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大期貨培訓

    40不惑之年,必須要明白這個經濟規律,才有可能財富自由

    導語

    人到40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但身為一家之主,不得不撐起家庭的保護傘,繼續前行,在這個人生的十字路口,相對激進的人選擇利用這幾十年積累的資源自主創業,相對保守的繼續工作,但又由於經濟的急劇下滑,企業也不斷裁員,走沒勇氣,留著不被待見,迷茫的等待著,盼著…

    改革開放40年,儘管階層尚未完全固化,但激烈的競爭已經在住房、子女教育、醫療上,逐漸體現了出來,如果名下沒有兩三套房,都不好意思跟朋友談房價,如果子女上的不是重點學校,沒有出國留學的計劃都沒底氣批判中國教育,家人看病三甲醫院沒熟人,都不好意思談健康。

    如何把握經濟規律

    我們都深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設,這句話誰都懂,但身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還是逃不過滿是鐮刀的股市和遍地是雷的P2P,身邊的投資環境極度惡化不能向前邁步,但貨幣超發導致的快速貶值又像鞭子一樣在背後不停抽打,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諾亞方舟在哪裡?機會還有沒有?

    根據世界經濟資訊網2017年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你會驚詫的發現我們所謂的厲害了我的國排名上壓根就找不到,我們的人均GDP排名到了第70位,而美國排名第5,日本第25,儘管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這是因為有14億人口紅利做支撐,畢竟美國才3.2億,日本只有1.3億人口。

    宏觀經濟學裡GDP(國內生產總值)分為三個統計項--生產、支出和收入,第三項收入是從四個方面來統計,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全,儘管第三收入佔比顯示勞動者報酬佔比是上升的,但未來營業餘額和生產稅進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其他這些項佔比應該是下降。中國的勞動者報酬在整個的收入分配裡面佔比是偏低的,中國的稅制是對資本友好的,不過最近也出了新政,我們消費的佔比不高,服務業的佔比在全球來看都是偏低的。

    中國的稅賦在全球來說是偏高的,中國的最高是45%而且是分項徵收,我們稱為個人所得稅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正確的來說是工薪稅,只有其他收入金融實名制了,需要所有人的財產進行聯網這才可以徵收叫個人所得稅,美國最高只有30%是綜合徵收。因此在國內想透過單一的薪資完成財富積累相對是很困難的,除非有極強的創造能力。

    如何破局實現財富自由?

    先給大家看一組資料,改革開放到現在是40年,我們的實際增速(加上價格差)每年創造的名義GDP增長是12%-15%,也就是說宏觀上的增長每年增長是13%左右,也就是我們大家在過去40年裡,如果你年華收益率低於13%,說明連被整個宏觀經濟的增長都沒跑贏,那麼造成的結果必然是資產的貶值。

    儘管我們剛在上面說了一些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現狀問題,但是從宏觀增長來看,無疑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度和偉大的時代,在其他國家是不可能的,中國每年名義GDP增長13%以上,實際增長9.5%,有對比才有傷害,美國每年增長2%,歐洲每年增長1%日本年均0增長。

    這是什麼概念呢,經濟學裡有一個72法則,用72除以投資回報率就是資產翻一倍所需的時間。7%,10年翻一倍,按照我們的名義GDP13%,5年左右翻倍,而稍微優秀一些的投資者,在這個高增長的經濟形勢下,2-3年資產翻倍不是沒有可能,否則連宏觀都跑不過。

    從宏觀經濟的波動週期來看,中國每10年是一個週期,逢8見底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2018經濟各種下滑股市都快跌到了底,經濟內憂外患還遇上了貿易戰,但機會永遠是跌出來的,光明到來之前肯定是黑暗,但此時的黑暗已經快接近尾聲。

    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態是上一輪經濟週期的底部,新一輪經濟週期即將來臨,這也算是佈局大類資產配置的最佳時刻,(大類資產:股票、期貨、債券等等)在通脹的大時代背景下,這個時代呼籲人們激進而非保守,但一定是理性的激進,只有這樣才能搭上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列車,提前走上財富自由之路。(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可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看到)

  • 2 # 金融不是科學

    一個價值金三角的模型,來幫你識別哪些公司真正具有投資價值價值金三角有3個基本要素:估值、成長和壁壘。

    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金三角內的股票都是值得投資的,而交集處,是價值投資的黃金區域。

    有人看到圖,可能有這樣的疑惑:估值為什麼在最上面?

