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昨天微博上很火的螞蟻科學,據說請了很多名家,想問問大家如何評價這個新興的科普平臺,他們的知識可靠性高嗎?
6
回覆列表
  • 1 # 懷疑探索者

    螞蟻科學,創始人是一位物理系的高材生,因為有志於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科學文化的傳播,所以義無反顧的投入的創立螞蟻科學這個科普平臺之中。目前,螞蟻科學已經有了自己的APP,還有自己的官方網站(目前百度還在檢索,一週後才出現在搜尋中),微信小程度也有。

    我很看好螞蟻科學的前景,因為這是一家做事情認真負責任的媒體,只要從他們請的專家就可以看出來其底蘊。螞蟻科學請了很多專家,都是國內第一流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名家。我仔細看了一下,已經有了好多知名人士入駐,這些人我絕大多數都認識,我感覺是靠譜的。而且,很,靠,譜。比如,其中有一個叫做“掙脫枷鎖的囚徒”,原來是百度知道醫學類頭牌作家。還有一個張昊,大版大學的物理大牛,很有才華。張昊同時還是一個70多人的科普團隊的領袖,他的水平絕對沒有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的名家……都是所在領域內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我與其中大概十個人以上有直接的接觸,還合作過,所以我知道他們的水平是完全靠譜的。螞蟻科學的創始人能夠邀請到這些精英,應該費了很多心思,這裡為他的辛苦點贊。

    有什麼樣的起點和三觀,就決定了平臺會怎麼樣發展。我想起來另外一個總是忽悠人的平臺,三個字的,自稱某某某的董事長,他本身就是民科出身,他的網站充斥著民科類文章,他請的所謂的專欄作家,都是一刷水的民科,其中居然還有小學生。這不是開玩笑,是真正的小學文化的人。為了請人給他義務打工,就欺騙這些學歷只有小學的人,說我以後上市了給你多少股份,現在給你一個專欄當作家云云……這樣的平臺,能有什麼三觀?

    而螞蟻科學這個平臺的三觀如何?首先看創始人,螞蟻科學的創始人經常發表批判迷信的文章,自身三觀就很正。再看他們邀請的專家,這些專家的三觀也沒有問題,很多都是戰鬥衝鋒在一線的科普名家。最後,螞蟻科學官方還在昨天的微博公開承諾,螞蟻科學支援批判一切迷信和偽科學騙局,不會搞遮蔽。

    這樣的好平臺,確實是三觀很正,值得信賴!

  • 2 # 螞蟻科學

    至於提問中提到的科普專業性,我們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而專欄作者和部分科普作者所做的,是深入一個領域做專業科普,這些知識可能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才能讀懂。

    所以這樣看來,平臺的受眾範圍是很廣的,從領域上,我們又有宇宙天文,生物生命,生活百科,人工智慧,心理與健康這5大分類。

    就知識可靠性這一點,我們也會盡力保證所有內容的正確性和專業性,但這其中難免會有疏忽或不足的地方,也請廣大網友監督,我們一定會接受大家的指正!

  • 3 # 小K說

    我對宇宙、物理等方面一直是很感興趣的,高中的時候嘗試過看《時間簡史》等。

    但是,那時候我的理解能力很差,因此我一度對宇宙天文、理論物理感到“可望不可即”。

    直到上了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微博上看到了螞蟻科學的一篇有關量子力學的科普,篇幅較長,但是我把它看完了,文中對於理論物理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

    後來我一直關注這個平臺,後來我還發現平臺的創始人和我一樣也是個大學生。

    後來,平臺上涉及到的內容越來越多,從宇宙天文到理論物理,從生命科學到心理人文......

    加油!

  • 4 # 科學認識論

    不得不說,這個平臺只會越來越火!我有注意到螞蟻科學的理念:讓熱愛科學的人更懂科學!

    在當下,人們對知識的渴求越來越高,但是國內出現一種令人擔憂的景象。人們貌似對社會科學情有獨鍾。比如經濟學,商業,金融,或者人際交往等等。大家或許認為學這些知識比較簡單,上手快,而且比較接近生活,更有利於實用!

    國內大眾一向排斥自然科學,這必將導致國民的思辨和邏輯能力落後於西方。自然科學研究的是客觀世界,一個不願意瞭解可以創造了生命的自然世界,一個不懂得自己所處環境的客觀規律,而只一味的瞭解人事,這是很侷限的知識體系,必然造成這種人的思維困境!如果你要反駁我說,只要能賺錢就行。 那就當我什麼沒有說!

    我注意到最新上線的《螞蟻科學》小程式有為大家解惑的專欄,很多人不願意接觸自然科學就是怕公式,怕思考,認為物理學,化學等學科太抽象,太燒腦。但是《螞蟻科學》的作者們都儘量把這些問題通俗化了,又不失知識性!

    自然科學的普及,收費才是趨勢!收入的提高有利於作者專注于于內容創作!自然科學不同於娛樂領域。人性的浮躁必然導致有價值有知識的文章沒人看,而娛樂八卦卻很火爆!那麼自然科普的作者積極性就備受打擊,從而進行投機式的創作!所以自然科普作者需要被扶持,穩定的收入才能維持高質量的投入創作!

