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行者666

    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成立以來所制定的貨幣政策其實是貨幣政策工具變化以及技術演變的過程。美國貨幣政策經歷了七個重要的階段,其貨幣政策的目標也從單一的目標演變為多重目標。目前美國貨幣政策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保持物價穩定,同時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本文主要回顧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演變過程。

    美聯儲成立之初:以貼現率為政策目標

    美聯儲成立之初,《聯邦儲備法》規定,美聯儲要“提供富有彈性的通貨,提供商業票據再貼現,建立有效的銀行監管以及其他目標”。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最早美聯儲貨幣政策主要以調節貼現率來實現,在貼現過程中,美聯儲對抵押品有著嚴格的限定,要求商業銀行必須提供真實有效的商業票據,以此避免貨幣的超發而引起通貨膨脹。

    可以說美聯儲成立之初貨幣政策的操作和目標是很單一的,《聯邦儲備法》沒有賦予美聯儲調整銀行存款準備金的權力,公開市場操作雖然存在,但是重要性並不高。“一戰”期間美國政府大量融資,戰後美國貨幣供應大幅上升,通貨膨脹壓力不斷上升,從戰前的2%大幅飆升至20.7%,但是當時單一的貨幣政策工具沒能有效控制貨幣增長和通貨膨脹。

    大蕭條時期:調整準備金以及重視公開市場操作

    “一戰”結束後,美聯儲獨立性得到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對市場的影響開始受到美聯儲的重視,促進國內穩定發展,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不斷出現,這些也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控的主要目標。但是這一階段美聯儲依舊較為保守,優柔寡斷的貨幣政策和錯誤的決定沒能有效抵禦1929—1933年的大蕭條。

    一方面美聯儲沒有降低利率刺激經濟,為了防止資本外逃反而在1931年將利率從1.5%提高至3.5%;另一方面美聯儲未能及時發揮最後貸款人的角色,而是聽任銀行倒閉,最終使得美國銀行倒閉潮席捲全國。

    大蕭條結束後,羅斯福上臺,對美聯儲系統進行了大量改革,不僅賦予了美聯儲改變法定存款準備金的權力,對會員銀行的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還建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此外,羅斯福還廢除了金本位制度,金本位的廢除,使得美聯儲打破了貨幣投放的束縛,貨幣供給開始大量增加,經濟下滑的勢頭得到遏制。

    20世紀70年代經濟發展:以聯邦基金利率為中介目標

    這一時期美聯儲十分重視準備金的變動,並以貨幣市場上的短期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而在操作上,美聯儲也開始進行國庫券的買賣(公開市場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美華人口紅利的作用開始發揮,美華人口從1945年的1.4億上升到1960年1.8億,年均增長率達到1.95%,相比戰爭時期有明顯的提高。

    伴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美聯儲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到保障就業上來,凱恩斯主義的興起使得美聯儲開始用貨幣政策來解決失業問題。但是隨著美國經濟的增長,通脹風險也在日益加劇,美聯儲開始主動調整貨幣政策,上調聯邦基金利率,透過調節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來控制貨幣供應量。

    隨著歐洲、日本潛在生產率的不斷提升,美國高階製造業優勢消失使得美國潛在生產力開始下降,美國GDP不斷回落,20世紀50、60年代平均增速達到4.2%,但是到了1971年降低為3.3%。總供給的收縮使得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不再呈現反向關係,而是表現為螺旋式的上升。作為應對措施,美聯儲嘗試引入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以調節貨幣市場利率為主要手段,但最終效果甚微,通脹有增無減。

    保羅·沃克爾時代: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

    凱恩斯主義在滯漲時期的失效使得貨幣主義開始抬頭,沃克爾當選美聯儲主席之後便宣佈不再以聯邦基金利率為操作目標,美聯儲開始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進行貨幣政策操作。

    當時美國的貨幣供應量以M1為主,透過貨幣供應的減縮,通貨膨脹逐漸回落。此後,隨著美國金融創新和貨幣形式的變化,調控M1愈發難以滿足美聯儲的調控目標,於是多層次的貨幣供應量開始建立,調控目標也從M1逐漸轉向M2。

    格林斯潘時代:平衡通脹和經濟增長

    格林斯潘上臺後認為隨著美國金融創新和投資多樣化的發展,M2與經濟增長和通脹直接的相關性在不斷下降。於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聯儲放棄了以貨幣供應量作為其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再次將調節聯邦基金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但是與20世紀70年代的中介目標不同的是,格林斯潘提出“中性”貨幣政策,保持“中性”利率避免過去刺激或抑制經濟發展,同時保證低通脹能夠伴隨經濟的發展。

