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於祖

    富人比窮人更喜歡課外補課,因為富人不怕錢多,可以參加最好問補課班,可以補多科,可以請多科家教!現在的關鍵是孩子的健康承受不了!家長的錢包和精力承受不了!必須嚴禁嚴懲所有網上網下補課!!

  • 2 # X射線60945207

    我認為當前教育的主要問題有三個方面:

    1、思想教育薄弱。思想教育是個大範疇,包括品德教育、規則意識、感恩心。

    清代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中又如下的幾句話: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大意是說要先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然後把對他們的愛推廣到眾人形成博愛大愛,這樣就逐漸達到了“仁”所要求的目標了,完成了這些任務後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再學習文化知識,這就是標準的“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

    現代學校教育中也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立體教育目標,這裡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實就是思想教育。古今教育理念中都十分強調思想品德教育,只是目前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喊在口頭上,落實在行動上的太少了,這是目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

    2、過分重視分數,唯分數論英雄,只要學生的分數高,就能夠彌補他在其它方面的不足。這樣就必然會出現“高分低能”、“高分缺德”的學生。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惡果,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堅決不能片面追求升學率。

    素質教育落實好了,就能有效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就能提升青少年兒童的整體能力而不僅僅是分數。

    要想真正落實素質教育,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辦成的,需要大力進行高考改革、改革選人用人的機制,改變家長的教育理念,這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而不是專家們幾句空洞的口號。

    3、當前教育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更加突出,但是沒有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目前對青少年兒童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遠遠不到位!

    什麼是非智力因素?諸如意志力、抗挫能力、自律性…這些因素跟孩子聰明不聰明沒關係,但是它能夠左右孩子學習成績、能夠影響孩子進入社會以後在家庭、社會中的表現,能夠影響人一生的成就高低!

    可惜的是這麼重要的因素還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因為學校和家長都在關心他們的學業成績,很少有人關注到孩子非智力因素髮展的情況,大家都在關心孩子們“飛得高不高”,很少有人關心孩子們“飛得好不好”。看看目前的孩子,心裡不開心就跳樓、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能讓我們放心嗎?

    當然,當前的教育還有一些其它問題,不過,我始終認為以上三點是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 3 # 下午海灘

    最大的問題是:所有人都可以對教育說三道四,而且言之鑿鑿,以專家自居。教育官員面對爛攤子,束手無策。因而偏聽偏信,使得教育更亂。當務之急是重塑教育的專業性、權威性。學校的老師總有差的,主要是職業道德,自身懶惰。一對一地比,肯定是學校老師強,畢竟是層層篩選出來的,如果後天還一如既往地努力的老師一定強於培訓班的。每年許多培訓班的所謂老師都參加教師考編是事實。

  • 4 # 靈泉星語

    海量作業,超前教學,身心得不休養,學懵了都;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心靈脆弱,好逸惡勞,無法承受繁重的學習任務,學廢了都。

  • 5 # 英語贏課堂

    我認為目前的教育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大家可以看到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大幅下滑,一個城市比較好的學校尤其是初中階段比較好的學校大都是私立學校。

    究其原因,其實是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鼓勵機制出現了問題。私立學校的好壞是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升學率進行評估的,老師教得好,孩子的成績提高了,家長們自然願意花大筆的資金投入到這所學校,私立學校的老師也會因此得到相應的較高的報酬,這樣就形成了良性迴圈,私立學校的老師的薪酬和教學質量是掛鉤的,自然會賣力地教學,責任心肯定會比公立學校的老師責任心要強;

    而公立學校的教育獎勵機制比較僵化,老師教好教不好一個樣,獎勵金上沒有很大的區別,公立學校的學生考好考不好,出不出成績對於公立學校來說影響不大,長此以往老師和校長自然都沒有積極性了。所以,並不是說私立學校的老師有多好,硬體軟體配套有多到位,大多數的原因其實還是教育獎勵機制出現了問題。

    所以,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 6 # 羽翼課堂

    這個問題本身要多方面去解讀

    一、公校、教輔教師出身對比

    公立學校老師大部分出身正規師範專業,有教師資格證,篩選也很嚴格。所以大部分的老師基本教學素養平均都不低,教學態度、教學成績、教學研究完全是看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有的老師就是想混口穩定的飯碗,對孩子只是應付。自我提升就更不用說了,完全就是為了應付考核,這樣的老師能有多高的水平?當然,還是有一批身懷教書育人理想的人加入了公立學校,甚至跑去偏遠地區支教,工作勤勤懇懇,對孩子視如己出,對這種老師深深敬佩!

