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冀蒙嘉澍

    現如今銀行中存在著諸多的理財產品,其中有銀行直銷,也有銀行代銷,那麼投資者該如何作以區分呢?

    產品說明書

    正常情況下,理財產品都附帶《產品說明書》。其中詳細記載著產品名稱、程式碼、產品型別、產品期限、風險評級、募集期、託管、管理費用、投資物件等資訊。

    投資者可仔細查閱《產品說明書》,找到投資管理人欄目,例如其描述“本產品的投資管理人為工商銀行,工商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和授權,按照本產品說明書約定的投資方向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則證明此款理財產品為銀行直銷。若非如此,則為銀行代銷。

    中國理財網

    除了根據產品說明書查詢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理財產品登記編碼進行查詢。這時候我們就要藉助中國理財網了。

    例如我們知道該理財產品的登記編碼,便可以將其錄入到中國理財網的編碼查詢框內進行查詢。

    那麼根據查詢結果,例如發行機構欄顯示中國工商銀行,那麼拒此可以認定為銀行直銷理財產品。

    銀行客服

    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為諮詢銀行櫃檯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得到答案。當然亦可選擇撥打銀行客服熱線電話,報出具體的理財產品的名稱以及程式碼,向對方進行核實,但由於理財產品種類太多,因此極有可能對方也未必瞭解那麼全面,最終可能仍需到銀行網點進行諮詢。

    那麼相信透過上述方式,可以較為明確的區分該理財產品為銀行直銷或者代銷?無論如何,還是要透過正規渠道予以確認才最穩妥。

  • 2 # 鑫財經

    現在經常會看到一些新聞,在銀行買理財結果出現“飛單”(不是銀行理財銷售範圍呢的產品)或者存款、理財變保險,很多投資者覺得在銀行買理財不放心,那麼如何分辨理財產品是不是銀行的呢?

    第一,看產品說明書發行人,從產品說明書中找到發行人或者產品管理人的資訊,如果這些主體是銀行,那麼這個理財產品就是銀行自身的,如果是XX保險公司、XX基金公司、XX投資公司,那麼就不是銀行的。

    第二,搞清產品種類,因為我們現在是分業經營,銀行、保險、證券、基金都不能混業經營,所以銀行即便是銷售保險、基金、信託、資管類產品都屬於代銷產品,出現這些字樣肯定不是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

    第三,從產品名稱和銷售起點上區分。根據上一條,如果是如果有保險、基金、信託等字樣,肯定不是銀行自身產品,而銀行自身理財產品通常會以“某某銀行某某理財產品”為名,比如招商銀行金葵花理財產品;再者從銷售起點上區分,按照規定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最低起點是5萬(資管新規以後可能會是1萬),小於這個金額的都不是正規銀行理財產品,有可能是基金保險之類的。

    第四,從印章上區分。如果是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合同上蓋的只有銀行公章,而代銷產品,可能會有銀行公章,但會有其他公司的標誌或公章。

    第五,根據公開資訊,一般銀行都會在官網公佈理財產品資訊,也會按規定上報理財產品資訊,可以在公開平臺上查到。

  • 3 # 太陽神苗

    正如其他劇友所說,購買前看產品說明書最重要,不要只聽理財人員忽悠。一般來說,銀行自營產品的收益率會比代銷產品稍微低點,期限短一點。銀行發行理財的主要目的和方向是以短期融資為主,發放短期貸款。代銷的產品主要是基金類,信託類,這類產品期限較長,風險相對銀行自營產品高一點,因此預期收益率也會相對高。

  • 4 # 度小滿金融

    9月底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理財新規》,降低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到1萬元、理財產品還可以直接投資股票等高收益產品等改變,一方面這無疑會給大家投資帶來好處,但另一方面允許銀行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這無形中就會增加大家的投資風險,況且銀行理財產品眾多,風險也個不相同,因此大家在面對這些自營或代銷的理財產品時,應該如何辨別,如何挑選可靠的產品呢?

