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小名思霏
名字出處:學名“采薇”出於《詩經》之名篇《小雅·采薇》;小名“思霏”則取自其中的千古名句(被譽為整部詩經最美麗的句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取名說明:家長選擇的是高階3型加取小名,3個高階追求具體為:五行相補、文化出處、詩意優美;免費個人偏好要求為:三字名,學名與小名有密切關係,名字古雅優美。
對於令千金的名字,我建議可以取用“采薇”(小名思霏)一名。此名既符合令愛八字五行,又意蘊深遠富有文化氣息,且優美易記,文雅大方。其優點具體體現如下:
一、“采薇”一名之美好字面含義
“採”者,本義為採擷收穫,會意字,從爪從木,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寓意透過自己雙手的努力耕耘而採擷收穫豐碩甜美的果實;作名詞則通“彩”,指多色的絲織品,為富人之衣裝,喻顏色之斑多彩斕,生活之富裕多姿;後又引申為出色之文才麗藻,姿容氣度,活力生氣等,所謂“文采斐然”、“風采翩翩”和“興高采烈”是也。
“薇”者,草名,可吃,為古代隱士高人喜愛之食物,又指薔薇或紫薇,薔薇性靜而馨香,所謂“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乃花中之淑女;而紫薇燦若雲錦,豔若朝霞,為花中之明豔者,中國自古有香草美人之傳統,多以名花香草喻淑女佳人,而薔薇、紫薇皆在夏天開放,與令千金出生之時節相吻合,實乃令愛命屬之花也,願寶寶日後能性如薔薇靜淑而貌若紫薇明豔,則可謂慧中而秀外也。
可見,“采薇”兩字包含了父母對女兒品質、性情、容貌、物質、文才、志趣、氣度等多方面的美好祝願。
二、“采薇”一名之深遠文化意蘊
“採”、“薇”兩字不僅在各自的字面含義上包含了很美好的寓意,寄託了父母對孩子多方面的期待和祝願,更可貴的是,當兩個單獨的字彼此結合而成為“采薇”這個特有名詞時(尤其是聯絡到寶寶小名“思霏”時)則函含了極其深遠的人文沉澱,因而意蘊深遠,別具韻味,其主要的文化淵源出處如下: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語出《詩經》之《小雅·采薇》篇。
《詩經》之《小雅·采薇》篇乃千古傳誦之文學名篇,其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更是被譽為整部《詩經》中最美麗感人的詩句,以其清雅意境和綿邈深情千年以來不知打動過多少讀者的心扉。
《采薇》是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作的詩,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詩中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深刻地表達了其愛國戀家、念鄉思親的情懷,同時也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對和平的嚮往,可稱為千古厭戰詩之祖。(希望寶寶日後能愛國愛家,嚮往和平而又勇於擔當富於責任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詩經裡一個著名的句子,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它是詩,卻如景如畫,情融於中,把一個戍卒戀家思歸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劉熙載《藝概》言其“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為千古的評。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讀此四句仍不禁棖觸於懷,黯然神傷,也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讓人自然的懂得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手中的幸福。(希望寶寶日後能熱愛生命和生活,懂得珍惜時間和幸福)
更打動人的是詩句中流露的對於愛人的深情,對於愛情的忠貞。離家時是春天,楊柳青青,愛人折柳相送,不盡依依;而回來時卻是風雨交加,冬雪霏霏。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的困苦和相思已經盡在不言中了,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詩句中充滿著人性的美,展現的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古老樸素卻深摯感人的愛情觀。(希望寶寶日後能重情重義、忠於愛情)
“采薇”這個名字直接取名於《詩經》小雅中的《采薇》篇,小名“思霏”則取名於其中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透過以上讀《采薇》篇及其代表性名句的解讀,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采薇”一名和“思霏”小名寄寓的對寶寶日後能愛國愛家、重情重義、熱愛生命、珍惜幸福、嚮往和平而又富於責任感勇於擔當的美好祝願。更妙的是,寶寶的大名“采薇”和小名“思霏”關係密切,相互呼應,渾然一體而各得益彰。
