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黃0071
-
2 # 雄觀
范蠡被商人尊為商聖,足以見得,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能從一個謀士,成功的轉型為一個商人,說明返利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范蠡成為鉅富,離不開他輔佐越王勾踐的經歷。輔佐越王勾踐的范蠡,雖然說是一個謀士,但我我更認為,他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公元前四九六年,越王允常駕鶴西去,他的兒子勾踐繼任越王之位。吳國趁越國不穩,發兵攻打越國。這一仗吳國大敗,吳王闔閭受傷不治身亡,臨終前,他兒子夫差,一定要為他報仇。
吳王夫差即位後,一門心思想著為父報仇。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要來攻打他,便先發制人結果這一仗越王勾踐戰敗。被逼逃進了會稽山
這個時候,范蠡投奔越王勾踐。建議勾踐向吳王夫差委曲求全,以待他日報仇雪恨。
越王勾踐採納范蠡的謀略後,任命范蠡為上大夫,陪越王勾踐在吳國為奴。越王勾踐在吳國服侍夫差三年後,吳王夫差放他們回到越國。後來范蠡找來西施進獻吳王夫差,吳王整日歡樂,越國乘勢而起,最終打敗了吳國,成就越王勾踐雄圖霸業。
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然後帶著西施,隱姓埋名。他們去了東方的齊國在那裡做生意發了財。
齊王后來封范蠡為相,但范蠡認為遲早會招禍患。於是辭了齊國的工作,來到了定陶,在定陶,他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時令氣候,憑藉這樣的經營方式,幾年後,又積累了萬貫家財。
在經營活動中,范蠡堅持以德經商,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不幹違法的生意,不做偷稅漏稅的買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經營者。與同行業競爭時,堅持良性競爭,不坑蒙拐騙,不唯利是圖,不損人利己,更不做局下套害人。
在老百姓中間,范蠡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所以,他的商品賣得好,市場佔有率逐步提高,口碑好了,買的人就多了,賺的錢自然水漲船高。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范蠡知道,賺得萬貫家財,來源於這個社會,他拿出自己的錢財開展慈善活動,賙濟窮困者,進一步回報了社會,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受到老百姓的一致讚譽。他所表現的非凡人格魅力和超越常人的眼光智慧,就連現代的商人,也都極為推崇。
范蠡在做生意的過程中,還非常重視人才。這個社會的主宰是人,他認為,人的思想是無限的,人才就是生產力。若要做好生意,就要善於選擇人才,堅持以德為先,唯才是用。這樣,才能把生意做強做大。這些都是范蠡的優秀品格,也是一個成功商業家必須具備的精神品格。
當然,范蠡做生意富裕了,他不光自己致富,還帶動老百姓致富。為了幫助老百姓致富,他散盡家財,傳授生意經。魯國有一個叫猗頓的人,生活的很不好,雖然耕桑稼穡,但依舊一貧如洗。後來得知范蠡有致富妙招,便向范蠡請教。經過范蠡的指點,猗頓果然成為了一個富翁,一時間傳為佳話。
范蠡是一個善於聚財的人,他更喜歡仗義疏財,也願意幫助別人發財。聚財散財對他而言輕而易舉,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人們對這位駕馭財富得心應手的財富英雄產生了無限的頂禮膜拜,就像崇拜所有英雄一樣,把他從一個凡人到演化成一個聖人,所以,後人尊他為商聖。
回覆列表
漁歌漫天涯
史上那些哭著鬧著迴歸田園、歸隱山林的人真的多於過江之鯽,但大多是失意、矯情、無奈和做秀,不地道,不純粹。
真正心甘情願、實心實意放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扁舟三江漁歌五湖的主,大概也只有吳越春秋中的范蠡了。
范蠡真牛!
姜子牙也牛,但大半輩子一事無成,鬱郁不得志。終致難耐清貧的妻子馬招弟棄他而去。婚姻失敗,最牛的男人也難有幸福的味道,言行舉止也暗了光彩。諸葛亮牛,“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可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失街亭,揮淚斬馬謖;出祁山,壯志終未酬。儘管說家有醜妻是個寶,可畢竟出雙入對時少了些香豔和浪漫,多了些尷尬和暗淡。
和他們相比,范蠡可真的幸運多多,幸福滿滿。雖然父母早逝命途多舛,但少有大志聰明好學的范蠡而立之年便出楚入吳,嶄露頭角;不惑之秋,奉勾踐臥薪嚐膽、砥礪前行。十年生具,十年教訓,天命之日,助主君興師滅吳雪會稽之恥;耳順之時,富國強兵佐勾踐雄霸諸侯。
功成名就,七十從心所欲,急流勇退,攜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化名姓為鴟夷子皮,操計然之術,轉戰商場,再造自我,三次經商成鉅富陶朱,奠定財神之聖;三散家財成名天下,佈施慈善鼻祖。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這是怎樣的輝煌?事業風生水起,愛情甜甜蜜蜜,家庭幸福美滿,對於一個身體康健壽終正寢的男人來說,這真實一個大大輝煌和圓滿!
