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逍遙1906

    劉備被稱仁義君子是在赤壁之戰前,那時候的劉備是千人稱仁,萬人稱義,怎麼落魄都有人追隨。從赤壁之戰後,劉備豪取南四郡,巧奪南郡公安後就再沒有了仁義君子的說法了,而奪西川后劉備集團開始出現了降逃官員。劉備自稱漢中王后。劉備集團接連出現大規模的叛反降逃!

  • 2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引言:劉備不管在《三國演義》還是在正史《三國志》的記載,都是個非常仁義和仁慈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每個人讀三國演義的時候,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這也無可厚非。摒除個人的主觀因素,看看正史裡記載的真實的劉備。

    劉備的在荊州的仁義之名世人盡知

    01.在劉表病重之時,欲把荊州託付,劉備以不忍相奪所拒絕。裴松之表示劉表之言不可信,確實劉表一直鍾愛幼子劉琮,還有長子劉琦尚在,斷然不會把荊州基業託付給劉備。劉表是試探劉備的,但劉備表現得很從容,不管是劉表還是其他人包括諸葛亮勸說劉備接管荊州,劉備都是以不忍奪宗親劉表的基業為由拒絕了所有人。

    魏書》曰: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

    02.劉備在當時寄居於荊州,拿下荊州,就有和曹操爭奪天下的資本,但劉備並沒有,在得知劉琮劉琮降曹,也沒有過多的言語去指責,而是自己路過劉表的墓碑之時,淚牛滿面而去。

    03.在劉琮投降後,劉備在當陽遭到曹操的追擊,荊州的百姓和官員主動跟隨劉備去江陵,行軍緩慢,有人建議劉備輕騎去往江陵,劉備不忍拋棄這些主動跟隨的百姓,要與大家共存亡。

    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劉備的仁義不代表是庸碌無能

    劉璋與劉備各有所需,劉璋請劉備入蜀抵擋張魯,劉備也想圖謀益州。前期兩人和睦,後來因為樂進與關羽在青泥對峙,曹操征討孫權,劉備要回軍相救,劉璋給劉備的兵力只有四千,糧餉皆減半。因張松勾結劉備之事被洩密,劉璋與劉備關係破裂,劉璋派兵不放劉備回關,劉備生氣開始攻打劉璋,直至劉璋投降。

    從這裡就有分歧了,劉備是在欺凌劉璋,這一點我的看法是贊同的。我想說的是劉璋也是無能,佔據西川之地,兵精糧足,卻輸給了劉備。就算劉備不取益州,曹操接收完漢中後,也必定會去取西川。說劉備欺凌劉璋,不如說劉璋欺負劉備,劉璋很是無能昏庸,不能守其土,無恩德施於百姓,早晚必亡。

    01.劉備入川之時,並沒有急於拿下劉璋去吞併益州,而是循序漸進,先樹恩德,收買人心,再慢慢圖謀益州。益州在劉璋的手裡,只能等待滅亡,但在劉備手裡,卻可以起死回生。這一點上劉備的仁義體現得淋漓盡致。

    02.劉備不是心狠手辣之輩,如果是,或許在與劉璋第一次在涪城見面之時,就會殺了劉璋,而不是等待了數年,慢慢的再找尋時機。

    03.劉備也不是庸碌之輩,面對益州,劉備不得不取,不取劉備很難再有立足之地,更別去想北伐曹魏,恢復漢室。

  • 3 # 北斗真人

    歷史從來都是人類發展的思想價值觀的歷史。

    《三國演義》在老百姓心中已經替代了真正的歷史,陳壽的《三國志》也不能代表是史實,歷史的真相永遠不會全面。

    劉備的過往,就如一首充滿幻想色彩的輕音樂,讓我們回味,仁義道德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該由劉備來承載。為什麼?原因有三。

    1,以徳服人。

    不管是哪本書,正史、野史都好,寫劉備都公認一點:仁義。這是很了不起的,劉備先後依附袁紹、陶謙、呂布、曹操、劉表、孫權等等,沒有一人說他不仁義,可見他對得起這個稱呼。

    古語,徳佩其位。陶謙有自知之明,讓位於劉備,高明也。劉璋,才華不足以立於三國時代,劉備不取代,其他人也會取代,歷史必然。此外,益州甚至天下皆有才有能者得之,正如陳勝武廣所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歷史前進的方向就是徳義文明發展的方向,劉備得到了這個封印。