    市場充斥著搏短差的思維,上一輪牛市科技、生物製品、傳媒等行業的公司,一律給高價,而對銀行、資源等傳統行業,無論公司是否優秀,一律給低價。最後,買樂視的人除了罵賈躍亭騙子,也只能認栽割肉;而買招商銀行的人不僅拿到了分紅,還賺了不少預期外的價差。

    短線價差投機和長線價值投資是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我們在做價值投資前,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上市公司的經營穩定。如果一個資產,當年可以贏利10個億,但第2年這個生意會消失,那麼第2年,既使以1倍的估值賣出,也沒有人願意接手,那公司是有價無市,沒有投資價值。

    市場中的甲公司,執行平穩但不再成長,公司所得利潤全部以紅利方式回饋給投資者,你買入甲公司每年可以有15%的分紅,你會買嗎?

    很多人一聽15%分紅,馬上會說買!比起公司質地和成長,你更在意投資回報,對不對?

    但假如A公司PE是50倍,雖然給了你15%的分紅,由於估值跌倒10倍,你是不是又後悔了?上市公司高分紅的遊戲,不都是利用估值的擺動玩起來的嗎!

    所以忽略公司估值談公司價值,沒有意義。

    拿海天味業來講,無論營收、毛利還是淨利,都有不錯的成長,行業內競爭優勢也十分明顯。

    但海天味業並不值得馬上買入, 目前將近50倍的動態市盈率,估值過高了。

    中國的人口紅利漸弱,調味品行業增速正在回落,即便海天味業未來10年,複合增長率維持在8%的行業平均線之上,也能支撐不起50倍的估值。

    那估值多少是合理的呢?

    根據目前的市場風險偏好,我認為複合增長率5%的公司20倍PE是天花板,複合增長率10%的公司30倍是天花板,複合增長率15%40倍,複合增長率20%的公司50倍。這其中的計算,牽扯到無風險利率、預期收益、VIX指數等,較為複雜,不一 一展示。大家收藏下來,套到看好的股票中,看符不符合?

    其次,公司的成長性,給大家列了個表,可以從公司的運營能力、管理能力、產品競

    爭力和償債能力4個方面,來衡量什麼是優質的成長公司,可以收藏一下。

    看成長不能只看營收和總資產的增長,更應該看利潤和現金流的情況,因為投資最終

    的落腳點是利潤,光增收不增利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所以如果覺得7個指標太多,初學者可以先研究淨利潤、現金流、毛利率和資產週轉率4個指標,也足以甄別一些簡單的成長陷阱。

    如2015年中,著名經濟學教授劉姝威就透過樂視網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給出了警示:樂視的燒錢模式不可持續,大股東任性減持肯定有貓膩。

    樂視網2013和2014年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比較

    最後是公司的壁壘,可簡單理解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能夠幫助公司築起一道屏障,防禦競爭對手對公司業務的蠶食,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可以用下面的圖形表示:

    再看品牌和產品,比如茅臺酒,必須是茅臺鎮的水和氣候才能釀出原漿原味的酒品,所以從2001年茅臺上市買入,到現在有8000多倍的投資回報,便不足為奇。再比如恆瑞醫藥,40年前只是生產紅藥水、紫藥水的小原料藥廠,現在手握400多項專利,成長為市值超2000億的藥企巨無霸。

    再次是成本,這裡面主要包含2類成本,一是獲客成本,二是客戶轉換成本,即讓顧客覺得換一家公司買東西是件麻煩事。所以阿里、騰訊、小米都在做雲服務,搶佔物聯網這一塊,就是為了提高顧客再選擇的成本。

    今天的內容到底結束。希望聽完今天的講解,不論是市場中講故事的人還是聽故事的人,都能思考一下:故事、概念、想象力和成本、利潤間的關係。

  • 3 # 初心價值

    個人覺得,如果想要穩定一點盈利的話可以選擇價值投資。如果想多一些機會也原意承擔一定風險的話就選擇成長型投資。下面說說我對兩種方式炒股的個人看法。

    先說說成長股投資,成長股投資是在合理價位買入高成長性的公司股票,不一定非要低估值,當然也不能追高購買。不過這個成長性一般是預測未來收益所獲得的,畢竟還沒有發生就不能確定這個預測完全正確不會出現不符合預期的情況。因此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而價值投資是建立在已知事實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不會以預測未來收益作為買賣依據。一般是從已經被證實的訊息中,還有就是已經經過監管稽核的業績報表中尋找價值低估,並且盈利穩定的股票。價值投資是建立在過去已經發生的事實基礎上選擇低估股票,相對來說低估值的股票本來就不多,而且低估不代表一定合適價值投資,因此適合價值投資的股票會很少,不過相對也會比較安全。加上分散投資,一般的非系統性風險都可以規避

    我個人來說是屬於價值投資者,我也很願意花時間精挑細選尋找一隻能讓我安心的股票,也許是我性格原因,我投資相對比較保守,不太願意去承擔較高的風險。在我看來投資的原則是風險第一,收益第二,寧願錯過,也不願意承擔我風險承受力之外的多於風險。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 4 # 股票外匯財經官網

    左手價值,右手成長?為何要把價值與成長分開?難道沒有價值能夠成長?還是隻成長不需要價值?

