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哥Vlog
-
2 # 日本二三事
前言
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盛極而衰的?這個是現在業界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的一般看法,很多人說日本的半導體產業的份額被南韓、臺灣企業瓜分,現在已經走下下坡路了。不過筆者認為這個只是表面的一些現象,日本半導體產業今後不能說是極盛但也說不上衰退,反而會迎來下一波的爆發。對待這個事情,我們要謹慎的看待,不能說日本現在表面上走了下坡路就忽視和小看日本的硬工業實力!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半導體產業衰退?其實說日本半導體產業衰退的最要原因就是日本的份額被其他公司逐漸瓜分,導致日本現在的地位越來越低,在外界看來就是日本半導體產業走向衰退。
(再看下面一段的時候,我建議各位讀者能夠結合上圖,仔細分析,十分有趣)
說起半導體,那肯定是不能夠忽視美國,半導體產業最初是被美國一家獨大,後來日本迅速趕超美國,上世紀的70年代日本的電機廠家加入競爭行列,推出面向大型電腦用的半導體部品,因高品質和低廉的價格,到80年代日本半導體幾乎佔據了世界上半導體的半壁江山。當時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日本有獨自開發和研究的技術(也有說是美爹扶持),總之不管如何當時日本可以說是鼎盛至極,恰逢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沒有半導體的生產技術,只能選擇日本的產品。
但是,進入了90年代後大型電腦開始向筆記本轉移,當時臺灣和南韓的工廠迅速抬頭,特別是南韓的三星電子,花費巨資投資裝置和技術研究,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靠著此戰略迅速在世界上擴大份額。而當時,英特爾開發了世界上首個能夠告訴處理資料的MPU,後面幾乎搭載因特爾MPU成為標配,也讓英特爾公司一直佔據榜首!
當時的日本公司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南韓和臺灣企業抬頭,用價格優勢蠶食日本市場份額,英特爾憑藉強大的技術優勢,造成了全球的技術壟斷,日本對他也感到無可奈何!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半導體市場份額迅速減少,而當時日本產業所採取的對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抱團”!1999年,NEC和日立製造所的DRAM部門進行合併,成立NEC日立memory公司(後名稱有變化,筆者用的老名字);2003年,日立和三菱電機的系統LSI事業部進行整合,誕生了現在國際知名的瑞薩(Renesas:我要是沒有記錯,國內應該翻譯成瑞薩);2010年,瑞薩又整合了NEC的相關部門。
但是,即便日本企業抱團,也沒法奪回失去的市場,2012年NEC日立memory公司破產,2013年7月被微軟收購。
現在半導體業界份額被三星電子,因特爾和高通佔據,現在日本留在榜單上的只有東芝,但是因為東芝的一些醜聞,正在走向日美韓聯合的道路!
為什麼筆者說要謹慎對待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表面衰落?我們先看一下目前日本現在主要的半導體的主要戰力企業。半導體材料,代表企業信越化學、SUMCO;半導體制造裝置,前工程:SCREE,日立,後工程:東京精密,disco等;半導體廠家,東芝、瑞薩。為什麼筆者想要各位先看這個,原因很簡單,這個是供應完整的鏈條!信越化學和SUMCO控制的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晶元製造,日本可以製造這些材料同時自己加工前後工序的能力。
可能許多讀者不知道日本上面幾家企業究竟有多厲害(東芝可能大家聽的最多就是負面的新聞),材料廠家,日本企業佔據了全球50%的份額;半導體制造裝置,日本佔據了全球35%的份額,TOP10有4~5家日本企業。
上圖是一個晶元生產能力的分佈圖,晶元是什麼?我想既然關注半導體的都知道晶元是什麼吧?筆者也就不再解釋這個東西,如果不知道的可以去搜索一下。日本生產能力依然佔據世界第二位(這裡按照國家和地區劃分的),而200mm以下的晶元生產能力依舊是世界第一位,而現在200mm的晶元的需求迅速升高,比如IoT工廠運用的IC chip。
半導體產業的多樣性沒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和日本相比接下來我們在看一個圖,上圖是半導體產品種類的分佈圖。臺灣企業主要是Foundry (SIC晶片代工廠),南韓多是Memory(快閃記憶體),反觀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涉及到了各個方面,日本離開了其他國家的代工或者供貨(當然原材料除外)依然能夠保持其行業的生存,但是其他國家如果離開日本的在加工,那就是非常難受的。
半導體以什麼論質量?現在人們最關心的評價標準是“容量”以及“處理能力”,但是接下來的半導體市場,除此之外還會有各種功能上的追求,比如省電化、小型化,而產品的多樣性正是能夠滿足現在市場需求多樣性!
