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宋史趣
-
2 # 青鑑
府兵制,是西魏至唐朝前期的主要兵制。府兵不打仗時是農民,農忙種地,農閒訓練,戰時是軍隊。府兵的好處是不用向朝廷交租庸調,種地的收入歸個人。但是國家不給參戰的府兵提供軍備,像殺敵用的武器之類的要自己準備。折衝府負責選拔和訓練府兵。府兵制起源於西魏,唐太宗時期發展到鼎盛,唐玄宗時期廢除,府兵制大約在歷史上存在200年後退出歷史舞臺。
隋朝為了預防軍人擁兵自重,採取了一些措施。先說隋文帝楊堅時期,隋初,府兵是兵農分離,兵員支出由民戶攤派。府兵自成一體,州縣沒有管轄權,這就容易造成軍人包庇一些人不納租稅,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為此隋文帝頒詔令布改革府兵制,將府兵的戶籍、田地等,與農民一樣劃歸地方政府管轄,除府兵本人外,其他家族成員不再享有免稅的特權,國家的財賦收入大為改善。
隋煬帝時期,為了加強對府兵的控制,隋煬帝降低了府兵將帥的地位。
如將府兵中的上柱國、大將軍改為大將軍,由正一品降為正三品;以此類推,開府將軍、儀同將軍改稱鷹揚郎將,鷹揚副郎將,由原來的從一品高官,分別降為正五品和從五品,而且不在允許副郎將開府。用低品位的校尉、旅帥、隊正代替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等等。這一改革在削弱了將帥手中權力的同時,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大大強化。此外,隋場帝把府兵制度從十二府擴大到十六衛。這是府兵組織系統的一大發展。在府兵的分佈中,隋場帝注意加強內軍,使全國軍事力量始終保持內重外輕的局勢。這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在中國軍事史上無疑是一大貢獻。
-
3 # 江踏春衣
簡單的說就是上馬是兵,為國征戰,下馬為民,下地耕作。
朝廷主要是防止出現割據勢力,預防形成堅固的軍事集團,進而防止威脅朝廷的統治。
間接的好處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人力資源,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了社會穩定和進步。
總之算是積極的政策。
-
4 # 茶談怪論
府兵制的創立基於以下幾點:一是長期戰亂,土地荒蕪,人口銳減,兵農合一的兵役制度既能滿足戰爭需要,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又能恢復國家經濟;其二,府兵的最大特點是將不識兵,兵不認將,減少將領對軍隊的把控,形成一方諸侯,將軍隊指揮權牢牢掌控在國家手中。
府兵制源於北魏,形成於北周,隋朝時不斷完善。隋文帝時軍戶編入民戶,改屬州縣管轄。但軍人仍有軍籍--"軍名",無論在軍、在役或在家,凡軍役範圍內的事宜,均屬軍府管理。隋煬帝也強化了中央對軍府的控制,將調兵權與統兵權分離,調兵權歸國家的軍府,軍府受中央控制;統兵權由皇帝臨時指派將領,將兵分離的同時,也可以預防將領軍功過盛,影響到皇權。
-
5 # 達文有話說
府兵制,是西魏時期由鮮卑人創立的一種農兵分離制度。
府兵制的起源西魏大統十六年(公元550年),權臣宇文泰仿照拓跋北魏時期實行的八部制度,設立了中央八柱國大將軍為政治核心的制度。其中的六柱國大將軍(宇文泰和元欣不直接統兵)分統全國府兵;每個柱國督2大將軍。每個大將軍督2開府將軍,共24個開府。每個開府統領1軍,共24軍,每軍2000人。開府各有兩名副手,稱儀同,共48儀同。再下,編有團、旅、隊,分置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統領。
西魏時期受封的八位柱國大將軍,史稱“八柱國”,分別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其中,元欣作為皇室宗親沒有實權,宇文泰作為全軍統帥。這種具有鮮卑人特色的府兵制,表現出了超強的組織性,讓西魏軍隊迸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宇文泰平定了北方,建立北周政權。
周武帝宇文邕打破六柱國分領府兵的體制,改諸軍軍士為侍官,使府兵成為中央宿衛軍,直接聽命於皇帝。
隋朝的兵制北周靜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掌握了北周軍政實權的楊堅,透過“”禪讓“,”篡周建隋,稱隋文帝,改元開皇。8年後,隋軍南下滅陳,重新統一全國,結束了中國自西晉以來將近300年南北分立對峙的歷史。
楊堅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和發展新生政權的措施。政治上,銳意改革,確立三省六部制,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加強中央集權統治。隋初的兵制沿襲了北周,繼續推行府兵制,建立了以府兵為主體的統一軍隊及其相應的軍事制度,適應了強化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統治,以及後期對外用兵的需要。
自隋朝開國起,軍權就高度集中於楊堅手中。軍隊的建制、調發,將帥的任用、遷升,制度的制定、實施,都由皇帝親決。楊堅在皇帝之下,創設了兵部,尚書為長,侍郎為副,統掌全國軍事行政。又創立十二衛府,內掌禁軍,外統領全國軍隊。在邊境和各州戰略要地,分設總管府掌管地方軍事。
