收藏小白可從古書入手也
回覆列表
先解釋“古籍”的“籍”。“籍”在這裡就是書,“古籍”是古書的雅稱。什麼樣的東西才算書,殷商時龜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後刻上去的卜辭,並未構成書。商周時青銅器上的銘文即所謂“金文”是王公貴族們對鑄器緣起的記述,儘管有時為了誇耀自己的功勳,文字很長,但其性質仍和後世紀功頌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書。中國殷商時已開始在竹木簡上寫文字,《尚書》的《多士》篇裡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冊”的古文字就像兩
根帶子縛了一排竹木簡,“典”則像以手持冊或將冊放在几案上面。但這種典冊在殷商時仍不是書,而只是詔令之類的文字,儲存起來猶如後世之所謂檔案。到西周、春秋時,檔案留下來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時人做了不少四言詩,草擬了貴族間各種禮儀的節目單或細則;還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辭、爻辭;春秋時諸侯國按年月日寫下來的大事記即“春秋”或“史記”。這些,都歸祝、史們掌管。其中除大事記是後來史書的雛形外,其餘所有的仍都沒有編成書,只能算檔案,或稱之為文獻。到春秋末戰國初,學術文化從祝、史手裡解放出來,孔子以及戰國時的學者才把積累的檔案文獻編成《詩》、《書》、《禮》、《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講解。這些教材叫做“經”,講解經的記錄編寫後叫做“傳”或“說”,經、傳、說以外的記載叫做“記”。同時,戰國各個學派即後人所謂先秦諸子也有不少論著,並出現了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專著。這些經、傳、說、記和先秦諸子論著、科技專著才是中國最早的書,最早的古籍。《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最早的書也就是這一批古籍。以後收入列朝公私書目屬於經、史、子、集的各種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認為古籍。
學術觀點:中國有6000年的文明史,圖書作為重要的標誌文明的牌記,與中國古老的文明社會並駕齊驅發展著。從壁石、鐘鼎、竹簡、尺牘、縑帛到紙張,無一不向社會傳播文明,傳遞知識。但久經改朝換代、天災人禍,能保留下的古書少之又少。所以,古書收藏愛好者認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較清晰。凡國內藏書只此一部的,未見各家收藏、著錄的,一概稱為國內孤本。珍本與善本的界定,歷來為版本鑑定學者所爭論。宋效先老師曾在1987年發表論文指出:“珍本是比較稀見或比較珍貴之本,善本是凡內容有用,流傳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學術或藝術價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師的觀點中認為:在西方人的觀念裡和詞彙中,“善本”就是珍貴的、值錢的、罕見的傳本,這實際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義。時代久遠,傳世孤罕的書籍,自然珍貴。甚至雖有明顯的文字訛脫,反被視為珍貴版本,這在古今中外都有例項可舉。本來“珍”並不等於“善”,罕見的東西並不一定真好,可是誰也不會把珍貴的東西視若糞土。這就在實際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認為,從廣義的角度說,凡是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的古籍精品,都應視為珍本;珍本與善本的核心價值都是文獻價值,文物價值為基礎,文物價值主要是在確定古籍的真贗、年代、版本的基礎上得出的,藝術價值對於古籍來說是形式。文物價值、文獻價值與藝術價值都高的古籍,無疑是善本;有時候,對於某種價值特別突出的古籍,也應視為善本。
古籍分類
中國古籍傳統的分類法採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四部下再細分為四十四類:
經部,以儒家經典及其釋作為主,例如《御筆詩經圖》,也收錄古樂、文字方面的書籍。
史部,主要收錄各種體裁的史書,另納入地理、政書及目錄類圖書。
子部的範圍比較廣,諸子百家、算術、天文、生物、醫學、軍事、藝術、宗教、占卜、堪輿、命算、筆記、小說、類書等,皆入子部。
上限下限
古籍的上限、下限:春秋末戰國時編定撰寫的經、傳、說、記、諸子書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則一般劃到清代末年(這和史的分期有所不同),廣義的下限是:辛亥革命以後的著作如果在內容或形式上沿襲前此的古籍而並未完全另起爐灶,例如舊體詩文集、對古籍所作的舊式校注之類,一般仍可以劃入古籍範圍。
正在載入六家文選
中國歷史一般從有史以來到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算作古代史。鴉片戰爭以後,
中國封建社會在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1840年以後的歷史就劃入近代史。但社會性質的變化,並不意味著學術文化馬上統統起根本性的變化。從1840年到辛亥革命清朝統治結束的七十年間,新撰寫的書籍中,絕大部分的內容或形式都和前此的古籍沒有多少不同。因此,把清代末年作為古籍的下限要比1840年作為下限來得合適。當然,這個下限仍舊是粗線條的。即辛亥革命以後的著作如果在內容或形式上沿襲前此的古籍而並未完全另起爐灶,如對古籍所作的舊式校注或舊體詩文集之類,一般仍可劃入古籍範圍。採用新體裁對古籍所作的研究或註釋,才不叫古籍,而算作對古籍的整理研究。
中國的古籍在數量上以用漢文撰寫的為最多。此外,還有用滿、蒙、藏、彝等兄弟民族文字撰寫的,也是中國的古籍。只是因為整理這些用兄弟民族文字撰寫的古籍需要另外一套專門學問,在方法上也和整理漢文的不盡相同,因此通常所謂整理古籍只限於漢文的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