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命與劍8341

    郭開,作為趙國的敗國奸臣,秦國買通他透過他之手先是設計阻止廉頗回國,後又誣陷並殺死李牧,為秦國滅趙掃除了這最大的兩個障礙,廉頗和李牧是守護趙國的良將柱石,沒了名將廉頗和名將李牧的守護,趙國很快就被秦國滅了,在秦國看來,他居功至偉,另一方面是作給其他還沒被滅國家中的同郭開一樣被秦國收買的權臣們看的,只要他們像郭開一樣賣力的賣國,也能得到秦國對郭開一樣的封賞,使秦國能夠在吞滅諸國的過程中,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完成統一

  • 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秦國滅亡趙國後,冊封郭開為上卿,是因為郭開有意或無意為秦國連除兩員大將,直接消除了秦國滅趙的阻力,是秦國滅國策略軍事加金錢,實施的重要一環。

    我們知道戰國四大名將,兩名是秦國的白起、王翦和趙國的廉頗、李牧。雖然趙國在長平戰敗,被損失45萬大軍,元氣大傷。但因為有廉頗、李牧等名將在,趙國在對外戰爭中仍保持一定優勢,甚至在與秦國戰爭中也有多次取勝。

    長平之戰後,趙國重新任用廉頗為將,大敗乘人之危興兵來犯的燕國。後來,廉頗又佔領了魏國的繁陽。這時的廉頗成為捍衛趙國的堅強柱石。但隨著趙孝成王去世,兒子悼襄王繼位。不久,就讓樂乘代替廉頗。廉頗無緣無故被免除軍權大怒,率軍攻打樂乘。雖然打跑樂乘,他自己也不得不逃到魏國。後來,趙國多次被秦軍圍困,趙王又想到能征善戰的廉頗,而在魏國的廉頗也想重新帶領驍勇善戰的趙軍再次征戰沙場。於是,使者來後,廉頗在使者面前吃了一斗米飯,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證明自己寶刀未老。但是,由於與廉頗有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回報趙王說,廉頗雖然老了,但是飯量還可以,可以與我坐在一起,一會就拉了三次屎。趙王認為廉頗老了,就不去徵召他了。這樣,老將廉頗懷著報效趙國的夢想,最終客死異鄉。

    趙悼襄王元年,大將廉頗被免職後逃亡燕國。李牧開始從邊地逐漸顯露頭角。在趙將扈輒兵敗被殺後,李牧成為大將軍。之後,李牧先是在宜安攻打秦軍,擊敗秦將桓齮;之後,又擊敗進攻番吾的秦軍。到了趙王遷七年的時候,秦國派遣王翦率軍進攻趙國。雙方交戰數次,都對秦軍不利。於是,秦國便實行反間計,派間諜拿金錢大肆行賄趙王寵臣郭開。於是,郭開造謠李牧謀反。趙王遷命令別的將領代替李牧。但遭到李牧反對。趙王遷就派人秘密逮捕李牧,並殺死了李牧。李牧死後三個月,秦將王翦滅亡趙國,俘虜趙王遷。趙國滅亡。而小人郭開在趙國滅亡後,卻被秦國封為上卿。

    本來趙國在長平之戰後,雖然實力大損,但良將未失,而且經過十多年恢復,擁有了與諸侯諸侯,甚至秦國的一戰之力。但正因為郭開因為私仇,或者受賄,讓廉頗、李牧或走或死,喪失了最後的生機。而正因為趙國滅亡,魏國、燕國、齊國、楚國再沒有能夠抵抗秦軍的良將,一一被秦國所滅。由此可見郭開為秦國立功之大。當然,郭開畢竟是個只知私利,無視大義的小人,被世人鄙棄。秦國任用郭開為上卿恐怕更多是考慮自己未來軍事加金錢策略的實行。如果這時因為鄙視郭開為人,殺死他,自然也就斷絕了其他四國透過行賄減少滅國阻力的路子。這也是讓其他國家臣子看到,與秦國配合,不僅有金錢,在未來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正是通過後來行賄齊國上下,最終讓秦國兵不血刃佔領齊國。當然,郭開最終也是惡有惡報,雖然被拜為上卿,但就在回趙國搬運自己財寶的時候,被李牧門客所殺。

  • 3 # 秉燭讀春秋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任命王翦為帥統軍攻趙。此時昏庸無能的趙王遷,聽信丞相郭開的讒言:郭開“說趙國主將李牧和秦國暗中勾結,欲叛趙投秦”。

    趙王遷聽罷勃然大怒斬殺了李牧,令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指揮趙軍,結果王翦擊敗了趙軍,殺了主帥趙蔥,副帥顏聚帶著一部分敗兵落荒而逃。

    王翦率軍一鼓作氣攻進了邯鄲,俘虜趙王遷。

    趁著混亂,趙王的兒子公子嘉,帶領宗族數百人逃到了代地(今河北蔚縣一帶)。公子嘉自立為趙王苟延殘喘,此時趙國已名存實亡。

    隨後秦始皇在趙地設定了邯鄲郡。

    與此同時,秦始皇在滅趙的當天,隆重冊封趙國丞相郭開為上卿,秦始皇為什麼如此器重郭開呢?