    我認為呀,這是一個問題。就是有價值能不能以後一定成長?

    從價值投資邏輯來說,這是必然的,價格一定會圍繞著價值波動。在低於價值的時候買進,然後在高於價值的時候賣出!正如投資大師巴菲特投資中石油是一樣。當時十幾塊的時候(具體數字記得不是很清楚了)賣出中石油,大家都覺得股神賣的便宜了,但是巴菲特認為當時已經高出中石油的價值不少了。

    所以,我們投資者只需要考慮價值,不需要考慮成長。成長的事情必然有慧眼挖掘!並且在牛市的情況下,更會比別的股票成長的要好!

    價值與成長不可分割!這是事物的一體兩面!也許,索羅斯說的反身性就有這麼個邏輯!

    祝你好運!

  • 5 # 小飛哥論財

    價值和成長是真正的投資者所要考慮的永恆的話題!

    只有真正抓住了有價值的成長性的好公司,然後長期持有,才會有特別豐厚的投資回報。

    在這裡強調一句:價值和成長並不是分開的,有價值的公司必有成長性。

    價值成長巴式價值投資就是專注的研究好公司的基本面,選出真正優質有價值的成長性公司,然後有合理的價格買入,組成自己的投資組合,然後集中持有,長期投資,分享其成長帶來的紅利。

    新式價值投資:業績為王(成長為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

    無論是投資還是炒股,他們大多數依據的都是業績,這個公司未來的收益能力。

    無論是熱點,還是利好,還是政策,還是發展環境,還是公司曝光度,這些都是能夠對公司未來的業績產生影響的存在。不過,有一些是實質性的,有些不過曇花一現。

    所以,要全方位考察這個公司的價值,依據其現有價格進行判斷是否低估,如果低估則買,如果高估則賣。依據不同公司進行不同判斷,最好進行行業比較。

    如何做?從巴老的投資理念當中,不難可以看出真正的投資有兩個點:一.專注的選擇好的公司;二.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集中持有幾家好公司。透過這兩點,可以使得風險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正如巴菲特所說,投資最重要的有三點。想在股市持續盈利,那就一定要保證投資的方針和策略的正確性,依據公司的價值和成長來進行投資,然後好好提升自己的心性,做到低買高賣,這樣一定會成為常勝將軍。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我是小飛哥,喜歡的話可以加我關注。

  • 6 # 荒原星辰

    在安全邊際出現(價格低於價值)買入,價值迴歸賣出,是普遍大眾認可的一種套利手段,也是最為常見的投資方法。

    安全邊際首先追求的是保本,而非盈利。賤取如珠玉,貴棄如糞土。黃銅跌到廢鐵價,一個字,買;黃金漲到鑽石價,一個字,拋。再垃圾的公司,只要價格足夠低,也可以買入;再優秀的公司,價格太高,也不值得持有。

    左手價值右手成長可取嗎,世間哪有兩全法?

    不談別人,如果是我(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貧窮讓我嫉妒),求穩,不想輸,要吃飯呢。

    談價值如同談理想,虛無縹緲...大家都知道內在價值的水分,誰能給出準確的價值,哪怕報表每日擺在案前。

    看看滴滴和uber的軌跡,當初uber的估值很大,所以滴滴和快的的估值也快速膨脹,即使當時尚未盈利。

    再看看ofo和摩拜,哦,那還不如看看今天出現的滿城廢車和背後的二馬。

    談成長?有流量就有成長,但流量能夠源源不斷嗎。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 7 # 東海鑑股

    2017年是藍籌白馬股的牛市,消費升級帶動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增,而如今成長股逐漸進入投資者的眼簾,外加獨角獸概念歸來,似乎主力也不知道該投向何處。

    個人觀點認為去找當前股價處於底部位置,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中業績和淨利潤出現正增長的個股都可以作為今後持有的標的股。建議從醫藥生物,電子行業中挖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尼泊爾銅鎏金佛像如何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