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丹流青

    埃本·埃馬爾要塞是艾伯特運河防線的核心,拿下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就打開了向比利時首都前進的通道。因此埃本·埃馬爾要塞是比利時國防建設的重點工程。

    一方面,要塞的防禦相當完備。整個要塞呈一個不規則的五邊形,分佈在一個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約700米的小坡地上。

    東北和西北是自然形成的40米高的絕壁,懸崖下是艾伯特運河,從而形成了天然的防禦。

    面對機槍和重炮,敵人就算有渡河的漏網之魚,也幾乎攀登不上這40米高的絕壁,等待敵人的除了絕望,就是死亡。

    南面是由又寬又深的反坦克壕和7米的防護牆組成的一個系統的人工防禦體系。以當時的坦克和人員集團衝擊,根本難以逾越這道防線。

    另一方面,整個要塞的重火力充足。比利時軍隊在要塞配備了轉動式裝甲炮塔的120毫米重型火炮2門,其射程對任何方向都是16公里;比利時軍隊還在要塞頂部配置同樣射程的75毫米速射火炮16門;為了對付坦克突擊,比利時軍隊還配備60毫米反坦克炮12門;為了對付轟炸機,比利時軍隊還配備高射炮6門;整個要塞配置了輕、重機槍37挺。

    在這樣的火力網面前,任何敢於進攻的敵人都將遭受慘重的打擊。

    因此,德軍只有迅速掃除埃本·埃馬爾要塞這個主要障礙,才能快速向比利時首都推進,實現閃擊戰的目的。否則就會有陷入拉鋸戰的危險,有可能重蹈一戰的覆轍。

    德國能夠最終成功攻陷埃本·埃馬爾要塞,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得益於德軍先進的傘兵特種戰理念。

    德華人天馬行空想訂出了傘兵奇襲的戰術。

    由於整座要塞都是基於防禦的是來自地面的進攻來設計的,雖然有一定的防空設計,但是忽略了來自天空的兵力進攻。

    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傘兵奇襲的戰術。

    經過反覆細緻地研究,德華人終於找到了這個漏洞。

    德華人制定出了作戰計劃是用運輸機拖曳滑翔機,進行傘兵偷襲的。

    為什麼不直接用運輸機來實施傘降?

    因為當時運輸機的噪音特別大,如果讓運輸機飛到要塞上空傘降,可能飛機還沒飛近目標,就因為噪聲被守軍發現了。那樣,將會面對守軍高射火力的直接打擊。

    而用運輸機拖曳滑翔機的好處在於,在距離目標附近的時候,可以讓滑翔機自行滑行。

    沒有噪音的滑翔機,可以起到很好的隱蔽突襲的作用。技術精湛的滑翔機駕駛員甚至可以把滑翔機飛行的目標20米附近,讓傘兵從容不迫的精確傘降。

    1940年5月10日凌晨4:35。

    德軍的41架“容克-52”運輸機,拖曳41架“DFS-230”滑翔機從德國科隆的兩個機場起飛到預定地點集合。

    到達馬斯特裡赫特後,飛機逐漸爬高。

    然而,戰爭充滿了不確定性。

    按照原定計劃,應當爬升至2600米,但是由於風速計算有誤,實際爬升約2000米左右。另外,運輸機拖曳滑翔機的時間,比計劃更長一點。這導致使機組在荷蘭上空遭到了荷蘭軍隊的高射炮襲擊。

    包括“花崗岩”特戰隊的指揮官威齊格乘坐的兩架滑翔機,在躲避爬升時,由於鋼索突然斷裂,被迫降落。

    其他滑翔機脫鉤運輸機後,敏捷地躲避了炮火,成功在埃本·埃馬爾要塞頂部降落。

    這時候,德國特種兵的優秀素質得到了良好的展現。在沒有指揮官的情況下,特種兵隊員們按照預定計劃,繼續行動,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就炸燬了十個小型碉堡,並控制了要塞頂部。

