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目歷史君
-
2 # 國史春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六國悉數被滅。六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齊國於公元前221年滅亡,楚國於公元前223年滅亡,燕國於公元前222年滅亡,南韓公元前230年滅亡,趙國於公元前222年滅亡,魏國於公元前225年滅亡。
劉邦稱帝后,曾經有過封分六國後裔的想法,但是被張良制止了,因為如此一來六國勢力又會慢慢漲大,到時天下會再度出現四分五裂的局面。所以,最終劉邦接受張良的建議只封賞當年為自己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所謂的六國貴族在漢朝建立後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劉邦劇照)
那麼,劉邦稱帝后,他是如何處理六國貴族的呢?秦末農民起義大爆發的時候,六國當中齊國、南韓、楚國、趙國、魏國都趁機復國,只有燕國沒有人去復國。項羽封分諸侯時,將臧荼封為燕王,楚漢之爭後臧荼歸漢,劉邦稱帝不久臧荼造反。劉邦滅臧荼後,封盧綰為燕王。
齊國
齊國復國的是田氏三兄弟,即田儋、田榮、田橫。田儋起義失敗被秦將章邯所殺,項羽入關後大封諸侯,田榮殺死項羽封的齊王后自立,結果項羽大軍壓境齊國,田榮兵敗被殺。劉邦稱帝后,田橫逃亡於海島,劉邦派人前往招撫,田橫在趕往洛陽的途中自殺。
南韓
南韓的復國利益於張良,張良祖上五代為南韓相國,秦末天下大亂,張良建議項梁為抗衡秦國而扶持六國勢力,項梁同意。在項梁的幫助下張良擁立了韓王成。後來項羽大封諸侯的時候也承認了韓王成的韓王地位,但是張良後來成為了劉邦的謀士,讓項羽吃盡了苦頭。於是項羽只好把韓王成殺了洩憤,所以所謂南韓貴族只剩下張良了。(韓信劇照)
趙國
陳勝、吳廣起義後,張耳與陳餘擁立了趙王歇。後來陳餘與張耳反目,張耳投靠劉邦,除餘與趙王歇在井陘之戰被韓信打敗所殺。
魏國
陳勝、吳廣起義後,魏國後裔魏咎加入了起義大軍,後來章邯率兵圍攻臨濟,魏咎為了城中百姓不受誅連自殺身亡。之後其弟魏豹向項梁借兵,攻下二十餘城,自立為魏王,後又被項羽封為西魏王。楚漢之爭開始,魏豹在劉邦與項羽之間左右投機,後被韓信抓至滎陽。魏豹向劉邦跪地求饒,顏面掃地,最終魏豹被劉邦手下週苛殺死。(項羽劇照)
楚國
楚國起兵的是項梁、項伯、項羽叔侄三人,項梁的軍隊被章邯鎮壓之後被殺,項羽垓下之圍後自刎於烏。項伯數次為劉邦排憂解難,劉邦還許過他兒女親愛。劉邦稱帝后賜項伯劉姓,封其為射陽侯,兒女親家估計泡湯了。項伯於公元前192年去世,後來子嗣犯罪,爵位被除。
-
3 # 大秦鐵鷹劍士
劉邦稱帝后是這樣對待六國貴族的:有能力的打壓消滅;沒有能力的繼續當平民;死了沒後人的七國君主他派人守墓。六國貴族在秦朝統一戰爭,秦末復辟戰爭、楚漢戰爭中消耗殆盡,絕大部分淪為平民,少部分精英或戰死、或成王,成王的貴族都被劉邦消滅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將六國貴族與富戶約十二萬戶遷入關中居住,這些貴族大部分都淪為了平民,他們的後代則成了秦華人。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肆屠殺關中人民、掠奪關中財富與美女,因此大部分六國貴族跟秦國貴族一樣被項羽殺了。活下來的人則投靠劉邦,成為漢軍擊滅西楚軍,殺項羽復仇。