    在此期間,美國CPI在1%—5%之間波動,平均值為3.1%,美聯儲具有很強的的前瞻性,在CPI上行之前,美聯儲就透過加息的方式來平抑上升的通脹,這一階段共進行了三輪加息,分別在1987—1990年、1995—2000年以及2005—2007年。而在此期間美國實際GDP平均增長率為3.2%,美聯儲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雙重目標。

    此外,格林斯潘認為預期管理對於貨幣政策實現目標來說至關重要,因此美聯儲開始重視公開性以及與市場積極的溝通,對市場而言,貨幣政策的預測性有所提高。

    伯南克時代:採用非常規貨幣政策,利率走廊形成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將減少失業、維護金融系統穩定作為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並且透過非常規貨幣政策成功的阻止了危機進一步惡化。非常規貨幣政策主要有兩個組成部分,一是前瞻性指引,二是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

    前瞻性指引的目的,是引導公眾相信美聯儲將長時間保持聯邦基金利率的低水平。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是美聯儲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過大而提供的額外支援,主要透過大規模購買國債、聯邦機構債券和MBS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但是由於美聯儲大規模的資產購買,銀行超額準備金大量增加,過剩的準備金使得危機前要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調節聯邦基金市場中準備金數量,進而影響聯邦基金利率的貨幣政策框架。

    於是在危機初期,美聯儲獲得權力向超額存款準備金支付利息,即超額存款準備金率(IOER),透過提高超額準備金付息率,美聯儲可以實現提升聯邦資金利率達到目標區間的目的。其背後的邏輯在於如果聯邦基金利率低於超額存款準備金率,那麼銀行會選擇將錢存放於美聯儲,而不是在市場上借出,因此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在設立時本意是作為利率走廊的下限,而利率走廊的上限是美聯儲再貼現的利率。

    但是美聯儲大規模資產的購買不僅向銀行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非銀機構也獲得了足夠的流動性,而美聯儲並不向非銀機構支付超額存款準備金的利息,於是銀行可以低於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的利率向非銀機構借入資金,再存放於美聯儲進行套利,IOER作為利率走廊下限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為了應對危機,美聯儲又創設了隔夜逆回購利率(ON? RRP),美聯儲逆回購的操作與國內是相反的,是美聯儲賣出高評級債券、向市場借入資金的行為。

    與IOER不同的是ON? RRP適用的範圍不僅限於銀行,還包括主要交易商、貨幣基金和企業,在此背景下如果聯邦基金利率低於逆回購利率,那麼非銀機構就會選擇將錢借給美聯儲,最終使得市場資金緊張,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因此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IOER成為美國利率的上限,而ON? RRP成為利率下限,美聯儲利率走廊由此形成。在非常規貨幣政策的支援下,美國經濟開始回暖,失業率開始降低。

    耶倫時代:貨幣政策常規化

    與前面兩任美聯儲主席類似,耶倫也十分注重美聯儲的公開透明,同時她更加擔憂失業增長可能帶來的經濟結果,但也相信美聯儲刺激就業和經濟增長的能力,因此當時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就業最大化、物價穩定和金融體系穩定。

    為了防止量化寬鬆引起的通貨膨脹,美聯儲時隔7年重啟加息。2014年美國經濟恢復至金融危機前水平,隨後美聯儲逐漸退出量化寬鬆政策。

    美國貨幣政策演變的啟示:三個方面值得借鑑

    美聯儲自成立以來,貨幣政策的目標和中介不斷髮生變化,時至今日有三個方面值得借鑑:

    首先,注重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美聯儲貨幣政策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上,推出了一系列非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幫助美國擺脫經濟下滑的泥潭。

    其次,注重加強對公眾預期的引導。早期的美聯儲貨幣政策由於過於保守和秘密,經常被市場詬病,格林斯潘上臺後開始注重與市場的溝通,但是公開場合晦澀的文字和語言還是難以形成有效溝通,伯南克和耶倫進一步使美聯儲透明公開化,危機之後,FOMC的宣告就開始包括對未來政策的預期引導。到目前為止,每次FOMC會議分記錄都會在會議結束三週後向公眾釋出。

    最後,貨幣政策需要加強與其他政策的協調合作。縱觀美國貨幣政策歷史,貨幣政策並非每一次都能積極發揮作用,20世紀80年代凱恩斯主義失效,相比起貨幣主義,供給派大力減稅的財政政策才是美國經濟從衰退走向繁榮的主要原因。

    此外,2008年金融危機後,雖然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效果十分明顯,但是美國經濟復甦依舊緩慢,通脹率也遲遲達不到目標水平。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單純依靠貨幣政策不能解決經濟執行中的所有問題,經濟的全面發展需要貨幣政策與其他政策的協同發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瑤族各種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