    1940年5月10日7時,第二波次的18架運輸機搭載300名特戰傘兵,在要塞上空成功實施了傘降。

    這一來,立即就增強了德軍進攻要塞的力量。

    到了8:30,指揮官威齊格乘坐的滑翔機順利抵達要塞,特種部隊的指揮得到了有效恢復。

    到9:00,特戰傘兵們獲得了空投的高爆炸藥,於是展開了與要塞守軍的攻防作戰。特戰傘兵們要用高爆炸藥炸開要塞的頂部,炸出一條進攻的道路。

    而就在同一天的5月10日5:10,德國地面部隊全面向比利時發起了進攻,第六集團軍越過德比邊境,順利突破敵軍前沿防線。

    1940年5月10日傍晚,德軍的第51工兵營攜帶大量炸藥,與控制要塞頂部特戰傘兵會師。

    工兵登上要塞後,與特戰傘兵配合,協同對要塞進行爆破。往往由工兵負責爆破炸開要塞缺口,特戰傘兵就立即衝入地下工事,與守軍展開激烈作戰。

    1940年5月11日13:35,經過一天半的激戰,比利時守軍被迫投降,固若金湯的要塞落入德軍之手,空降奇襲取得完全勝利。

    第二個成功的原因是聲東擊西的戰術牽制比利時援軍的注意力。

    為了配合空降兵的傘降,在艾伯特運河以西40公里縱深的地方的廣大空域,德軍投了大量的假空降兵。

    這些假的空降兵,身著德軍制服,身上帶有自動點火裝置,一旦著地,就觸動模擬槍聲和爆炸聲,以假亂真,吸引了大量的比利時軍隊。

    讓比利時軍隊產生誤判,把大量的兵力分散到假傘兵的空降地點。

    為埃本·埃馬爾要塞上的傘兵空降創造了條件。

    第三個成功的原因是火力支援非常給力。

    當德國傘兵空降埃本·埃馬爾要塞時,德國空軍的斯圖卡轟炸機編隊對要塞附近的道路實施了火力的封鎖,阻斷了比利時軍隊對要塞的增援。

    當要塞周圍的比利時炮兵要對守軍進行火力支援時,剛剛開火,就遭到了德軍轟炸機的猛烈轟炸。

    當比利時第一榴彈炮兵團準備開到要塞北面展開時,尚未有效展開,就遭到德軍轟炸機毀滅性打擊。

    向要塞增援的比利時步兵營,則被德軍炮兵火力阻攔在3公里之外,一直等到要塞陷落,比利時步兵都沒有抵達戰場。

    正是德軍轟炸機和炮兵的有力火力支援,讓埃本·埃馬爾要塞成為了沒有援兵的一座孤島,從而保障了德國空降兵能夠順利行動。

    第四個成功的原因是嚴格保密,從而保證了奇襲的突然性。

    戰前,所有參戰人員都簽訂了保密協議;參戰官兵禁止休假和外出;所有信件都被嚴格審查;嚴禁與其他部隊人員交談相關情況;任何人員洩密,一律槍斃。

    在行動前,甚至連地勤人員都不知道德軍的作戰目標。特別是德軍大膽的使用了滑翔機,使得行動的噪音很小,從而保證了傘兵降落的,突然性。

    成功是偶然的,但偶然中蘊藏著必然。

    德軍先進的傘兵特種戰理念,聲東擊西的戰術,有效的火力支援和嚴格的保密措施,確保了奇襲的突然性,讓德軍輕鬆地攻佔了埃本·埃馬爾要塞,為德軍進攻比利時首都掃清了障礙,保證了閃擊戰的順利進行。

  • 2 # 戰略論

    這個要塞在設計之初就想到了幾乎所有可能的進攻方法,包括對方用各種轟炸機和重炮的直接轟擊,但是根本沒有料想到會有步兵部隊直接空降到要塞的頭頂上,這直接讓這個要塞的大部分火力完全失效,那些裝甲炮塔和混凝土機槍掩體的射界很差勁根本無法對付近在咫尺的德軍傘兵。

    其實在當時各大強國基本都建立了各自的空降部隊,所以當時的唉本埃馬爾要塞也考慮了可能受到的空中進攻,於是為要塞配備了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單位。但是德軍為了達成奇襲,並沒有用傳統的傘降,而是用一架滑翔運輸機消無聲息的降落在了目標附近。這種滑翔運輸機先由普通的引擎運輸機拖拽,快到目的地時滑翔運輸機脫離母機,利用慣性繼續飛行。所以在這支小分隊降落在要塞頂上時,要塞的守軍根本沒有察覺,他們首先摧毀了上面的防空火力單位,然後將炮臺一一炸燬,這樣德軍的轟炸機部隊就可以安全的在上空執行掩護任務,而沒有了那些炮臺的威脅,德軍的地面部隊也迅速的渡過了運河,協助德軍傘兵對要塞進行了徹底的爆破以迫使守軍投降。

    其實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當時整個要塞的守軍有1200人,而實際降落到要塞頂上的只有78名德軍傘兵,就算要塞的固定火力無法使用,這1200名士兵拿輕武器也可以輕易的將這頂多算1個排的德軍傘兵消滅啊。造成守軍沒能發起反擊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要塞本身的設計,考慮到了可能遭到的強大火炮和空中火力的打擊,要塞並沒有建立那種野戰的線式戰壕,所有的工事和坑道都是有頂的,雖然極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但是不可避免的喪失了其視野。這造成了在德軍傘兵降落後並投擲了大量煙霧彈後,守軍無法判明到底有多少德軍降落,不敢輕易出擊,只能被動的守在地下工事等待增援,錯失良機。加之德軍使用了一種新型的強力炸藥,輕而易舉的將守軍的出入坑道口炸燬,這些守軍也無法出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德軍慢慢的把要塞上的武器一個一個的炸燬。

    這一行動的成功,除了這支傘兵小分隊外,還要歸功於德軍的轟炸機部隊,正是這支部隊為德軍傘兵建立了一個封閉的屏障,讓所有的比利時增援部隊無法進入要塞,連其炮兵部隊都無法在附近展開,德軍的轟炸機部隊封鎖了所有通向要塞的道路,使要塞成為一個封閉的戰場,保證了德軍傘兵小分隊的絕對安全。

    這一大膽創新的進攻竟然出自希特勒本人之手,由空降部隊的指揮官施圖登特進行了具體的戰術策劃,而當時負責進攻這裡的德軍第6集團軍的司令部人員都對這一過於冒險的行動不抱希望,他們仍舊做好了正面進攻的準備。

  • 3 # 地山永謙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動的力量總是比靜的力量大.珍珠港事件.法國馬其諾防線失守.諾曼底登陸德國失利.二戰德國閃擊蘇聯蘇聯節節敗退直至蘇聯全力反擊才扭戰局勢.日本東方防線失守蘇聯.中國清朝閉關鎖國消極靜止防守被人破國蒙受大難……等等太多了.消極防守失敗機率太高了.何況面對強大的對手.必須動起來.綜合運用國防.經濟.外交.等才能達到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未來就業的發展局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