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胖18262186866

    一、課堂學習管理的基本原則

    基於積極促進、預防為主的理念,現代課堂學習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一)瞭解學生的需要。課堂學習管理不是簡單的監督和控制可以達到目的的。瞭解學生的各方面特別是心理需要,是課堂學習管理的重要依據。

    雖然教師在建立有效的、有啟發性的、促進學習的環境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外因必須透過內因而起作用。因此,只有瞭解學生的各種需要特別是心理需要,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也只有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才能更好地啟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才能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鳴的過程。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良好的師生關係和理性的教師權威,不僅有助於教師傳授知識,而且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具有較大的相容性,相互接觸產生積極主動的促進作用,學生主動地接納老師的指導,接納各項教育措施,教師的行為可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才能高效地順利開展。

    (三)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促進最佳學習。

    採取有效的教學措施把學生的行為引導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課堂上的學習行為就會增多,問題行為就會減少。為此,教師要有明確的適合學生心理需要、學業程度的教學目標。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還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使用難度適當的教材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本身感興趣。

    這樣,學生才會迅速地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以鼓勵學生不斷獲取學業成就,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

    (四)建立教學常規。教學常規是保證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行為準則。例如,上課鈴響停止以後,必須準備好文具書本,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準備上課;上課時有問題,發言之前要先舉手,等老師同意後,才開始發言。

    規則是維持課堂秩序的準則,也是課堂學習管理的依據。因此,從學生入學開始,就應當建立教學常規,使全體學生認識到,這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二、課堂管理的9條建議

    1、初次與學生接觸時要避免過於隨便。

    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此最好是在開始與學生相處時表現得正式一些,待與學生有更多的瞭解後再逐漸與他們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就像結交新朋友一樣。調查顯示,許多影響力差的教師是以與上述相反的方式開始與學生接觸的,然後在他們已經給學生形成一種過於鬆散的第一印象後又竭力使自己嚴肅起來。

    這樣做效果不理想,教師的權威也難以樹立。

    2、快速記住學生的姓名。快速記住學生的姓名,併發掘每個學生的優點,不僅能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而且也便於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4、有選擇地使用強化策略。

    為了預防課堂內違紀行為的發生,教師可以對某些學生採取選擇性強化策略。在課堂學習中,當某個學生出現不良行為跡象時,教師可以不加理會,而向他提出一個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這樣,他就會感到教師在注意他。如果回答正確,他就會獲得成就感,他的正當行為就會受到強化,實際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當行為。

    選擇性強化也可以透過讚揚其他學生,即轉移強化來實現。

    5、運用非言語線索。如果有跡象表明某個學生將出現不當行為,教師要立即使用非言語線索,給學生一個暗示訊號。例如:可以給該學生一個眼色或一個手勢,也可以一邊講課一邊走過去停留一下。

    這種非言語線索,既可控制不當行為的產生,又不影響課堂教學秩序。

    7、給學生提供承擔責任的機會。應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課堂紀律的制定與實施,同時給學生提供承擔責任的機會。這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信任,也能使他們認識到建立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不僅是教師的責任,更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課堂上發生了違反紀律的事件時,教師不要去聽信學生的藉口,否則只會讓學生學會推卸或逃避責任。教師更不要去引導全班學生討論該生的理由是否成立,這會使違紀學生認為其行為受到了重視,客觀上強化了其違紀行為。這時,教師應該問學生在下次遇到相同情況時,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8、要就事論事,不要羞辱學生。當發生學生違紀事件時,教師應該就事論事,誠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對學生的希望,而不要去羞辱學生,更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去揭露該生的短處。

    9、避免不必要的威脅。僅僅依賴於威脅來控制學生是無效的。

    而且總是用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來威脅學生會極大地損害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當然,威脅訊號一旦發出了,就一定要執行,讓學生感到教師言而有信。

    課堂是學校最基本的教學單位,它是一種有組織、有領導的師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傳統的課堂教學管理主要採取管、卡、壓等辦法以控制學生的問題行為,而結果往往是問題行為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為了建立有利於教與學的積極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採用以下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管理。