秦末戰爭與楚漢戰爭中,僅存的六國王族精英多數在戰爭中戰死,他們或死於秦軍手下,或死於內鬥之中。南韓在楚國的幫助下復國,成為西楚的附庸,韓成作為韓王被項羽誅殺;西漢建立後,韓信(不是軍事家韓信)成為韓王,後被劉邦攻滅殺死。趙國復國後,趙國王族後裔趙歇成為趙王,張耳、陳餘是他的主要大臣;後來張耳投靠劉邦,並與戰神韓信領兵滅趙,擊殺趙歇於襄國。魏國王族後裔魏豹當了西魏國王,後來被劉邦擊滅,劉邦部將周苛在滎陽將魏豹擊殺,魏豹的夫人薄姬成為劉邦的妻妾,生漢文帝劉恆。
楚國被秦國擊滅後,楚國王族大部分被遷到咸陽居住,少部分流落民間。楚國貴族項梁起兵反秦,扶立羋心為楚王,擊滅楚國貴族景駒、秦嘉;後來項羽坐大後,命英布殺死了羋心。楚漢戰爭中,劉邦代表的勢力誅殺了項羽,楚國貴族徹底沒落。燕國王族中的太子丹被父親燕王喜殺了獻首秦王政,後來燕王喜被秦軍捉住囚禁在咸陽至死,燕國王族絕後了。六國復辟後,韓廣當了燕王,後來項羽封臧荼為燕王,漢朝建立後劉邦以謀反罪誅死臧荼。齊國田氏滅國後,大部分成了平民,復辟戰爭中有田儋、田榮復辟齊國,田氏內鬥不斷,項羽又擊殺了田榮;漢朝建立後齊國貴族田橫自殺,他的部下五百餘人亦自殺。
劉邦建立漢朝後繼承了秦國的制度,儘管沒有完全採用郡縣制,但是他一直至力於消滅異姓諸侯國,並削弱劉姓諸侯國。劉邦當了皇帝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消滅異姓諸侯國,二是削弱劉姓諸侯。劉姓諸侯國的首任國君都是劉邦的兒子或者侄子,但是劉邦限制了他們的權利,劉姓諸侯國與姬姓諸侯國相比,權力要小得多,受到的限制也更多;這也是為什麼呂后能輕易誅殺劉如意等國王的主要原因。最後劉邦還特意下旨安排人守護絕後君主的陵寢: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緡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
-
4 # 種地的秀才
當初楚漢爭霸,劉邦為了孤立項羽,擴大自己的力量,所以對那些依附大漢的諸侯王比如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耳都承認其封邦割據,對那些背楚投漢的也都分地封王,比如韓信封為楚王,彭越封為梁王、英布封為淮南王等。但是劉邦明白這些人都屬於他政治上的異己分子,所以在打垮項羽後就開始削除異己。各諸侯王不得不站出來反對、反抗,劉邦就以謀反的罪名一個一個的處死、滅族、取消封地。這就是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最真實的寫照吧!
-
5 # 漁岸踏歌
劉邦稱帝之前,秦始皇帝就兵發六國,對六國貴族進行了多次深入持久的打擊。六國的版圖也被秦始皇重新進行了劃分,改成了郡縣制。楚漢戰爭又打了六年多,因為都打著反抗暴秦的旗幟,雙方都網羅了一些六國貴族。但這些人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六國舊有秩序。項羽很符合他們的胃口。但劉邦卻不是。他稱帝后,他的第一謀臣張良,這個一心想恢復南韓的貴族子弟,還曾經參與謀刺秦始皇,都不敢提出恢復南韓。可想而知,六國貴族的下場如何了!反抗的被誅殺,接受現實的,老老實實生活。他們原先擁有的特權基本上都讓位於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新貴族了!
