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4310417小云

    遼國在強,也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李元昊之勇,無人敢對他們下毒手,而遼也擔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金和蒙古人也在示目以待,,

  • 2 # 使用者夏天的風

    其實西夏的立國戰略方針就是騎著牆頭兩邊看,在北宋初年宋遼戰爭中西夏很識趣的向遼國稱了臣但在宋遼戰爭結束澶淵之盟簽定後又開始攻夏理由是在宋遼戰爭中西夏並沒有給與遼任何實際支援而是在看熱鬧。結果遼軍被打的大敗甚至於連遼聖宗都差點沒有當了俘虜……

    在此情況下西夏轉而向北宋主動稱臣求和,宋真宗在得刮表面上的心理滿足下答應了西夏,這樣一來遼反角承受了兩個方向的戰略壓力。在此情況了滅夏也就不可能了。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誰說沒吞過?是吞不下,党項人的骨頭太硬了!他們憑武力立國,戰鬥力不俗!\並且在遼金時代西夏釆取有利就上、無利就讓的策略,周旋於遼金宋之間,使各方猶如捧刺猥一樣,扔之可惜,捧之扎手!

    這一局面在後來被蒙古人打破了,成吉思汗橫掃四方,被西夏的屢降屢叛激怒!党項人最後落得亡國滅種之可悲結局!

  • 4 # 龍拳舞秀

    關鍵是吞不下,西夏當時的戰鬥力非常強悍,西夏立國189年,其不僅與宋朝打了多場硬仗,宋軍基本慘敗,沒辦法只能經濟封鎖,更與遼國也打了,反而是遼國戰敗,所以西夏能夾在宋遼之間生存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實力和策略,後來在金國崛起後也能繼續安然無恙,甚至在蒙古帝國的進攻下,也能抵擋18年之久,你說厲不厲害?不得不服党項人的戰鬥力。

  • 5 # 125878215蜂獾

    謝謝悟空邀請,說實在的金庸先生真得非常瞭解歷史熟讀歷史,而且各方面知識瞭解也非常廣泛,他在《天龍八部》寫的蕭峰三兄弟在不同的國家擔任要職,段譽在大理,今雲南,虛竹在西夏,可別小看西夏,當時大唐經過安史之亂以後軍閥混戰,形成五胡亂中華的混亂局面,大唐以及周邊國家紛紛起兵造反,分裂成五胡十六混亂局面,經過五十多年混戰形成了,遼,宋,夏,金四個主要國家,當時西夏國也非常強盛,而且地域面積也比較大,西夏國當時由党項人建立,面對周邊國家,北宋和遼國對西夏也構成威脅,在北部還要面對蒙古族的威脅,就是因為當時遼,宋,夏,金,相互爭鬥戰爭,極大消耗這四國的軍事力量,蒙古族逐漸強大,最後滅掉夏金遼,最後滅掉南宋統一中國,但當時西夏國能存在二百年也不算短命王朝,在中國歷史上能存在二百年以上王朝只有漢唐明清最繁榮昌盛的時代,當時的少數民族能生存下來沒有被消滅,北宋,遼國,金國,蒙古國那個也不是白給,那個也不是省油的燈,西夏為什麼能在周邊強國生存下來堅持二百年自然有他的道理,首先是儲存自己不被消滅,西夏國戰鬥力不是很強大,但西夏國幾乎全民皆兵,每兩個男人就有一個軍人,而且西夏國有自己的文化,禮儀規範,特別有民族凝聚力,後來蒙古族能消滅西夏,主要是當時西夏流行瘟疫,死了很多人,使蒙古兵能攻戰西夏,所以遼國就是有三十大軍也別想滅掉西夏,因為當時西夏是全民皆兵民族凝聚力非常強大。

