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井陘太行天路
-
2 # 農事農忙栽培方法一:秸稈栽培鳳尾菇
原料配製
原料要乾淨,無黴爛變質,碾成糠粉狀。100斤,上述秸稈糠加過磷酸鈣2斤,尿素0.2斤,多菌靈0.02斤,最好新增大豆秸糠(或蠶豆秸糠)2斤。
發酵處理
料堆大,升溫快,一般堆料量在200斤以上為宜。堆料1-2天后,由於微生物發酵,料溫逐漸上升,溫度超過50℃後再維持2天。培養料經過發酵處理,可降低雜菌感染率,加快鳳尾菇菌絲生長。
製作菇床
室外露地栽培可將發酵好的培養料做成畦狀菇床。多雨季節菇床要高於地面,以利於排水。乾旱季節,菇床要低於地面20釐米,有利於保溫保溼。菇床寬1米,長度不限,兩邊用寬40釐米的塑膠薄膜包邊,床底不鋪塑膠薄膜。菇床培養料厚度,要根據氣溫高低而定。春天氣溫較低,厚度20釐米左右,秋季氣溫較高,厚度以15釐米為適宜。採用室內床架栽培,可參照棉籽殼室內床栽方法。
換種
發酵料的料溫降至30℃以下即可接種。穴播法在菇床表面每隔 5釐米打一穴,在穴內放上菌種塊,整個料面再撒一層菌種壓實。接種後,蓋上薄膜。室外栽培時,在塑膠薄膜外面再覆蓋草簾,遮光保溫。
管理
從接種到出菇前,一般不要揭開塑膠薄膜,也不澆水。大約15-20天,菌絲即可佈滿料層並上下吃透。這時,可揭去覆蓋的塑膠薄膜,適當噴水,2-3天可以形成菇蕾。
栽培方法二:木屑栽培鳳尾菇選地
栽培場地要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
作床
菇床面要求高出 地面3-5寸,寬8尺,長度不限。床面要平整,有利排水。
滅菌
闊葉樹木屑100斤,新鮮麥麩20斤,採用水煮法滅菌消毒。
鋪料
在床面,作一高度為6釐米的木框,將培養料,趁熱連水帶料倒入床面木框內,用木板壓平壓實,每平方米約用幹木屑30斤左右,然後去掉四周木框,立即覆蓋塑膠薄膜,防止雜菌侵入。
接種
待料溫降到 30℃以下時,開啟塑膠薄膜,用直徑2釐米左右的圓錐形木棒扎眼,眼距為5x5釐米。然後用消毒鑷子,從菌種瓶內挖出菌塊放入眼中,各眼全部放滿後,再在料面均勻鋪撒一層菌種,蓋上塑膠薄膜,四周用土將薄膜壓緊,再在塑膠薄膜上面覆土2-3釐米。
搭蔭棚
接種完畢,需立即搭上蔭棚,防止日曬雨淋。
管理
接種後要注意檢查料溫變化,控制料溫不要超過30℃。防止雨水浸泡,需及時挖溝排水。料面發現雜菌侵染,可用石灰粉撒佈雜菌部位,以抑制其蔓延。一般接菌後 20天左右,菌絲上下吃透料時,去掉床麵塑料薄膜,在床面上覆土1釐米,進行出菇管理。
栽培方法三:廢棉栽培鳳尾菇上料與播種
菇床上先鋪上塑膠薄膜,將浸溼的廢棉團鬆開分三層鋪上,每層厚3-4釐米,鋪一層廢棉播一層種,最後一層播種量要略多一些。播種用量,麥粒種為5%,木屑種為10-15%。播種後整平,稍壓實,高度為10-12釐米,氣溫在22℃以上時料要薄點,氣溫低料可厚些。
管理與採收
播種後第二天,菌絲開始生長,料溫逐漸上升。若料溫高於36℃以上,菌絲生長停止,甚至會被燒死,培養料變黑。這期間要注意菇房的通風,在料溫升高較快的頭幾天,每天要數次掀開薄膜,以降低溫度。
在適宜溫度下,播種後12-16天菌絲布滿基物,再過5-7天原基開始形成。這時要揭去薄膜,注意菇房的通風、透光,調節基物的含水量在70-75%,空氣相對溼度在80-90%。根據基物的含水量和天氣情況,每天適當向菇床、牆壁、地板噴水或灑水。
鳳尾菇在廢棉上生長迅速,氣溫在20℃左右,從原基形成到採收約4-5天,氣溫15℃左右約7-8天。10-12釐米厚的廢棉可收菇4-5茬,每收完一茬菇後,須把菇床上殘存的死菇清除乾淨,以避免腐爛而引起病蟲害。清除殘菇後,根據基物含水量情況,適當噴水,5-7天后第二茬菇開始出現。
總結:新鮮鳳尾菇的蛋白質含量在3.6-3.9%之間,接近肉類。鳳尾菇的蛋白質中所含的氨基酸種類也比較全面,更可貴的是它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糧食中通常又缺乏的幾種氨基酸。栽培鳳尾菇的種植戶,可以科學的選擇一種栽培方式,在栽培的過程中需要科學嚴謹的對待每一個細節過程。
回覆列表
一、塊栽
