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南佰之特醫療科技有

    二次大戰後期,納粹德國的V-2火箭飛越英倫海峽轟炸倫敦,雖然V-2對英國的實質損害不大,但是不像V-1導彈可攔截因此對英國的社會人心造成莫大影響。

    大戰一結束,美蘇雙方都急著要掌握德國的火箭技術,但是按照雅爾塔密約,V-2火箭生產工廠的主要所在地佩內明德劃給了蘇聯託管,美國心有不甘,在美國政府的支援下,美軍組成了一個突擊隊下令緊急展開一項代號“迴紋針”的任務。在1945年5月22日到5月31日的10天之內,美軍挺進巴伐利亞區並佔領當地,動用了300節火車車廂和13艘輪船,把近百枚的V-2火箭以及相關的一切裝置和半成品搶運一空,蘇軍在6月1日抵達的時候,只看到一座座空蕩蕩的工廠。

    1945年3月29日,在黑森州的布羅姆斯基爾興火車站,美華人獲得了10枚完整的V2火箭以及移動發射平臺、推進劑和操作說明。這些V2火箭於3天后被運往安特衛普的港口,之後運至美國,成為了美國火箭科技的基礎。

    1945年5月2日,馮·布勞恩向美軍投降,並和其他的同行的科學家一起被送往美國(迴紋針行動)。

    美國雖然獲得了許多V-2的半成品和製造裝置,但最可貴的是美國情報單位成功地說服了包括德國軍方火箭計劃負責人瓦爾特·多恩伯格中將及開發團隊核心馮·布勞恩博士與相關的126位研究團隊成員前往美國,並分別安置在德州的福特布里斯的火箭研究小組以及新墨西哥新建的白沙導彈靶場。1945年9月,馮·布勞恩抵達美國,時年33歲,自此以後美國的火箭工業和太空發展就扶搖直上。除了軍事用途,V-2火箭在研究高層大氣和電離層,以及對地球表面拍照等科學課題上也非常有用。

    1945年10月,英華人讓來自當時德國的發射場的戰俘在庫克斯港附近發射了多枚V2火箭,以便向盟軍佔領軍的代表展示發射的過程(逆火行動)。在這一行動中,發射的過程被以秘密的影像資料的形式記錄下來,這一影像現在還可以在佩內明德的博物館看到。

    在北豪森的集中營,大約100枚V2火箭和相關的零件在蘇軍佔領前被美軍運走,並運往美國本土。這些收穫成為了美國宇航發展的基石。其中一枚火箭可以在華盛頓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見到,另一枚因為電影拍攝工作的原因,在20世紀50年代被重新運往德國,現展出於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1945年夏天開始的對重要火箭工程師的爭奪,在代號為陰天(Overcast)的行動下進行。

    運往美國的V2火箭在1948年3月於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試驗場得以測試。這裡測試的修改後的火箭,在V2上安裝了一枚飛彈作為第二級,被稱為Bumper。這種修改後的火箭在1950年於卡納維拉爾角首次得以測試。

    在亞拉巴馬州的亨茨維爾,在紅石實驗場成立了第一個火箭研發中心。在這裡德國的科學家一共發射了67枚V2火箭。它們成為了後來的紅石導彈和其他很多類似的導彈甚至是土星五號的基石。

    1946年,美國海軍實驗室發射了一枚V-2火箭,射到數百公里的高空,用來觀測來自太陽的紫外線,這也是V-2火箭第一次應用在太空研究,從此開啟了太空科學的新頁。此外V-2火箭亦用來當作載人飛行試驗載具,並搭載過猴子一類的小動物升空。

    同時,蘇聯也在1945年夏天,於蘇佔區抓捕了一大批德國的科學家,並於1946年將他們和他們的家庭成員以及剩餘的工程和製造設施運往蘇聯本土,以便進行火箭的開發。蘇聯的R-1導彈就是直接的V2火箭的複製,於1947年在卡普斯京亞爾靶場發射。V2火箭也成為了蘇聯宇航科技和導彈武器的基石。

    在桑迪行動(Operation Sandy)中,一枚V2火箭於1947年9月6日在中途島號航空母艦上發射,成為第一枚艦載導彈。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中途島號正試射從德軍手中俘虜的V-2火箭

  • 2 # hsl810

    因為蘇聯人努力啊(笑)

    畢竟德國諾德豪森是劃分在蘇聯佔領區裡,美帝把人和部分裝置材料搶走了,蘇聯依然能從工廠中獲取不少技術。而且德國專家和技術工人並不是被美國一網打盡。沒記錯的話羅森普倫特就留在德國為蘇聯人服務了。

    更關鍵的是在戰後蘇聯比較重視火箭的發展,而美帝由於空軍優勢在較長時間對導彈不怎麼上心,結果就是空有馮·布勞恩這種檔次的科學家卻……

  • 3 # 狼煙火燎

    二戰初期,希特勒就曾經叫囂已經掌握了某種“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獨一無二的強大武器”,這武器將使得對手不堪一擊,這種武器就是V系列火箭——V-1、V-2導彈,其中V1是飛航式導彈,V2則是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的鼻祖了,美國在二戰後先下手為強,搶奪了大量的V2導彈的資源,留給蘇聯一個殘破的零部件碎片,不過蘇聯人卻透過自己的手段同樣將V2導彈搞了出來。因此,西方媒體曾編出一個流傳很廣的冷戰笑話:當美蘇導彈在空中相會時,它們都能夠用同樣的母語——德語互致問候。那麼蘇聯到底透過怎樣的手段成功復原V2導彈的呢?下面我們具體說說

    V2二戰時大量的被使用,德國向英國、比利時發射了4300多枚,雖然準頭就那麼樣,給盟軍造成的損失很有限。但各國都不是傻子,很快就意識到這種導彈一旦得到完善,未來潛力無窮。美國是最先行動的國家,在德國用V2導彈襲擊倫敦後,美國就開始組建了一個特別行動小組,前往諾德豪森地區進行各種調查。特別任務小組所做的一切都將是極度保密的,因為在這之前,美英蘇三國剛剛達成了協議,決定把德國分成四個部分分別佔領,很不幸諾德豪森地區是蘇佔區!

