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苦逼的職場大叔

    這個問題涉及多個方面,但是有一條就是,讓員工升官必須發財,這裡的發財指的是需要提高薪資待遇。讓員工升官發不了財,員工肯定不幹。

    做管理者需要肯定比普通員工付出要多,還要擔負管理責任,除了幹好自己手上的工作,還要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和稽核其他員工的工作,工作量明顯增加。付出了勞動就應該得到對應的報酬。

  • 2 # 立行職場

    員工在企業中能晉升的管理崗位,還是比較有限,類似生產車間的班組長,銷售團隊的銷售經理等,比較基層的職務,含金量也不是特別高,但責任可能需要承擔不少!

    題主提到的員工不願意做管理工作,在這解讀應該是基層管理崗位,這一情況每個企業都可能遇到,也有其普遍性,具體原因可以從下面幾點分析:一.基層管理崗位的職責;二.管理崗位的晉升或崗位補貼;三.員工的工作心理;四. 公司的企業文化

    每個企業都有著基層的管理工作,很多時候公司讓大家積極競崗,員工卻不為心動,好像事不關己,公司不得不以委派的形式來直接認命,為什麼管理崗位這樣不受人待見,下面就以“為什麼員工不接受基層管理崗位”這一論題為大家分析解答。

    基層管理崗位責任多許可權少

    題主提出的管理崗位分析應該是基層管理崗位,現實中可能就是一小組組長,都上升不到車間主任,這樣的管理崗位在企業運營中起著很重要的銜接作用!

    基層管理崗位幾個特徵:

    1.需要自己身先士卒,沒有完全脫離原來工作,不是單純的管理者

    2.每天根據上級下達的計劃,進行小組人員的工作安排

    3.檢查核查小組成員的工作內容和質量

    4.把握小組成員工作和心理狀態,並及時上報

    粗略的整理一下,就能發現基層管理者的工作量不少,而且還肩負著責任,員工是需對自己負責,但管理者需要對下面的每個員工負責,還需要成為員工訴求的傳話筒。

    如果產品出現了問題,挨訓的首先想到的是這基層管理員,他甚至連申訴的權利都沒有!

    小結:基層管理者基本都是職責,任務,確很少有企業提到其對等的權利,這也是權責不對等的鮮明例子,幹好了是應該的,幹不好下面受員工抱怨,上面受領導責難。

    基層管理崗位晉升體系不完善,許多僅以職務補貼,很難調動員工積極性

    員工的積極性不能充分調動起來,肯定是公司的激勵政策不到位,或者說公司有制度但距離員工想法太遠,不切實際,員工並不買賬,下面透過ERG激勵理論模型為大家解讀一下。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奧爾德弗在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接近實際經驗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人本主義需要理論。奧爾德弗認為,人們共存在3種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關係的需要和成長髮展的需要,因而這一理論被稱為 ERG理論。

    題主提出了員工不想擔任管理崗位,那擔任完管理崗位之後的工作,對員工後續能有什麼積極影響呢,並沒有提出,或許這一職位就算到底了,沒有了後續的發展空間。

    ERG理論中關於成長髮展你需求是這樣的界定的,追求個人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這種需求透過創造性地發展個人的潛力和才能、完成挑戰性的工作得到滿足,並在工作中不斷突破實現晉升!

    現實中企業多是以職務補貼給予區別員工和管理崗位的,企業型別不同,有多有少,但除此之外,對於擔任基層管理崗位的員工也再無後續晉升通道!

    鑑於此種情況,給予以下三點建議

    1.增加培訓機制,讓基層管理人員有實際的技能和管理經驗的提升

    2.給予基層管理人員再次晉升的通道,有一個明確的崗位遞增的階梯

    3.賦予基層管理人員一定的許可權,激發其管理才能

    小結:一眼能看到頭的管理職位,企業只適當給予一定的職務補貼,很難排程員工的積極性,公司還是需要有個長遠的規劃!

    員工的工作心理,重實際,輕許願

    題主提到了員工不願做管理崗位的普遍心理,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員工工作心理並沒有那麼複雜,企業好好把握才能互惠共贏,大致分為下面幾種情況:

    1.基本認為和企業就是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出力幹活,謀求工資,工資和付出勞動成正比。

    2.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其他不參與,有種各掃門前雪的感覺,純粹的工作關係,不存在免費的幫忙付出。

    3.企業如能提供較長遠的職業規劃,也會積極參予,如只是臨時湊數的基層管理,則毫無動力。

    這樣的員工心理在許多企業普遍存在,企業認為員工沒有上進心,員工認為企業給予的條件沒吸引力,沒必要去參予,總之就是妥妥的不在一個頻道上。

    小結:建議企業多聽聽員工的意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瞭解員工的訴求,才能在互信的基礎上達成一致!