早期府兵制是兵農分離,農民專心生產,戰士專心打仗。以戰鬥為生的大批府兵將士失去了用武之地,如果不能妥善安置,不僅會給朝廷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還可能成為新的亂源。隋文帝對府兵制進行了改革:
改革軍民分籍,實行“兵民合一”制。開皇十年詔:“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賬,一同編戶。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北史·隋本紀上》)即實行軍人、軍戶編入民籍的制度,由州縣統一管理,依均田令授田;同時保留軍籍,無論在鄉或在軍,凡軍役之事,皆由軍府管理。這就是被許多史家稱道的所謂在鄉為農,在軍為兵,平時生產,戰時出征,輪流番上宿衛的“兵農合一”之制。為了防止軍人擁兵自重,隋朝軍隊的建制、調發,將帥的任用、遷升,制度的制定、實施,都由皇帝親決。隋朝軍權集中,凡有戰事,皇帝頒詔下符,命將調兵,“兵出於府,將命於朝”,事畢即罷,兵歸原府,將回原任。後來隋煬帝為控制軍權,強化監軍制度,特置御史百餘員,凡將帥出戰,皆遣御史監軍。
府兵制的弱點府兵制下,府兵並不用繳納稅賦和服徭役,平時務農,農閒的時候訓練,這樣,大大節省了軍事開支。但是,府兵制有以下弱點:
戰鬥力弱。天下已定,兵農合一,承平日久,兵不堪用。邊陲前線離軍府遙遠,府兵奔赴前線的成本太高。前線基本都是草原和戈壁地帶,環境惡略,府兵無法就地種田。養府兵的土地不足。府兵之所以願意免費給國家打仗,是因為國家給軍戶土地,讓家人有飯吃。所以國家實行的是均田制,就是國家分配土地給老百姓,百姓死後國家收回土地再分給別人。到了唐朝初期這種制度效果還可以,但到了唐玄宗時期,由於人口的增長和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國家逐漸拿不出這麼多的土地了。分到軍戶的土地越來越少,府兵制還規定,軍戶打仗自備糧食,這樣一來,誰還願意當府兵啊。結語制度是根據政治目的,再結合社會形態設計的。它所依據的條件是變數,因此,任何制度在社會的演變以及時間的作用下,都會顯得不合時宜。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改革是常有的事,因為,制度是有保質期的。
回覆列表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府兵制起源於北魏時期鮮卑族的一種兵役政策,然而在當時產生重要影響的府兵制為什麼會起源於鮮卑族,而不是由中原地區發起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在中國古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普遍採用的是世兵制,大致的政策內容是,將全華人民分為軍籍和民籍兩類,列入軍籍的世代為兵,而列入民籍的則不用當兵,只負責納貢納糧,然而當時南北朝時期各地戰亂不斷,遠在北部的鮮卑族由於遠離中原富庶之地,納入民籍的農戶所納軍糧遠不足以支撐朝廷征戰及兵士所用,所以才最先由鮮卑族提出並施行。到了西魏時期,當時西魏(也可說北周)的實際統治者宇文泰以鮮卑族的這種兵役政策為基礎,制定了一種新的兵役制度,即最初的府兵制,府兵制要求兵農合一,戰時府兵從軍打仗,非戰時府兵在田間勞作。既保證了戰時用兵的需要,又保證了農業生產,由於這一制度在短期內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所以在南北朝後,隋朝也延用了這一兵役制度,不過,當隋朝一統天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者又對現有的府兵制度做出了一些改革,以防止軍府統領擁兵自重,更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其一,原北周時期的府兵制規定,府兵由軍府統領,不列入州縣戶籍,家屬也隨之編入軍戶,隋文帝時規定,府兵仍保留軍籍,與家屬一起編入民戶,隸屬於州縣,這一政策解放了府兵家屬,家屬可以安定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府兵及家屬不必隨營居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剝離了府兵和軍府的依附關係,削弱了軍府的權利。
其二,府兵制與均田制緊密結合,府兵既是府兵制下的軍人,又是均田制下的農民,府兵作為民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府兵在形式上和心理上都不再只受制於兵府,分散了兵府的權利。
其三,隋文帝時期,對府兵編制進行改革,由北周時期八大柱國將軍改為十二衛府,進一步分散了軍權。同時每一衛府分設各級將領,每一衛府的最高將領直接聽命於皇帝。同時皇帝又將十二衛府設內衛和外衛之分,利用內、外軍相互牽制,這樣更便於集中軍權。
綜上所述,隋朝時期由改革府兵制入手,透過各種手段,將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權推向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