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西小木魚

    康熙第一次辦千叟宴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農曆三月,60歲的他請來全國很多老人給自己祝壽;康熙第二次辦千叟宴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三月二十五日,這一年的康熙已經69歲了,《康熙王朝》中的千叟宴指的就是這一次,裡面的場景感動了很多人。

    在這一此盛大的千叟宴上,

    白髮蒼蒼的康熙幾次舉杯給很多人敬酒。

    康熙將第一碗酒敬給孝莊太后和列祖列宗。

    為什麼要敬給這些人?康熙自己也說得很清楚。康熙說自己八歲喪父,九歲喪母,是孝莊太后帶著他走過風風雨雨,他說他很想念孝莊太后都是肺腑之言。孝莊太后在世的時候,康熙對她非常孝順,有好吃的總會讓人帶給太后嚐鮮,在外總會給太后寫信報平安,和太后一起外出遇見不好走的路要下轎攙扶。

    至於敬酒給他的列祖列宗就不用解釋了,沒有這些人就沒有他了。

    康熙將第二碗酒敬給列位臣工、天下子民和當天赴宴的老人。

    康熙臨朝聽政六十年來,是列位臣工的輔佐,是天下子民的俯首農桑,是君、臣、民同心才有現在繁榮昌盛的大清,這些老人才能安穩坐在這裡舉杯同飲了。康熙說自己要感謝他們也都是肺腑之言,白髮蒼蒼如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皇帝,有子孫一百多人,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了?

    康熙將第三碗酒敬給死敵鰲拜,吳三桂,鄭經,噶爾丹和朱三太子。

    康熙為何要給這些人敬酒了?康熙說了敵鰲拜,吳三桂,鄭經,噶爾丹和朱三太子都是英雄豪傑,這些人的存在其實是鞭策了康熙,讓康熙居安思危,越來越強大,最後建下豐功偉業,他感謝這樣的敵人。沒有敵人的康熙反而寂寞了,想和他們來生再聚是要再和他們決高低。

    康熙的這番話可以說是豪情萬丈氣吞山河了,無數人都為之動容。

    個人覺得康熙的這番話是很有感染力的,在這場酒宴上康熙想起了很多人,敵人他想起了要敬酒,監獄裡的明珠和索爾圖都想起了,可是卻偏偏不去看給可他家庭溫馨的容妃。康熙說容妃是自己的刺,扎進去很痛,拔出來也痛,容妃最後死在了汙穢的馬桶之下,讓無數人唏噓不已。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雍正王朝》劇中康熙在登基六十年的時候舉辦了千叟宴,也算是一種對登基一甲子的一種總結和紀念。在古代醫療條件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六七十歲已經是高壽了。老人都怕寂寞,康熙和這些老同年、本朝的大臣以及皇子皇孫們一起熱鬧熱鬧。在千叟宴上康熙對自己的登基以來的作為做了總結,講到動情處情緒激動。在敬完孝莊太后、列祖列宗以及列位臣工後單獨敬了自己的死敵鰲拜、葛爾丹、朱三太子等人。那麼為什麼康熙要敬酒給死敵們呢?這中間又包含著怎樣的感情呢? 千叟宴舉辦的背景分析:

    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即便是康熙的千叟宴也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舉辦。透過《康熙王朝》的劇情,我們來捋一捋千叟宴舉辦的背景。其實千叟宴之前發生了很多的事讓康熙老皇帝心力交瘁,憤懣的難受。

    第一、大阿哥被圈禁:

    首先是太子被廢后,驚爆出大阿哥胤褆早在20年前就結交道人陰謀魘鎮太子。這讓康熙非常的傷心,雖然他很想讓兒子們手足親近但是在皇權的誘惑下還是發生了九子奪嫡的慘劇。你說老皇帝心裡是設麼滋味?康熙的口諭是:

    “胤褆表面忠順,內心如同虎狼。貪謀權位,荼毒手足兄弟可恨可怕,著即解赴宗人府圈禁”

    第二、容妃為了保太子胤扔私放朱三太子的女兒紅玉被髮配宗人府為奴

    容妃是康熙的寵妃,本來賢良淑德被冊封為皇貴妃。但是由於孝莊太后有遺旨給容妃讓她保太子胤礽不要被廢。所以在康熙在宗廟宣佈廢太子胤礽後因為堅持有老祖宗遺旨不能廢太子被一貶再貶。這次私放紅玉也是為了太子的名聲,結果還讓紅玉死在了父親假朱三太子楊起隆的墓前。

    並且在康熙在質問容妃自己是否為君太狠和為父太狠兩個問題的時候,容妃都乾淨利落的回答了是。雖然容妃以為自己是好意,但是由於格局的原因她還是看不到康熙那個層面。還一直以為堅持聽老祖宗的話保住太子胤礽才是對康熙好,這讓寄希望從她身上得到安慰和溫暖的康熙在重壓下爆發了。容妃最終因三條重罪被剝奪一切封號,發配到宗人府為奴。

    容妃一直是康熙遇到難題來進行減壓和放鬆的緩衝器,但是康熙盛怒之下把她發配到了宗人府為奴內心也是非常的難受。

    第三、自小的開心果女兒藍齊兒發現了母妃容妃被罰的真相和康熙決裂,這在康熙心頭在紮上一刀。

    藍齊兒是康熙和容妃的女兒,從小被寵成掌上明珠。但是被迫嫁給準噶爾大汗葛爾丹為妃。藍齊兒因此對康熙生出了怨恨之心,但是好在葛爾丹非常疼愛她。他們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阿密達。也就是說藍齊兒重新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屬於自己的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葛爾丹的擴張大清王朝和準噶爾必有一戰。當戰爭來臨時,無論是葛爾丹還是康熙都不接受藍齊兒的勸解。接連的戰爭導致準噶爾和大清王朝越來越緊張,最終葛爾丹被大阿哥砍頭殺死。藍齊兒的幸福再次被康熙打破。

