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談歷史
-
2 # 像一陣風吹
1、太平天國就堅持了十幾年,沒有幾十年這麼誇張,1864年天京被攻克,天平天國滅亡,餘部影響不大也沒有堅持多久。
2、天平天國和清軍差距沒有想象得那麼大,當時清朝雖有八旗和綠營,但是戰鬥力低下。全國軍隊雖然多,但是調動不方便。咸豐皇帝不得已允許漢族地主豪強可以辦團練,自己建立軍隊抵抗。後來天平天國主要是湘軍、淮軍、楚軍等鎮壓下去的。太平天國本來可以多堅持下去的,可惜經歷天京事變,自相殘殺,又有翼王石達開率軍出走,實力大減,最終越來越弱,被消滅。
-
3 # 番石榴不好吃
說起晚清後期最有名的一次農民起義部隊非太平軍莫屬,在他們最鼎盛的時候甚至佔領了將近半個中國。如果說起來農民起義可能我們想到的都是裝備落後,組織能力差。但是這些在太平軍中卻很少見到。清軍有的裝備太平軍有,有的先進裝備比清軍裝備還要早。這是因為洪秀全在起義之初的時候打的是拜上帝教的名義,同樣是打著耶穌的名義,一開始西人不知道太平天國所謂拜上帝還給上帝安排了幾個兒子,所以在宗教認同上比較認同太平天國,可以說當時太平軍買西式武器比清軍還要方便,這才導致在1851到1864在中國大地上可以和清廷分庭抗禮。還有一點就是清廷對兩廣太平軍將士採取了不正的政策,殺無赦。如果要是早點把這個政策糾正過來太平軍會早滅亡幾年,所以並不是太平軍勇猛無敵,而且他們沒有退路,洪秀全就是從兩廣起家,清廷對兩廣將士根本不會饒恕。比如林鳳祥李開芳北征戰敗投降,直接送到北京凌遲處死。這對太平軍將士可以說是一個很大刺激畢竟都在一條船上。正因為如此,太平軍也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拼死一搏,如果成功不僅會有生路還有可能會帶頂帶穿朝服。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前期的時候太平軍才能團結一致。而在太平天國初期的時候清軍主力就是綠營,綠營經過上百年的和平缺乏實戰經驗和磨鍊,而且還有的綠營官兵長期抽鴉片,吃空餉,而上層領導又對綠營的實際作戰能力沒沒有清醒的認識,這也是太平軍初期能進展順利的原因。
-
4 # 一點點歷史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軍勢力延申至清朝十八省,先後攻克城池數百座,歷時十餘年,嚴重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
題目中說太平軍和清軍差距懸殊,這點我並不認同。
清軍自入關後其主戰部隊逐漸發生變化,當年十萬驍勇善戰的八旗兵在入關後迅速腐化,早已不堪重用,在康熙時期發生的“三藩之亂”八旗兵就表現的不堪一擊,多虧了“綠營兵”的崛起才得以順利平叛。
但是在清朝中後期“綠營兵”的戰鬥力開始迅速退化,早在乾隆後期“白蓮教起義”時綠營兵的表現就非常糟糕,清政府用了將近十年才平定了暴亂,等到了鴉片戰爭時期綠營兵基本是一觸即潰。
反觀太平軍,雖然是農民軍起義但是廣西由於自然條件艱苦,民風驃悍,饒勇好鬥,若論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可以說皆在“八旗兵”和“綠營兵”之上,較強的單兵戰鬥力加上狂熱的宗教情緒,太平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起義之初清軍和太平軍的主要差距應該是武器裝備
自古以來農民軍起義和政府軍的最大差距在於兵器,這種差距在冷兵器時代並突出,大不了拿著鐮刀、鋤頭等農具就可以,隨著現代武器裝備的發展,火槍、大炮成為了制約農民起義的重要因素,太平軍在起義之初就面臨此問題。
雖然洪秀全比較重視火器的發展,在廣西多地建立小作坊秘密生產武器,但是總體質量和清軍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以至於太平軍在永安之戰損失頗為慘重,最終由於清軍火炮消耗太大又忌憚肉搏,最終太平軍成功突圍北上。
太平天國運動能夠震動清政府統治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金田起義之後太平軍一路北上連克數城進入湖南境內,不僅武器裝備得到了極大的補充而且還有了成建制的水軍,等到攻克武昌之時,太平軍已經號稱50萬,隨後又連克九江、安慶、蕪湖,可以說勢如破竹,綠營兵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定都天京之後太平軍兩萬人的北伐軍隊就能將滿清攪得天翻地覆一度威脅京師,足見太平軍戰鬥力之強悍,和我們傳統印象中農民起義軍拿著鐮刀鋤頭上陣的情況不同,火器在太平軍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清軍和太平軍交戰也多是大炮轟完上洋槍,最後才是肉搏。
所以說太平軍和清軍在戰鬥力上並非題目中所說有很大差距,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原因很多,除去軍事戰略上的失誤外,高層內耗,政務荒廢等皆是其失敗的原因。
-
5 # 陶短房
