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搜咖百科全說
-
2 # 車車數學
筆者曾經在新東方教過幾年書,有一個孩子畢業前讓我給推薦一下未來學啥專業,我說你對什麼感興趣呢?他說興趣不重要,賺錢就行。後來這個孩子學了法律,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又透過QQ找到了我,問我在培訓機構做老師是不是很賺錢,balabala ~孩子是上海小孩兒,應該說在投胎上已經挺幸運了,但我每次和他聊天總能聊出來一點可悲的意味。我們有多少人,活在別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恐懼圈邊界裡,一生不知“天命”為何物?
孩子到了高中,學習成績、未來升學的重要性我不必多言,同時,無論孩子還是家長,都會覺得高考成功就萬事大吉了,後面的事交給以後再想吧,這樣的想法會坑害很多人。直接後果就是孩子一生找不到自我價值,活在世價值觀的綁架裡。
比如,很多孩子會因為想考高分不選物理,哪怕自己還挺感興趣的
比如,很多孩子只羨慕有錢人,覺得有錢景的專業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但是,人生多長啊,無法活出自己,就一直要在這個變幻不停的世界裡浮浮沉沉,沒有根基。
我有一個老同事,酷愛寫作,於是放棄了當時高薪的新東方工作跑到北京去,住地下室,沒有收入,但她說,自己終於走出了楚門的世界,內心無比安寧,因為現在的自己才是真的自己。
所以,在高中,一定要深入探究孩子的特質,找到其未來發展的長線可能性,也就是值得一生去做的事,這樣,無論學習、奮鬥、拼博都變得更有意義了,孩子也會覺得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要為自己而努力。
我們終其一生願意為什麼樣的人服務,想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價值,想在哪裡和誰過著怎樣的日子,都需要思考和規劃,而後拼盡全力去奮鬥,這樣的人生會坦然而閃亮。 -
3 # 小飛英語
看到這個問題很感慨,回想自己一路的成長曆程,基本上是野蠻生長,走過不少彎路,分享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1. 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己做決定
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不能人云亦云,遇到問題,要獨立思考,在這個資訊爆炸,網上各種資訊,各種鍵盤俠的時代,獨立思考能力實在是太重要了。平時可以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一些家庭的事情可以讓孩子來安排,比如讓他規劃一次家庭的短途旅行。
說到底,孩子的人生,還是聽他自己的,家長不能把未實現的夢想強壓給孩子,逼孩子去實現。
2. 幫助孩子理清【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很多孩子從小聽的最多的就是【考個好大學】,拼命學習,考上了?然後呢?迷失了。考上大學後好像突然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因為這只是一個短期目標。幫孩子找到他的長期目標,比如有沒有那種他一輩子想從乾的事情?這個事情是不是可以發展成為職業?
3. 幫助孩子和自己提升眼界和閱歷
有時候父母的思想意識和眼界跟不上未來形勢的發展,會導致規劃錯誤,反而誤了孩子。比如前幾年計算機很多,現在火爆程度差了很多,反而人工智慧火了起來。怎麼提升眼界和閱歷?我們的古人早就幫我們總結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簡單來說,就是多看書,多出去旅行,開拓眼界。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射箭,首先要找好靶子,這裡的靶子就相當於我們規劃中的目標,如果靶子都沒有,拉弓就顯得沒有意義啦!
回覆列表
孩子如何在高中階段為高考打下基礎?的確,規劃好高中三年其實就是規劃好你以後的人生,高中階段是決定命運的必經階段。
因為高中每一階段的學習重心、學習方法、複習節奏、學習強度、學習心態等,都會根據學習內容和進度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比如高一要把學習重心放在語數英等基礎學科上面;高二面臨分科時要根據自己的優勢謹慎選擇;高三則應注意如何為自己合理安排幾輪總複習,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等等。
很顯然,只有把握好了這些學習上的關鍵點,順利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在通往高考的征途上少走彎路,順利晉級!
高中六個學期的分析和目標
為實現以下規劃必須做到:樹立信心,滿懷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計劃分步驟的學習,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
01高一上半學期是一個初中走入高中的過渡時期
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積極適應各科老師的教學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識,同時穩住腳跟,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所以我這個學期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適應、穩定。
02高一下半學期是一個適應後的尋求及養成期期
這個時期由於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方法、能力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因此對各學科特點有了一定掌握。這個時期的主要目標是:重點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循序漸進地、有規律地學習,全面發展,形成自己的優勢學科。簡單來說就是:養成、規律。
03高二上半學期是一個定位起飛期
此時,高中生活早已適應,學習方法、習慣已經成熟,所以,這個時期就要開始有所突破。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進入一本梯隊。
04高二下半學期是一個穩步發展期
有了高二上半學期的起飛和突破之後,又要開始穩住腳跟了,這時要全面地、客觀地看待自我和他人,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穩定自我水平,基本確定自己在年級的學習地位。
05高三上半學期是一個紮實複習期
經過高二的認知後,自己的學習地位也穩定下來,不再輕易後退。就要完全靜下心來穩紮穩打地複習。此時也要注意調整心態,擺正主觀態度。時刻保持新鮮的自信心、堅韌的性格。不要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履行自己的計劃,做到步步為營。
06高三下半學期是一個加速衝刺期
可以適當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查缺補漏,掃除殘敵,不留後患。還有此時心理素質也很重要。時刻擺正心態,注意情緒的變化,做到自我及時調整,自我鼓勵和認定。就如愛迪生所說:“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預習
預習最重要的是能發展我們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要在測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瞭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同時適當地一些課前的習題練習,逐步瞭解知識點。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
作業
及時複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學過即習,方為及時。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就是說,複習過去的知識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穫。這個“新”主要指的是知識達到了系統化的水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新水平。我計劃的複習要求是一下幾點:
A)課後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所學內容回憶一遍。
B)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C)整理筆記。對課堂筆記及時的完善,勾畫出疑點,尋求同學老師的幫助。
D)看參考書。增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應考能力。
E)單元複習的要求:
a)本單元(章)的知識網路;
b)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
c)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必須要養成的三大學習習慣01總是站在系統的高度把握知識的學習習慣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於跟著老師一節一節的走,一章一章的學,不太對意章節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瞭解這一系統,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02培養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的學習習慣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麼內容,都要問為什麼,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範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麼事都要有求知慾,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於思維品質的訓練。
03發散思維,養成聯想的學習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絡,不要孤立的對待知識,養成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性,長期下去,必然會促進智力素質的發展。知識的學習主要透過思維活動來實現的,學習的核心就是思維的核心,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知識的學習提高智力素質,智力素質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會變得容易。所以上面講的學習的三個學習習慣實質上是三種思維習慣。學習的重點就是學會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