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戒你如煙

    性格脾氣是每個人所特有的品性,父母都希望子女成為“性格好的孩子”。莎士比亞說過“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和命運。這裡說的“性格好”是說一個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充分考慮對方的立場,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遇到困難也不會受挫,能堅定地排除萬難、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的積極性格在討論關於子女教育的情況時,發現有的孩子很容易興奮,常表現出神經質的行為,不能和朋友融洽相處,總是做出讓別人討厭的行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完全不考慮周圍人們的感受…對此父母感到很擔心。

    孩子生來所具有的品質對孩子的性格有很重要的影響,但是對孩子的性格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的,是養育者的性格和養育的態度。即,父母充分理解孩子的內心,對於孩子的要求作出敏銳的反應,有原則地養育孩子的話,孩子就會非常滿足,能夠形成穩重的性格。而且,適時地給予孩子稱讚和鼓勵,孩子就會充滿自信,積極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在獨立的學習中成長。弗洛伊德說人的性格形成會經過5個發育階段,其中6歲前這時期的生活對孩子性格形成起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6歲這一時期不能和父母進行適當的交流的話,孩子會形成頑固的性格,這種性格會伴隨孩子一生。

    一般孩子從出生開始到1歲半的時期稱為“口腔期”,這一時期孩子本能性的欲求都是透過嘴的吮吸來實現的。孩子透過吮吸媽媽的乳汁而得到滿足和快感。如果這一時期的孩子透過口腔不能得到適當滿足的話,長大後就會以吮手指頭或者暴飲暴食作為補償,成為別人嘲笑的物件。

    下個階段是“肛門期”,是孩子1歲半到3歲的時期,這一時期主要的本能欲求就是排便。這一時期的孩子們主要是透過排洩來控制、調整自己的括約肌從而感受快感。這些欲求得到適當滿足的話,孩子性格方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非常著急地迫使孩子進行排便訓練的話,孩子會形成過度追求乾淨的潔癖症,過分吝嗇,甚至會出現偷竊和暴力性的行為。

    再下個階段是36歲的“男根期”,可以說是孩子們透過對異性父母的依戀來認識性的時期。之前孩子們對於性沒有概念,經過這時期慢慢地形成了作為男性或者女性的關於性的概念。這一時期如果不能適當地滿足孩子欲求的話,就會出現頑固的性格,例如女人喜歡男人的裝扮,還有女人不結婚等,這可以說是羨慕男性的頑固性格的例子。並且,兒童精神分析醫生愛利克·埃裡克森用社會學來分析人的心理,把人性的發育過程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要求的發育目標都用兩級的概念來說明。即,每個階段所要求的孩子的發育過程和能夠順利進行的話,會形成積極的性格;不能順利進行的話,就會形成消極的性格。

    因此,需要強調的是:父母為了能夠順利地推行孩子們各個階所必需的發育課程,應該有規律地去照顧孩子。首先假如孩子出生了,應該解決的課題是孩子對於最初接觸的環境是信任還是不信任。媽媽貼心地照顧孩子的話,孩子雖然暫時沒能認知媽媽的存在,但是會真正地喜歡和跟隨媽媽,會相信媽媽給予的所有東西,懷著這樣的信任就會對世界充滿信任,並且能夠順利地進入下個階段,然後1歲的孩子以這樣的信任為基礎,在自律和羞愧這種兩極課題中作出選擇。即,這一時期的孩子們不管是什麼事都想自己解決,形成自律性,但是如果有人給孩子全部做了的話,扼殺了孩子的自律性,孩子自己會感到非常羞愧。

    所以從這一時期開始,父母的作用看似很簡單,但是事實上非常難。父母給孩子做所有的事情是不行的,但是讓孩子自己去做所有的事情、父母放任不管也是不行的,因此,父母應該適當地幫助解決對孩子來說困難的課題,從而讓孩子感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而不是羞愧感和無力感。還有,3歲以後的孩子和同齡的小朋友們一起時喜歡主導所有事情,所以這一時期的孩子們是在主導性和負罪感這兩種課題中成長。尤其這一時期的父母非常關注孩子和朋友的關係,和朋友融洽相處、對於某些事情去探究然後解決,這樣的孩子就會形成主導的性格;如果父母責備孩子惹是生非,或者一開始就完全封鎖孩子的行歲為,這樣孩子就會感到負罪感。