這個是和大形勢有關的。
太平軍在癸好三年至五年(清咸豐三至五年,公元1853-1855年),經歷了一個盛極而衰、再由低谷反彈的階段:從佔領武昌到圍攻南京只花了一個月時間,平均每天行軍60裡,而從圍城到攻破滿城,天下第一城南京也只用了13天就完全佔領,此後太平軍控制寧、鎮、揚三城,同時掃北、西征,天下震動,以至於咸豐有熱河北狩之議。但隨後太平軍戰線拉得過長,加上北方僧格林沁、南方曾國藩相繼崛起,掃北失敗、西征軍在上游接連受挫,從兩湖一路退到九江、湖口,而天京附近則揚州失陷,鎮江、瓜洲和天京被長期圍困,江面水師漸處下風,一時間似乎支援不住。但隨著石達開在湖口大敗曾國藩,隨後韋俊復奪武昌、石達開進軍江西,雙方進入一個穩定相持階段,在這期間,江南、江北兩大營暮氣沉沉,無法直接攻破南京-鎮江-瓜洲防禦體系,而清軍東線的吉爾杭阿等部被上海小刀會拖了18個月,難以增加壓力,這些都讓太平軍熬過最艱難階段。
丙辰六年(咸豐六年、1856年)則是一個關鍵點:上半年,石達開進軍江西連破八府五十二縣,曾國藩坐困南昌一籌莫展,隨即秦日綱部解圍鎮江,連破江北、江南大營,天京完全解圍,太平軍達到勝利頂峰,但隨即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韋昌輝先後被殺,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當時有人估計能再撐一兩年就不錯了。
但此時清和英法的矛盾恰好爆發: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打響,隨即英法聯軍和清廷打打停停折騰了4年,令北方清軍主力無法南下,南方湘軍等清軍只能單獨作戰,且得不到太多外援,外國勢力由於和清廷處於交戰狀態,對太平天國存在一個試探、敷衍、不擴大矛盾的心態,這些都讓太平軍付出代價後終於熬過最難階段,雖然上游武昌、九江等和江西丟失,但皖北基地得以保持,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等後期干將逐漸成長,折騰大王洪仁玕尚未到來,洪秀全“加恩惠下”,“各又振作數年”。
庚申十年(咸豐十年,1860年)天京合圍,但此時李秀成已策劃“圍魏救趙”成熟,太平軍調動全國各路人馬徹底擊破江南大營,並順勢攻下蘇南大部分城鎮,直逼上海,此後清和英法間的戰事雖然平息,但咸豐-同治間宮廷政局動盪,英、法也有個調整政策的過程,待這一切穩定,太平軍又拿下了浙江大部(雖然皖北失利),這些都延長了太平天國的壽命。
等到清朝南方三路大軍(曾、李、左)成形,清、洋、僱傭軍合作的“三位一體”成熟,已經是1862年的事了,從這時至天京陷落,太平天國不過支撐了兩年不到而已。
回覆列表
和太平軍的對手湘淮軍一比較,太平天國似乎很早就應該失敗,為何堅持了數十年之久?其實,這並不在於其本身的正義或建設,而在於當時的中國社會。當時中國社會因兵災導致很多底層民眾淪為無業流民,他們的出現使得太平軍有源源不斷的兵力,也正因為如此,太平天國才能堅持數十年之久。
一、太平軍與湘軍對比從太平軍與湘軍兩相比較來看,太平天國後期,太平軍的戰略處於混亂狀態。軍國大事無人可依,由此造成了中樞軟弱無力的狀態,不能形成強有力的執政群體。地方各將領對戰爭的全域性觀念不強,各將帥之間存在思想隔閡,對戰爭的全域性起了消極影響。在清軍進行全面戰略進攻時,將帥之間的聯合日趨薄弱,造成各戰場相對獨立,戰略機制更難運作。政治上的分裂,將領們的腐朽,各種形形色色的內耗,註定是走向滅亡。
而他們的對手曾、左、李等人都是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他們熟讀古今兵法,能從當時的社會形勢,地理形勢考慮,無論其籌建湘軍,還是對於整個戰局的把握,都表現出其過人的一面,尤其提出了“先剪枝葉,後拔本根”的戰略原則。同時,他們統帥的軍隊湘軍、淮軍不僅建制有序訓練有素,而且在行軍作戰,軍需後援,全盤統一調動等方面,都遠勝於太平軍。
二、到戰爭後期,太平軍的隊伍其實並沒有減弱,在數量上甚至還有所擴大如李秀成等佔據蘇南和浙江,其時,李部兵力迅速擴張,咸豐十一年(1861 年),李在江西、湖北等地吸收起義隊伍,童容海等 “萬里回朝”的二十多萬人也歸入李秀成摩下,李秀成一部太平軍最多時曾“百餘萬眾”。
三、太平軍兵源素質太差的原因太平軍後期兵員數量雖多,但毫無戰鬥力可言,一觸即潰,與其說是軍隊倒不如說是流民的集合。
這些人參加太平軍並不是為了崇高的理想,而是迫於現實生活的無奈, 所以一旦太平天國事業轉入下風,這些流民出身的將領便變節投降。而那些兩廣老將士在最後關頭,也從不背叛天國,如天京城破時留在天京的兩廣將士的表現“聚眾自焚而不悔,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
四、太平軍後期兵源極廣,這是其能長時間堅持下的原因同時,太平軍中出現大規模的投降事件,也是因為流民過於龐大。這些流民組成的軍隊,不論是上層將領,還是下層士兵,參加太平軍是為了生存,一旦局勢有變,投降清軍也是為了生存。由清廷的臣民變成流民,再由流民變成太平軍,最後再由太平軍成為清廷的臣民,看似簡單的規律之後,其背後卻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