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眼 - E-2C預警
鷹眼是E-2C預警機。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
E-2A原型機於1960年10月21日首飛,其後推出了E-2B升級型,E-2C原型機於1971年1月20日首飛。機載預警雷達從AN/APS-120逐漸改為-125、-138、-139,直至AN/APS-145。最新的機型稱為"鷹眼"2000,有少量出口。該機型一共製造/訂購了211架。
中文名稱
E-2C鷹眼預警機
英文名稱
Hawkeye
研製時間
1971年1月20日
服役時間
1964年1月
定型時間
1960年首飛
國家
美國
研發單位
諾斯羅普·格魯曼
氣動佈局:
平直翼
發動機數量
雙發
飛行速度:
亞音速
乘員:
5人
機長:
17.6米
翼展:
28米
機高:
5.6米
空重:
18,09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3,850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
626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
2,854千米
動力
5,100 軸馬力(3,800 千瓦)
1982 年 6 月至 9 月間,以色列和敘利亞軍隊爆發了自第五次中東戰爭以來阿以之間規模最大的一場區域性戰爭。
以色列 F-15A 在以色列 F-15A 在"屠殺"敘利亞 MiG-21 (Blake morrtson 繪)
當時,敘利亞從前蘇聯引進了 薩姆-6 地對空導彈,這種導彈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擊落了不少以色列飛機,當敘利亞將這些導彈部署到黎巴嫩東部的貝卡谷地後,以色列為報仇決定消滅它。1982 年 6 月 9 日下午 2 點,以色列出動 96 架各型飛機飛向貝卡谷地,其中包括,F-15、F-16、F-4和以色列自己生產的"幼獅"戰鬥機。[1]
除了這些,還有大家最不注意的"幕後英雄"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它遠離戰場,用它銳利的米霍克--雷達監視著敘軍的一舉一動。當敘利亞發現以色列的大批飛機後,緊急出動 64 架 MIG-21、MIG-23飛機起飛攔截,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噴氣式戰鬥機空戰就要拉開序幕。就在幾秒鐘後,米格戰鬥機才剛剛飛出跑道,它的各項引數已經清楚的顯示在 E-2C 預警機的顯示器上,以軍飛機根據 E-2C 提供的情報和指令迅速、及時的佔據了最佳的攻擊位置,只等著敘利亞飛機來"品嚐""響尾蛇"的滋味了。與 E-2A/B 相比,E-2C 的機鼻形狀不同
薩姆-6導彈還像以往一樣,開啟雷達捕捉以軍飛機,準備進行對空發射,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回雷達受到了以色列飛機強烈的電子干擾,導彈根本瞄不上目標,此時的 薩達姆-6 導彈失去了往日威風,癱瘓在地面上。這時,攻擊 薩達姆-6 導彈陣地的飛機將大量的炸彈傾瀉下來,19 個 薩達姆-6 導彈連在升騰的煙霧中變成了一堆堆廢銅濫鐵。
這次空戰進行了 30 分鐘左右,敘軍損失慘重,29 架高效能的 MIG-21、MIG-23 飛機被擊落,以軍沒有絲毫損失。第二天,以軍又和前來增援的敘利亞飛機發生交火,據說,前來的 54 架米格飛機幾乎"無一生還"。敘以之間大規模的空戰集中在 6 月 9 日-11 日,零星的空戰一直延續到 8 月底,截止到 8 月底,以色列擊落敘利亞各型飛機 84 架,敘利亞擊落以色列飛機 3 架(全部是非戰鬥機,可以說以色列 1 架戰鬥機也沒損失),懸殊的比分讓人驚歎。[2]
82 年戰場實錄:E-2C 預警機、被摧毀的 SA-6 導彈陣地和被擊落的 MiG-21
讓我們看看這次足以改變以往空戰觀念的"主角"E-2C 的情況吧。E-2C 、被摧毀的 SA-6 導彈和被擊落的 Mi
E-2C 鷹眼是諾思羅普.格魯門公司的第五代預警機。1945 年左右,首架預警機使用一架 TBF-3 復仇者改裝,安裝了第一代機載搜尋雷達,然後在 1950 年中期是 E-1B。1964 年海軍接收了第一架專門設計的預警機,E-2A 鷹眼。E-2A 預警機使用 C-2 艦載運輸機的機體,至 1967 年共買了 59 架,E-2A 參加了越南戰爭,從小鷹號和突擊者號航母上起飛。日後 E-2A 改進成為安裝新的可程式設計高速數字計算機的 E-2B。1968 年開始了 E-2C 的計劃。
