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德智庫
-
2 # 伯樂公
不弱。珍寶島戰役之後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如果不是美國干預,毛主席和林副統帥準備鑽到湖南山區裡帶領我們打游擊。
-
3 # 歷山耕夫569
無需別人回答,你看看前蘇聯發生的武器事故,就能知道前蘇聯武器有多強大。
要不是入侵阿富汗,深陷戰爭之中,蘇聯是不會解體。
-
4 # 我沒忘記home
二戰結束後,原本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蘇聯和美國成為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兩者擁有遠超其他國家的軍事力量。由於意識形態和經濟和政治體制的差異,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走上了對立的道路,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標誌者冷戰的開始。
附圖,冷戰時的歐洲。
美蘇雙方為在冷戰期間均大力發展武裝力量。冷戰剛開始時,擁有核武器的美國明顯佔據上風,但隨之而來的越南戰爭以及70年代的石油危機讓美國實力大損,蘇聯則乘機全力發展並在80年代初期達到鼎盛。
附圖,蘇聯坦克。
20世紀80年代初期,蘇聯軍事力量在武器數量和種類上都位居世界第一,還擁有龐大的現役和預備役軍人。
1981年9月14日,蘇軍在蘇聯西部(今俄羅斯西部、白俄羅斯全境、波羅的海三國)以及部分東歐國家進行了一場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演習,動用了陸軍、海軍、空軍、國土防空軍等共計12.8萬人,坦克1500輛、裝甲車和步兵戰車2000輛,此外還有空降兵兩個師、戰略火箭軍和陸軍火箭炮兵4個師、海軍1個艦隊和3個陸戰團參加,在演習中蘇軍計劃在一星期之內抵達西歐沿海地區。這是80年代蘇聯軍事力量的象徵。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這是蘇聯1988年時的軍事力量:
蘇聯陸軍:199萬人,編為51個坦克師、142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約10個空中突擊旅和16個方面軍炮兵師,裝備主戰坦克5.3萬輛、裝甲戰鬥車輛6.3萬輛、火炮2.9萬門、地對地導彈發射架約1570部。
蘇聯海軍:人數45.1萬,裝備彈道導彈核潛艇79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隻193艘,小型水面作戰艦隻797艘。
蘇聯空軍:人數為45.3萬,包括遠端航空兵約10萬人,裝備中遠端轟炸機752架;方面軍航空兵約31.5萬人,裝備戰鬥機、戰鬥轟炸機和攻擊機5167架。
附圖,蘇聯戰鬥機。
蘇聯國土防空軍:人數為63.5萬,擁有各型戰鬥機1300架,防空導彈發射架9600部,雷達約7000部,有反彈道導彈發射架100部。
蘇聯戰略火箭軍:人數29.8萬,擁有洲際導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此外還有25萬人的蘇聯邊防軍以及35萬人的內衛部隊。
在這一時期,蘇聯的核力量也迅速增強,80年代後已經大幅超過美國。
附圖,美蘇核力量對比。
而同時期的美國則有:陸軍 73.1萬,空軍 51.7萬,海軍 58萬,海軍陸戰隊 19.5萬,總數為202萬, 此外還包括大約100萬文職人員。同美國相比,蘇聯在陸上有較大優勢,空中略處於下風,海軍則是美國佔有壓倒性優勢。
附圖,美國F14戰鬥機與蘇聯圖95轟炸機。
在軍事上蘇聯可以同美國一較高下,但蘇聯的軍事力量是建立在窮兵黷武基礎上的,隨著經濟的下滑蘇聯在軍備競賽中逐漸被美國甩開。
願世界和平,願祖國強大!!!
