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宛小漂
-
2 # 這屋傳習所
老家禹州。古稱陽翟、鈞州。
夏啟宴請天下諸侯建都之地。至今仍有禹王鎖蛟、古鈞臺。
獨有五大官窯之一鈞窯,盛產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流傳“家有萬貫家財,不如鈞瓷一片”。
全國中草藥集散地,鼎盛時期淮幫會館等十三幫貿易商行雲集。素有“藥材不過禹州不香之說”。
相傳鴻暢鄉荊山嶺為大禹鑄鼎之地。
另外張良、吳道子、司馬徽等名人薈萃。還有受到胡耀邦支援的“鳩山大學”的光榮歷史。
-
3 # 一笑無邪wyl
天津。天津是碼頭文化,唯一晚上結婚的城市,天津還是租界最多的城市,建築風格迥異而融合,人民坦誠而熱情,三分鐘你就能和一個天津市人談的熱火朝天,天津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安全穩定,但缺少開拓進取精神。
-
4 # 雪勁松369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別名叫鷹城,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提起家鄉文化,說不完道不盡,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先說說平頂山市別名——鷹城的由來吧。距平頂山市老城區約10幾里的西郊有個鎮,叫滍陽鎮,1966年白龜山水庫建成後,該鎮沉入了水底。從水庫北岸古墓群的考古發掘中,確定滍陽鎮是古代應國的首都。因從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應國的圖騰——玉鷹,從此就把平頂山市的別名定為鷹城。當然,鷹城也有雄鷹展翅騰飛之寓意。
再說紅色文化。“得中原者得天下”,歷代中原是兵家必爭之地,地處豫中西部的平頂山市更是如此,戰場遺址比比皆是,紅色教育基地數不勝數。有“魯山縣豫西革命紀念館”、寶豐縣境內的“中原解放紀念館”等,館藏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許多珍貴文物資料。
更值得一提的是平頂山新城區西北郊的香山寺,它可是平頂山市的風水寶地。該寺坐北朝南,東西側是大小龍山,全名叫香山普門禪寺,有1800年的歷史,是漢化觀音菩薩得道正果原地。寺內有觀音大士塔,有北宋蔡京碑等珍貴文物,是善男信女們朝拜的勝地。
此外,中國李凌雲樹雕博物院
也是值得稱道的地方。該院設在香山寺的東南約一公里的地方,於2013年建成開展。藏有金絲楠木等珍貴樹木雕刻的樹雕1000多件,最高的達6米多,最重的達16噸,凡是參觀過的客人都讚歎不已,歎為觀止,專家們稱是世界奇蹟。
距平頂山市區稍遠的中原大佛景區也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景區內佛像是世界第一銅立佛像,佛高208米。天瑞吉祥鍾重116噸,高8.108米,是世界上最重的外擊式青銅鐘,已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就是我的家鄉,感嘆這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或紅色或宗教或自然無不燦若繁星,給人以思想的啟迪,精神的愉悅。自信的文化必然孕育出蓬勃向上、積極進取、聰慧睿智的平頂山人!
-
5 # 贛南客家
一、客家民系的源流
客家,是南宋末年至明朝中葉在中國南方山區出現的新興民系,是漢民族的一個分支。在漢族各大民系中,唯獨客家民系不以所在地域命名,其人口多、分佈廣, 然而所操方言(稱作客語或客家話)和其他文化習俗,卻保持相當的一致性,成為一個獨特的統一的民系。
客家民系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客家先民及其後裔對長江流域、閩粵贛三角區域的開發,對漢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壯大,都曾作出過重要貢獻,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客家民系植根於中原大地,較完整的繼承了中原漢文化的優秀傳統,又在遷徙過程中,不斷磨礪形成一種獨特的精神文化,使得客家研究在近百年來受到國內外民族學界、社會學界、語言學界、民俗學界、歷史學界以及文化學界的普遍關注。
第一次大遷徙,起因於從東漢後期至西晉的"五胡"亂華和八王之亂;
第二次大遷徙,起因於唐朝初年至唐末的南詔內侵和黃巢起義;
第三次大遷徙,起因於宋衰元興的戰亂;這次大遷徒後,在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一個足夠大的具有特殊文化特徵的社會區域,成長起來一個特別的漢族新興民系—客家。
客家民系形成之後,又經過自康熙中葉到乾嘉之際的第四次遷徙和咸豐同治年間(1856—1867年)的第五次遷徙,"廣東西路土客大斗案"之後的大批客家人離開閩粵贛山區,分別輾轉入川;或從山區向平原都市遷居。
客家人遷居南洋群島和南北美洲,主要發生在第三、第四、第五次大遷徙的過程中。到到了明末清初,有更多的客家人赴海外經營墾殖業,開闢埠頭。當時南洋各地,遍佈客家僑民。後因太平天國失敗,黑旗軍覆滅,粵西土客械鬥而走避海外的,也為數甚多。這些客家先民在自北往南的遷徙—僑居—再遷徙—再僑居的過程中,一面竭力保持和發揚中原舊有文化,一面努力適應南方新環境、創造新經驗、培育自己的新文化,而形成了一支不同於漢族,又別於當地民族的具有獨特文化特徵的,新的人文共同體—客家。
