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嘎嘎嘎5655
-
2 # 蔓莓愛游泳
生物入侵現在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裡面涉及到的很多概念,包括外來物種。外來物種從科學上講是指一個生態系統,如果原來不屬於這個生態系統,它是被引入進來就叫做外來生物。這裡面有一個外來入侵物種,所謂入侵就是特指那些有害的,就是有益的物種我們需要它,不叫入侵。因為入侵,侵略都不是有好處的,對人類健康、農業、生物多樣性有害的物種叫做入侵物種。入侵物種從原產地的擴散,傳播,以致導致新的生態系統裡的危害整個爆發的過程叫做生物入侵。現在有幾個數字,農業部調查的主要外來有害生物對農業的影響,這個數字是每年造成的損失有500多億這樣的數字。國家環保總局現在的環保部也做過評估,每年外來有害生物造成的損失大概是1000多個億人民幣,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1%以上,這跟其他國家的情況差不多。像美國也是,外來生物造成的損失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以上,是受害最重的國家之一。方法很多,首先從源頭上考慮,因為傳入的途徑主要是人為方式。國家各部委,比如說海關,國家質檢總局他們就管這一塊,防治外來生物透過人為方式帶入國內。這一塊有國內的檢疫,主要是國家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做這一塊。國門有一道防線,國內有一道防線。 一旦發生有害生物,各個地方都有保護部門進行檢疫,他們都要管轄這些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有這樣一套體系。從自然保護的角度也好,是我們的環保部做這一塊,從保護區,各地生態的需要,他們有什麼樣的規定。有什麼東西要引進來,有什麼東西要進行評估,將來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都做了一些這樣的準備。
-
3 # 梁山寶樹堂xys
外來生物不是所有的都有害。
外來生物分類為:遷移、入侵、引入等。可根據不同的外來方式進行分類,當然作用也就不一樣了。
例如:澳洲放牧業是很發達的,由於過度放牧,引起的牧場糞便堆積,這一度引發了大的災難。澳洲引進中國生物羌螂(推屎爬),在羌螂的幫助下奧大利亞解決了這個不是災難的災難。這個倒不一定!主要看外來物種會不會影響現有物種的生存!如果存在競爭,導致原有物種生長繁殖受抑制或者死亡,則可以說這個外來物種是有害物種! 有意無意地,在過去的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不斷地將物種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事實上,許多我們司空見慣的,被認為是自然一部分的物種,卻是外來物種。比如說蜜蜂吧,幾乎三分之一的美聯邦州政府將它列為他們的本土昆蟲,然而蜜蜂卻是在17世紀由歐洲傳入北美大陸的。 博物學家早就意識到了這種物種全球化程序,但是對外來物種的廣泛研究卻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早期才展開。在過去的歲月裡,關於外來物種,生物學家的觀點變得簡單而明確:所有的外來物種都是有害的。它們被當作侵入者、外星人、外來異族,甚至是被當作了“生物汙染”。一種普遍的觀點是,外來物種是構成對本地物種滅絕的最大威脅之一,僅次於對生物棲息地的破壞。 毫無疑問,一些外來物種帶來了巨大破壞。例如,在二十世紀中期被引入關島的棕色樹蛇,導致了島上絕大部分原生鳥類的滅絕。其他的許多棲息在島嶼和湖泊中的物種,也因為食肉類物種的入侵而瀕臨滅絕。全球每年由外來物種帶來的,在農業、林木、漁業和航運方面的損失,估計超過了1000億美元。許多最令人關注的人類疾病是由於病毒的跨界入侵而引起的,比如說SARS、西尼羅病毒、埃博拉病毒、H1N1流感病毒和HIV病毒。 然而,你可能感到奇怪,只有那麼一小部分的外來物種是有害的。相對來說,大多數外來物種都是良性的;一些物種,比如蜜蜂,甚至還對人類很有益處。 儘管如此,許多人堅持這樣的觀點,認為外來物種都是有害的。很多人從本質上認為本地物種比外來物種更有益。許多土地管理和生態學家也持有這樣的觀點。 如果大多數外來物種並不是有害的,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接受這樣的本土主義泛論呢?我認為可以作這樣的兩種解釋。第一,在過去的三十年裡,生物學家們關於外來物種的論斷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第二,是一些我們作為人類所共享的基因素使然。 一些人類學家說欲將萬物歸類的渴望似乎是人類的本性,因為我們渴求一種秩序感。同樣的,最新研究表明,人類天生地喜歡劃定一種集體的界線,並將外在世界視為一種威脅。我們不放過任何機會,劃清本地疆域、本地種族、本地宗教和本地團隊,而將除此一切的事物視作敵人。這種對身份的辨別延伸到了自然界。大多數鎮、州和省將一種動物或植物物種作他們自己所特有的, 並冠之以國鳥、洲花的稱號。鑑於這種根深蒂固的傾向,就不會感到奇怪,為什麼人們,包括生態學家會對本地物種情有獨鍾。 我們要與時俱進。科學定律的開端往往只是源於一些樸實而簡單的想法。然而隨著學科領域的進一步成熟發展,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學科研究領域的複雜性,他們需要找到一些更加細緻入微的切入點。