-
5 # 王春來342
冷戰時,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疆域橫跨東歐、中亞、北亞的大部分;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北韓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1991年蘇聯官方統計共有人口293,047,571人。蘇聯國內的重工業以及軍工業一枝獨秀,生產的武器裝備,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先程序度上和另一個強國美國比,蘇聯更勝一籌,尤其是蘇聯的核武器,數量和先程序度均超過美國,同時蘇聯的坦克叢集被稱為鋼鐵洪流,真要和歐洲國家再次開戰,很短時間內平推歐洲大地不在話下。
據有關資料顯示,蘇聯巔峰時期總兵力達到500萬,後備役超過1000萬,擁有超過6萬輛坦克,2萬架作戰飛機,10萬門火炮,上千艘各種戰艦、4萬多枚核武器。
龐大的軍事力量需有強大軍火工業做支撐。在冷戰高峰時期,蘇聯的軍工業年產坦克3000多輛,裝甲車輛4000—6000輛,洲際彈道導彈300—500枚,地空導彈50000枚,作戰飛機和直升機2000—3000架,軍用運輸機200—400架,潛艇10艘,主力作戰艦艇10艘,輕型作戰艦艇60—70艘。
蘇聯龐大的軍事力量和恐怖的軍工生產能力,曾經壓的美國以及北約和世界上和蘇聯存在矛盾的國家喘不過氣來,蘇聯紅色帝國轟然倒塌,對世界的和平未必是壞事。
-
6 # 東方評史
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當時的蘇聯對於凡跟蘇聯關係交惡的國家來說,用威脅二字來形容是恰如其分的。
在蘇聯解體時,當時的蘇聯軍事力量是這樣的:全世界的坦克加起來總共有15萬輛,而蘇聯就佔了三分之一還要多,有53800多輛,標準的鋼鐵洪流。
海軍有在建和已經服役的航空母艦有九艘,尚未建成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採用核動力和蒸汽彈射技術、噸位達八萬噸,數量和噸位直逼美國。
潛艇共有320艘或者是350艘,核潛艇論數量和質量力壓美國,僅太平洋艦隊的總噸位就達150萬噸,其實力要大大的超過美國的第七艦隊。
空軍有作戰飛機九千多架,另外還有國土防空軍以及一萬多部防空雷達和地空導彈發射架,號稱是世界上最嚴密的防控網。
最厲害的當屬它的戰略導彈和武器,戰略導彈有大約1380枚,數萬枚核彈頭。
最為驚人的是號稱“大伊萬”的氫彈,爆炸當量為5800萬噸,SS18核導彈被西方國家成為“撒旦”,單彈頭的爆炸當量為2700萬噸,僅用一枚就可將日本送入海平面以下。
如果不是軟耳根子的戈爾巴喬夫操盤不善上了美華人的當,蘇聯是不容易那麼解體的。
蘇聯若不解體,豈有美國今日之猖狂?
-
7 # 世界人文通史
“蘇聯用十萬坦克就可以平推歐洲”這種說法出現於冷戰時期,但我認為太過於絕對了,而且沒有考慮到核武器的因素。但這句話確實反映出了兩個事實,一是蘇聯當時的陸軍力量十分強大,二是蘇聯在和歐洲各國的陸軍實力對比中確實佔了巨大的優勢。
在美蘇冷戰時代,由於意識形態衝突,蘇聯曾在東歐和自己的邊境陳列了重兵和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一度令歐洲國家膽寒,當時的蘇聯陸軍有多強呢?
一、歷史背景對蘇聯有利
在世界歷史上,俄羅斯(沙俄、蘇聯)在歐洲方向上的傳統強敵分別是英、德、法三國。不過,英國陸軍實力一般,需要依賴法國、德國這兩個傳統陸軍強國在陸地上牽制俄羅斯,這也是西歐方面阻礙俄羅斯西進的兩支主要力量,一次是拿破崙率軍遠征沙俄,另一次是希特勒用閃擊戰入侵蘇聯。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德、法三國已經普遍衰落下去。而反觀蘇聯方面,已經成了能與美國相角逐的超級大國之一。此時,就算英德法的體量加在一起,也不如蘇聯(俄羅斯)。
這一段時期,可以說是俄羅斯民族和歐洲打打殺殺幾百年來,最為佔盡上風的一次,甚至超過了沙俄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因此,蘇聯的十萬坦克鋼鐵洪流對當時的整個歐洲都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二、技術背景對蘇聯有利
相較於反坦克穿甲彈和各型火炮,靈活的武裝直升機才是現代坦克真正的“天敵”。但在美蘇冷戰時期,武裝直升機的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要對抗蘇聯的坦克鋼鐵洪流,只有依賴本國的坦克,但蘇聯體量龐大、坦克部隊規模大,當時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挑蘇聯。因此,蘇聯的裝甲部隊才可以肆無忌憚的陳兵邊境,從而形成巨大的戰略威懾。
到了後來的海灣戰爭時期,隨著武裝直升機的普及,坦克的生存空間已經受到巨大威脅。比如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用277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一百小時內,就摧毀了伊拉克陸軍的500輛坦克以及數不清的地面車輛和各型牽引火炮,而己方卻無一傷亡。在武裝直升機面前,坦克幾乎完全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不過,在武裝直升機成熟以前,蘇聯的鋼鐵洪流還大有用武之地。在其巔峰時期(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陸軍有200萬,各型坦克5萬多輛,裝甲車6萬多輛,各型火炮5萬門,也難怪蘇聯人曾放出狠話說:“只需要一個星期就可以打到西班牙 ”。
回覆列表
我不列舉數字,只說一個北約的結論。
全蘇聯曾舉行了一個“西方82”的演習,震驚了整個北約。當時北約做過專門評估,認為在這樣大規模的裝甲突擊下,北約最多隻能支撐7天。北約的方案就是在邊境埋設200枚核地雷,才有可能遲滯和阻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與之相反,我們以前的觀點曾認為在大青山和張家口一帶可以利用永固工事可以抗擊蘇聯的進攻。現在看來,北約的方案可能更客觀更切合實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