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崑崙還東國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像,因為8000年前青藏高原已經隆起跟現在差不多的高度了,而青藏高原恰恰是導致黃土高原氣候從溼潤向半乾旱變化的重要因素。下圖為2018年全國降水分佈,江南降水在1200毫米以上,黃土高原200-600毫米之間。但是8000年前的黃土高原也不像今天的黃土高原。

    根據西安6000年前半坡原始社會村落遺址特徵推斷,這個村落居民以採集,狩獵為生,所在位置河流水量充沛,岸上有森林,有許多野獸出沒,說明當時降水和生存環境都現在好。

    另外根據研究,公元前3000年-2200年,黃土高原中部的黃土塬上的植被是疏林、灌叢草原,山地和河谷則多茂盛的森林。黃土高原在人類破環以前,天然植被在隴西以典型草原為主,陝北以森林草原為主,關中以森林草原及森林為主。而人類能夠大規模開發黃土高原要到2800年以前,因為那時人類開始進入了鐵器時代,農業工具得到巨大提升,意味著破壞黃土高原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以上種種跡象說明,黃土高原在8000前也不像今天的黃土高原,那時黃土高原植被儲存完好,降水相對豐富,黃河也不是叫黃河,而但以“河”出現。只不過隨著人類的開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加上氣候向大陸性半乾旱地區轉變,終於在唐代(這個有爭議,有說在漢代)把“河”染黃變為黃河。

  • 2 # 砸中愚人的蘋果

    八千年前和現在的江南不像,要像江南一樣得是在古近紀,距離今天6600~2300萬年前大江滾滾向西流。

    今天,中國西北的乾旱區與北半球西風帶的位置大致吻合,恰是“大漠西風飛翠羽”。該區基本超出了季風影響的範圍,一些學者故將其稱作“西風區”。但由於西風環流在西歐沿海登陸後,一路向東長途跋涉,從大西洋攜帶的水汽漸漸殆盡,能為中亞提供的水汽就變的很有限了。

    所以8000年前,黃土高原也不會像江南一樣。

    假設地球是沒有海陸分佈和地形差異的行星, 地球大氣會在太陽輻射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 在南北兩半球分別形成“三圈環流”(從低緯到高緯分別為哈德萊(Hadley)環流圈、費雷爾(Ferrel)環流圈和極地環流圈), 亦稱“中緯度環流圈”。

    由於赤道地區接受太陽輻射量最多, 空氣受熱上升, 地面氣壓降低而形成“赤道低壓帶”. 受熱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向高緯方向流去, 並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方向逐漸偏轉, 至副熱帶高空堆積下沉, 形成“副熱帶高壓帶”。

    副熱帶高壓的空氣在地面向高緯、低緯方向輻散, 流向低緯的一支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 形成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南半球的“東南信風”, 與前述的高空氣流構成“哈德萊環流圈”. 東北信風與東南信風匯聚之處則為“熱帶輻合帶(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 亦俗稱“氣候赤道”. 從副熱帶高壓流向高緯的一支氣流則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逐步偏東, 形成“盛行西風帶”, 簡稱“西風帶”, 與前述的高空氣流構成“費雷爾環流圈”, 亦稱“中緯度環流圈”。

    我們知道, 南北半球低緯度地區接收的太陽輻射量呈季節反相位關係, “氣候赤道-ITCZ”與地理赤道並不吻合, 而是隨季節在南北半球的低緯地區擺動. 在北半球夏半年位於北半球, 此時, 南半球的信風會深入到北半球的低緯地區, 並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發生東偏, 與該地區冬半年的東北信風構成季節交替的反向風. 這種大範圍內盛行風向隨季節的變換即為季風現象。

    從這個意義上講, 即便地球上沒有海陸分佈, 在低緯地區也會有季風, 其盛行的季節反向風源於ITCZ季節擺動背景下的兩半球信風. 這種受ITCZ擺動強烈影響的季風常被稱為“熱帶季風”(Wang和Ding, 2008),隻影響ITCZ以裡的低緯地區, 實際上可看作“行星風系型季風”. 南北美洲、南北非洲和澳洲的季風均與ITCZ擺動密切相關(程度上存在差異), 因而具明顯的“行星風系型季風”的特點. 由於這種季風形成的條件(有太陽、地球為圓形、有歲差並自轉、有大氣)相對簡單, 不難看出, 熱帶季風的起源可追溯到非常久遠的地球歷史。