-
6 # 春回芳去一玫到
劉邦稱帝后,曾想分封六國貴族,被張良阻止,因此還是沿襲了秦朝的郡縣制,但他還是任用六國貴族,共同治理西漢,有個叫田橫的,是齊國貴族,手下有五百義士,他拒絕為西漢郊命,舉劍吻頸自殺,那五百義士也先後自殺身亡。
-
7 # 小史微課堂
六國貴族到劉邦已經經歷了一個朝代了(秦),雖然時間很短,但是變化很大。在秦朝時期除了殺了掌權者,貴族基本被免死了。那我講講六國貴族都怎麼了呢?
①打壓六國貴族,扶持新貴族,間接的削弱了他們的實力
②除了跑到秦國意外的領土,大多數都搬遷到了咸陽,使他們減少對秦國的危害
所以到了漢朝六國貴族已經不足為懼了,幾十年過去後六國貴族幾乎已經沒有權利和兵力了大漢立國,高祖兼用郡縣制和分封制,郡縣的力量都在新興貴族和人才手裡,分封國的力量在劉家宗室手裡。
整個大漢帝國建立起了一個穩定的在當時來說是不可動搖的權力體系,而且這個體系並不需要先秦諸國貴族的參與,那麼諸國貴族就完全是泯然眾人,成了漢家天下的平凡子民了。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六國貴族後人都被遷徙到關中了。離開了家鄉,他們的勢力會受到很大的削弱
-
8 # 小良解說員
西漢建國之初,還是大量分封功臣為王的,至於六國貴族後代大多已無權無勢,誰還管他們。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天下已經趨於統一,但人們的固有觀念還落後於時代。劉邦這個皇帝一開始還不能完成形式上的統一,他之所以西都關中,理由是關中面積大、資源豐富、易於據守和控制諸侯。可見劉邦自己原來也只是想做列國中最強的一個罷了,只是統一為大勢所趨,在不長的時間裡各異姓王都被剷除了。到漢武帝時,劉姓王也基本被清除,這是國家才真正統一。
-
9 # miss盧翔
將六國貴族及豪傑全部遷往關中的建議,他給出的理由有三個,
一是可以防備匈奴偷襲,
二是諸侯叛亂可避免六國貴族與他們有所勾連,
三是六國貴族遠離故土,興風作浪的土壤不復存在,沒了六國貴族在當地的影響,便於政策的推行。
-
10 # 徐張話歷史
秦國依靠武力滅亡六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郡縣長官由中央任命,廢除了六國貴族世襲的特權;並且把全國的兵器全部沒收於咸陽,鑄造12銅人;夷平六國原有的城牆及軍事防禦措施;“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充實咸陽,弱化地方。
但劉國貴族及其後代雖然國家滅亡,但反抗報仇的心思卻始終不滅。例如劉邦謀士張良世代為韓相,一直在尋找機會反抗秦朝為韓王報仇。秦末,張良聽到農民起義的訊息後,立即聚少年數百人加入反秦的隊伍。
陳勝、吳廣首義大澤鄉後,原來六國的貴族蠢蠢欲動,有的迎接陳勝略地的將領為王,有的斬殺秦朝官吏,自立為王。例如陳勝起義後,立魏國貴族魏咎為魏王,後來秦將章邯攻打魏國,魏咎自殺,魏咎弟弟魏豹逃亡楚國,向楚懷王借兵數千人,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自立為魏王。
項羽及其叔父項梁也是楚國貴族,在滅秦的過程中,他們也是先立楚王的後代為楚懷王作為號召。在滅秦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都彭城,分封其他各路諸侯為王,顯然是回覆到了秦以前的戰國時代。
劉邦出身農家,沒有六國貴族的背景,滅秦後在和項羽爭戰的過程中,他處處和項羽反其道而行之,認識到六國貴族和其他諸侯勢力是戰爭動亂的禍根,逐漸尋找機會予以打擊和消滅,從思想上消除他們復國的信念。
例如漢軍攻下河內,俘虜了殷王司馬卬,設定河內郡,直屬中央管轄。韓信進擊俘獲了魏王魏豹,將他押解去滎陽,全部平定了魏地,劉邦立即設定了河東、上黨、太原等郡。
