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吃西柚的小迪迪
-
2 # 淵魚之樂
十四世紀的歐洲,封建教會神權主義和禁慾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對愛情的追求在那個年代被認為是對神權褻瀆,是一種罪惡,一種背叛。但薄伽丘的《十日談》的卻在大聲地歌頌愛情,追求愛情。這點讓我印象深刻。
在《十日談》的第三天故事九中講述一位醫生之女芝萊特從小就鍾情於一起長大的貝特朗伯爵,為了她的愛情她利用醫治國王的頑疾為理由追隨貝特朗來到巴黎,國王的頑疾被芝萊特治癒了,她乘機向國王提出讓她嫁給貝特朗為妻。貝特朗伯爵卻嫌棄她地位地下,但最終在國王的壓力下無奈的娶了她,婚禮結束後,故意不圓房就悄悄的離家出走。逃到異鄉,對當地的一女子產生了愛情,與此同時芝萊特為了喚回丈夫,答應了丈夫的無理要求,她偷偷的潛入丈夫居住的地方,瞭解了丈夫在當地的情況,便請求丈夫心儀的女子幫忙,假裝成她,與丈夫幽會。成功的為丈夫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完成了丈夫無理的要求。貝特朗伯爵為妻子的執著所感動,從那以後,芝萊特也得到了丈夫的愛情。這個故事中薄伽丘有意的鼓勵女子應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愛情,這對於女子沒有權利追求愛情,只能聽命於父母安排的十四世紀的義大利來說,這是一種對封建禮教的無聲的反抗。薄伽丘認為自由是人性生存的權利,因此人有自由追求愛情的權利。他從低微的女性身份來入手,認為愛情沒有身份等級的區別,更鮮明地表明自己愛情至上,人有追求愛情的自由。芝萊特執著於自己的愛情,她為了得到貝特朗的愛情,不惜一切的付出。不顧一切地大膽地追求愛情,這在現在社會也仍讓人敬佩的。
在第十天的故事五中,在烏丁的安薩多伯爵第一次見到狄安瑙拉(一位富有紳士吉爾貝託的妻子)時,便偷偷的愛上了她,他並不在意她已為人婦的身份,想方設法獲取她的芳心。無論那位貴婦怎麼嚴厲的拒絕,他都依舊痴心不改,最後那位貴婦向他說,他如果能在正月這個幾乎無花的季節讓她看到一個開滿鮮花、長滿蔥鬱樹木的花園,她便會滿足他的心願,答應他的追求。安薩多明知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也明白狄安瑙拉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是要讓他死心,但他不甘就這麼放棄,他四處向別人徵詢對策,最後,他終於找到了一位魔法師能完成他的心願,但他必須用重金來酬謝魔法師,為了贏得狄安瑙拉的愛情,他答應了魔法師。魔法師施展法術,建造出一座符合狄安瑙拉條件的花園……。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是對已為人婦的女子產生愛情,而且貴婦的丈夫同時也都是令人敬佩的紳士。為了得到對方的愛情不知疲倦的追求,明知對方已為人妻,明知這段感情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卻仍願為對方做一切不可能做到的事。愛情的產生就是這樣的讓人不可理喻,很多時候它不受階級、道
德的約束。
-
3 # 啞者或已成翁
【薄伽丘的感情經歷,及其講述女性、愛情的作品?】
薄伽丘結識羅伯特國王的私生女瑪麗婭,是在他28歲那一年,地點是在聖羅梭索教堂;這是一次偶遇。
薄伽丘雖是一個天主教徒,卻並不虔誠;可是,他也會按照習俗來教堂完成當時人們的慣例。
他來到之後,喜歡偷偷觀察那些敬神者的各種表情,以猜想他們的內心世界。
這一天,一個美麗的輪廓,頓時吸引了他的視線。
瑪麗亞的形象,後來也出現在《十日談》中;她就是七個講故事的姑娘中的一個,薄伽丘給她取了個名字,叫菲亞美達。
“菲亞美達”的意思是“小小的火焰”,象徵著“永不熄滅的愛情火焰”。
薄伽丘這樣描繪她的模樣:
“菲亞美達長著一頭金黃的鬈髮,一直披到潔白細膩的肩膀上。她那鵝蛋臉兒才真像百合花般潔白,腮幫上泛著玫瑰色。一對眼睛像鷹眼一樣明亮,兩瓣嘴唇猶如兩顆紅寶石。”
於是,薄伽丘走過去,沒有什麼原因,僅僅是為了看她;還在離她幾米遠的地方,坐了下來。
她也向他微笑。
據記載,他們的初識就是這麼簡單;然而卻一見鍾情,終而結為情侶。
可是,瑪麗亞出身高貴,又是個有夫之婦;所以,註定了只能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戀愛。
薄伽丘只能把熾熱的戀情,凝聚於筆端,年復一年地傾訴。
他後來根據自己的初戀經歷,寫成了長篇小說《菲洛可波》(1336年)和《菲亞美達》(1344年)。
《菲洛可波》,敘述一個篤信基督的少女與一個異教徒冒險戀愛的故事;這對戀人經歷了艱難險阻,終於實現了美滿的姻緣。
《菲亞美達》,則用了女主人公自敘的口吻,追憶了她初次幽會的歡樂,以及微聞戀人別有新愛之時的嫉妒,以及失戀後的痛苦、幻想和希望,等等;細膩地刻畫了她內心世界的種種感受。
這部作品後來被稱為歐洲文學中最早的一部“心理小說”,是他除了《十日談》之外、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說。