  • 6 # 釣魚倌

    西夏自崛起之日就一直沒有脫離過在夾縫中生存的狀況。

    西夏北接蒙古、東臨遼國、南靠大宋,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命運多舛的歷程。

    公元1038年,西夏王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王朝,大宋震怒,發兵討伐,卻慘敗而退,西夏崛起之初便經歷了宋夏戰爭和遼夏戰爭,西夏憑著不弱的軍事實力均取勝,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以遼國的實力如果不和大宋開戰,滅掉西夏是遲早的事,但自身也會大傷元氣,因為西夏的軍事實力不弱,頗有戰鬥力。遼國利用了大宋和西夏的矛盾,遼和西夏暗中結盟夾攻北宋,遼國利用頗有軍事實力的西夏消耗大宋,等到宋和西夏兩敗俱傷時它自己可坐收漁翁之利來個一鍋燴。

    遼國盤算的沒錯,但沒想到半路上殺出個野心勃勃、實力雄厚的蒙古,西夏、遼國、大宋先後被一一絞殺,中國首次被少數民族大一統。

  • 7 # 超然視野

    大遼國是擁有三十萬強悍的軍隊,不過這也不是遼國的真實實力,若僅僅按照人口來算,遼國在最鼎盛時期,動員近百萬的軍隊還真不是什麼難事。但遼國不吞併西夏的問題不在遼國的軍隊多寡,而是當時遼國及周邊的態勢決定的!

    在遼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時候,西夏立國是最晚的,西夏建國時遼帝國已經和宋朝打了幾十年的仗了,說起話遼宋那個時候雖然在邊關還有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實際上早就陷入一種相對平衡的態勢!

    而遼宋兩國早期的精英部隊也早就老態龍鍾或膘肥體壯而不適合或沒有鬥志作戰,新的軍隊幾乎沒有經過戰陣,面對剛剛崛起的西夏人,還真是沒有魄力下狠心打,因此當西夏將宋朝的討伐軍隊打的全軍覆沒時,遼國也意識到出兵討伐也有可能兵敗,在女真人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時,就打的數目龐大的遼軍潰不成軍!

    不過遼帝國和宋朝的國家形態不一樣,宋朝是典型的農業國家,雖然有分封,但士兵打仗卻不會有多大的限制,輪到誰誰就必須參軍,損失幾十萬人,照樣可以再武裝幾十萬人出來!

    遼帝國則不同,遼帝國初期的皇帝還是輪莊制度,也就是說他的皇室貴族其實都各自有自己的軍事力量,凝聚起來就是一股厲害的力量,而若內鬥也是分分鐘換皇帝的!並且遼國當時還統治者黑龍江流域和蒙古草原,這裡的女真人和蒙古人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出現,遼帝國必須將很大一部分精銳放在這裡威懾他們!

    因此若重兵攻擊西夏沒有取得戰果,又或是兵敗損失慘重,遼帝國的必然分分鐘就四分五裂,很顯然這個風險太大!

    而且西夏所處的位置在今天的寧夏及周邊,地裡上遠離遼帝國的統治中樞,即使打下來也不見得能夠長期的佔領,相反的會為西邊的小國或者宋朝的做嫁衣!

  • 8 # 津城沐雨

    不是不想,是沒有那個能力。

    党項人從北宋獨立出去後,建立西夏,成為與北宋、遼同時存在的政權,雖然地域狹小,政權統治面積不大,但是党項人勇猛好鬥,戰鬥力強悍,雖然難以正面對抗遼,但也不是不堪一擊的。

    西夏作為半遊牧民族,具備了遊牧民族的戰鬥力,又具有農耕民族堅固城邑,成為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的重要政權力量,即使後來崛起的蒙古人,也經過多次征伐才徹底的消滅了西夏。

    遼曾經也想吞併西夏,派遣大批軍隊多次征伐西夏,雖然在初期獲勝,但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損兵折將,只能作罷。

  • 9 # 匠心普洱只在方寸

    自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以來,西夏國就無時無刻不是宋遼兩國想要吞併和滅亡的物件。