漢王有一次與謀臣酈食其謀劃如何削弱楚國的實力。酈食其說:“從前商湯討伐夏桀,將夏桀王的後裔封在杞國;周武王討伐商紂,將商紂王的子孫封在宋國。如今秦朝喪失德行、背棄道義,侵伐各諸侯國,滅掉各國後,使諸侯的後代生無立錐之地。陛下果真能夠重新封立六國的後裔,使他們都接受陛下的印信,這樣六國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無不歸順服從,仰慕陛下道義,甘願做陛下的臣民。”劉邦計劃聽酈食其的意見。後張良諫而止。很明顯一旦重立六國之後,對漢王來說,卻是所謂的分割自己擁有的東西去資助敵人,空設虛名而實受禍害。
漢王劉邦追擊項羽到達固陵,與齊王韓信、魏國的相國彭越約定日期合擊楚軍。但是韓信、彭越的軍隊沒有來,楚軍攻打漢軍,大敗了漢軍。漢王於是重又堅固營壘加強防守,並對張良說:“諸侯不遵守信約,怎麼辦啊?”張良答道:“楚軍即將被打敗,而韓信、彭越二人沒有分得確定的領地,因此他們不應約前來會合,原來是應當的。君王您如果能與他們一起共分天下,就可以立即把他們召來。現在,您可以把從睢陽以北到城的地區都封給彭越,把從陳縣以東到沿海地區的區域劃給韓信。您如果能拿出以上地區許給他們兩人,讓他們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那麼楚國就很容易攻破了。”漢王聽從了這一建議。於是韓信、彭越都率軍前來。
韓信、彭越顯然是要割據封王,與漢王劉邦一統天下的思想相矛盾。但為了打敗項羽,不得已而籠絡他們。
劉邦稱帝后,大封同姓王,對異姓王防範很嚴。以韓信、英布、彭越、臧荼、韓王信、陳豨等的異姓王不自安,但是又不想交出兵權,最後都走上反叛的道路。
劉邦在攻殺了反叛的異姓王后,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顯然對六國貴族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從此,再也不敢有恢復故國的想法了。
大臣劉敬向劉邦建議說:“匈奴的河南白羊、樓煩王部落,離長安城近的只有七百里,輕騎兵一天一夜就可以到達關中。關中剛遭過戰事洗劫,缺少百姓,但土地肥沃,應該加以充實。諸侯最初起事時,沒有齊國田氏,楚國昭、屈、景氏就不能勃興。現在陛下您雖然已經建都關中,實際卻沒有多少人民,而東部有舊六國的強族,一旦有什麼事變,您也就不能高枕而臥了。我建議陛下把舊六國的後人及地方豪強、名門大族遷徙到關中居住,國家無事可以防備匈奴,如果各地舊諸侯有變,也足以徵集大軍向東討伐。這是加強根本而削弱末枝的辦法。”高帝說:“對。”十一月,便下令遷徙舊齊國、楚國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族及豪強到關中地區,給予便利的田宅安頓,共遷來十餘萬人。
劉敬提出了將六國貴族及豪傑全部遷往關中的建議的理由有三個,一是可以防備匈奴偷襲,二是諸侯叛亂可避免六國貴族與他們有所勾連,三是六國貴族遠離故土,興風作浪的土壤不復存在,沒了六國貴族在當地的影響,便於政策的推行。從此,六國貴族叛亂的事情再也沒有出現,劉邦處置六國貴族的策略非常成功。
-
11 # wang77329
秦始皇滅六國時已經處理了六國貴族,劉邦啥事都沒有。有的也是籠絡了一起投奔他的貴族餘孽,但都是光棍而已,只能說劉邦又製造了一批貴族。
回覆列表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已一統天下的劉邦于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正式登基,定國號為漢,劉邦即為漢高帝。
