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觀粉碎機

    根據諸葛亮和歷代史學家的說法,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有三:

    其一:克復中原,興復漢室

    在諸葛亮自己的《出師表》裡面,他給自己發動北伐戰爭做了充分的解釋: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完成“先帝遺願,興復漢室”,這本身也是蜀漢建立的原因,所以諸葛亮這麼解釋,也算主流說法。

    其二:主動出擊,以攻為守

    雖然諸葛亮嘴巴說說“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實當時蜀國內部窮的響噹噹,遍地餓殍,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反觀北方,曹操此時已經解決了北方少數民族之亂,百姓安居樂業,不管是經濟還是民生都得到長足發展,才是真正的“民定兵足”。

    西南的窮困和中原地區的富庶,必定會隨著時間的推進更加差距更大,所以對諸葛亮來說,現在不伐魏,以後將越來越沒有機會,被吞併是遲早的事。所以以攻為守,不失為一個主意。

    其三:轉移內部矛盾,政權統一

    劉備去世之後,劉禪上位,但是他並沒有能力震懾這些開國大臣,這是劉禪知道的,同樣也是諸葛亮清楚的。而我們知道,此時蜀國內部分為三大集團,一是以諸葛亮和原劉備部下,也實力最強,匡扶漢室為己任的荊州集團;二是以李嚴為代表,劉璋舊部的東州集團;剩下就是譙周為代表的蜀地本地集團。

    這三個集團的矛盾並不一樣,荊州集團是劉備起家,他們為了恢復漢室,所以對曹魏的拒絕意圖明顯。東州集團則是一般,而蜀地集團並沒有這樣的歷史使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諸葛亮為了當時蜀國內部政權統治的穩定,還是為了清洗異黨,一場對外戰爭轉移內部矛盾都是必須的,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可惜,縱使諸葛亮有百般北伐的理由,卻還是忽略了自己和曹魏之間的實力差距,最終一抹黃土,風吹雲散。

  • 2 # 中孚鑑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劉禪繼位,諸葛亮感劉備的三顧茅廬之情、感劉備的託孤重任,對蜀漢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完成劉備的遺願,所以在生前數次北伐,雖然最終諸葛亮沒有成功,但諸葛亮的忠君之心卻深受後人推崇。

    那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北伐呢?

    首先,當時三分天下,劉備居兩川蜀地,孫權有江東,曹魏佔中原之地。

    東漢是被曹丕篡位的,東漢也因此正式滅亡,而蜀漢政權是大漢的延續,所以對於蜀漢而言,曹魏政權就是蜀漢政權的仇敵。

    同時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曹魏得中原之地,所以諸葛亮才要一心北伐,希望恢復漢室。

    其次,當時三分天下,曹強而孫劉勢弱,所以孫劉聯合抗曹,孫劉是盟軍,曹魏就是敵人。

    而諸葛亮當然知道曹魏強大,很難打敗,但諸葛亮感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重任,所以就要完成劉備的遺願,恢復漢室、克復中原。

    最後,蜀漢地貧民少,人才凋零,隨著追隨劉備的文臣武將漸漸的老去死去,蜀漢人才出現極度的匱乏,年輕的人才很少。

    諸葛亮面對這種情況,所以就想生前恢復漢室,趁早克復中原,不然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自己不僅老去,而且文臣武將也將都老去死去,那時要在想北伐曹魏就更加難了。

    諸葛亮只能趁著他還在世,一起文臣武將還在世,堅持北伐,或許能有機會恢復漢室。

    所以諸葛亮才會一直堅持北伐,無奈諸葛亮最終病逝,還是沒有能可復中原,也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之言。

  • 3 # 十三叔看歷史

    根本的原因是一個博弈論的問題,所謂的“匡扶漢室”是個次要的原因,或者叫表面的原因。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東漢逐漸陷入了群雄割據的狀態,漢臣曹操逐漸成為了北方割據勢力中的一雄,公元196年,曹操把當時顛沛流離沒人搭理混到挖野菜充飢的漢獻帝迎進了洛陽,隨後遷都許昌,漢獻帝投桃報李,賜曹操節鉞[jié yuè](節鉞是封建帝國權力的象徵,皇帝多用黃色的節鉞,意味著生殺大權),在名義上節制東漢的諸臣,成為了東漢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由此開始。當時雖然軍閥割據混戰,但是名義都是漢臣,曹操由此取得了戰略制高點,到公元208年,曹操已經大體平定了北方的割據勢力。

    東吳的孫權也算一個比較幸運的人物,孫家世居吳地,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孫權的父親的孫堅召集了一千餘人參與鎮壓黃巾軍,由此孫堅逐漸成為了群雄中的一員,在公元191年,孫堅被暗箭擊中身亡。繼承其父事業的孫堅長子孫策又繼續征戰,初步奠定了江東基業,公元200年,孫策被刺客所傷,不久身亡,年僅二十六歲,臨死前將江東基業交於其弟孫權,由此孫權深耕江東,成為一方諸侯。