    精神分析學者埃裡克·波昂主張:根據孩子小的時候和父母的身體接觸以及透過身體語言的刺激和父母的交流,孩子的性格會表現出不同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說是“刺激虛肌”,渴望從父母那裡得到刺激,所以父母經常給孩子擁抱和撫摸等身體上的充分接觸,就會適當地填充孩子的“刺激虛肌”,使孩子從情感上成為健康的孩子,並形成積極向上的性格。“刺激虛肌”繼續成長就會變成“認證虛肌,孩子透過從別人那得到稱讚來填充“認證虛肌”。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經常擁抱和親吻孩子,經常和孩子一起洗澡和散步,適當地填充孩子的“刺激虛肌”,在這種身體接觸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精神會很健康。相反,不能充分地填充孩子的“刺激虛肌”的話,孩子情感上就會不穩定,產生自卑感,很難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人就是生活在愛護中,相互傳遞眼神,理解彼此的感情,帶著微笑去對話,透過身體接觸來得到心靈的安定。排斥這些交流的人是很難想象的。因此,孩子出生後至少3年期間,媽媽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透過身體接觸適當地填充孩子的“刺激虛肌”。孩子再大點就由“刺激虛肌”轉變成“認證虛肌”,媽媽要從給予孩子擁抱和撫摸等身體上的刺激轉變成給予鼓勵和稱讚等語言上的剌激。

    因此,對孩子說“你真了不起”“媽媽為你驕傲”“一想到你媽媽內心就很滿足”等話語不斷地給予孩子鼓勵和稱讚,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形成積極肯定的性格。尤其是及時地給予孩子稱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父母一味地責備孩子,吝嗇對子的稱就像“稱讚是一種良藥”這句話一樣,在稱讚中長大的孩子表情明朗,充滿自信,能夠很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相反,在批評和責備中長大的孩子會總是感到氣餒,對於所有的事情都很被動。

    有些孩子為了從父母那裡得到稱讚,會做出某些錯誤行為,這反而會損害孩子的自律性。為了讓孩子小時候形成好的習慣,應該經常給予孩子稱讚,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孩子不應該為了從別人那裡得到稱讚,而是為了自己、瞭解自己去做自律性的行動,這才是正確的。並且,孩子遇到困難的狀況時,父母鼓勵孩子給予孩子勇氣和力量,能夠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性格愛迪生在學校待了三個月,因為跟不上學校的學習,被稱為“學習萎靡不振的孩子”,後來不得不回到家裡。但是他的媽媽南希並不失落,為了讓孩子盡心地做實驗和研究,她在地下室準備了驗室,鼓勵孩子說“你分明就是能做出一番事業的孩子”。在實驗室裡總是發生像火災一樣危險的事情,所以丈夫經常和南希吵架,但是最終愛迪生在媽媽為他準備的實驗室裡發明了改變世界的物品。所以,某個記者問愛迪生“您是哪所大學的”的時候,愛迪生堂堂正正地回答說“我們家地下室就是我的大學,媽媽就是我的老師”。

    愛因斯坦也是如此。在小學的時候,生活部的老師說“這孩子不管做什麼,成功的可能性都很小,學習成績不好,也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但是,每當愛因斯坦在學校裡捱了打,手腫得鼓鼓的回到家裡時,媽媽會輕輕地撫摸孩子的手,說:“你學習不好,但是肯定有其他特長”、“你不久就能變得很出色的”等,不斷地鼓勵孩子,給孩子勇氣和力量。通過歷史可以看出,這些留下世界性偉大業績的人物背後,都有媽媽溫暖的關愛和不斷地鼓勵。稱讚是根據孩子做出的行為而作出的符合實際情況的鼓勵。例如,還裹著尿布的孩子剛扶著床勉強地走了幾步,媽媽就鼓勵孩子說“我孩子走得真好,不久就能跑了啊”,這樣的話反而會給孩子心理上帶來負擔。