    2,布衣出身。

    劉備是布衣出身,織竹籮竹筐賣的小農戶,今天算半個手藝人,搞不好能申請個竹製品工藝物質文化傳承人的頭銜。

    老百姓與劉備有天生的好感,同是天涯草根人,屌絲何必曾相識,代入感太強,呼聲地表最強,就他了,好歹給吃瓜群眾留點念想。

    3,儒家思想。

    中國封建史就是統治者內道外儒的演化史,老百姓十之八九信儒,仁義道德的世代傳承影響千秋,不可否認,這也成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潛移默化中改造了華夏基因,野蠻到文明。劉備的經歷與仁義之相非常符合主流媒體,適合老百姓茶餘飯後來一壺濁酒,盡付笑談中。

    所以,上仁義,上道德,存希望,日子才有盼頭。

  • 4 # 大河學社

    《三國演義》裡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勢力中,只有劉備是草根出身,沒人馬、沒地盤,創業艱難,兩得徐州,兩失徐州,投公孫贊、投曹操、投袁紹、投劉表,四處投奔,無家可歸,只帶領關羽、張飛、趙雲四兄弟闖蕩江湖,在諸侯間混口飯吃。

    但劉備志向高遠,以“匡復漢室”為己任,討董卓、反曹操拼命實現自己的理想,以仁義立身,陶謙三讓徐州,劉表臨危託荊州,都被劉備拒絕,在新野逃亡途中也不捨跟隨百姓,幫劉璋抗拒張魯後也不願壞了仁義的名聲攻取西川。

    正因為劉備的仁義仁慈才得以在三國亂世之中立身安命,受到諸侯們的尊敬,天下才俊紛紛相投,最後聯孫抗曹,得荊州取西川,創立了蜀漢政權三國鼎立的不世偉業!

  • 5 # 待曉兒

    《三國演義》中,劉備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仁德”,其實如果仔細來分析,他明顯分為了前後兩個形象。

    “仁義”的口碑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請了一個好公關——諸葛亮。

    劉備兩種形象,前後差異明顯

    在沒有得到諸葛亮之前,劉備給人的感覺是亂世梟雄。

    黃巾軍叛亂,朝廷有傾覆之危,劉備夥同關羽、張飛二人招兵買馬,趁機壯大勢力。和戰鬥力低下的黃巾軍打了幾仗,算是小有名氣。所以《三國演義》第一章就叫做“宴桃園豪傑三結義,破黃巾英雄首立功”。其實並不算什麼大戰績,那些戰功有很大成分都是虛的。

    黃巾軍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軍隊,一支號稱十萬大軍的黃巾部隊,其實真正能作戰的也就一萬人左右,其他的都是作戰士兵的家屬,並且還隨軍攜帶耕牛、炊具、家禽等等,與其說是軍隊,更像是一群搬家的難民。

    與他們作戰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聲,是因為打著“平叛”的旗號,像曹操這種官宦子弟也曾經領兵作戰,更像是以此“鍍金”一樣,履歷會很好看。既然承認了這些官宦子弟的功勞,那就不能不承認劉備的功勞。這也是劉備智商高的地方。

    闖下了名聲,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劉備也要去參與一次,並且亮出了皇室宗親的身份。這重身份應該是真的,但並沒有那麼值錢,畢竟一方軍閥劉表、劉璋等,都是漢室宗親,勢力比劉備還要大的也有很多。

    劉備在前期主要是為了博名聲,所以給自己樹立的形象是“割據城池”的梟雄。這是很多聰明人對劉備的看法。

    曹操就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張昭對諸葛亮也說:且使君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

    這時候劉備的“仁德”只是表露出的一面而已。

    諸葛亮出山之後,開始著重塑造劉備“仁德”形象。

    諸葛亮是一個合格的公關,他出山之後接過了劉備勢力中所有的發聲權,一切對外的宣告都是由諸葛亮來做的。他認為梟雄有江東父子,奸雄有曹操,劉備如果想要讓世人記住,就必須樹立起另一種全新的形象。

    所以,打著皇叔的名號,“仁義”、“慈善”等正面形象就成為了不二選擇。這是想告訴別人,劉備是真正想要匡扶漢室的英雄,是像中興之主光武帝一樣的存在。從此之後,劉備再也沒有表現出對荊州、益州等地的覬覦,反而是假惺惺地推辭。但他想拿下這兩州之地,在“隆中對”的時候早就確認下來了。