    與孫權和曹操相比,漢室(西漢和東漢)後裔劉備就混的“顛沛流離”了。劉備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劉勝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到劉備這裡都過了300年了,所謂的漢室劉姓後裔從人數上多了去了,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謀生手段,早已沒了所謂的漢室宗親的風采,然而劉備能在東漢末年能成為當時的一個“軍閥”,也足見劉備非凡人。但是劉備在開始真的是顛沛流離,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後,劉備領著關羽和張飛一幫子人因鎮壓農民軍起義有功而被任命為東漢的安喜縣縣尉,191年被任命為平原縣令,後成為平原國相,漸成氣候。然而在當時的群雄中,劉備只是個“小軍閥”,數次被打成“光桿司令”,以小沛(今江蘇沛縣)為主要據點,先後投靠于徐州牧陶謙、曹操、袁紹。公元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投靠了據守荊州的漢室宗親劉表,劉表讓劉備屯於新野以拒曹操,劉備這才算消停了幾年,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幫忙。公元208年,這時已經基本平定北方的曹操率20萬大軍南下,此時劉表病亡,劉表次子劉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就在該年,孫劉聯軍5萬與曹操的20萬大軍進行了著名的赤壁水戰,曹軍大敗,狼狽地回到北方從此不敢輕言南下,由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其實赤壁之戰中收益最大的是劉備集團,劉備當時的地盤是三方中最小的。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正式進入三國時期,公元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歷史進入了三國(220年-280年)時期。三國的特點就是這三家誰也吃不了誰,就是說魏蜀吳這三家從相對實力上來講保持著均衡,然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動態的,靜態都是相對的,均衡也是相對的。魏蜀吳這三家其實每一家的真實想法都是首先保證不被別家“吃掉”,最好是能吞併其他兩家,甚至一統華夏,但從當時這三國的實力上來講,其實誰都沒有一統華夏的絕對實力。公元223年,劉備去世,託孤丞相諸葛亮,蜀帝劉禪繼位,拜諸葛亮為相父,“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諸葛亮成為了蜀國的實際主政者。

    在這之後,諸葛亮以“匡扶漢室,統一中原”的旗號數次北伐曹魏,那為什麼非要北伐曹魏?可以這麼說,在劉備建立基業的過程中,劉姓皇族後裔的這個“漢室宗親”的身份為他助力不少,劉備終生也是以“恢復漢室”為己任,所以諸葛亮北伐曹魏“匡扶漢室,統一中原”也在情理之中。那為啥不是東征東吳呢?有人可能會覺得因為蜀國和吳國是聯盟關係。其實無論是匡扶漢室還蜀國吳國的聯盟關係都是次要的關係,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博弈論的問題。

    看一下三家的實力對比,曹魏據有冀州、幷州、幽州、徐州、青州、豫州、兗州、涼州、雍州等地,當時北方是全國的經濟重心,曹魏立國後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到公元236年,曹魏人口約440餘萬,常備軍約60萬。東吳據有揚州大部、荊州、交州以及廣州,面積廣大,但是當時的南方很多地方並未得到有效開發,公元236年吳華人口約240萬,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常備軍約20萬。蜀漢據有益州、漢中以及西南的廣大地區,人口有100萬,常備軍約10多萬。所以從實力上來講,曹魏是老大,吳國是老二,蜀國實力最弱是老三,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於蜀國和東吳來講,最聰明的組合的就是老二(吳國)和老三(蜀國)聯合起來對付老大(魏國)。如果老二和老大聯合起來對付老三,那麼很容易乾點老三,那麼接下來老大就會把老二幹掉,同理假如老三和老大聯合起來對付老二,也很容易把老二給幹掉,那麼接著老大也會把剩下的老三給幹掉。那麼在這三方的博弈中,對蜀國和吳國最有利的選擇就是雙方結盟對付曹魏,曹魏只能單著,諸葛亮和孫權都不傻,雙方也是這麼做的,在赤壁之戰中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同時為了奪回荊州,劉備禦駕親征大舉討伐吳國,東吳的孫權求和不成。諸葛亮知道勸阻不了當時正在氣頭上的劉備,對於東征吳國幾乎就是全程“黑著臉”,222年夷陵之戰中,蜀軍被吳軍擊敗,蜀軍受到重創,元氣大傷,吳國也實力受損,事後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劉備去世,諸葛亮主政後,諸葛亮迅速修復了與東吳的聯盟關係,共同對抗曹魏。夷陵之戰使得蜀國實力受到重創,在三國中其實最有危機感就是實力最為弱小的蜀國了,與其坐以待斃等著曹魏的進攻,不如主動進攻曹魏,最好的防守其實就是進攻,諸葛亮透過數次北伐雖然沒有一統中原,卻有效地保證了蜀國的安全,然而畢竟還是實力決定一切,蜀國是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公元263年被魏國所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艾青的春體現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