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語出唐代詩人王績《野望》詩。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這首唐代詩人王績的代表詩作《野望》,曾經入選我們的初中語文課本,很多孩子耳熟能詳,是眾口傳誦的著名詩篇,其中的尾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更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這首詩的主旨是歌頌古代隱士們的高潔情操,古人評價雲:“讀《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隱情.千古自有知己。”最後一句“長歌懷采薇”,隱藏著兩個典故。其一是詩經的《采薇》篇,其二是古代有兩個著名隱士伯夷、叔齊,他們堅持大義,不食周粟而上山采薇的故事。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兩人都具有高尚的節操,重孝謙讓,兄弟情深,父親想立叔齊為君,等到父親死後,叔齊又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為了遵從父親的意願,也是為了弟弟可以安心即位,選擇了離開國家,結果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避了,國中的人就只好立他們的另一個兄弟為君。後來西伯姬昌剛死,他的兒子武王就用車載著靈牌,向東進發,討伐紂王。伯夷、叔齊拉住武王戰馬而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干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而殺害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殺死他們,太公姜子牙不許,說:“這是兩位義士啊!”武王平定殷亂以後,天下都歸順於周朝,而伯夷和叔齊仍堅持操守,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靠采薇為生,並作歌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可見詩人“長歌懷采薇”,所“懷”者並非充飢之薇蕨,而是伯夷、叔齊孝順友愛、重情輕利,堅守道義的高尚節操,所以“采薇”這一名字也表達了父母對寶寶人生品格修養的美好期待和祝願。
三、“伍采薇”一名抑揚頓挫之音韻美
一個人的名字,首先是使用於口頭上而被呼喚,其次才是使用於書面上而被書寫。因而,為孩子取名,在考慮到字義的同時,也要很好注意音韻的諧暢。所謂音韻諧暢,是指取名時所使用的文字,組合起來要音韻和諧,名字叫起來要順暢。用作人名的漢字,在讀音上有聲、韻、調三個要素,彼此之間應該彼此協調、合理搭配。一個具有樂律動感性而富於感染力的名字,一定要合乎漢字的音韻節律,就象唐詩宋詞元曲般給人一種納珠吐玉之美妙享受。而一個人的姓氏是與生俱來的,它的發音也就固定下來,所以姓名是否悅耳順口,是否清脆響亮,是否抑揚頓挫而富於節奏感和音樂美,關鍵是所取名字之間各字音韻與聲調的正確選擇和搭配。
1、“采薇”一名的聲韻分析
名字是否響亮,是否悅耳順口,起主要作用的是聲韻,這一點往往為命名者所忽略。采薇”一名三的聲母分別是:wc、w;韻母分別是:ai、ei。從聲母看,“採”字聲母c為第四組舌尖前音,“薇”兩字聲母w為零聲母,姓名中間的“採”字與首尾的“薇”兩字不同組;從韻母看,“伍”字韻母u為第五類,“採”字韻母ai為第一類,“薇”字韻母ei則為第二類,三個字更是各屬於不同的類。看見,“采薇”一名的聲母和韻母的搭配都是屬於最佳選擇,錯落多變,完全符合音律美的標準。
“采薇”兩字的韻母ai和ei都屬於韻母中發音最為清脆響亮的開口呼,把整個名字的音色音高提了上來,變低弱為清亮,補救了姓氏發音偏弱的先天不足。
2。采薇”一名的聲調分析:
漢語具有聲調,韻文所講究的平仄就是由聲調所決定,近體詩和詞曲之所以顯得抑揚頓挫而具有音樂般的旋律,其原因也正是由於聲調錯落有致的和諧搭配。同樣姓名儘管只有幾個字,聲調的作用卻不容忽視。
漢語(普通話)共有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相應地,我們也可以把姓氏按聲調區分為四類,即:陰平類、陽平類、上聲類和去聲類。姓氏有聲調的差異,它們對名的聲調也就有了一定的要求。若將姓名按照聲調進行排列組合,從中就可以發現些有用的規律。對應雙名,每個姓氏都有16種聲調組合形式。
因為女孩子比較適合用平韻收尾的名字,原因在於仄韻短促有力,有一種粗豪感,適合男孩;而平韻綿長清亮,有一種溫雅感,適合女孩,而且它的兩平分別是陰平和陽平,屬於不同的聲調,所以“采薇”一名聲調的搭配可以說極盡靈動變化之美。
總的說來,“采薇”一名從聲韻選擇和聲調搭配方面來說都幾乎是完美的,因而讀起來顯得悅耳順口而抑揚頓挫,極富於韻律節奏之音樂美。