    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分辨自營和代銷產品以及它們的區別:

    1. 產品發行主體

    銀行自己髮型的產品是銀行本身發行和銷售。

    銀行代銷產品是銀行代理銷售其他機構發行的產品。

    大家在購買前一定要注意產品發行人,如果是銀行自己的產品,通常會冠以“某某銀行某某理財產品”,按順序系列編號。

    而代銷的產品則不會以銀行名稱來作為產品的冠名。

    2. 投資方向

    銀行自營產品一般屬於類固定,風險較低收益的產品。比如銀行的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保本理財、非保本理財等,這類產品一般來講都是銀行自營產品,特點是風險較低。

    銀行代銷產品,通常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產品、信託產品、保險產品、黃金等。

    3. 投資金額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的起投金額如今已降低到1萬元。

    而代銷產品的起投金額一般較高,在幾萬、幾十萬和幾百萬不等。

    4. 風險評級

    理財產品的合同或者說明書中會有風險評級,從R1—R5這5類風險級別。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較低大多都是R1或者R2級,如今銀行理財雖不保本,但是這類風險較低的產品收益和本金還是相對有所保障的。

    而R3級以上的理財產品風險較高,代銷類理財產品風險較高,還會存在保本浮動收益或者不保本的情況,所以大家一定看清風險等級,進行自營和代銷產品的區分。

    5. 合同蓋章、資訊披露、官網公佈

    自營理財產品,銀行會在產品投資合同上加蓋銀行公章。

    而代銷類產品,理財產品發行機構就在委託銀行代理銷售的產品投資合同上加蓋公章。

    此外,大家還可以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網站上可以公開查詢到相關資訊,因為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需要在中國銀行業協會進行報備,還有部分銀行會在官網公佈投資理財產品目錄,能清晰看到產品是銀行自己的產品還是代銷產品。

    想要辨別兩者的方式很多,畢竟兩者區別還是蠻大的,大家只要在購買時注意以上事項,找到屬於自身安全性的產品,在簽約前仔細檢視發行人等重點注意事項,以保證自己不買到銀行代銷產品,降低收益風險。

  • 5 # 大灰財經

    銀行是受到高度監管的單位,理論上都是合規經營的,所以坑真的比很多第三方平臺風險小很多,是許多人資金進出的重要地方。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主要分為兩類: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和代銷的理財產品。

    銀行自營的產品,相對還是比較靠譜的,但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就需要慎重考慮。

    銀行除銷售自己發行的產品外,也會利用本行渠道、人員銷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稱之為銀行代銷產品。目前常見的銀行代銷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託及國債等。

    這類產品的盈虧,是有發行的機構負責,銀行一般是不承擔責任的,它只是銷售渠道而已。

    那我們如何分辨銀行理財是自營還是代銷呢?

    1、銀行只能發行已在理財系統進行登記並獲得登記編碼的理財產品

    千萬不可聽信業務員的推銷就立即下單,重點還得看合同銀行提供的產品說明書、合同或招募說明書等資料。

    看合同上的投資管理人是否是銀行。

    看是否有銀行公章。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合同中都會有銀行公章。

    看產品登記編碼。只要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登記編碼。

    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具有唯一性,是您判斷產品是否合法合規的重要依據。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或15位編碼。投資者可依據該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產品資訊,核對所購買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如果查不到的話,那麼產品就有問題,可以向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2、購買之前必須先了解這些理財產品

    個別金融機構及銷售人員混淆產品型別、模糊產品性質的情況時有發生。作為金融消費者,在辦理相關業務時需提高防範意識,儘量避免此類事件發生。會被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銷售人員看你不懂、辨別能力不夠強。

    比如前段時間哈爾濱某市民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總共投資了840萬,最後卻成了保險,銀保理財和銀行理財實際上區別非常大的。導致這種事情出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你本人並沒有提前做功課,被銷售人員鑽了空子。

    不要以為這只是個例,其實這種銀保渠道產品銷售誤導事件並非個案,在利益驅動下,銀行這類“理財變保險”、“存款變保單”的事件層出不窮。

    3、和你對接的銷售人員不一定是銀行聘用的正式員工

    和你對接的銷售人員不一定是銀行聘用的正式員工,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不一定在銀行的銷售員就是銀行的正式員工!

    除了是銀行聘用的正式員工,也可能是保險機構派駐到銀行網點推廣產品的業務員。所以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前,一定要先辨別和你對接的銷售人員,如果無法確定,就不要提供自己的資訊,更不要透過其辦理業務。另外留心銀行業務員是否開“雙錄”,銀行在推銷理財時,都要求同步錄音錄影,當作日後證據。

    想要辨別銀行理財是自營還是代銷的方法還有很多,還可以直接諮詢銀行櫃檯工作人員、撥打銀行客服熱線電話進行核實等等。

    快到年底了,告訴家裡的長輩身邊的朋友怎樣分辨銀行理財是自營還是代銷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輩子比別人吃的苦多,卻沒別人幸福,是命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