這些就是入侵生物學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 哲學家、社會學家,以及一些入侵生物學家質疑那些所選擇的,用來描述外來生物的語言。並認為對他們的結論有時更多的是偏見而不是真正的科學。另一些人則批評那些不科學的,對於本地物種所持有的特殊偏好。他們認為外來物種並不代表一種單獨的類別,不論從進化層面、生物地理方面還是生態環境層面來說。其他人則指出,那些認為外來物種對當地物種威脅僅次於棲息地破壞的論調,是存在缺陷與不足的。事實上,除了島嶼與湖泊等特殊環境外,只有極個別的例子表明外來物種會引起本地物種的滅絕。 儘管有了這樣令人信服的事實,許多入侵生物學專家依舊很難拋棄本地物種主義觀念。如果觀念中摻雜著過多誇大的成分,它們將招致原本出於好意卻及其錯誤的決定,比如將稀缺資源花費在那些無關緊要的工程上。一切由外來物種引起的破壞將會有據可查。我們沒有必要來加深固有的觀念。 不管我們喜歡與否,世界生物多樣性正在實現全球化。我們可以稱他們為外星人、外來物種或者是生物汙染,但事實是,它們已然成為了我們的新鄰居。抵制變革對於人類來說是很正常的,特別是當變革來得迅速而深刻,如同文化與生物的全球化一樣。在某些情況下,經濟實體、社會和生態遭到了破壞。當危害很嚴重的時候,社會需要調動人力、財政資源,作出迅速且有效的迴應。 但是資源終究是有限的。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分清楚單純的變化與危害,這樣我們才能實現有限人力與財力資源的高效配置。作為科學家,應該確保我們的指導思想是易懂的、有趣和有意義的,而不是與科學相悖。只要破壞是真實存在的,一切籠統的概括、誇大、煽動性語言的使用或者是資料的歪曲,以此來引起公眾的關注,這些對於我們都是沒有必要的。
隨著各國衛生檢疫和動植物檢疫制度的完善,由外來生物入侵的引發有害事件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包括旅行者攜帶生物入境都是不允許的,在引進外來生物時都有專門的檢疫場所進行一定時間的檢疫隔離,以觀察是否對人類和本土物種有害。因此人們有理由可以更放心。
-
4 # 刁博
提到外來物種,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鱷龜、小龍蝦、水葫蘆等等。這些外來物種被隨意放到野外後,如若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嚴重危害當地的生態。外來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在國內外都有慘痛的教訓,澳洲的兔子氾濫、美國的亞洲鯉魚氾濫、中國的水葫蘆是比較典型的。
澳洲原本沒有兔子,1859年一位英格蘭農場主將24只兔子帶到澳洲並放養在他的領地上,就此拉開了持續100多年的人兔大戰序幕。澳洲的牧場上青草豐盛,同時幾乎找不到天敵的蹤影,並且土地非常適合兔子打洞。兔子們就在這片天堂裡肆意繁衍起來,在上個世紀20年代澳洲的兔子數量估計就超過了100億隻。兔子的泛濫使得澳洲的農牧業遭受重創,澳洲特有的很多珍稀野生動物也因此滅絕或瀕臨滅絕。人們想了各種方法,和兔子的大戰也持續了100多年,可由於兔子的繁殖能力實在是太強,兔子的泛濫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其實外來物種並不一定都會對當地的生態產生破壞,也有很多外來物種保護了當地的生態,或者為當地居民直接帶來經濟上的利益。這要看如何定義外來物種,如果“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那麼外來的物種很容易破壞當地的生態。如果是廣義上的外來,當地本來沒有,被有意或無意帶來的物種,有很多可以造福人類。
比如蘋果並非原產於中國,玉米也並非原產於中國,從廣義上看它們也是外來物種。種植糧食、經濟作物雖然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土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但一般不會有人將此列為外來物種入侵。
澳洲為了解決兔子氾濫問題,曾引進狐狸去吃兔子,引進後發現狐狸更愛吃行動緩慢的有袋類動物,這項計劃以失敗告終。不過澳洲對另一物種的引進算是比較成功,那就是屎殼郎。
澳洲牧場上有各種牲畜留下的大量糞便,糞便的堆積會汙染水源、增加蚊蠅數量、釋放一氧化二氮等溫室氣體。澳洲當地的屎殼郎對牧場上的牛糞(哦,澳洲的牛也是從歐洲過去的外來物種)並不感冒,於是澳洲引進了喜歡牛糞的屎殼郎。屎殼郎被引進後,澳洲牧場上的環境有了有效的改善。看到屎殼郎在澳洲做出的貢獻,紐西蘭也在其後引進了一批屎殼郎改善其環境。
回覆列表
第一點如果外來物種皆有害,顯然你會少了很多口福。人類活動極大地影響了物種的遷徙,也促進了很多物種的遷徙。有很多成功地引進地物種豐富了人們的餐桌。但是對一個環境來說新物種是存在著諸多未知因素,就這一點來說引入物種必須慎之又慎是沒錯的。第二點遷徙的動物很多,這種有遷徙習性的動物對很多地方來說也可以算是臨時的外來物種,顯然對於這個生物系統它們是無害的。而由於環境變化物種的遷徙也是生物進化的原因。就外來物種來說在缺少天敵的以及其他原因導致過度繁殖或者其他破壞因素對原有的生物系統造成了破壞的情況下才是物種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