    美國的特別行動小組無疑是成功的,他們成功調查到了大量的資訊,比如正在生產的100多枚V2導彈,甚至透過特殊受手段瞭解到了德國黨衛軍將V2導彈的圖紙搬進了一個廢棄的礦洞裡,並炸到了唯一出口,以及後來的V-2導彈的設計負責人馮.布勞恩帶著帶著火箭設計專家們對美國投降應該也有這個特別行動小組的功勞。一切調查完畢後,美軍按照預謀的搶先攻佔了原來約定由蘇軍去佔領的諾德豪森地區,並早已準備好了運輸大隊進行拆遷搬運工作。這其中就包括埋藏在礦洞的V2導彈的圖紙資料,100多枚V2導彈,以及大量重要的零部件,儀器裝置等等,並順便帶走了德國火箭工廠的四百多名技術專家。當然美軍獲得可遠不止V2導彈,還有很多其他德國黑科技,比如卡爾臼炮、鼠式坦克等等,

    有些搬不走的,為了防止落入即將到來的蘇聯人手裡,美華人又銷燬了很多納粹最先進的武器,古斯塔夫巨炮就是這樣徹底消失了

    這個工作相當龐大,但是美國也是準備充分,他們調來了幾百輛大型卡車,並修復了鐵路,一共裝載了340節火車車廂,這之間當然也有一些小插曲,比如這麼大的動靜蘇聯怎麼會發現不了呢?蘇聯炸燬了諾德豪森去往西戰區僅存的一座橋樑,然後這個特別行動小組有“偽造”了艾森豪威爾將軍簽署的,授權他們緊急情況下可以調動部隊的授權書,然後用這張“威力巨大”的授權書調動了美軍第1186工程連修復橋樑等等(其實根本就不是偽造,完全就是有預謀的,恐怕修復的也不止一個工程連吧!),然後美國把能運走的都搜刮了一遍打包帶走了,留下的是亂七八糟的試驗檯、控制檯、操縱裝置,機床和其他裝置,以及散落的的尾翼、燃料室等火箭零部件。

    時隔兩三個月,蘇軍才按照雅爾塔協議從美軍手中接管此地區,但是接手的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被美國帶走了,很多帶不走的也被破壞了,這令蘇蘇惋惜不已!面對人去樓空的廠房,蘇聯專家組欲哭無淚。但是朱可夫元帥可是一個能人啊,面對這個美國破壞了爛攤子,他想出了實施“麵包換人”的計劃。

    朱可夫簽署命令,允許蘇佔區單方面開放邊界,開動所有宣傳機器向德國全境呼籲,只要參與過導彈工作的德華人肯過來合作,蘇佔區能提供充足口糧和優越的工作崗位,把觸手伸到了美國佔領區去了,比如蘇聯在美蘇佔領區邊界檢查站上,直接掛出標語:“來吧,這裡有生存的希望。”並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這一招很好用,部分沒有跟著美國跑的德國科學家陸續彙集到蘇佔區,比如赫爾穆特·格羅特魯普是其中最有價值的“收穫”,此人在佩內明德火箭中心專門負責制導控制系統的研究工作。

    蘇聯透過這樣的手段同樣獲得了大量的德國專家,蘇聯也直接在德國佔領區就地組建諾德豪森研究所,負責恢復V-2導彈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的生產。蘇聯人能夠拿到的主要是一些零部件和一些殘碎的圖紙,因此前期的V2修復工作基本都是德國專家回憶整理,並慢慢的恢復出了全套V-2導彈生產組裝流程。而蘇聯專家們就像學生一樣拿著本子在邊上密密麻麻的記錄,比如格羅特魯普每天的工作據說就是叼著菸斗,對著掛在牆壁上的幾張導彈結構圖比比劃劃,時不時地用德語說出一些關鍵詞彙,旁邊的蘇聯專家就像學生一樣記錄筆記。很快,格羅特魯普等人就整理出了V-2導彈技術手冊和生產規範綱要。

    到1946年 10 月,蘇聯人在德國的火箭生產工作進入收尾階段。所有在德國組裝、生產的火箭、儀器和裝置等全部被運回蘇聯。在德國專家參與下,1947 年 10 月 16 日至 11月 13 日在卡普斯京亞爾發射場進行了 V-2 火箭的飛行試驗。透過分析這次試驗結果,蘇聯專家證實:對V-2 火箭技術檔案的復原,以及對火箭本身的復原、加工和組裝都是正確的。

    美蘇都是透過德國V2導彈建立了自己的導彈和火箭研究團隊,但是蘇聯更為艱難,完全是在一個爛攤子上覆製出來的。但是事務有他的兩面性,這一段艱難的復原工作反而培養了一大批專家,以至於在之後的很多項航天活動中甚至走在了美國的前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曼源致命口誤!特步簽約會,說林書豪穿了一身安踏!惹怒網友扒出黑歷史,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