    企業文化是無形的,影響著每一個員工,它不是公司的標語口號

    題主題目中提出員工不願做基層管理是否與企業文化有關,我個人見解是肯定的。

    企業文化包括的範圍很廣,涉及到企業的願景,產品理念,行為準則等等,而企業的價值觀在其中最為重要。

    例如阿里巴巴公司的價值觀首位是客戶第一,客戶是衣食父母,很多企業都把客戶擺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說把員工擺在第二位的都不是很多。如員工的幸福感不高,很難想象員工會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給客戶,又如何能保證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企業文化需要深入到每個員工的心理(包含領導),需要貫穿到工作中去,不是貼標語,喊口號,“假大空”甚至成了部分企業文化的代名詞,員工工作中我行我素,沒有監督沒有落實!

    鑑於上述情況給予三點建議

    1.企業文化需要人人遵守,尤其領導更需要以身作則,上行下效,並依據企業文化提供具體的實現路徑和方式。

    2.創造員工敢說真話的環境,套話在每個企業中可能都存在,聽不到真實的聲音,很難做出有成效的舉措!

    3.重在行動落實,言出必行,企業在員工心中形象才能樹立起來!

    結束語

    題主提出員工不想做管理是普遍心態,還是企業文化密切相關,依據從管理崗位職責,崗位晉升,員工心理及企業文化四個方面做出論述!

  • 3 # 職言心語

    我所理解的員工不想做的管理工作職位,通常是指的班組長之類,最高職位是主管了,這樣的職位是似官非官的職位。員工之所以不願意幹,主要是“責與利”不匹配的原因。如果給予合理的崗位職位工資,待遇具有吸引力,相信員工大都還是願意幹的。與企業文化有一定關係,但主要還是利益關係。

    班組長,甚至是主管,是公司管理工作者中最基層的管理崗位,所處的地位比較尷尬,可以概括為“責任大、權利小、待遇低”。似官非官,上壓下頂,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角色。

    工作中發生了問題,首先被追責問責,輕者被批評,重者被罰款;因為權利小,位卑言輕,員工根本就不拿班組長、主管當幹部,都是靠“哄”著幹活;尤其是工資待遇與普通員工相差無幾,崗位職務工資比較低,沒有吸引力。“責與利”不匹配是員工不想做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因。

    我愛人退休前在我們當地一國企上市公司車間當班長,幹了幾年就堅決不幹了。她不幹的主要原因,也是感覺“責與利”不匹配。

    車間裡,大事小事都找班長。產品發生質量問題,先罰班長,而且罰的比普通員工還要多;髒活累活都幹在前;員工也不好管,都是“哄”著員工幹活。更關鍵的問題,是班長的崗位工資給的比較低,與自己的付出、承擔的責任不成正比,“責與利”不匹配。

    她們實行的是計件工資制,多勞多得。當班長事多,操心多,開會、檢查,樣樣落不下。這樣就會影響自己的計件工資。但是,公司所給的班長崗位職務工資卻比較低,每個月也就是一百多元,與自己的付出、承擔的責任不匹配。一天工作下來,感到身心疲憊,絲毫沒有當管理者的成就感。

    我所在公司,也是班組長難選,絕大多數員工都不願意當。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感到給的崗位工資低啊,待遇沒有吸引力。

    自己寧可不多掙那百八十元錢,也不願多操那份心,受那份罪,承擔那麼大的責任,不如好好當一名普通員工省心。

    只是公司採取了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基層管理者的崗位工資後,才調動了員工參與公司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作為公司來說,在員工不願做管理工作面前,不要抱怨員工的境界不高、不願追求上進;也別談什麼高大上的企業文化。拿出實實在在的的真金白銀,大幅度提高基層管理者的崗位職務工資,使之與付出的艱辛、承擔的責任相匹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員工參與公司管理、願意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自然會提高。

    總之,員工不願意做管理工作,根本的原因是在於公司“責與利”的不匹配。要想調動員工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公司就要提高基層管理者的崗位職務工資,使基層管理者的工資收入與其付出、承擔的責任相匹配,具有吸引力才行。

  • 4 # 來個火鍋好不好

    你說的這個只會發生在私企!並且一定是家族式企業!員工當這個管理層只會受夾板氣!好處撈不著還淨背黑鍋!傻子才當管理層呢!老闆嘴上說著我小舅子你該管管,該罰罰。你真罰一試試!人家親戚嘴上不說什麼,從其他事情上來回攻擊你,你又禁得住多少次耳邊風的攻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把NPC都殺了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