劉邦原本只是一布衣,又是馬背上奪天下的,深知自己的天下來之不易,因此他日夜擔心這個天下會易主,為穩定自己帝位,他採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對於當時最有權力的異姓諸侯王們,劉邦都是先後找理由將其剷除,彭越、韓信這種曾經抵抗項羽的元勳也都在劉邦黑名單中,彭越、韓信的死也是逼得英布在後來造反的主要原因。對於異性諸侯王,劉邦幾乎沒留一點情面,在最後只留下了一個長沙王吳芮。劉邦在他的八年皇帝生涯中,其實時間基本都花在如何對付異性諸侯王上了。
異性諸侯王之後,對皇權有威脅的就是丞相了,畢竟自秦時期丞相的權力就很大,屬百官之長,曾經的趙高就是在這個位置上專橫弄權的。而漢承秦制,丞相之職權力也是很大的。
當時劉邦的丞相是在劉邦起義中功勞很大的蕭何,蕭何也屬於功高震主的那一類,加上深居重職,劉邦對他也很是不放心。
《史記》記載,漢十二年秋,黥布反,(劉邦)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劉邦御駕出征平定英布之時,劉邦對蕭何已然是不放心了,曾多次派遣使者去詢問蕭何在做些什麼?
劉邦在平定叛亂後回京後,也是逮著一個受賄的機會將蕭何下了大獄(蕭何自汙名節以繹帝之疑),後來雖然眾人請求,劉邦將蕭何放了,但蕭何從此對劉邦是更加謹慎恭敬。透過打擊蕭何,劉邦算是削弱了相權。
劉邦透過打擊異性諸侯王、宰相,加強了皇權,但這些還不是他鞏固統治的全部,因為當時還有一類威脅,那就是曾經的六國貴族。
六國貴族的威脅其實不比異性諸侯王的威脅小很多。項羽在掃除天下後,就沒處理好這些因秦亡而死灰復燃的貴族們,這些人時降時叛,給項羽造成了很大阻礙,比如齊國田橫就在後來將項羽侷限在了北邊,牽制了項羽,給了劉邦可乘之機。
劉邦知道項羽吃了這些人的虧,所以自己當然會特別注意一下他們。
當時劉邦一個重要謀士婁敬獻計劉邦,對待六國貴族要採用“強幹弱枝”的策略。這個婁敬即劉敬,那個勸劉邦定都於長安的大臣。
《史記劉敬傳》記載,夫諸侯初起時,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能興。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胡寇,東有六國之族,宗彊,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臥也。臣原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劉敬認為諸侯起勢,是齊楚等貴族參加才興盛起來的。如今主要掌控地關中經過戰亂缺乏人口,還靠近匈奴,東面又有六國貴族,這樣很難安穩。於是建議將六國貴族全部遷移到自己的關中居住。若國內平安無事,防備匈奴;若國有變故,也能令他們打前陣。
這強幹弱支之法,即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的一策略。
所以劉邦如何處理這些貴族的呢?劉邦將他們全部移民到了自己直接掌控的關中,定居生活。這樣即提高了關中人口,又不再怕這些貴族造反,一舉兩得。
其實在滅六國後,秦始皇也這樣做過。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也就是說始皇帝將貴族十二萬戶都遷移到了咸陽附近。
杜牧的《阿房宮賦》中也提到一些情況,即:“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這說明這遷居這事秦始皇也幹過,但相比秦始皇來說,劉邦應該是更加徹底了。
這裡再提一下,其實這些六國貴族中也有一些屬於異性諸侯王的一類,比如韓王信,他是戰國時期韓襄王的庶出孫子,屬正統南韓貴族,他雖然是貴族,但更屬於異性諸侯王一類,所以在後來被猜忌,最終謀反被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