    上述環流格局亦可在海陸分佈、地形和全球其他大尺度邊界條件(如冰蓋)的作用下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 例如, 由於今天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大得多, 導致海陸熱力差異等的不同, ITCZ在北半球夏季可深入到24°N左右. 在全球高溫的背景下(如始新世大暖期(Zachos等, 2001)等), ITCZ會深入到北半球更高的緯度. 正因為如此, 如果發現新生代某個時期在24°N以南(甚至緯度更高的地區)有季風存在的證據, 是不足為奇的。

    由於高壓以乾燥的下沉氣流為主, 其控制的陸地一定是偏乾旱的, 儘管乾旱的程度亦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正因如此, 除亞洲地區外, 南北兩半球的副熱帶地區均有乾旱區分佈, 包括北半球的撒哈拉沙漠、南半球的奈米布沙漠和澳洲大沙漠. 南北美洲的副熱帶地區也相當乾旱, 但除副高的作用外, 安第斯山和落基山的“雨影效應”也對美洲的乾旱起了明顯的作用。

    我們目光回到東亞,就會發現這裡的季風與荒漠與眾不同, 突出地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 按照行星風系的全球性規律, 與撒哈拉同緯度的中國江南理應是副熱帶高壓控制的乾旱地區,實際上則為降水充沛、桂花遍地的溼潤地區, 意味著副熱帶高壓在東亞地區“消極怠工”。

    第二, 華夏的西北大漠與中亞乾旱區連為一體,分佈的緯度比撒哈拉等副熱帶荒漠要高得多, 而且不受副熱帶高壓的直接影響, 我們稱其為“內陸型荒漠”。 也就是說, 亞洲中部的荒漠和撒哈拉等副熱帶荒漠在成因上具本質差異。

    第三, 由於ITCZ的季節擺動, 赤道兩側均可視為季風區(作為整體亦稱“全球季風— global monsoon”。但其他季風均受ITCZ季節擺動的強烈控制, 主要影響ITCZ與赤道之間的低緯地區, 具明顯“行星風系型季風”的特點. 只有東亞季風長驅直入, 不僅影響低緯地區, 而且可影響到40°N以北, 大幅度超越了ITCZ的擺動區間,影響範圍到達了北半球西風帶的位置。

    本應乾旱的中國江南地區成為溼潤區, 且季風從南部海洋出發, 能夠衝破副熱帶高壓的“壁壘”而直達西風帶所在的緯度, 無疑說明東亞季風是全球最強的季風. 但如果把兩支反向信風的輻合(Convergence)做為標誌, 則東亞季風區似乎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ITCZ。

    今天, 中國西北的乾旱區與北半球西風帶的位置大致吻合, 恰是“大漠西風飛翠羽”. 該區基本超出了季風影響的範圍, 一些學者故將其稱作“西風區”. 但由於西風環流在西歐沿海登陸後, 一路向東長途跋涉,從大西洋攜帶的水汽漸漸殆盡, 能為中亞提供的水汽就變得很有限. 從這個意義上講, 更典型的“西風氣候”是西歐的大西洋型氣候, 將其與中國西北對比研究, 無疑有助於理解西風帶對中國環境的作用。

  • 3 # 地理那些事

    我們都知道,一般而言有怎樣的氣候型別就有著對應的自然景觀。而要搞清楚八千年前黃土高原的氣候是不是像現在的江南一樣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黃土高原和江南的地理位置。

    黃土高原是中國的四大高原之一,它地處中國中部偏北部,經緯度跨度為東經100°~114°、北緯33°~41°,區域總面積約為64萬平方千米,是中國境內面積僅次於青藏高原的第二大高原。

    從黃土高原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一方面是深居中國內陸腹地,離海洋較遠,受海洋的影響較弱,大陸性氣候明顯,二是受東部的太行山和南部秦巴山區等地形的阻擋,三是位於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區域性甚至達2000米,因此在地形地勢等的阻擋下,受太平洋水汽的影響較弱,年降雨量約為400mm~800mm,屬於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以小麥等旱地作物為主。

    按照天氣預報裡所表述的廣義的江南是指長江中下游以南、五嶺以北的區域來分析,這一地區位於中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包括了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東南沿海丘陵等主要的地形區域,由於距離海洋較近且平均海拔在200~500米,這一區域季風氣候顯著,降雨豐富,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200mm~1500mm,因此形成河網密佈、溝渠縱橫的魚米之鄉。