E-2C"鷹眼"預警機機長17.54米,翼展24.56米,機高5.58米,發動機為2臺T56-A-425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臺功率3,661千瓦,空重:17,256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3,54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626公里/小時,預警巡航高度9,144米,實用升限10,000米,最大航程2,550千米,續航時間6小時,載員5人,機載雷達AN/APS-125/145遠端分辨搜尋雷達,探測距離480千米,探測範圍1,250萬立方公里。E-2C對不同目標的發現距離:高空轟炸機741公里,低空轟炸機463公里,艦船360公里,低空戰鬥機408公里,低空巡航導彈269公里。可同時跟蹤250個目標,同時引導45架戰鬥機進行空戰。[3]
與 E-2A/B 相比,E-2C 的機鼻形狀不同
1971年 E-2C 的原型機進行了第一次飛行。兩年以後,向海軍交付了 11 架。從那以後,美國海軍接收了 140 多架 E-2C,出口 30 多架,埃及、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臺灣也使用 E-2C,法國於 1998 年買了兩架。
降落時未放起落架而損壞的臺灣 2503 號 E-2T 終於維修完畢,照片中的 2503 號還未安裝雷達天線。
E-2C 背上帶有明顯的直徑 7.31m 的旋轉天線罩,機體內裝有 5,400 多公斤的先進的電子裝置,它可以監測 2,500 萬立方公里的空域以及 39 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以便發現飛機、導彈、艦船和固定目標。例如,在紐約市上空,E-2C 可以在擁擠的波士頓到華盛頓空間走廊內跟蹤所有的飛機。E-2C 對不同目標的發現距離:高空轟炸機 741 公里,低空轟炸機 463 公里,艦船 360 公里,低空戰鬥機 408 公里,低空巡航導彈 269 公里。可同時跟蹤 250 個目標,同時引導 45 架戰鬥機進行空戰,
鷹眼由兩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驅動,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比較省油還可以使鷹眼有可短距起飛能力。目前生產的飛機裝備的是艾里森 T56-A-427 發動機。E-2C 成員 5 人,巡航時速 480 公里,空中值勤時間 4-5 小時。
E-2C 側面及俯檢視,背部的雷達天線以每分鐘 6 轉的速度旋轉
E-2C 在超過 7,600m 的工作高度上,可以克服由地球曲率和山地對地面雷達和艦載雷達的視線限制。E-2C 的主要裝置預警雷達一直在改進中,1984 年安裝了 AN/APS-138 雷達;1988 年改進成為 AN/APS-139;1991 年,使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 AN/APS-145 雷達系統後,第二階段鷹眼( E-2C+ )可以在 483Km 以外的距離上自動探測,識別和跟蹤目標,並且它的無源探測系統還可以在雷達作用範圍外偷偷地探測和區別目標。E-2C+ 的能力也在攻擊的控制、緝毒和救援任務中證明是有效的。第二代的 AN/APS-145 雷達系統能夠提供全自動的地面上的目標定位和跟蹤。它還有一部改善了的 IFF (敵我識別)系統。並且雷達和 IFF 作用距離增加了 40%,訊號處理能力得到了擴充套件;它還有一部新的大目標容量的彩色顯示。改進了的保密抗干擾的語音和資料通訊的 JTIDS(聯合戰術資訊溝通系統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同時還有一部全球定位系統來進行高精度的導航。E-2C 側面及俯檢視
AN/APS-145 是一部遠作用距離、高分辨的雷達,它透過配備的計算機和敵我識別以及無源探測系統一起工作,不但能給出工作環境的圖象,而且還能提供實時的資訊給防空中心。在那裡人們作出指揮的決策,E-2C+ 還透過高速度的資料鏈來控制友機以進行精確的攔截。這部系統可以同時保持大約 2,000 個航跡,跟蹤的資料包括在計算機檔案中的所有雷達 IFF 和無源目標的航向、速度、高度以及識別資訊。
因為 E-2C 還要在下世紀相當長的時間內服役,因此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升級以使飛機保持生命力。諾思羅普.格魯門公司在 1994 年重新啟動了在佛羅里達州奧古斯汀的鷹眼生產線。為美國海軍生產新的 36 架 E-2C。下一代的 E-2C:鷹眼2000 已經在 1998 年 4 月開始飛行試驗,並有了很大的進展。
鷹眼 - E-2C預警