    公元1081年,宋神宗命30萬宋軍五路伐夏,西夏梁太后親自領兵禦敵,五路大軍無功而返;後宋軍修築永樂城,更是被梁太后親率30萬大軍攻破,北宋軍隊傷亡慘重。

    史書記載,北宋損失士兵民夫達60餘萬人,耗費軍費無計。至此,宋神宗滅亡西夏的夢想徹底破滅。而遼國,同樣曾多次進攻西夏,早在1044年,遼興宗就曾親率10萬遼國精銳親征西夏,但是在河曲之戰中被李元昊擊敗。

    後遼國又曾多次西征西夏,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雖遼國有精銳30餘萬,但李元昊時期的西夏,同樣有50餘萬精銳部隊,雖遼國的戰爭潛力遠遠大於西夏,但是想要滅亡西夏,也是十分困難。党項人本就是遊牧民族出生,其善戰程度不輸契丹人,而在宋,遼,金,吐蕃,蒙古等強敵的包圍之下,党項人能夠立國189年,其實力,是不能小看的。

    因此,並不是遼國不想滅西夏,不是北宋不想滅西夏,而是根本沒有那個實力能夠碾壓西夏,也就是說,其實根本就是因為滅不掉。

    大家覺得呢?

  • 10 # 坐古談今

    正如我在回答“如何評價西夏王朝的軍事實力”這一問題的時候所說:西夏勢力雖然不像傳說的那麼厲害,戰鬥力也不是特別強,但足以自保。

    (1)西夏的軍事實力足以自保

    本文繼續延伸為:對宋朝足以使其“故態復萌”——花錢去買太平;對遼國也能做到“使其消化不良”,滅敵一千自損五百。因此,為了對付最主要的敵人宋朝,只能保持西夏臣服即可。西夏適時妥協,遼國失去對西部安全地擔憂。最後,西夏的軍事實力並不弱。盈虧相較,遼國也就不再執著於滅夏。

    (2)遼國“宋朝化”使其戰鬥意志低下

    遼國之所以沒有吞併西夏,主要在於“澶淵之盟”(1005年)後“漢化”很成功,其農業經濟已經佔據很大份額,其精神也已經日漸“宋朝化”(享樂貪腐內鬥、戰鬥力意志開始薄弱)。西夏則建國於1038年,可見,遼國步入中年期後與正處於青壯年的西夏相較,在抵抗精神上遼國就不能與西夏相比。

    (3)遼夏之戰被認為是遼國衰落的原因之一,李元昊一死遼夏便迴歸主旋律

    李元昊1032年掌握大權前,就已經看出宋仁宗時期的宋朝本質:寧花錢買太平苟活於世,也不願振臂一呼做七尺男兒。

    1040年到1042年的宋夏三年之戰的結果就是1043年“宋夏和議”成功。宋朝基本承認西夏國,並再次花錢買太平。

    遼夏之間矛盾卻在加大。遼興宗的姐姐嫁給李元昊之前,元昊的祖父、父親就和遼國存在姻親關係。李元昊嫌公主長得不好又不會討人說話,對其不管不問,就是1035年生病乃至病死都不去探望也不通知遼國,遼興宗得知姐姐病死後極為憤怒。

    “宋夏和議”後,遼國覺得西夏勢力已大、“以下犯上”乃是威脅,因此伐夏。1044年,10萬大兵殺奔西夏,在第一次賀蘭山之戰中,遼國大敗!

    1048年,李元昊被太子寧令哥所殺。1049年,遼興宗發兵復仇。此戰,權臣沒藏訛龐被打敗;造成李元昊父子仇殺的沒藏太后被抓,最終被贖回。

    遼夏關係和好的關鍵就是桀驁不馴的李元昊被殺,西夏此後重回“倚遼攻宋”的戰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00元左右的耳放和耳機,有什麼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