    從氣候型別來分析,黃土高原與江南地區之間的氣候型別是存在很大的地域差異的,因而造就了一個是“旱”一個是“溼”的截然不同的環境,由於大氣候的決定性影響,因此即使是八千年前黃土高原也不可能有江南一樣的氣候。

    但是,在歷史上黃土高原並非像現在的溝壑縱橫、支離破碎的自然景觀,而是地勢相對平坦、植被覆蓋很高的高原,水土流失也相對比較低的,由於大肆的毀林開荒和過度放牧,甚至還有歷史上建造宮殿(如阿房宮等)以及戰亂等導致地表植被破壞嚴重,在人為破壞和外力的侵蝕作用下,使得黃土高原這片廣袤的土地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生態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水土流失極為嚴重,直到今天每年沖刷到黃河的泥沙就高達16億噸,佔黃河沙量的90%左右。

    不過,隨著對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治理,特別是退耕還林、平整土地、打壩建庫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黃土高原黃沙漫天的面貌逐步得以改善,正日益發揮著巨大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 4 # qwertyuuytreewwertt

    小時候我在農村長大,旁邊的山上發現了大量的,一種骨頭被稱為龍骨。農民搶著挖掘,我父母也挖了些碎片,是一種好藥材,根據骨頭架構測算,至少是個長5到6米的生物,上百個。象海洋生物?又象陸地的鱷魚類?估計黃土高坡以前是湖泊,大洋…!後來逐漸變高的…!要不這麼甘旱地方那來的海洋生物?

  • 5 # 聶敏104888541

    中國缺水僅僅只是缺的生活生產用的淡水!事在人為~荷蘭巴掌大小國築堤擴充套件1/3國土,中國可以築堤找淡水。

    從上海吳淞口東口築堤塞住長江,崇明島圍堰到青島,挖通膠萊河,把長江淮河水灌入渤海,再塞住渤海海峽使之成為吞吐湖泊,五年內,渤海海水就完全能淡化到飲用水標準。

    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遼河,加上眾多小河流,中國每年可以爭取1.4萬億立方米淡水,相當於渤海總蓄水量。

    第二步,中國有強大的製造業!廣闊的大西北有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從山海關建泵站,燕山海拔2400米,修建運河或管道通往南疆。塔里木盆地底部羅卜泊海拔780米,自然豁口海拔1350米,吐魯番盆地底部_154米,自然豁口海拔900米,把南疆灌成淡水湖。

    吐魯番盆地8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900米,可蓄70萬億立方米淡水。塔里木盆地33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00米,可蓄100萬億立方米淡水。

    兩大湖盆水面超過40萬平方公里,南疆旺盛的蒸發量加上強盛的西風,其氣候效應將排過裡海。杭愛山脈以南,大興安嶺~太行山以西,崑崙山~秦嶺以北,將近300萬平方公里廣闊的大華北地區,年降雨量都將增加到400毫米以上。海拔低於2000米的平坦戈壁和緩坡丘陵,年降雨量400毫米的地區完全可以改造成半溼潤的華北平原,可農耕亦可農牧相兼。海拔3500米以下不宜農耕的地方完全可以改造成森林。再造“地球之肺”。

    崑崙山祁連山降雨量增加後,青藏高原冰川將很快恢復。柴達木盆地24萬平方公里,底部海拔2650米,自然豁口海拔3100米,容積100萬億立方米,幾乎可以無限儲存冰雪融水。

    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魯番~哈密盆地連碧數千裡。加上調水北疆儘量擴大瑪瑙斯湖,遠景水面超過8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再造地球之腎,其氣候效應將超過日本海。

    大西北大華北資源豐富,獲得足夠的淡水後,中國的工農業生產將極大改善。工農業生產需要所致,中國的人口密度結構也相應演變,將不再受困於“水”!中國將不再缺水!

  • 6 # 韭菜國韭韭六的韭菜

    8000年前造山運動已經完成很久了,所以氣候上不會有太大區別。區別在於植被覆蓋上,8000年前植被覆蓋率高,結果就是夏天可能更涼爽,冬天可能更溫潤。但仍然是溫帶範圍之內的區別,不可能像今天的江南。

  • 7 # 煙雨濛濛410

    幾千年前黃土高原和現在的東北興安嶺差不多 智人的出現活動加速脆弱生態的惡化 比如整個北方黃河流域 一千年前的華北平原還是江南氣候 大運河直達洛陽都 而現在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田雅閣和豐田凱美瑞混動最頂配相比,哪一個更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