塊栽容易移動,從而可根據氣溫變化,以及鳳尾菇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的要求而調換栽培場所。先一面出菇,後立起多面出菇,最後(出3批菇後)覆土出菇,適於家庭小面積栽培。壓塊用木模,大小一般是37×30×8釐米或50×50×9釐米。木模四塊木板的角用鉸鏈固定,留下一角用搭扣臨時固定,方便壓後取出木模。在模內上料、播種方法和普通栽培法無異,但菌塊四周應比中間壓得緊些,防止取出木模後四周料塌下。菌塊之間的距離在7~8釐米比較好。壓好後,用塑膠薄膜蓋好,既可保溼,又可防止雜菌汙染。
二、圓柱式栽培
用直徑50釐米、長1米的塑膠筒膜,其中套一根直徑6.5釐米的毛竹或塑膠管。先打通竹節(塑膠管不用打),並在上面打孔20個左右,直徑0.6釐米,在筒底用繩紮緊,並繫上幾根木棍或圓盤,固定筒底。然後分三層播種,兩頭用菌種封面。在25℃的乾淨室內培養,15天后菌絲即長好,再經7天取下薄膜,保持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和空氣條件,鳳尾菇就可正常生長髮育。這種栽培方法簡易,可防止雜菌感染,充分利用空間四周出菇,產量較高。
三、塑膠簍(40×28×15釐米)栽培
用1公斤幹廢棉,1公斤幹碎紙,100克碳酸鈣,250克米糠作為培養料。播150克鳳尾菇麥粒菌種(乾重)。先把紙放在水中浸泡3天,廢棉在水中浸泡1天或1晝夜。將紙和棉花擠壓到不再出水為止,然後將紙和棉花撕成小片,和碳酸鈣、米糠混合,播入菌種,將菌和料拌勻,裝入簍中,用報紙覆蓋幾天。把簍掛在涼爽陰暗的地方,注意管理,3~4周內可出菇。生物效率100%左右。
四、露地栽培(鳳尾菇與扁豆間作)
鳳尾菇同扁豆間作,每種一茬鳳尾菇,每畝可獲利5448元,扁豆收入410元,每畝菇菜間作總收入有5858元。如一年每畝種兩茬菇,一茬扁豆,則可收800~10000元,為純蔬菜收入的10倍左右(所有資料皆為實驗資料)。這是一項值得在城市郊區推廣的,經濟效益很高的栽培方式。
扁豆栽培在3月播種,每畦2行,每行6穴。用竹竿搭成1.8米高的棚,棚架橫於菌床上方,利用扁豆藤葉給鳳尾菇庇廕保溼。鳳尾菇栽培首先需要製作菌種。一級菌種: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滅菌接種後,在26℃下培養7~10天即成。二級菌種:闊葉樹鋸屑39公斤,麥麩10公斤,蔗糖和石膏各0.5公斤,含水量調至65%,滅菌後用一級種接種在22~26℃下培養15~20天,菌絲長滿全瓶即成。為了增強菌絲活力,還可用小麥作為培養基。小麥50公斤,碳酸鈣0.5公斤,熟石膏粉0.75公斤。先把小麥洗淨,浸泡24小時,撈起放入鍋內煮熟,不要煮爛。然後將麥粒同碳酸鈣、石膏粉拌勻裝瓶,每瓶裝麥粒0.2公斤,滅菌後接入一級菌種。
三級菌種:培養基配製同二級種的鋸屑種,不同之處是用二級種接種。四級菌種:麥稈糠50公斤,熟石灰1公斤,普透過磷酸鈣1公斤,尿素0.1公斤,多菌靈0.05公斤,充分混合加水拌勻。堆積發酵3~4天(料溫60~70℃)後,裝入鋪有塑膠薄膜的紙箱中,冷至室溫,然後接入三級菌種,培養30天左右就可以了。
鳳尾菇的栽培方法,可以選擇稻草生料法。3月先整地,將菇床做成低畦,畦深0.2米,長10米,寬1米,畦面必須平整。然後處理培養料,選用乾淨未黴變的稻草,鍘成約3釐米長,放在5%石灰水中浸泡3天。然後撈起用清水沖洗,瀝乾後移至菇床,每平方米投料14~15公斤(乾料),分兩層播種,播後蓋膜(注意把床邊的稻草包起)。在菇床上用竹竿或毛竹片做成小拱棚,上面加蓋草簾庇廕,把棚內溫度控制在30℃以下,超過30℃加厚覆蓋物。播種後24小時菌絲開始生長,經25~30天就可長滿全床。菌絲生長階段的管理,關鍵是根據氣溫變化調整覆蓋物的厚度,把床內氣溫控制在30℃以內,這樣有利於菌絲的生長。
菌絲長滿培養料後,應揭開上面的覆蓋草簾和薄膜,加蓋1釐米厚細土,增加養分,保持床面溼度,促使菌絲體分化成菌蕾。覆土後下雨要蓋塑膠薄膜,防止雨水沖刷,還要注意防治病蟲害。蓋土後5~7天出菇,一般7~9天採收,採後7~10天又可出第二批菇,種一次菇可連收5~6批,從播種至收完約需4個月。採菇最好用刀從菌柄基部割下,以免損傷菌絲。一般每100公斤稻草可收鮮菇80~100公斤。
五、草把式栽培
將新鮮未黴變的稻草用1%石灰水浸泡12~24小時,撈起用清水衝淋瀝乾,降至pH7~7.5,含水量為70%~75%,即扭成草把,並在扭把時將菌種播入其中。然後排放畦床發菌,低溫播種排放2層,高溫播種排放1層。每層都用菌種封面,然後加蓋薄膜。發好菌後,將薄膜拱起出菇,也可在草把中插一根竹竿或樹棍,當原基形成後,以“人”字形架起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