    劉備“仁德”的名聲有什麼好處

    劉備的基礎不如曹操和孫權,他除了一個貴族的出身之外,一無所有,生活只能靠著“織蓆販履”來保障。所以,既沒有勢力也沒有地盤的劉備,就迫切需要名聲。

    亂世之中,最能成就事業的就是軍隊和地盤,恰恰劉備的“仁德”就能帶來這兩樣必需品。百姓的擁戴能讓一個陌生的地方,比如徐州、荊州、益州等地,慢慢地接受他的領導,這就能帶來群眾基礎。而擁戴他的農民、鄉紳又是他兵馬錢糧的來源,這些都是“名聲”給他帶來的好處

    所以,看出了這一點的諸葛亮,著力打造的就是劉備的“仁德”,一切征戰、權謀都可以交給諸葛亮來做,劉備只需要表演出一個“仁義”的君主形象就可以了。

    他佔據劉表的荊州,是在劉表死亡之後,並且是從曹操、孫權手中奪回的荊州,並沒有給人把柄。而益州之地,是劉璋主動邀請劉備入川,想著讓他來為其阻擊張魯、曹操,定下了引虎驅狼的計策;而更是因為張松、法正等川蜀舊臣擁戴,才“不得不”做了兩川之主。他是以劉璋忘恩負義的前提奪取地盤的,佔據了大義名分。

    所以,劉備的“仁義”、“仁慈”,其實只是表演出來的而已,不說前期的割據,如果他真的仁義,也不會在“隆中對”的時候就定下要攻取荊州和益州了。

  • 6 # 爛泥山人

    有人說劉備在三國演義裡被神格化了,君子形象深入人心,其實在真實歷史中的劉備,也是一個異數,正史記載,劉備集團是三國亂世,全國大大小小的軍閥中,唯一沒有屠城記錄的。

    劉備取益州確實是不義的,這在當時就有人表達看法。

    據《華陽國志》記載:

    先主領牧(益州牧),(李邈)為從事。正旦命行酒,得進見,讓(責備)先主曰:“振威(劉璋)以將軍宗室肺腑,委以討賊,元功未效,先寇而滅。邈以將軍之取鄙州,甚為不宜也。”

    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

    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

    當初劉備奪取益州,領益州牧。李邈在酒桌上公然譴責劉備,指出劉備的做法太不地道了。

    而劉備問李邈,你認為我不該這麼做,為何當初不相助劉璋反抗呢?

    李邈答道:並非我不敢,而是做不到。

    有很多人本質上是道德潔癖,這沒什麼不好,如果每個人都能以很高的要求來約束自己,督促他人,知行合一,那這個社會就完美了,很明顯,在和平年代都還做不到。

    在戰爭年代崛起的喋X帝王,根本就沒辦法做儒家概念的聖王,只有二袋代們在祖父輩們幫他們掃平群雄,再清理權杖上的尖刺後,才有做道德標杆的資格,就像宋之仁宗,明之孝宗。

    如果在亂世強行君子之道,會怎麼樣?

    很明顯劉禪在正史中的言行,是最接近古之聖王的,他不同意北伐,也不想要魏吳兩地,在諸葛亮去世後就下令全國罷兵施行仁政,他忘了他身處亂世,龜縮自保以致國家滅亡。

    而後世百姓又是怎麼評價他的呢?

    一句扶不起的阿斗,否定了他的全部,後世戲劇演繹的劉禪形象都和弱Z差不多,一演繹就是兩千年。

    我不佩服劉備,也不討厭劉備,我知道自己如果穿越到三國亂世,多半是個挨凍受餓的小兵或者農戶,天知道我能不能活過40歲。

    但我也知道,人如果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負,必然要有相應的物質基礎,織草鞋的劉備,能做到的事情很有限,加冕漢中王的劉備,能做到的事情就更多。

    無論我們罵劉備,還是誇劉備,無論我們怎麼評價劉備,都改變不了任何東西,只是和平年代的我們在酒足飯飽之後的妄言而已。

    現狀是,只有不做事情的人,才對做事情的人有評價權。

    也許我們應該先做好自己手裡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矯正後的牙齒現如今凹凸不平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