    再來說輔導班,資歷上有的非師範畢業,甚至大專學歷,沒有教師資格證,教輔市場魚龍混雜,篩選門檻也很低,但是教輔機構的老師薪資是跟著教學水平走的、是跟著學生成績走的、是有明確考核KPI 的,他們被自己的公司強迫提升,能在中大型機構做到三年以上的水平都不會低,我曾經碰到一個數學老師,高中的試卷拿過來掃一眼就知道哪一年、哪個省市、哪個區的模擬題或者期中期末題,這是需要很深的功力才能做到。還有輔導班部分老師出身也是名門,五大師範類出來未到公立校工作的多了,包含其他師範類非著名學校出來的老師,照樣在教學水準、教學能力、教學素養上提升幾年,水平不會比公校老師差到哪裡。

    二、工作環境

    公立學校工作環境整體舒緩,對我這種從畢業就在K12摸爬滾打的人,從來不知道週末雙休什麼感覺。更不用提公校老師擁有寒暑假,羨慕不能表達此刻心情,是嫉妒、嫉妒!!!!!!(不好意思,實在忍不住),工作非常穩定,有考核,但是不是那麼難。非工作日可以盡情享受生活,有的老師要說了:我們教師群體收入低。不可否認,確實基本工資不高,但是你們社保公積金多高啊,其他福利就更不用說了,發達地區的教師每年年終獎最少5萬,平均14萬,加工資夠了。

    教育機構:教育機構裡面的老師應該沒幾個知道週末雙休什麼感覺。我見過誇張的,暑假每天5段課(每段倆小時,共10小時),連續上兩個月,嗓子基本報廢了,開學後直接住院修養。機構基本都是單休,注重教學的每月考核,每週模課,每天備很久的課,很辛苦的。工作環境就是大眾的工作環境,社保公積金按最低基數繳納,沒有國假,國假都得調後休息。目前見過最高年收入40萬,月均3萬多,就是那個上完暑假課直接住院修養的哥們。

    三、壓力對比

    公校老師的壓力來自校方領導、來自學生安全、來自管理班級的壓力,成績不會成為一個學校首先關注的地方。教育機構壓力來自三個方面:教學成果、教學成果、教學成果。沒有成績提升就會讓機構的續費率、續班率持續走低,教師的命運最終就是被pass!老師有的還和銷售掛鉤,每天除了常規教學外,腦袋上還懸著轉介紹這把達摩克絲之劍。

    總結:水平高低在各種不同情況沒有絕對的高低,教師本身才是決定水平高低的中心,想要做好這份教書育人事業的人總歸不會差,混日子的不會好,和工作在公校和教育機構沒有關係,人才是核心。

    還有,教培機構、輔導班和公校老師都是教書育人的崗位 ,都是秉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基本向適齡人群輸出知識,解決他們的課業問題,非得分好壞?水平高低?請根據實際問題實際分析!

  • 7 # 向山舉目

    如今的教育,我們首先必須說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個有目共睹全世界都能看到,但同時我們也承認教育方面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第1個問題,小孩子們在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在家長的影響下,向成人看齊,思想素質滑坡非常嚴重 。好多孩子把掙錢放在理想目標的第1位,把享受放在第1位。缺乏信仰了,缺乏底線了,思想覺悟不是很高了。出現的思想問題挺多的,比如冷漠啊,比如自私,比如變態呀,比如心中無人啊。有些很頹廢,渾渾噩噩的,也不知道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幹什麼還痛苦得不得了啊。但是這些問題很少有具體的方法去解決,很少有具體的部門去負責去落實解決,這些問題一直存在。

    第2個方面,教育缺乏愛。好像學校只講成績,學生只講名次,教師也只講教學評比名次。盛行的是森林規則,比較殘酷,比較冷酷,比較無情。老師和老師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缺乏普遍的尊重,缺乏普遍的相信,缺乏普遍的互相理解,缺乏常識上的換位思考,缺乏溝通,缺乏的東西多了去了,好像他人真的變成了自己的地獄一樣,不少學校不少地方的孩子們成長的這個軟環境很壞的。老師的愛心,學校的愛心,孩子的愛心,社會的愛心,整個世界,這個教育環境的愛心都缺乏的很厲害,有時候是缺失,沒有愛的教育是不正常的教育,沒有愛的教育是失去了人性的教育,沒有愛的教育是殘缺不全的教育,沒有愛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是不完整的,是畸形的是病態的。

    整個來說,好像教育有些失控了。大家都各行其是,老師這個樣子,學生也這個樣子。整個社會幾乎都這個樣子。傳統的,優良的美德,優良的道德倫理規範,往往被忽略了,不被繼承了,不被弘揚了,所以好多人有了點錢,有了點錢,活得並不是很幸福了。教育理念出了問題了。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兩個問題,要回答好不容易,我先吃早飯啦,謝謝您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青少年犯罪的行為是心理扭曲還是父母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