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今通史
-
2 # 井夫子
麵條是北方人們的主食,提到麵條都有說不完的做法與情感,君不見舌尖上的中國一路走來,麵食各種各樣做法引人饞涎欲滴。
據考證,麵條最早起源於漢代。當時麵食統稱為“餅”,而不單單只是麵條,只不過由於麵條要投入湯中煮熟,所以稱之為“湯餅”。
而不單單如此,其實麵條還有一個叫法,就是“水引”。這個說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有別於開始的片和條, “水引”則是壓成“韭葉”形狀。
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隋唐五代時期,麵條的花式品種則更多。而到了宋元時期,又出現了“掛麵”。
時至今日,麵條已經出現各式各樣的做法,及其美味,不單單只是作為果腹的食物,更成為了口耳相傳的美食。
-
3 # 亞洲食學論壇
麵條的歷史起源很早,之前認為最早的記載是東漢時期一本書裡,距今兩千年左右,但是2002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在青海省民和縣境內出土了一碗4000多年麵條,直接把麵條歷史朝前推前一倍時間,所以在麵條的發展史上,它經歷過很多名字。麵條在東漢時稱為“煮餅、湯餅、索餅、水溲餅”,“湯餅”是魏晉時期麵條的叫法,至南北朝曰“水引”、“餺飥”。
據漢代劉熙《釋名》“餅”中提及的類別,基本都是隨性而名的說法。“湯餅”、“索餅”同時存在,“索餅”更可能是在“湯餅”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早期的麵條。麵條顯然是由湯餅發展而成的,而湯餅,據考證實際上是一種面片湯,將和好的麵糰託在手裡撕成面片,下鍋煮成,這個時候還沒有成條兒狀,到了索餅才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水柱麵條。
索餅,用手工搓揉延引成的長而細的面線形態,是邊製作邊投入沸水中煮熟的。
水引餅,是一種長一尺,薄如韭葉的水煮麵食,類似闊麵條。
不託,也是一種稱呼,《夜航船》中有“晉作不託”之句,張岱自注解:不託即面,簡於湯餅。所以,這應該是比湯餅更加粗線條的面。
唐代有時候還稱不託,但又有其他好多名字,“冷淘”、“溫淘”,一個是涼麵,一個指代水面,湯餅兼有今日的熱湯麵之意。麵條從最初的片,到後來粗條,真正的細薄面條,是在唐宋之間,製作工藝到了新階段。
宋代,麵條品種更多,出現了“索麵”和“溼面”,開始有不同的地域風味。北宋汴梁和南宋臨安城內,麵食店鋪種類繁多,還有炒麵、煎麵及多種澆頭面。
元代,“掛麵”問世,明初,劉伯溫著作中有蘿蔔面、茱萸面、蝴蝶面記載,“抻面”也出現,清代以來,炸醬麵、擔擔麵、八珍面、刀削麵,近代龍鬚麵等等陸續出現。所以,麵條的稱呼在變,花樣在變,成為重要的主食之一。
文/GSN
-
4 # 無波自起漾
這其實不是絕對的,可以說只是一種叫法吧,我們來看這個援引:
湯餅剛開始實際就是面片湯,系將調好的麵糰託在手裡撕成片下鍋煮熟。湯餅後來又叫煮餅。湯餅後來發展成索餅,《釋名疏證補》:“索餅疑即水引餅,今江淮間謂之切面。”《齊民要術》記“水引”法:先用冷肉湯調和用細絹篩過的面,再“揉搓如箸著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揉搓令薄如韭葉,逐沸煮。”這段話的意思,先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再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你看,這僅僅只是一種而已,其實麵條最早能追述到秦漢,古人是強大的,可不僅僅只是做這麼一種吧,到現在麵條發展成多少我們不知道,僅僅岐山臊子面聽說都以千年,名字也基本沒改過,說應該說湯餅只是面片湯的叫法吧
-
5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在古代,人們把麵食都叫做餅,蒸著吃的叫蒸餅,煮著吃的叫煮餅或湯餅,湯餅就是今天麵條的前身。 湯餅在魏晉時期出現,人們將擀好的麵皮放入水裡煮熟,盛出即可食用,類似今天的面片湯。西晉束皙的《餅賦》就記載說:“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成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意思是說冬天清晨的時候朝會,因為天氣冷,鼻涕好像凍在了鼻子裡一樣,撥出的氣結成了霜,這時能讓身體不再打寒戰,並且儘快補充體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吃湯餅。可見當時人們已經在冬季吃湯餅來保暖抗寒了。麵條在更早的時候就有了,著名的《齊民要術》中收錄有“水引餅”,就是一種約一尺長、薄如韭葉的水煮麵條。 隋唐五代時期還出現了過水涼麵,風味獨特,名字也很有意思冷淘詩聖唐十分喜歡吃冷湖稱其“經齒冷於雪”,意思是經過牙齒感覺好像比雪還涼爽。