結束語現在半導體市場整體呈現的是活躍表現,隨著手機向半導體需求增加、IoT技術的發展、大資料分析、高效能機器人的開發、AI、5G時代的到來、自動駕駛等級的提升,會衍生出眾多新的半導體需求。三星提升了快閃記憶體的生產能力,英特爾收購Israel、mobileye,讓市場更加活躍。
日本瑞薩的microcomputer、索尼的車載CMOS sensor現在佔據世界前幾的席位,向世界的廠家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日本最大的優勢在於從半導體素材、前後工程到半導體開發製造的能力,從源頭到終端都能夠自我管控,這將是日本應對下一波潮流的最有利武器!
《外華人用《孫子兵法》解讀巨頭亞馬遜戰略!究竟如何論述?》
《美國製裁中興,會對美國和日本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探秘公用語是英語的日本“國中國”?!連員工都不用日本人!》
《日本人都從中國買什麼東西?!看島華人民如果玩轉“淘寶”》
-
3 # 踏無痕3
上世紀70世紀初。 日本半導體產業整體落後美國十年以上。70 世紀中期, 日本本土半導體企業受到兩件事的嚴重衝擊。 一件事是日本 1975、1976 年在美國壓力下被迫開放其國內計算機和半導體市場;另一件事是IBM公司開發的被稱為未來系統(Future System,F/S)的新的高效能計算機中,採用了遠超日本技術水平的一兆的動態隨機儲存器。1976-1979年在政府引導下,日本開始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超大規模整合 電路的共同組合技術創新行動專案(VLSI)。該專案由日本通產省牽頭,以日立、三菱、富士通、東芝、日本電氣五大公司為骨幹,聯合了日本通產省的電氣技術實驗室(EIL)、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綜合研究所和計算機綜合研究所,用於進行半導體產業核心共性技術的突破。 有了這一項基礎之後,加上日本經濟在80年代這十年的飛速增長,公司有錢之後,對於半導體的發展也起到關鍵作用。 到後期衰退的主要還是半導體這種行業資產投資太大,並且半導體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而這一時間段日本正好是泡沫經濟破滅,日本的政府也好、財團也好都想著要縮減資產負債表,日本政府並不覺得俗稱“半倒體”的半導體產業是日本的未來核心產業,財團們也覺得那麼多企業全都投的話那哪怕對於財團來說都過於單一風險過大了。這種沒有國家政策、資源、資本的扶植或者大財團的支援,靠單一企業去做根本就不可能撐得下來。在這種背景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早已經過了至少兩輪技術升級,一步沒跟上,後面就跟不上了,這種情況下還有不少不願整合更不願繼續投的企業,最終都只能去做專用晶片了。 總的說來日本衰落的不僅是半導體,日本整個電子行業都在衰落。
-
4 # 唐朝0537秀才
我們先看一下目前日本現在主要的半導體的主要戰力企業。半導體材料,代表企業信越化學、SUMCO;半導體制造裝置,前工程:SCREE,日立,後工程:東京精密,disco等;半導體廠家,東芝、瑞薩。為什麼筆者想要各位先看這個,原因很簡單,這個是供應完整的鏈條!信越化學和SUMCO控制的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晶元製造,日本可以製造這些材料同時自己加工前後工序的能力。 廣場協議讓日本人看清事實,這個世界是以歐美為主導的,日本國土面積小,物資和原材料都需進口,在歐美面前根本沒有底氣,所以整個日本企業開始思考轉型,從那時起大量日本企業開始全球投資,避免貿易制裁!說到半導體行業 目前看南韓風光無限 記憶體和顯示屏獨領風騷!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半導體裝置和材料都是日本提供!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日本和美國掌握著整個半導體上游 南韓在中游 臺灣和大陸都在下游掙扎
-
5 # 彼此承受
瞎說,你去半導體廠裡看看,有多少裝置是純中國產的,也就做做配套和倒賣國外裝置,有多少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我知道一家業內知名企業市值近百億主要裝置竟然是日本產的撕標貼自己的,簡直就是掩耳盜鈴,盲目樂觀只能說明你知道的不夠,
回覆列表
因為日本的經濟和綜合國力衰退了,各個產業也隨著經濟形勢變化而發生了改變。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像美國和南韓等半導體產業的崛起衝擊了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在技術和工藝方面趕超了日本。同時伴隨著市場地位的下滑,半導體產業衰退下去必然趨勢,現在的市場比的都是速度,效率,質量,技術等等,如果在這些環節慢別人一拍很可能就要被市場淘汰,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產品是每個人都追求的事情。
未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一定是很有希望的,現在國家的大力扶持,再者資金和人才的進入,最主要的是加上華人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