    忽視孩子的能力去鼓勵孩子,會給孩子帶來自卑感,讓孩子失去自信心,所以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鼓勵孩子的話,還不如不鼓勵。另外,應在孩子做了值得稱讚的事情時,即刻稱讚孩子,最好不要給孩子糖塊和錢等物質上的獎勵。但是,責備孩子的時候,不應把孩子做錯的事情統統羅列起來集中批評孩子,而是首先稱讚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觀察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指出孩子做錯的,這樣會更加有效。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出:性格決定人的命運,孩子小的時候,即06歲期間,父母和孩子如何進行交流決定孩子的性格。但是,這一時期,父母如果不能和孩子恰當交流的話,最終也將無法挽回。那麼,在這決定孩子性格和命運的時期裡,父母應該認真地考慮如何做出不後悔的選擇。弗洛伊德說“人的一生就是習慣團”。小時候的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再形成性格,性格決定人的命運。在父母身邊學到的好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大家都會很羨慕,但是父母只有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按照計劃教導孩子,並不斷作出努力,才能享受得到這種幸福。

  • 2 # 開心紅酒1

    謝邀。家庭教育是否足夠,這個不好說。我只是覺得對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針對他(她)的年齡段來進行,什麼時候該說什麼,適當的超前但不要過度超前。如果在初中時就與孩子講微積分,可能效果不咋地。這是一個比方而已。平時也不要嘮叨,比如孩子上大學了,我就在微信上說幾句話讓他加以注意就好,非常的簡單明瞭。說得太多了,孩子有些煩你。

    多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多啟發式,少命令式,這就適合小孩上了高中以後。在初中時,孩子自制力不強,那就強制性要求較多,說教時多從正反兩方面同時進行,讓孩子們明白好與壞,積極與消極,努力與懶惰等導致的不同結果。

    教育孩子盡心就好,不要期望太高。

  • 3 # 侯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無止境,父母對孩子怎樣教育?1.多陪伴孩子,陪伴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2.父母要正確地引導孩子,給孩子樹立榜樣3.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4.教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5.陪孩子一起閱讀6.帶孩子見識世面,多旅遊

  • 4 # 無雙海風p

    天上飄來五個字。在家管教子女是大事。我是農村婦女不用上班,有多餘時間帶孩子。我的子女都到七,八歲才上幼兒園。小兒一歲到十歲這段時間要多加管教,愛護,教育她們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壞的要改正,好做要向人家學習。這樣孩孑在他們心裡就留下好的印象。多抽時間陪伴他們遊玩散步,說一些有趣事物給他開動腦筋。

  • 5 # 生涯規劃師陳媛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0到三歲,而是貫穿到少年家庭教育可以

    1.給孩子充分的愛,足夠的信任和安全感

    2.尊重孩子

    3.規則教育,採用溫柔的堅持的方法

    4.習慣教育,養成良好習慣

    5.感恩教育

    6.在教育的過程中從孩子的未來看待孩子

  • 6 # 周天一景

    俗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任何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都會付出大量心血教育他、引導他,助其成為棟樑之材。那麼,每一位家長都能認為對孩子的教育足夠多嗎?

    答案至少在我看來是否定的。

    孩子從出生到走向社會經歷幼兒、入托、校園學習、走向社會幾個階段,其間親子教育僅有三年的時間,雖然這三年中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它畢竟是基礎的基礎,起到的是啟蒙的作用,很難說在這三年中向孩子灌輸到足夠正確的做人道德、和價值觀。正確教育孩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配合學校向孩子灌輸知識的同時,還要有意識的向孩子灌輸正碼確的價值觀和做人道德。

    至於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恐怕是誰也不會這麼口滿的,如真的達到了“足夠多”,那孩子們個個也都成長為偉人了,但事實並非這樣。因此我以為在對待孩教育方面我們只能說做的更好,說達到了足夠就太不謙虛了。

  • 7 # 美星1

    家庭教育並不取代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乃難能可貴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待人接物的角度做事的態度,總體來說,是屬於你家獨一無二的並且傳承的DNA,跟指紋一樣,好比孩子是主料,鹽是學校教育,其他的一切,水放多少其他調味料放什麼放多少,就是家庭教育,也是這個人的特色,我不喜歡滿大街的人云亦云,還幫人杞人憂天的有些人,我喜歡就事論事

  • 8 # Sunny全職媽

    每個人對家庭教育理解的層次和深度不同,所做也會不同,無法說自己做的就足夠充分。

    但家長必須有持續學習的心態和行動,才能持續滿足家庭教育的需要。

  • 9 # 積極的落花無言

    以前已回答過。簡而塊`方法。

    一是教做人,讓孩子懂禮貌,自律和助人。

    二是教做事,即嚴格按秩序做。孩子有自身成長規律。從小懂得做人做事。長大定是德才兼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魔獸世界裡,誰是最受爭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