    內容既有每日精選的免費知識,還有專欄作者傾心打造的深度付費內容!

    螞蟻科學平臺在這方面做的很好,他們的平臺採用全封閉模式,只採用邀請制,入駐門檻可謂是全國最高的,能入駐的作者本身就是各個領域的前沿者,這就杜絕了中國科普領域的亂象。讓真正熱愛科學的讀者不必再費心的甄選知識的正確性。這樣讀者就可以靜下心來享受自然科學帶來的精神體驗!

    還有注意到,螞蟻科學的專欄適合很多層面的讀者,有對科學感興趣但只是小白的讀者,其有定製專欄主打通俗易懂的科普趣味知識!

    還有有一定知識儲備的科學愛好者,其對應深度學習和思考的專欄作者!

  • 5 # chole桑

    永遠記得要做一個對世界好奇的人,好奇心是科學發展的源動力,你對這個世界好奇嗎?

    從宇宙爆炸到物質形成,從恆星末日到黑洞誕生,時間的盡頭是什麼?時間的本質是什麼?宇宙的結局又將如何?宇宙之大,滿天繁星,為何我們卻找不到任何地外生命的蹤跡?黑暗森林法則是否為現實?

    生命是什麼?生命的存在形式只有碳嗎?矽基生命是否存在?為什麼生命只存在於地球上?生物為什麼會死?死亡的意義又是什麼?永生能不能做到?意識上傳是否現實?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一切的一切,所有的答案都存在於螞蟻科學所築的科學蟻巢。

    新平臺集合了幾十個各個領域的專家,科普領域涵蓋甚廣,宇宙天文、地球地理、生物知識、人工智慧、新黑科技。。。

    擁抱科學,終生受益。

  • 6 # 賽先生科普

    首先能建立一個專門的科普平臺,就很值得稱讚,簡直是當今社會的一股清流呀!

    其次螞蟻科學請了幾十位專業科普作者,以及十餘位專欄作者,科普知識的可靠性是不用懷疑的。

    或許有些人有疑問,我需要懂那麼多高深的科學知識幹嗎呢?沒錯,對於普通人來說,理解專業的科學知識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但通俗的科普知識你指值得擁有。

    這樣說吧,各位有孩子的家長們,你們肯定不希望被孩子天真的問題所困住吧?

    比如:爸爸媽媽,為什麼天是藍色的呢?為什麼傍晚天就變紅了呢?為什彩虹是彩色的呢?為什麼彩虹是彎的呢?

    對於上面四個問題(可以說這是最常見不過的自然現象了),各位讀者又能答上幾個呢?一個?還是兩個?

    可能這時候,有人說了,“這些知識要了有什麼用?能賺錢嗎?能買房嗎?”。。。這些話說給成年人聽,可能有些“道理”。但你能這樣對孩子說嗎?

    現在的社會,崇尚金錢。本質上是沒錯的,但這個風向已經愈演愈烈,甚至已經浸染至孩子的思想當中。越來越多的網路資訊,在不斷的渲染著一夜暴富,某某主播一夜賺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如今網路如此發達,如果不斷的給孩子接觸這些,是不是如同在將來的棟樑之材上開始鑿洞?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果連孩子純真的思維都受到金錢的浸染,很難想象未來是什麼樣子。雖然這些現象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似乎已經超出能力範圍了。

    可能大家都聽過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有沒有考慮過什麼決定了經濟呢?

    有一句俗語:“要致富,先修路。”

    那你怎麼來修呢?要請工程隊,工程隊要有材料和機器,機器是工廠生產的,工廠是按照圖紙來造的,圖紙是專業人員設計的,專業人員是從書本上學的,而那本書就叫“科學”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7 # 時空通訊

    科學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結晶,是帶給人類幸福和希望的最根本所在。沒有科學,這個世界將還會在黑暗中,而現代社會,一個沒有科學精神和科學筋骨的國家和民族是沒有前景的。

    2015年,中國科協做過一項調查,中國公民具有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只有6.2%,這是一個很嚴峻的事實。由於這種狀況的存在,我們看到社會上一些迷信活動和偽科學、反科學的現象還普遍存在,一些人一邊享受著科學帶來的好處,卻在用著科學的工具肆意的踐踏貶損著科學精神和科學事業,這種思潮和現實,嚴重的影響了中國現代化和科學強國的程序。

    但我們可喜的看到,在國家和廣大科學普及工作者們的努力下,整個社會的科學素養正在不斷的提高,新的科學事物越來越多的深入人心,這已經成為一種態勢,由此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代,螞蟻科學應運而生,隆重上線,值得歡呼。眾所周知,科學普及仍然是一項艱難的事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隨便看一看破除迷信弘揚科學的帖子,就會跟著一溜謾罵貶損的噴子,如果沒有一點科學精神支撐,是無法堅持下去的。而螞蟻科學知難而上,砥礪而行,為廣大科普工作者提供一個擋風遮雨迸發科學之光的平臺,是何等的大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準備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