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鳶飛九天2018

    準確的說,中法戰爭中,中國軍隊在老將馮子才的帶領下,取得鎮南關大捷。但為什麼面對勝利清政府卻依然妥協,所謂“乘勝求和”呢?

    第一,清政府先天的軟弱性。晚清政府面對列強,幾乎沒有一次能夠挺直腰桿兒,不是頑固守舊派的一葉障目、視而不見,就是買辦的卑躬屈膝,幾乎每次面對列強,都只能妥協、退讓、割肉。

    第二,清政府工業和軍事實力遠不如列強。此時的法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無論是軍隊的裝備還是訓練,都遠強於仍處於封建時代的清朝部隊。

    同時,雖然取得了鎮南關大捷,馮子材的部隊及黑旗軍損失重大,已無力再戰。而法國陸軍主力仍在。同時雖然陸戰取得了勝利,但是海戰方面,馬尾海戰,福建水師損失慘重,此時法國艦隊已包圍臺灣,一次性李鴻章為首的清政府的選擇是:保臺灣還是保越南,而很顯然,清政府選擇了臺灣。

    第三,清政府擔心,繼續戰爭會發生“民變”、“軍變”。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和圍剿捻軍,清政府對於民變仍心有餘悸。他們對列強哪怕妥協退讓,乃至割讓領土,也一定會嚴防死守,防止發生民變。因為對清政府來說,列強只是要錢,而農民起義則是要命。

  • 2 # 新知傳習閣

    越南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屬國,受中國保護。尤其是在明朝,明成祖執政時,還曾幫助越南國王平叛,重新恢復越南的新秩序。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沒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屬國,連自身都自顧不暇,這就為法國侵略越南提供了機會。

    1883年,法國軍隊進攻越南,強迫越南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要求越南脫離中國。慈禧太后大怒,迅速向越南增兵。

    1883年12月,清軍敗退,不能沒能收復越南,還讓法軍趁勢佔領了廣西的鎮南關。

    兩國雖然簽訂了停戰協議,但衝突不斷。法軍殲滅了福建水師攻佔澎湖,同時再次佔領鎮南關。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政府正式向法國宣戰。

    年近七旬的老將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軍務,他領著自己的兒子,親自組織指揮鎮南關前線的抗法鬥爭。

    馮子才發現清兵人數上的不足後,迅速在當地招收了9000多名廣西兵,並加強操練,作為預備隊。

    在當時清軍的連續敗退,一方面是因為越南南部有利於法軍炮火的發揮,另一方面,使清軍的戰鬥精神急劇下降。

    馮子材意識到以上原因後,召集各路將領開會,要求大家必須團結起來。在戰術層面上,要利用中越邊境的大山敵人的炮火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的優勢,敢於和法軍展開肉搏戰。在正面與法軍對峙,從側後方襲擊法軍的補給線。

    經過十多天的浴血奮戰,馮子材部攻克諒山,重傷法國指揮官尼格里,並展開全面反擊,把法軍擊退到越南平原地區。

    戰爭直接導致法國兩屆內閣垮臺,大大振奮了華人民抗擊外國侵略者的勇氣。

    雖然法軍退出了鎮南關,但在越南南方還有一萬多名法軍。

    李鴻章認為雙方應該和談,並在上海主導了和法國的談判。最終法華人退出臺灣,佔領越南,雙方互不侵犯。

    有人認為,清軍應該展開反擊,徹底把法軍趕出越南。這個有點不大現實,但鑑於到處都是越南人民起義。如果有清軍的配合,法華人在越南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有人認為,雖然這場戰爭,清軍打勝了。但更多是依託北方有利的地形,法軍的大炮沒有辦法發揮威力。在越南南部平原地區作戰,清軍毫無優勢可言。並且法軍的主力還在,清軍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上都不予解釋,根本沒有戰勝的可能性。

    不管當時能不能徹底擊敗法華人,但當時都遏制了法華人向中國進攻的危險性,緩解了中國的邊境危機。

    鎮南關大捷是應該繼續反及,還是維持成果和法華人談判?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 3 #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實際上表述得不太貼切。中法戰爭中,中國自始至終在總體上處於下風,只不過是鎮南關大捷取勝而已。

    這場中法戰爭 一共打了兩年,從1883年開始,到1885年結束。雙方的傷亡情況為,法軍損失2100人,清軍損失10000人,比例為1:5;同時,清軍的損失還包括如下:福建水師在半小時內被法國東京艦隊基本消滅,九艘主力戰艦被擊毀,2艘主力戰艦自沉。

    所以說,說中國的“勝”,有些牽強。

    簡單回顧本次戰爭。法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妄圖將越南變為其殖民地,而此時的越南是中國的附屬國。法軍發兵越南,則中國作為宗主國有義務出兵援救。一開始是劉永福的黑旗軍入越南,給予法軍極大的打擊(“極大”相對而言),後來法國將戰火擴大,一方面從陸路由越南攻擊中國,一方面派東京艦隊攻擊中國的臺灣和東南沿海。在陸路上,中國僅在鎮南關戰役中由於老將馮子材的得力指揮,取得勝利;而在山西之戰和觀音橋之戰中,清軍均以大敗告終,尤其是海戰,中國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臺灣幾乎被攻佔,只是由於劉銘傳的正確指揮和疾病影響,法國沒有能夠佔領臺灣。