除了上述兩部小說之外,薄伽丘還寫了很多詩篇;它們都是獻給瑪麗亞的。
《愛情的Phantom》(1342年),寫詩人夢中在他的情人的引導下,會見古代和中世紀一些兒女英雄們。
在這部長詩中,薄伽丘煞費苦心地玩了一套藏頭詩式的文字遊戲,在詩行的一、三、五、七、九行的第一個字中,隱藏著瑪麗亞的名字;詩人甚至還不用“菲亞美達”的化名,在獻辭中敢於直呼瑪麗亞的名字,表現了他對瑪麗亞愛情追求的坦率與執著。
牧歌《亞美託》(1341年)描述了七個仙女各自向牧羊青年亞美託訴說自己愛情的故事;文筆清新流暢,結構也近似《十日談》,所以有人稱它為《十日談》的雛型。
敘事長詩《菲索拉諾的女神》(1346年),描寫了仙女和牧羊青年的愛情悲劇;仙女追求塵世愛情的幸福,觸犯了禁令,受到黛安娜女神的懲罰。
女神執行禁慾主義,把這一對熱戀的青年變成了兩條河流,使之永遠分開;但這兩條河流沒有屈服,最後在亞諾河匯合到一起了。
在薄伽丘的作品中,凝結進去的,是對瑪麗亞綿綿不絕的思念;吐出來的,是一部部對女性的頌歌和愛的絕唱。
在封建的中世紀,婦女或者被視為女巫,或者被捧為聖母;而薄伽丘認為,婦女既不是女巫,也不是聖母,而是人,具有人的一切品格。
婦女的智慧和能力,也不會比男人低下;薄伽丘還特地寫了歷史上傑出女性的傳記。
在《十日談》第四天的故事序言裡,作者講了一個十八歲的年輕隱士初入塵世的感受,說明女性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創造物。
第五天裡還有一個故事,透過西蒙和伊菲金妮婭的戀愛,證明女性給予的愛情還可以使愚者開竅,可以釋放人身固有的天賦。
伊菲金妮婭鼓勵和幫助自己的戀人刻苦學習;結果在四年之內,西蒙鑽研了許多科學,由原先的白痴成了有名的哲學家,並享有很高的聲望。
薄伽丘還透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愛情並不象教會所說的那樣是一種罪孽,“愛情的力量有多麼神聖,多麼偉大,可以給人帶來多大的好處。”
他號召人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才智,從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在自然的懷抱裡,勞動、戀愛、結婚,盡情、痛快地生活。
薄伽丘還為當時社會里婦女的不平等地位鳴不平;例如第五天裡,有一個故事,寫菲利巴被丈夫識破另有情人,告到了法庭。
法庭把她傳去,要按照法律處以火刑時,她抗議說:
“你這條法律只施之於我們婦女,然而在立法時絲毫沒有問過我們,我以為這是不公平的法律……我要當眾對全世界抗議它的處決不公平。”
在男權社會與宗教的統治下,婦女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命運裡也會發生更多的屈辱;薄伽丘同情婦女,他自稱《十日談》本身就是為安慰女人而寫的,他還說道:
“淑女們讀著這些故事,說不定會得到一些樂趣,同時還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發,因為從這故事中她們可以認識到什麼事情應當避免,什麼事情可以嘗試。”
薄伽丘忘記了自己是個光棍漢,他還想給女人們出主意,想做個女界的“點子大王”哩。
不過,令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薄伽丘晚年的幾件事。
1354年,薄伽丘寫了一個短篇小說《大鴉》;這是他最後的一次文學創作,此後,他就轉入到學術研究中去了。
可是,他在小說裡責罵愛情是淫蕩的肉慾,女人是邪惡的禍水;這與那位謳歌愛情、崇拜女性的薄伽丘,判若兩人。
他還開始了懺悔的日子,打算改邪歸正,皈依教會。
他之前還打算燒燬《十日談》,幸好被他的親密朋友彼得拉克所勸阻。
或許,發生這些事情,是由於當時黑暗的勢力過於強大。
教皇利用強大的各級教會組織,控制著西歐、中歐的法庭,壟斷了教育、文化和一切輿論機構;每一個人,從孩提時代到進墳墓,都逃不脫教會的羅網。
但,1375年,薄伽丘在臨逝之時,還是不無感觸地告訴身邊人這麼一句話:
“世界上最美好的莫過於愛情的歡樂。”
回覆列表
在那波利生活期間,薄伽丘有機會出入安傑奧的羅伯特國王的宮廷。在這裡,他被壓抑的個性和才智得以充分地施展。他同許多人文主義詩人、學者、神學家、法學家廣泛交遊,並接觸到貴族騎士的生活。這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擴大了文化藝術視野,進一步煥發了他對古典文化和文學的興趣。他在宮廷裡又認識了羅伯特的私生女瑪麗婭,對她產生了愛情。這一段富於浪漫情調的經歷,也在他的文學創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日後在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可以見出瑪麗婭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