贛南位於江西南部、贛江上游,它"南撫百越,北望中州",據五嶺之要會,扼贛粵閩湘之要衝,是古中原聯結閩粵邊境的樞紐。在客家先民南遷的過程中,贛南較早接納了中原漢族移民,成為客家人最早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第一大潮流是在秦漢時期。早在公元前223年,秦國南攻楚,曾駐軍湘桂贛粵邊界;秦滅六國,至少有3次大量派遣"謫徒"、"遣民"南下;漢朝又曾兩次派軍駐守;這些秦漢時期帶著中原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技術南下並定居在贛南、粵北和粵東的漢人軍民,應屬客家的開基者,即客家先民。
第二大潮流是在魏晉即"五胡十六國"動亂時期;第三大潮流是在唐中葉及五代十國動盪時期;第四大潮流在宋末,現贛南北的寧都、石城、興國及於都、瑞金諸縣北部之居民大都源於這四次南遷或閩西的回遷;第五大潮流是在元明時期,南康、贛縣、于都北部、上猶東部、信豐、安遠北部之居民,屬這時期從贛中客家先民的遷徙;第六次,是清代江、浙、閩、粵居民的內遷,贛南南部和"三南"(全南、龍南、定南),尋烏諸縣屬此時期從閩粵回遷的。最近一次,是在民國至抗日戰爭時期粵東、北的難民湧向贛南謀生,也屬"回遷"性質,這多次的遷徙,大多是遷出地發生戰亂、災難,"人滿為患",而贛南憑它的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條件,恰好為熙熙攘攘尋家覓舍的"徙人"提供了一個去處,一塊生活的土壤,一個可以繁衍生息的空間。
由於贛南在客家民系發生、發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其族群中既有先客,又有後客,既有向外播遷者,又有自外回遷者,故其語言習俗、風土人情等文化特徵分外多姿多彩。
一千多年來,客家民系不斷髮展壯大,它的子孫後代播佈於全國各地和世界五大洲,總人口已達5千多萬。關於客家人分佈的地域,據羅香林先生的粗略調查結果為九省184縣。九省指粵、贛、桂、湘、川、黔、海南和臺灣。
在九省中,以粵、贛、閩三省為三大客家聚居區,其中"純客住縣":廣東15個、江西10個、福建8個;"非純客住縣":廣東50個、江西17個、福建7個;其餘六省均無"純客住縣","非純客住縣"與閩、粵、贛三省的總數相當。
由於客家的地域分佈情況未完全掌握,歷來人口統計又不單列客家,所以對於客家人口眾說不一。根據1982年全華人口普查資料所作的一次估算,中國客家人口約4000萬,約佔當時全國漢族總人口的4.31%。在4000萬客家人口中,廣東為1600萬,江西為1000萬,福建為600萬,臺灣為300萬,另外,現在香港約有200萬客家人。海外各地客家人數,據新加坡《客家總會訊》1986年公佈,約為300萬。其中東南亞各國約佔250萬,美、加、澳、牙買加、日、印、巴拿馬等國的客家人數,少則數千,多則兩萬。
贛南地區的客家人分佈明顯地打上歷史上客家先民歷次南遷的烙印,在南北部的寧都、石城、興國以及於都、贛、瑞金諸縣北部,其居民基本上是晉末至宋末這一漫長曆史時期從中原南遷和閩西回遷的客家後裔。僅石城一縣的不完全統計,唐至五代,遷入該縣的北方移民就至少有賴、胡、溫、許、杜、廖、花、洪、湯、金、藍、羅、朱、王、熊等22個姓氏,宋代又有陳、邱、黃、吳、魏、鄧、曾、姚、蔡、蘇、鍾、黎等27個姓氏繼續遷入該縣。而贛南中部的南康和贛縣、于都南部、上猶東部、會昌西北部、信豐、安遠、大餘諸縣北部,其居民主要是在元明之際從江西中部諸縣遷來的客家先民後裔,其分佈數量之多,約佔贛南現有客家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贛南南部和龍南、定南、全南、尋烏諸縣(和安遠、信豐、兩縣南部),西南的崇義和大餘縣南部,上猶縣西部,東南的會昌、瑞金諸縣南部,這些地區的居民均是在明清之際由閩粵兩省回遷入贛南的客家人及其後裔。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後裔對長江流域和閩粵贛三角地帶的開發,以及對促進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都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客家兒女中先後湧現出以洪秀全、孫中山廖仲愷、葉挺、朱禧、葉劍英、黃遵憲、郭沫若、陳寅恪等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傑出人物。在當今世界的發展浪潮中,客家人亦身手不凡,頗有建樹,如羅芳伯、葉阿來、姚德勝、張弼士、胡文虎、李光耀、曾啟東、曾憲梓、姚美良等都是其傑出代表,他們以客家愛國愛家的情懷,心繫桑梓,關注祖國的興衰,國家的強盛,熱心支援故鄉建設,表現出客家兒女的高尚美德。
回覆列表
我的家鄉是河南,河南曾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五千年之久,是中國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三商文化、武術文化、聖賢文化等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