采薇,小名思霏
名字出處:學名“采薇”出於《詩經》之名篇《小雅·采薇》;小名“思霏”則取自其中的千古名句(被譽為整部詩經最美麗的句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取名說明:家長選擇的是高階3型加取小名,3個高階追求具體為:五行相補、文化出處、詩意優美;免費個人偏好要求為:三字名,學名與小名有密切關係,名字古雅優美。
對於令千金的名字,我建議可以取用“采薇”(小名思霏)一名。此名既符合令愛八字五行,又意蘊深遠富有文化氣息,且優美易記,文雅大方。其優點具體體現如下:
一、“采薇”一名之美好字面含義
“採”者,本義為採擷收穫,會意字,從爪從木,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寓意透過自己雙手的努力耕耘而採擷收穫豐碩甜美的果實;作名詞則通“彩”,指多色的絲織品,為富人之衣裝,喻顏色之斑多彩斕,生活之富裕多姿;後又引申為出色之文才麗藻,姿容氣度,活力生氣等,所謂“文采斐然”、“風采翩翩”和“興高采烈”是也。
“薇”者,草名,可吃,為古代隱士高人喜愛之食物,又指薔薇或紫薇,薔薇性靜而馨香,所謂“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乃花中之淑女;而紫薇燦若雲錦,豔若朝霞,為花中之明豔者,中國自古有香草美人之傳統,多以名花香草喻淑女佳人,而薔薇、紫薇皆在夏天開放,與令千金出生之時節相吻合,實乃令愛命屬之花也,願寶寶日後能性如薔薇靜淑而貌若紫薇明豔,則可謂慧中而秀外也。
可見,“采薇”兩字包含了父母對女兒品質、性情、容貌、物質、文才、志趣、氣度等多方面的美好祝願。
二、“采薇”一名之深遠文化意蘊
“採”、“薇”兩字不僅在各自的字面含義上包含了很美好的寓意,寄託了父母對孩子多方面的期待和祝願,更可貴的是,當兩個單獨的字彼此結合而成為“采薇”這個特有名詞時(尤其是聯絡到寶寶小名“思霏”時)則函含了極其深遠的人文沉澱,因而意蘊深遠,別具韻味,其主要的文化淵源出處如下: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語出《詩經》之《小雅·采薇》篇。
《詩經》之《小雅·采薇》篇乃千古傳誦之文學名篇,其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更是被譽為整部《詩經》中最美麗感人的詩句,以其清雅意境和綿邈深情千年以來不知打動過多少讀者的心扉。
《采薇》是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作的詩,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詩中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深刻地表達了其愛國戀家、念鄉思親的情懷,同時也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對和平的嚮往,可稱為千古厭戰詩之祖。(希望寶寶日後能愛國愛家,嚮往和平而又勇於擔當富於責任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詩經裡一個著名的句子,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它是詩,卻如景如畫,情融於中,把一個戍卒戀家思歸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劉熙載《藝概》言其“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為千古的評。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讀此四句仍不禁棖觸於懷,黯然神傷,也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讓人自然的懂得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手中的幸福。(希望寶寶日後能熱愛生命和生活,懂得珍惜時間和幸福)
更打動人的是詩句中流露的對於愛人的深情,對於愛情的忠貞。離家時是春天,楊柳青青,愛人折柳相送,不盡依依;而回來時卻是風雨交加,冬雪霏霏。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的困苦和相思已經盡在不言中了,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詩句中充滿著人性的美,展現的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古老樸素卻深摯感人的愛情觀。(希望寶寶日後能重情重義、忠於愛情)
“采薇”這個名字直接取名於《詩經》小雅中的《采薇》篇,小名“思霏”則取名於其中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透過以上讀《采薇》篇及其代表性名句的解讀,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采薇”一名和“思霏”小名寄寓的對寶寶日後能愛國愛家、重情重義、熱愛生命、珍惜幸福、嚮往和平而又富於責任感勇於擔當的美好祝願。更妙的是,寶寶的大名“采薇”和小名“思霏”關係密切,相互呼應,渾然一體而各得益彰。