到了北宋,麵條的種類就更多了,開封城裡有羊肉面、插肉面等寺院的齋飯中有素面。南宋時期,麵條已經成為人們經常吃的食物了元朝到清朝,麵條的品種逐漸發展出特色來。如清代李漁的閒情偶寄》就記我了“五香面”和“八珍面”。五香面是用五種麵粉揉合製成。八珍面是將八種蔬菜肉類切碎,摻進面中製成。兩種面都製作考究,別有風味。 另外古代還出現了類似今天泡麵的麵條,比如陝西著名的小吃“踅(xue)面”,就是古代陝西人外出遊學經商的必備食品。製作踅面的過程,是把麵粉加水揉好,攤成麵皮,然後放在鐵板上烙,烙到七八成熟,用刀把麵皮切成絲,放在陰涼處備用。等到想吃了,就取出放進滾燙的水裡燙一燙,撈上來調上辣椒油、鹽、醋,放點花椒麵兒,撒一點蔥花,就可以食用了。
清代的時候出現了一種更加類似泡麵的食品:油炸的雞蛋麵,叫做“伊府麵”,據說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書法家伊秉綬創制。即將雞蛋和入麵粉中做成雞蛋麵,煮熟晾乾,然後再油炸,放乾燥處儲存,等到餓的時候稍微用水煮一煮就可以吃了。這種面油炸後呈金黃色,煮後湯味濃郁,麵條爽滑筋道,和現代泡麵的製作工藝已經很相近了。
-
6 # 陽光部落童裝
“北方面條,南方米飯”這句話概括了古代中國的地方主食的特色。特別是在北方,麵條幾乎離不開家家的飯桌,是北方人們的主食,提到麵條都有說不完的做法與情感,如老人過壽時候要吃一碗“長壽麵”,如婚禮時候要吃一碗“天長地久面”······提到麵條大家再熟悉不過,但是當提到麵條的其他叫法,估計很多人都會感到非常陌生如“湯餅”、“水引”。在古代“湯餅”、“水引”就是指的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麵條。說到麵條的歷史,要從漢代說起,在漢朝人們把麵食都稱作為餅,而麵條是在水、湯裡面煮,所以叫做湯餅。早期的麵條和河南的燴麵類似是片狀的和條狀的,透過把麵糰,拉成面片在下鍋煮,吃起來非常有勁道。到了魏晉南北朝,這時候出現了 “水引”。 “水引”和現在的麵條形狀即為相似,是將筷子般粗細的麵條壓成“韭葉”形狀。吃起來滑美而異常。宋元時期,麵條的種類更加豐富。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浙江境內)集市上,專門有賣麵條的店鋪,“掛麵”也是在這時候出現的。現如今麵條已經成為北方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做法也有地域性的差異。如山西的刀削麵、北京的炸醬麵、蘭州拉麵、東北的冷麵、保定的大慈閣素面、陝西油潑面、河北的撈麵、河南的燴麵、上海的陽春麵、廣東的雲吞麵、四川的擔擔麵、揚州炒麵、岐山臊子面等。這些不同型別的面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麵食也因地域性的差異有著不同的風味
-
7 # 超凡博弈
麵條在古代確實有過“湯餅”,不過,還有“不託”、“溥飪”等稱謂,談起它的起源,大概是早於魏了。
東漢劉熙《釋名》中已記載有“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等餅類,“索餅”有可能是在“湯餅”基礎上形成的早期的麵條,那麼,東漢時就已經有了。
湯餅實際是將和好的麵糰託在手裡撕成面片,煮食。它始於漢代,是麵條的前身。據史書記載,唐朝的時候,麵條開始被人們稱作“不託”,意思是用刀將麵餅切成條狀之後再煮食,不再用手掌託了。
此稱呼,是為了區別以前直接用手掌按壓而成的薄片“湯餅”。而且,從唐時起就已經盛行在生日那天,吃長壽麵的習俗了。
到了宋代,民間又好稱麵條為“溥飪”。在孩子出生後三天,還要請親朋好友到家吃麵條,開“湯餅宴”來慶賀。
熘魚焙面熘魚焙面是開封的傳統美食,它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鬚麵配製而成,色澤棗紅,味道鮮美,焙面細如髮絲,酥脆可口。
它有一個小傳說,清代,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逃難時來到開封,一位名廚獻給慈禧兩道菜,糖醋熘魚和焙龍鬚麵。
慈禧看著糖醋熘魚,心血來潮地說:“鯉魚躺在盤中睡著了,應該給它蓋上被子。” 說完便將焙面覆蓋在魚身上,從此,熘魚焙面成了一道菜,傳為佳餚。
回覆列表
我們平日所說的,麵條,撈麵,自然都知道是什麼東西,但是如果提到古代“麵條”的名稱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比如:“湯餅”、“水引”。
從漢代說起,那時候人們把所有面食統稱為“餅”,條狀的餅放到水裡煮熟,就是湯餅稱呼的由來。早期的麵條分兩種:
條狀。這點好理解,和我們現在吃的麵條差不多。
片狀。我個人理解為稍寬些的麵條,形狀不同,但形式相同,都是把面拉抻成面片狀,方面以沸水加熱煮熟。
魏晉南北朝,有了“水引”。 “水引”和現在的麵條形狀極為相似,是將筷子般粗細的麵條壓成“韭葉”形狀。吃起來滑美而異常。
是圓是扁並不重要,個人習慣不同而已。
比如北方某些地方稱呼切面,購買也有寬、圓之分。
宋元時期,麵條的種類更加豐富。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浙江境內)集市上,專門有賣麵條的店鋪,“掛麵”也是在這時候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