    1、以情喚情。課堂上學生出現思想不集中,低聲講話或做小動作,在所難免,這是學生階段生理心理特徵所決定的。即使再高明的教師授課,甚至組織公開課,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很複雜,但最主要的還是缺乏一個情字。以情感人,以情管人,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好辦法。譬如,當教學進入基調清新爽朗時,教師必須以愉悅歡快的心情去引導學生;當教學轉入基調哀愁悱惻時,教師必須以沉鬱淒涼的心情感染學生;當教學要求嚴密的科學性和清晰的條理性時,教師的心情則應平正、舒快;當教學呼喚思維邏輯嚴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師的心情也必須隨之嚴肅、振奮。

    這些情感藉助教材和一定教學手段,傳示給學生,它會像磁石般吸引住學生。另一方面,對學生處理,更少不了一個情字領先,從語意到行為都要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在關愛他,使其主動配合教師的課堂管理。

    2、輕敲響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聲音的音質、音量、聲調、語音和節奏等加以組合變換,把聲音的聲、色、情融為一體,運用到語氣上,用含蓄的方法對學生出現的違紀行為進行誘導和影響。

    響鼓不用重錘,學生聽到教師弦外之音,從而領會到教師的意圖和良苦用心,於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映,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這種辦法既巧妙地解決了那個學生自己的問題,又不至於影響其他人的注意力。

    3、目光暗示。人眼為窗,可以傳情傳神。

    教師課堂上視野所及,可以眉目傳情,促進學生專心聽講。偶爾有學生面朝視窗,思想跑馬,教師可運用目光注視,將自己的願望、態度、思想感情和言語迅速傳遞給學生。淡漠、嚴厲、責備的目光使學生觸目知錯,立即醒悟;熱情、慈祥、讚許的目光使學生觸目會意,精神振奮。

    教師不論是提出問題、指導自學、啟發釋疑或小結強化,都要用期待的目光,儘可能去平視或環顧大多數,切不可老是兩手扶案,目無學生。也不能只站在教室一隅,視線顧此失彼。尤其要不時地環視前後左右,特別是後排的左右兩角,對潛能生,更應予以滿腔熱情的關注。

    4、動作指引。教師在課堂上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能傳達管理資訊,是課堂上師生互相感知的意識訊號。如教師的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召喚、傳情的特殊本領,可以成為輔助課堂管理的非語言的外部表現形式,可以導引學生意識,可以把自己的意圖、教學的宗旨和學生的接受意向牽引到一起,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按照教師啟示的思路去學習,去領悟,去融會貫通,並有所創造。

    教師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潛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表示滿意的微笑和讚許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熱誠與喜愛,可以達到移情傳神的功效。甚至教師的站態,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和行間巡視等體態活動,也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課堂教學管理的作用。

    5、冷卻制動。在課堂上遇到突發問題,教師應冷靜分析,泰然處之,予以冷處理。比如上課鈴響後,你夾著書本信心十足地走進教室,卻發現教室裡十分混亂。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打鬥瘋玩。即使他們看到老師來了,有的還沉浸在剛才的嬉戲追逐之中,有的則陶醉在課間休息時的趣談中尚未清醒。

    具有這種心態的學生,突然集中在課堂上,正如奔騰的激流,一下遇到擋住去路的閘門,會出現一種反激的浪花如一股迴旋的倒流,情不自禁地表現出言談舉止的出格。這時教師不宜馬上講課,更不要大聲呵斥。因為上節課剛結束不久,課程變換後,學生需要一個短暫的放鬆時間以重新調整身心傾向。

    上述行為可姑且看成是學生卸下某種心理負擔、轉換思維、接受新課的準備。你可以採取以靜制動的辦法,站上講臺,只用一種平靜的目光掃視學生一週,形成一種吸引力,把他們散放的心吸引到課堂上來,或者在黑板上板書醒目的課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學生轉瞬就會各歸原位,安靜下來,恢復教學秩序。

  • 2 # 爆爆笑

    課堂紀律管理是課堂管理的又一項重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難免出現各種課堂問題行為,干擾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加強 課堂紀律管理,對於維持良好的教學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什麼是 課堂紀律 一般來說,紀律有三種基本含義:(1)紀律是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智深的戒刀在書中被多次提及,為何一次也沒見他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