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語出唐代詩人王績《野望》詩。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這首唐代詩人王績的代表詩作《野望》,曾經入選我們的初中語文課本,很多孩子耳熟能詳,是眾口傳誦的著名詩篇,其中的尾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更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這首詩的主旨是歌頌古代隱士們的高潔情操,古人評價雲:“讀《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隱情.千古自有知己。”最後一句“長歌懷采薇”,隱藏著兩個典故。其一是詩經的《采薇》篇,其二是古代有兩個著名隱士伯夷、叔齊,他們堅持大義,不食周粟而上山采薇的故事。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兩人都具有高尚的節操,重孝謙讓,兄弟情深,父親想立叔齊為君,等到父親死後,叔齊又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為了遵從父親的意願,也是為了弟弟可以安心即位,選擇了離開國家,結果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避了,國中的人就只好立他們的另一個兄弟為君。後來西伯姬昌剛死,他的兒子武王就用車載著靈牌,向東進發,討伐紂王。伯夷、叔齊拉住武王戰馬而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干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而殺害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殺死他們,太公姜子牙不許,說:“這是兩位義士啊!”武王平定殷亂以後,天下都歸順於周朝,而伯夷和叔齊仍堅持操守,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靠采薇為生,並作歌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可見詩人“長歌懷采薇”,所“懷”者並非充飢之薇蕨,而是伯夷、叔齊孝順友愛、重情輕利,堅守道義的高尚節操,所以“采薇”這一名字也表達了父母對寶寶人生品格修養的美好期待和祝願。
三、“伍采薇”一名抑揚頓挫之音韻美
一個人的名字,首先是使用於口頭上而被呼喚,其次才是使用於書面上而被書寫。因而,為孩子取名,在考慮到字義的同時,也要很好注意音韻的諧暢。所謂音韻諧暢,是指取名時所使用的文字,組合起來要音韻和諧,名字叫起來要順暢。用作人名的漢字,在讀音上有聲、韻、調三個要素,彼此之間應該彼此協調、合理搭配。一個具有樂律動感性而富於感染力的名字,一定要合乎漢字的音韻節律,就象唐詩宋詞元曲般給人一種納珠吐玉之美妙享受。而一個人的姓氏是與生俱來的,它的發音也就固定下來,所以姓名是否悅耳順口,是否清脆響亮,是否抑揚頓挫而富於節奏感和音樂美,關鍵是所取名字之間各字音韻與聲調的正確選擇和搭配。
1、“采薇”一名的聲韻分析
名字是否響亮,是否悅耳順口,起主要作用的是聲韻,這一點往往為命名者所忽略。采薇”一名三的聲母分別是:wc、w;韻母分別是:ai、ei。從聲母看,“採”字聲母c為第四組舌尖前音,“薇”兩字聲母w為零聲母,姓名中間的“採”字與首尾的“薇”兩字不同組;從韻母看,“伍”字韻母u為第五類,“採”字韻母ai為第一類,“薇”字韻母ei則為第二類,三個字更是各屬於不同的類。看見,“采薇”一名的聲母和韻母的搭配都是屬於最佳選擇,錯落多變,完全符合音律美的標準。
“采薇”兩字的韻母ai和ei都屬於韻母中發音最為清脆響亮的開口呼,把整個名字的音色音高提了上來,變低弱為清亮,補救了姓氏發音偏弱的先天不足。
2。采薇”一名的聲調分析:
漢語具有聲調,韻文所講究的平仄就是由聲調所決定,近體詩和詞曲之所以顯得抑揚頓挫而具有音樂般的旋律,其原因也正是由於聲調錯落有致的和諧搭配。同樣姓名儘管只有幾個字,聲調的作用卻不容忽視。
漢語(普通話)共有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相應地,我們也可以把姓氏按聲調區分為四類,即:陰平類、陽平類、上聲類和去聲類。姓氏有聲調的差異,它們對名的聲調也就有了一定的要求。若將姓名按照聲調進行排列組合,從中就可以發現些有用的規律。對應雙名,每個姓氏都有16種聲調組合形式。
因為女孩子比較適合用平韻收尾的名字,原因在於仄韻短促有力,有一種粗豪感,適合男孩;而平韻綿長清亮,有一種溫雅感,適合女孩,而且它的兩平分別是陰平和陽平,屬於不同的聲調,所以“采薇”一名聲調的搭配可以說極盡靈動變化之美。
總的說來,“采薇”一名從聲韻選擇和聲調搭配方面來說都幾乎是完美的,因而讀起來顯得悅耳順口而抑揚頓挫,極富於韻律節奏之音樂美。