    等到阿密達長大,藍齊兒好容易忘掉了內心的傷痛回北京看望爹孃。這讓康熙很開心,人老了都想孩子。康熙甚至讓容妃趕緊換算貴妃的裝束迎接藍齊兒的到來。但是藍齊兒最後還是發現了母妃居然被父親發配到了宗人府為奴的殘酷事實。這讓她剛剛暖和過來的心再次陷入冰冷。當著父親康熙的面摔掉了康熙送她的八音盒以示決裂。從此藍齊兒再也沒有回過北京。康熙在傷心之餘再次把怒火發向了容妃。

    千叟宴

    正是在這三件事發生的背景下,千叟宴召開了。康熙想用千叟宴的熱鬧祛除內心的冰冷和淒涼。所以在千叟宴開始後先後敬了孝莊太后、列祖列宗以及諸位臣工後再次敬酒給自己曾經的生死大敵:鰲拜、葛爾丹、鄭經、朱三太子等人。

    在這樣的氛圍和背景下,康熙敬酒自己曾經的死敵就顯得意味深長了。這些人也都是一時的豪傑或者梟雄人物,只有和同等級的英雄才會惺惺相惜。就像葛爾丹說說的那樣,豪傑生在同一時代就是宿命。簡單來說,康熙給敵人敬酒大概有一下幾層意思:

    “無論睡勝誰敗,是我和康熙的命運。自從我繼承汗位之後,我和康熙的生死大戰就不可避免了。我盼望這一天盼望了十幾年了。”

    第一、英雄遲暮,緬懷過去青春歲月

    康熙登基六十年的千叟宴也是對自己登基以來的一種總結,在內心寂寞和苦楚的現在只有總結過去才能暫時忘卻內心的痛苦,也是想透過緬懷曾經的光輝歲月來向容妃、藍齊兒、諸位皇子和天下人證明他才是正確的。

    從登基不久剷除鰲拜開始到平定三藩、收臺灣、擊敗葛爾丹等等,確實是在被逼這往前走;被逼著挖掘自身潛力的成長壯大。也可以這麼說康熙在以這些為理由為自己是否做錯了開脫,為什麼自己最親的人都被傷害的這麼深。

    第二、英雄需要襯托也需要磨礪

    這些敵人和康熙都構成了大清王朝這六十年來跌宕起伏的畫卷。也正是由這些梟雄組成的磨刀石的磨礪讓康熙建立起偌大的功業,大清王朝才能把觸角徹底伸到臺灣、雲貴和西北。大清的版圖才在一次又一次的完成擴充,到康熙六十年的時候基本上除了西北的叛亂大清王朝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版圖的管轄。

    越是強硬的對手越能激發自身的潛力,所以康熙的成長和建功立業也確實離不開這些豪傑的襯托。

    第三、英雄寂寞,需要對手

    什麼是英雄,都說時勢造英雄言外之意就是必須要對應的孵化環境才行。如果康熙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比如在嘉慶那個時代),外部沒有敵人、內部一團和氣他的潛力如何發覺。如果不能的話,也許康熙也就是一個守成之君;也就不配有聖祖的廟號。正是處處烽煙你來我往的對手造就了康熙盛大的文治武功。

    小結:

    當然這些都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康熙也得是英雄的那塊材料。否則光憑對手都是豪傑,自己這平庸一塊,那估計不但不會有什麼盛世還會成為對手的砥礪的磨刀石。

  • 3 # 安定郡小書生

    康熙皇帝死後,被兒子雍正皇帝上廟號聖祖,被尊為“千古一帝”。其實康熙皇帝作為滿清的第四位皇帝,入主中原的第二位皇帝,按理是不可能被稱“祖”的,只因其一生在軍事上削三藩,收臺灣、驅沙俄,創“多倫會盟”聯盟蒙古,在政治上籠絡漢族士人等功勳,才在死後被上廟號為“聖祖”。

    康熙晚年在千叟宴上給自己的敵人鰲拜,噶爾丹,朱三太子等人敬酒,其實在二月河小說《康熙大帝》中是沒有的,這完全是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加的臺詞,但是就這一加,就很好的為康熙的一生做出了總結。

    劇中康熙共三碗敬酒,而且也交代了敬酒的理由。

    第一碗酒,敬太皇太后孝莊、列祖列宗。康熙是在孝莊的扶持下登上皇位的,也是在孝莊的支援下一步一步的成長起來的。

    第二碗酒,敬列位臣工、天下子民、赴宴的千叟。天下的太平、國家興旺是君、臣、民三者同心同德的結果。

    第三碗酒,敬鰲拜、吳三桂、鄭經、噶爾丹、朱三太子這些死敵。正是由於敵人的強大,才造就康熙的強大,也就是康熙說的是“他們逼著朕立下了這豐功偉業”。

    其中這第三碗酒,體現了康熙作為千古一帝的氣魄,塑造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康熙,令人動容、難忘。有人說:“一個好的對手遠比一個好的幫手重要”。也有人說:“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可見,好的對手有時遠比幫手重要,是對手逼著自己不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莫大於和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