    所以,綜上,清軍從戰爭全域性而言,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因此,從這個層面而言,中國沒有談太多條件的實力。

    另一方面,清朝迫於其他列強的壓力。雖然清政府並沒有取得很豐富的戰果,但此次戰爭,直接導致了法國茹費理內閣由於戰爭開支過大而被迫集體辭職。茹費理內閣的倒臺,說明了一個問題,法國此時並不想把戰爭繼續下去,因此,清政府理論上講是有可能提出更“苛刻”的條件給法國。然而,美,意,德等國卻極力促進和談。因為如果中國藉此機會翻身,則其他國家今後從中國獲利便更加困難,所以,其他列強向清政府施壓 迫使其接受《中法新約》。再加上此次條約的條件和以往比起來,相對而言可接受程度高一些,所以清政府只能同意。

    再者,越南遲早要丟,不如早放出去。此時的清政府已經自顧不暇,根本無力保護其附屬國,此次條約中最大的損失就是放棄對越南的保護國身份。這是遲早的事,清政府接受了這一事實,所以,對其而言,此條約可以接受。

    最後,法國作為當時世界強國,綜合國力高出清政府不止一個檔次。而政治談判,是要以國力為支撐的,清政府國力不及法國,所以談判中沒有優勢。法國此時厭戰,但並不是無力繼續打,如果清政府將條件提的抬高,則會對法國的國家利益產生更大損害,到那時,法國的議會在利益的取捨中,就會選擇繼續戰爭來擴大利益。戰爭繼續,則清朝戰敗可能性更大,如等彼時再談判,法方條件會更加苛刻。清朝不如見好就收。

    所以,出於以上原因,清朝在中法戰爭後 接受了作為不平等條約的《中法新約》

  • 4 # 娛妹侃大山

    當時清朝的實力已經削弱了,就算當時打贏了,也未必是實力的戰勝,更何況當時的法國國力也是清朝所不可比擬的!當時中國內部又非常動盪不安,除了妥協,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 5 # 江東汪郎

    我要糾正一下,中法戰爭期間這場關鍵性的勝利就是鎮南關大捷。

    這場大捷使法國茹費理內閣的倒臺,使清王朝獲得了戰爭的主動權。如果趁勢打下去,歷史也許真的會被改變。

    可惜的是滿清最高統治者慈禧卻妥協了,導致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歷史遺憾,最後開放了西南邊疆,也丟掉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那慈禧為什麼要妥協呢?我認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道光以後的清統治者生了畏洋如虎的病,慈禧自然也不例外。

    英美等列強也害怕清廷一旦取得對法的全面勝利,會增強華人反抗侵略的決心,危及它們在華的利益,所以它們極力迫使清廷妥協。

    而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正是洞悉了這一點,主張“乘勝即收”,堅持由第三國出面調停。法國挑起侵略戰爭,主要是為了開啟中國的西南門戶,同時也是為了吞併越南。

    所以戰端開啟後,清廷內部圍繞和戰問題爭論不休,而清法雙方的停戰談判就沒有停止過。

    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佔據了上風,並得到了海關稅務司赫德的調停支援。

    1885年4月,赫德下屬官員金登幹促成了中法議和,並和法國外交部官員簽訂了《巴黎協定書》,為慈禧提供了求和的基礎。慈禧擔心戰爭持續下去後會激起一場類似太平天國的“民變運動”,動搖清朝的統治。

    太平天國被鎮壓才過去二十年,對於這場幾乎動搖了清王朝統治的民間起義,慈禧是心有餘辜的。

    她是這場運動的見證者,所以她非常清楚“民變”遠比洋人入侵更嚴重的多,民變那可是要命的。

    而洋人只需要賠款、割土,並不要命,這對慈禧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慈禧以失去制海權,無法打破法軍對臺灣、澎湖的封鎖為藉口,極力避戰。

    中法戰爭爆發後,法軍摧毀了清朝的福建水師和馬尾船廠,使清廷失去了制海權,同時對中國沿海城市進行打擊。

    正因為如此,慈禧和她主和的大臣們找到了求和的藉口。

    慈禧要求兩廣總督張之洞撤兵的電報中這樣說道:“現桂甫復諒,法即據澎,馮、王若不乘勝即收,不惟全域性敗壞,且孤軍深入,戰事亦無把握;縱再有進步,越地終非我有;

    而全臺隸我版圖,援斷餉絕,一失難復,彼時和戰兩難,更將何以為計?”中法戰爭的結局是非常痛惜的,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的話,歷史也許真的可以轉變,中國當時就可轉身成為強國。

    當時法軍被劉銘傳打得龜縮在基隆一角,並沒有能力佔領臺灣;法軍司令孤拔被炮擊中後不治身亡;同時世界格局也發生了變化,英法強權遭到了挑戰。

    國家振興的機遇就在眼前,但卻因為慈禧的懦弱、妥協給葬送了。

    “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

    左文襄公臨終前的吶喊,卻依舊叫不醒裝著睡覺的慈禧,可悲!可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童話惡搞串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