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學蔣一刻

    首先,在國際政治中,有兩個基本的觀察原則,第一是不要看政治人物怎麼說,而是要看政治人物怎麼做。第二是咬人的狗不叫,叫喚的狗不咬人。

    美伊衝突的根源是伊朗豐富的油氣資源以及重要的戰略位置,美國希望透過控制伊朗來實現對全球油價的最終掌控,而伊朗希望透過自身的油氣資源來改善國內的經濟條件和民生狀況,雙發在此事上其實並無根本性矛盾,雙發的利益可以協調一致。然而現在問題無法解決的關鍵在於,歷史上雙方的種種對立衝突,導致其國內都存在勢力強大的強硬派,溫和派能否在國內鬥爭中取得與強硬派鬥爭的勝利,是當前解決問題的關鍵。

    先來看伊朗境內,其強硬派是伊斯蘭革命衛隊。伊朗建國以來對外紛爭不斷,但都屬於鬥而不破,雖然在經濟、外交等方面受到了制裁,但其軍隊卻成功保衛了國家的生存安全,因而伊朗革命衛隊在國內聲望極高,並且在伊朗內部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及利益集團。而作為讓步結果的“伊核協議”最終被撕毀,美國不斷的輿論刺激,讓軍方等強硬派再次在伊朗國內的鬥爭中佔據上風,因此我認為,除非此次美國先選擇退讓,不然當前伊朗溫和派政府鑑於其內部壓力,很難選擇讓步。

    再來看美國,由於“人質事件”的心理陰影,以及經濟、軍事、外交實力的全面碾壓,美國國內對伊強硬派一直佔據上風,而“伊核協議”的落地也是因為美國為了應對中國崛起,選擇亞太再平衡戰略,而在中東的確選擇了戰略收縮。其實無論特朗普上臺後撕毀什麼協議,退出什麼集團,其背後的邏輯都很簡單,就是要在已經談成的買賣上,進一步攫取利益。為了獲得利益,就要考慮成本,而我認為在當前美國主動挑起全球貿易摩擦,自身債務高企,經濟略顯疲態的背景下,並不會選擇與伊朗開展,其叫囂主要有三個目的:

    1.利用伊核危機、及伊朗動亂可能造成大規模難民問題的可能,向歐洲施壓,逼迫歐洲在貿易問題上向美讓步,在北約軍費上分擔更多,在對俄政策上與美保持一致;

    2.伊朗控制波斯灣,並且在兩伊戰爭中有襲擊商船的先例,並且伊朗軍方也表態如果美國攻擊伊朗,伊朗軍隊將封鎖波斯灣。而波斯灣作為油氣資源的戰略通道,伊朗封鎖波斯灣,將導致能源進口大國發生能源危機。而隨著美國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突破,美國已經由最大的原有淨進口國轉變為原有淨出口國,而其他能源進口大國無不是美國目前敲打的物件:中國、日本、歐洲諸國,因此,美國可以將伊朗作為支點,來要挾他國;

    3.挑起伊朗問題,分裂中東國家。伊朗為最大的伊斯蘭

  • 2 # 樂不思蜀lu

    日前又發生一起襲擊油輪的事件。這跟特朗普的極限施壓談判的策略有直接聯絡。

    特朗普目前對伊朗是否直接動武猶豫不決,一方面是其國內反對力量較大,一方面是國際上反對力量也非常大。因此特朗普舉棋不定。

    雖然他鐵了心要在伊朗撈一把,甚至妄想不戰而屈人之兵,為美國家族財團徹底壟斷中東石油資源,立下一個頭功。但現實明顯不允許他乾脆利索地憑藉武力去攻打伊朗。一是國內反戰、財政有限,二是國際上支持者甚少,反對者甚眾。就像前一陣子企圖拿下委內瑞拉那樣,雷聲大雨點小,出盡了洋相。

    但是,對伊朗保持高壓態勢,增加從內部瓦解伊朗的可能,挑動中東國家尤其是以色列沙特等國為美國火中取栗,則是特朗普堅定不移的策略。

    至於談判,那是煙幕彈和鬼把戲,美伊雙方都不會抱有希望,至少目前不會。

    近期日本首相訪問伊朗,並且表示希望繼續購買伊朗原油。日本一方面充當美國說客投石問路,為和平演變伊朗做伏筆,這很可能是前期安倍與特朗普的密謀。另一方面日本自己也想提前佈局伊朗石油資源的分配,一旦局勢惡化,它還能穩住伊朗的石油供應。

    安倍前腳剛走,霍爾木茲海峽就發生了油輪遇襲事件。我認為這是美國暗中支援武裝組織乾的。這樣能夠加劇海灣的緊張,繼續保持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既讓安倍作為說客給伊朗拋了橄欖枝,軟化伊朗的對抗情緒,又製造混亂保持極限施壓,軟硬兼施。夠毒辣夠陰損!

    魑魅魍魎總是見不得Sunny的,世界各國遲早能夠調查出真相,徹底識破美國的伎倆,特朗普想靠極限施壓談判就拿下伊朗的美夢也必然破滅!