所屬類別 :軍品鷹眼是E-2C預警機。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
E-2A原型機於1960年10月21日首飛,其後推出了E-2B升級型,E-2C原型機於1971年1月20日首飛。機載預警雷達從AN/APS-120逐漸改為-125、-138、-139,直至AN/APS-145。最新的機型稱為"鷹眼"2000,有少量出口。該機型一共製造/訂購了211架。
基本資訊中文名稱
E-2C鷹眼預警機
英文名稱
Hawkeye
研製時間
1971年1月20日
服役時間
1964年1月
定型時間
1960年首飛
國家
美國
研發單位
諾斯羅普·格魯曼
氣動佈局:
平直翼
發動機數量
雙發
飛行速度:
亞音速
乘員:
5人
機長:
17.6米
翼展:
28米
機高:
5.6米
空重:
18,09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3,850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
626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
2,854千米
動力
5,100 軸馬力(3,800 千瓦)
目錄12.1 貝卡谷地大空戰22.2 E-2C鷹眼摺疊編輯本段2.1貝卡谷地大空戰1982 年 6 月至 9 月間,以色列和敘利亞軍隊爆發了自第五次中東戰爭以來阿以之間規模最大的一場區域性戰爭。
以色列 F-15A 在以色列 F-15A 在"屠殺"敘利亞 MiG-21 (Blake morrtson 繪)
當時,敘利亞從前蘇聯引進了 薩姆-6 地對空導彈,這種導彈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擊落了不少以色列飛機,當敘利亞將這些導彈部署到黎巴嫩東部的貝卡谷地後,以色列為報仇決定消滅它。1982 年 6 月 9 日下午 2 點,以色列出動 96 架各型飛機飛向貝卡谷地,其中包括,F-15、F-16、F-4和以色列自己生產的"幼獅"戰鬥機。[1]
除了這些,還有大家最不注意的"幕後英雄"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它遠離戰場,用它銳利的米霍克--雷達監視著敘軍的一舉一動。當敘利亞發現以色列的大批飛機後,緊急出動 64 架 MIG-21、MIG-23飛機起飛攔截,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噴氣式戰鬥機空戰就要拉開序幕。就在幾秒鐘後,米格戰鬥機才剛剛飛出跑道,它的各項引數已經清楚的顯示在 E-2C 預警機的顯示器上,以軍飛機根據 E-2C 提供的情報和指令迅速、及時的佔據了最佳的攻擊位置,只等著敘利亞飛機來"品嚐""響尾蛇"的滋味了。與 E-2A/B 相比,E-2C 的機鼻形狀不同
薩姆-6導彈還像以往一樣,開啟雷達捕捉以軍飛機,準備進行對空發射,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回雷達受到了以色列飛機強烈的電子干擾,導彈根本瞄不上目標,此時的 薩達姆-6 導彈失去了往日威風,癱瘓在地面上。這時,攻擊 薩達姆-6 導彈陣地的飛機將大量的炸彈傾瀉下來,19 個 薩達姆-6 導彈連在升騰的煙霧中變成了一堆堆廢銅濫鐵。
這次空戰進行了 30 分鐘左右,敘軍損失慘重,29 架高效能的 MIG-21、MIG-23 飛機被擊落,以軍沒有絲毫損失。第二天,以軍又和前來增援的敘利亞飛機發生交火,據說,前來的 54 架米格飛機幾乎"無一生還"。敘以之間大規模的空戰集中在 6 月 9 日-11 日,零星的空戰一直延續到 8 月底,截止到 8 月底,以色列擊落敘利亞各型飛機 84 架,敘利亞擊落以色列飛機 3 架(全部是非戰鬥機,可以說以色列 1 架戰鬥機也沒損失),懸殊的比分讓人驚歎。[2]
82 年戰場實錄:E-2C 預警機、被摧毀的 SA-6 導彈陣地和被擊落的 MiG-21
讓我們看看這次足以改變以往空戰觀念的"主角"E-2C 的情況吧。E-2C 、被摧毀的 SA-6 導彈和被擊落的 Mi
摺疊編輯本段2.2E-2C鷹眼E-2C 鷹眼是諾思羅普.格魯門公司的第五代預警機。1945 年左右,首架預警機使用一架 TBF-3 復仇者改裝,安裝了第一代機載搜尋雷達,然後在 1950 年中期是 E-1B。1964 年海軍接收了第一架專門設計的預警機,E-2A 鷹眼。E-2A 預警機使用 C-2 艦載運輸機的機體,至 1967 年共買了 59 架,E-2A 參加了越南戰爭,從小鷹號和突擊者號航母上起飛。日後 E-2A 改進成為安裝新的可程式設計高速數字計算機的 E-2B。1968 年開始了 E-2C 的計劃。