    秦始皇冊封郭開傳遞一個訊號

    縱觀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程序,基本是按照先易後難,遠交近攻的辦法。民間老百姓尚知“柿子專挑軟的捏”,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開局很重要。

    他最初選擇的是先滅趙國,雖然當時南韓最弱小,離秦國也最近。但是南韓和趙國關係很好,滅南韓趙國必定來救,秦始皇在穩住四國後(魏、楚、燕、齊),決心先滅了趙國。

    結果一打,趙國有廉頗據守,秦軍寸步難行,秦始皇這才轉頭滅了南韓。

    滅韓之後積攢力量,秦始皇決心再次滅趙。

    這次秦始皇一改以往強攻的辦法,轉而施行計謀,他用金錢賄賂趙相郭開。

    有道是“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由郭開做內應,趙國很快被滅亡了。

    滅趙之後,秦始皇急忙冊封郭開為上卿,這裡面有兩種意思:首先郭開是滅趙第一功臣,一個人頂秦軍的百萬大軍,除掉了趙國兩位名將——廉頗和李牧。

    另外是向魏、楚、燕、齊四國的大臣們傳遞一個訊號:那就是隻要幫著秦國做內應,事成之後,秦國不會虧待你們,郭開就是榜樣。

    秦始皇向世人表明,趙國雖然亡了,但郭開依然榮華富貴 ,他是秦國的有功之臣。

    從秦國角度來講,敵國的大臣做內應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秦始皇著急冊封郭開,就是鼓勵更多的敵國大臣做漢奸,如此秦始皇統一其他各國就容易多了。

    第三點表明秦始皇不咎既往,那怕是敵國的重臣,只要有功於秦依然被重用。

    總之一句話,鼓勵敵國大臣效仿郭開。

    郭開有功於秦始皇

    郭開有才嗎?可以肯定地說郭開有才,沒才他做不到趙國丞相,秦始皇冊封郭開是重用人才。

    有人說郭開是漢奸,其實也不能這樣說,有道是“戰國無義戰”,趙王和秦王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呢?

    郭開不過是自私只想自己的未來而已,他認為跟著昏庸無能的趙王沒有未來。

    郭開之所以有才,是因為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秦始皇早晚會統一天下。

    講真只要趙王不發奮圖強,趙國滅亡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是郭開加速了趙國的滅亡。

    有才的人並不代表不貪,秦始皇恰恰看中的就是郭開的貪,如果他不貪,秦始皇還無從下手。

    (李牧)

    秦始皇用金錢打動郭開,讓郭開想辦法除掉了趙國的兩位名將——廉頗和李牧。

    郭開不被世人所待見,是因為他能夠洞察人的心理,貪起來不擇手段,但很容易成功。廉頗和李牧雖勇,但絕不是聰明之人,更不是郭開的對手。

    當趙王要廉頗和李牧交出軍權的時候,二人都做出了不理智的舉動,廉頗把要代替他的樂乘打跑了。

    說實話,三軍換將也是常有的事,趙王要用樂乘是出於戰局的考慮。誰知廉頗很不理智 ,直接發飆打跑了樂乘。

    這事還真不關樂乘什麼事,廉頗有情緒應該向趙王申訴,不應該意氣用事。

    最終廉頗把自己搞得很被動,沒辦法跑到別國避難去了,國難當頭的時候,一個邊關大將為了自己的私利,不顧國家的安危,難道廉頗沒錯嗎?

    廉頗作死不能完全怪罪郭開陰謀得逞,廉頗想到趙國的安危就不應該有當初的舉動。

    李牧也是這樣,郭開向趙王進讒言,說李牧據守不戰,是和秦軍商量好了要叛趙投秦,如果沒有傳言,郭開也不敢這樣明目張膽造謠生事。

    趙王不是三歲的小孩子,如果沒有平時的風言風語,趙王也不會對李牧產生懷疑,只能說郭開加深了趙王的懷疑。

    自古君疑臣,臣必死。但此時趙王只是想替換李牧。趙王讓堂弟趙蔥代替李牧,李牧和廉頗一樣,一點也不理智,當即抗命不遵,試圖傭兵反抗。無疑李牧自己為自己扣上了謀反的帽子。

    本來趙王就懷疑,現在李牧的這種舉動進一步加深了懷疑,此時郭開要除掉李牧簡直是垂手可得。

    趙王有權力換將,李牧有情緒或有什麼話要說,找趙王申訴,廉頗和李牧哪怕有一點點大局觀念,為了趙國的安危,難道這點委屈也不能忍受?

    趙國滅亡不是郭開一個人所為。

    廉頗之逃,李牧之死,郭開脫不開責任,但就沒有其他因素嗎?翻船並不是一個洞所致。相反,廉頗和李牧之死倒成就了郭開在秦始皇面前的功勞。

    (秦始皇)

    如果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郭開棄趙投秦有錯嗎?不得不說郭開用的手段上不了檯面,如果不是廉頗和李牧有錯在前,郭開也不會很容易幹掉二人,只能說是趙國大廈將傾,郭開稍加外力就轟然倒塌了。

    罵郭開很容易,人人皆可罵之,但深層次的原因更值得思考。

    歷史上的郭開並不像電視劇《大秦賦》演的那樣被秦始皇烹了。

    假如秦始皇烹了郭開,以後誰還敢為秦國做內應呢?秦始皇豈不是自堵門路!

    (郭開)

    歷史上郭開做了上卿以後,在搬運財產到咸陽城的路上,遇到賊人打劫被殺了。

    有人懷疑背後的指使者是秦始皇,說秦始皇想收回之前賄賂郭開的成本,另外就是,秦始皇想威懾自己的臣下,不能效仿郭開,具體怎樣不得而知。

    郭開死後一年,即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攻取燕國後,捎帶攻滅代地,俘虜了代王嘉,趙國徹底滅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國留學,文科專業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