  • 3 # 灰太狼44967765

    極限施壓是零和搏奕思維的結果,其基本套路就是,透過揪住對手的軟肋,以各種極端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壓榨對手的利益,最大限度的獲取自己的利益。

    實施極限施壓,一是需要洞察對手的弱點,二是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三是要準備犧牲,三者缺一不可。

    以華為為例,美華人採取的手段是“以為永遠不可能發生的假設”,也就是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沒有誰會意料到發生的極端事件。美華人以為點到了華為的死穴,從而迫使對手在貿易談判中讓步。但很顯然,美華人並不瞭解華為的“備胎計劃”。所以當任正非先生罕見的出現在公眾視野“談笑間”的時候,當華為“擠牙膏”不斷擠出備胎的時候,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遇踢到了鋼板。

    這得怪CIA

    國家意志的較量,最好的例子當然是當下正熱鬧的美伊之爭。美華人動用了幾乎能動用的所有手段和力量,陳兵波斯灣,經濟制裁與軍事恫嚇雙管齊下,就是希望伊朗承受不住美國的壓力而妥協。但這次美華人似乎又失算了。伊朗的絕不屈服在特朗普一方演變成了騎虎難下,進退維谷。現在連不斷釋放出“談判”的聲音,伊朗人都懶得接招了。

    就好像一條大漢扛著把大.刀在別人家門口嚷嚷著挑戰,別人懶得理他,他倒沒了底氣,漲著厚臉皮一臉懵逼的樣子,畫面充滿喜感。

    客觀的說,在鬥爭雙方力量不對稱的時候,極限施壓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對上軟腳蝦,比方美國懟墨西哥。但零和搏奕有個致命的缺陷~被壓榨的對手一旦有機會,必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見過,得勢不饒人,最終不僅沒有朋友,也很難成功。

    做人做事,雙贏才是王道。

  • 4 # 灩瀾一叟

    一、從個人風格看。特朗普早年曾在《交易的藝術》一書中寫道"在交易中,你能做的最糟的事情就是顯得急於達成交易,這會讓對方聞到血腥味,那你就死定了"。因此不斷加碼極限施壓便成為特朗普的成功經驗。擔任總統後,特朗普也以商人的思維和眼光來治國理政,將極限施壓照搬到國家管理上來。但問題是治國和經商是二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政策,看起來咄咄逼人氣勢洶洶,可實際上它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當你同時向數個對手施加極限壓力時,你需要消耗的國力也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如果這種短視行為自身底氣不足,往往會弄巧成拙一腳踢到鐵板上。

    二、從美國焦慮看。2017年底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史蒂夫·福布斯曾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美國的難題》。書中闡述了"過去10年,美國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震盪,而當選的官員們並不關心如何解決實際問題,卻忙於政治活動、故作姿態、互相指責……"目前美國的債務已經高達22萬億美元,製造業瀕臨產業空心化等諸多難題。而現任總統還在沉迷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夢幻中,"既看不到國記憶體在的問題,更拿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難題特朗普當然心知肚明,也是他焦慮的原因。當前,美國既想繼續維持霸權地位,又因重振經濟缺乏辦法力不從心,所以極限施壓敲詐勒索,就成了特朗普達到政治目的唯一的㨗徑。

  • 5 # 天太2

    作為一個一輩子從事商業行為的人,特朗普是有他的侷限性的。國際政治不同於商品賣買,如果謀略生搬硬套拿錯了地方,是會“水土不服”的。“極限施壓”作為一種訛詐朮,並非特朗普的發明,它是美國經常使用的一種手段。比如最早美國在美洲就推行的是“胡蘿蔔加大棒”政策。胡蘿蔔就是“金元外交”,大棒就是軍事訛詐。動不動就是陣兵到別國周邊,擺出一副入侵的樣子,逼別國籤《城下之盟》。二戰後的美國自持軍力強大,更是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美國的總統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航母在哪裡?”美國的政客威脅別國時,動不動就是“信不信,我把你炸回舊石器時代!”

    特朗普是個有個性的人,從他以往的經歷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愛折騰的人。也許在商場上他的那種死纏硬打,反反覆覆還有效。但用到國際關係,國際政治中就用錯了地方。其實我們知道,契約精神來自於社會實踐中,它並不是商界獨有的。政界,國家間更重視說話算數。特朗普可能在經商活動的謀略中經常翻手雲,覆手雨。但作為一國總統,他不但會讓美國蒙羞,還會讓美國丟掉已經搖搖欲墮的國家信譽。為什麼他連喊十次與伊朗談判伊朗不理,就是因為他已經過度消費了美國僅存的有限的國家信譽。伊朗認為美國沒有信義,所以,對它的呼籲不屑一顧。

    美國的“極限施壓”對伊朗也不見效。說實活,施壓應建立在可能的基礎上。比如特朗普對北美貿易協定就是這樣:加拿大,默西哥雖然對美國不滿,但在美國的周邊,一向以美國的“馬首是瞻”,施壓就見效。再加了個5%和大話嚇唬,默西哥就趕緊照美國的要求去堵截難民去了。但伊朗不一樣:首先是伊朗沒錯,美國有錯在先。其次是伊朗為生存,為榮譽而戰,士氣遠高於美國。最主要的一點是:美國胃口不夠大,牙齒不夠鋒利,吞不下伊朗。所以,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針對錯誤的物件實施“極限施壓”,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特朗普非戰略家,美國的戰略運用也非“爐火純青”。

  • 6 # 老樂160608971

    所謂極限施壓就是在與對方談判過程中,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給對方施加一定的壓力,迫使對方重新權衡利弊,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這種談判策略只有在一種情況下,管用。既對方完全低估了美國的能力和意志力,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否則,濫用極限施壓這個武器,一定會成為對方的笑談,俗話說,你先撒泡尿,照照自己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MS網友熱議SKT夏季賽首敗:“雙冠王bang和UZI差距真大”,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