E-2C"鷹眼"預警機機長17.54米,翼展24.56米,機高5.58米,發動機為2臺T56-A-425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臺功率3,661千瓦,空重:17,256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3,54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626公里/小時,預警巡航高度9,144米,實用升限10,000米,最大航程2,550千米,續航時間6小時,載員5人,機載雷達AN/APS-125/145遠端分辨搜尋雷達,探測距離480千米,探測範圍1,250萬立方公里。E-2C對不同目標的發現距離:高空轟炸機741公里,低空轟炸機463公里,艦船360公里,低空戰鬥機408公里,低空巡航導彈269公里。可同時跟蹤250個目標,同時引導45架戰鬥機進行空戰。[3]
與 E-2A/B 相比,E-2C 的機鼻形狀不同
1971年 E-2C 的原型機進行了第一次飛行。兩年以後,向海軍交付了 11 架。從那以後,美國海軍接收了 140 多架 E-2C,出口 30 多架,埃及、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臺灣也使用 E-2C,法國於 1998 年買了兩架。
降落時未放起落架而損壞的臺灣 2503 號 E-2T 終於維修完畢,照片中的 2503 號還未安裝雷達天線。
E-2C 背上帶有明顯的直徑 7.31m 的旋轉天線罩,機體內裝有 5,400 多公斤的先進的電子裝置,它可以監測 2,500 萬立方公里的空域以及 39 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以便發現飛機、導彈、艦船和固定目標。例如,在紐約市上空,E-2C 可以在擁擠的波士頓到華盛頓空間走廊內跟蹤所有的飛機。E-2C 對不同目標的發現距離:高空轟炸機 741 公里,低空轟炸機 463 公里,艦船 360 公里,低空戰鬥機 408 公里,低空巡航導彈 269 公里。可同時跟蹤 250 個目標,同時引導 45 架戰鬥機進行空戰,
鷹眼由兩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驅動,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比較省油還可以使鷹眼有可短距起飛能力。目前生產的飛機裝備的是艾里森 T56-A-427 發動機。E-2C 成員 5 人,巡航時速 480 公里,空中值勤時間 4-5 小時。
E-2C 側面及俯檢視,背部的雷達天線以每分鐘 6 轉的速度旋轉
E-2C 在超過 7,600m 的工作高度上,可以克服由地球曲率和山地對地面雷達和艦載雷達的視線限制。E-2C 的主要裝置預警雷達一直在改進中,1984 年安裝了 AN/APS-138 雷達;1988 年改進成為 AN/APS-139;1991 年,使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 AN/APS-145 雷達系統後,第二階段鷹眼( E-2C+ )可以在 483Km 以外的距離上自動探測,識別和跟蹤目標,並且它的無源探測系統還可以在雷達作用範圍外偷偷地探測和區別目標。E-2C+ 的能力也在攻擊的控制、緝毒和救援任務中證明是有效的。第二代的 AN/APS-145 雷達系統能夠提供全自動的地面上的目標定位和跟蹤。它還有一部改善了的 IFF (敵我識別)系統。並且雷達和 IFF 作用距離增加了 40%,訊號處理能力得到了擴充套件;它還有一部新的大目標容量的彩色顯示。改進了的保密抗干擾的語音和資料通訊的 JTIDS(聯合戰術資訊溝通系統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同時還有一部全球定位系統來進行高精度的導航。E-2C 側面及俯檢視
AN/APS-145 是一部遠作用距離、高分辨的雷達,它透過配備的計算機和敵我識別以及無源探測系統一起工作,不但能給出工作環境的圖象,而且還能提供實時的資訊給防空中心。在那裡人們作出指揮的決策,E-2C+ 還透過高速度的資料鏈來控制友機以進行精確的攔截。這部系統可以同時保持大約 2,000 個航跡,跟蹤的資料包括在計算機檔案中的所有雷達 IFF 和無源目標的航向、速度、高度以及識別資訊。
因為 E-2C 還要在下世紀相當長的時間內服役,因此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升級以使飛機保持生命力。諾思羅普.格魯門公司在 1994 年重新啟動了在佛羅里達州奧古斯汀的鷹眼生產線。為美國海軍生產新的 36 架 E-2C。下一代的 E-2C:鷹眼2000 已經在 1998 年 4 月開始飛行試驗,並有了很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