范蠡牛,牛在西施!英雄美女、才子佳人,為他們天造地設,被他倆渲染得淋漓盡致。西施是一團美麗的彩虹,照亮了吳越春秋;西施是一泓碧綠的山泉,滋潤著華夏心田。吳越沒有西施,會多一份血腥;範爺沒有西施,便少了些浪漫和風流——
范蠡為什麼這麼牛?因為范蠡儒、道、兵並修,智、仁、勇兼備。
范蠡比孔子小十五歲、老子小三十五歲、孫武小九歲,和老子弟子計然年齡相仿。早年范蠡主要學儒家立志、好學之道,上學天文下學地理中通人事,格物致知,積極入世。
中年修孫武兵法、文子之道,深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月滿則虧物盛則衰,盈而不溢勝而不驕”之真諦,晚年踐行老子的陰陽消長“.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思想,急流勇退,漁歌天涯。
《禮記‧中庸》: “知、仁、勇三者, 天下之達德也。”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范蠡宅心仁厚,智勇雙全,智仁勇三達德兼備。
智在知人知時。儒道兵三家都強調知人。孔子反覆說明知人善任知言知人,《論語》最後一章最後一段最後一句就是:“不知信,無以知人也.” 老子亦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至於孫子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范蠡貴在知己知彼。
他準確捕捉到夫差的致命弱點是驕奢淫逸、貪戀美色,於是在和文種一起制定的滅吳九大方案中,主打美人計。
緊接著便親自帶領一個團隊在全國選美,終在鍾靈毓秀的苧蘿山下覓得千古第一美女西施。
西子天生麗質,秀外慧中,深明大義,勇敢獻身。她和范蠡心有靈犀,裡應外合,牢牢地迷惑掌控夫差,一舉拿下吳國。
他愛西施懂西施,更懂勾踐。知道他英明蓋世,興越滅吳,雄霸天下;更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長頸鳥啄的越王,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安樂,審時度勢,激流勇退,棄官從商,遠離政治漩渦。他上識天文,準確掐定夫差病理吉凶;下知地理,極力反對越王檇李之戰。月滿則虧,物盛則衰。盈而不溢,勝而不驕。
仁在成己成物。范蠡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商人的鼻祖,還是中國最早的慈善家。
《老子》有云:“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范蠡既已協助越王洗雪了會稽被困之恥,便長嘆道:“計然的策略有七條,越國只用了其中五條,就實現了雪恥的願望。既然施用於治國很有效,我要把它用於治家。”
於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換姓,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到了陶邑改名叫朱公。
朱公認為陶邑居於天下中心,與各地諸侯國四通八達,交流貨物十分便利。於是就治理產業,囤積居奇,隨機應變,與時逐利,而不責求他人。
所以,善於經營致富的人,要能擇用賢人並把握時機。十九年期間,他三次賺得千金之財,兩次分散給貧窮的朋友和遠房同姓的兄弟。
這就是所謂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後來年老力衰而聽憑子孫,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並有所發展,終致有了鉅萬家財。所以,後世談論富翁時,都稱頌陶朱公。
自古無奸不商,可范蠡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成己成物,這是何等的情懷,何等的境界,何等的智慧!
勇在出入進退。范蠡本是可以安享尊榮富貴的,夫差甚至有分治國家之說。他棄官從商一方面固然是他認清夫差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本性,另一方面卻是他想用計然的經商之術,重新開拓一片人生的天地,挑戰自己,重塑自己,超越自己,去實現和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若果說他主動陪勾踐夫婦入吳為奴這是一種勇敢的話,那麼功成名就後主動的急流勇退,這確實是許多人不敢不願不想的大勇。進入是勇,退出更是勇,而我們常人昧於進退,只知進不知退,像文種一樣,不但不能加官進爵封妻廕子,反而身敗名裂,甚至株連九族,與其說是失於智,倒不如說是怯於勇。
范蠡追求建功立業、經邦濟世,也深知生命可貴、明哲保身。他不斷地追尋和探索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天地人中求索規律和平衡,以求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實現最大的和合、圓融和圓滿。
李商隱常想“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可這在吳越春秋之時,范蠡早已演繹得通徹剔透。
范蠡漁歌江湖,沒有謝靈運遊山玩水的叛逆,沒有孟浩然夜歸鹿門的無奈,更不是一些佛家弟子看破紅塵的超脫,他得到了他的所有,他現在要做的真正放下自己的所有,去邂逅或消融在他的所無,在山水中,在江湖裡,——
試想想,青山綠水,紅顏白髮,一葉扁舟,隨波逐流,在藍天白雲下,在煙波浩渺的天涯,漁歌垂釣,紅袖添香——這是怎樣的天地,怎樣的人生,怎樣的詩意和美麗……
品讀經典,領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